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导师制为基石的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冬冬 冯嘉旭 张磊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12期1709-1711,共3页
心血管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是一门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复杂的临床学科,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的实际教学中,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和适用范围,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而"导... 心血管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是一门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复杂的临床学科,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的实际教学中,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和适用范围,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而"导师制"以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本文对传统的LBL教学法、目前各高校改革主流的PBL和CBL等教学法如何实现与"导师制"的有机结合以及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综合应用作一阐述,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LBL PBL CBL
下载PDF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研析
2
作者 唐婉馨 余敦梯 冯嘉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76-0080,共5页
在探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时,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其深远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种施工手段,更是为了满足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与升级的迫切需求。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即在无需破坏地面道路与建筑物的... 在探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时,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其深远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种施工手段,更是为了满足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与升级的迫切需求。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即在无需破坏地面道路与建筑物的前提下进行管道布设,已然成为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优选方案。相较于传统的开挖施工方法,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无疑展现出更高的环保性与施工效率。传统开挖不仅对环境造成显著破坏,还可能导致交通拥堵与安全隐患的增加。而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则依托先进的管道推进与定位设备,能够在地下精准地铺设管道,极大地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安全性。综上所述,对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研究不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对环境保护与施工效率提升的深度思考与实践。这一技术不断在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中发展完善,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给排水施工 长距离顶管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在冠心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于 吴宾 +2 位作者 冯嘉旭 王汝涛 袁铭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712-716,共5页
目的评价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降低LDL-C水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目的评价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降低LDL-C水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60~90 mL/(min·1.73 m^(2))]的患者,根据调脂治疗策略分为2组:使用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为实验组(50例),单纯使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为对照组(42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的LDL-C水平、肾功能指标及2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LDL-C水平降低[(1.27±0.90)mmol/L vs.(1.75±0.82)mmol/L,P<0.05];3个月后LDL-C水平明显降低[(0.94±0.44)mmol/L vs.(1.53±0.53)mmol/L,P<0.05]。而实验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肾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的治疗期内,2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新发糖尿病、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且2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再次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AMI、再次PCI)和其他不良反应(皮疹、肌痛)等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与瑞舒伐他汀单药治疗相比,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在1个月和3个月治疗期内能够明显降低LDL-C的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依洛尤单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冯嘉旭 张卫泽 +1 位作者 王海昌 孙冬冬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1,共8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实现及时的心肌机械再灌注。但对于心外膜血管闭塞的患者来说,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可能会导致管腔内的血栓破裂,从而引起心肌再灌注不良和微循环障碍,而血栓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实现及时的心肌机械再灌注。但对于心外膜血管闭塞的患者来说,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可能会导致管腔内的血栓破裂,从而引起心肌再灌注不良和微循环障碍,而血栓抽吸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预防远端血管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综述主要着眼于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介入治疗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和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