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OD精炼炉用后镁铬砖中尖晶石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嘉荣 苏秋英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9-193,共5页
关键词 镁铬砖 精炼炉 尖晶石 耐火材料
下载PDF
高温X射线衍射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冯嘉荣 温英慧 胡桂香 《物理测试》 CAS 1989年第4期44-46,共3页
作者测定了由全单斜(m)相组成的氧化锆,ZrO_2-MgO在1500-1550℃合成的(M-PSZ)及在1700~1750℃烧成的全立方(C)氧化锆试样,在室温至1190℃的相变化;铁钾催化剂中催化相的生成温度;硅锌矿釉熔体中硅锌矿的结晶速度。结果表明;氧化锆在加... 作者测定了由全单斜(m)相组成的氧化锆,ZrO_2-MgO在1500-1550℃合成的(M-PSZ)及在1700~1750℃烧成的全立方(C)氧化锆试样,在室温至1190℃的相变化;铁钾催化剂中催化相的生成温度;硅锌矿釉熔体中硅锌矿的结晶速度。结果表明;氧化锆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化为:m-ZrO_2(ss)t(四方相)—ZrO_2(ss)。 M-PSZ和立方氧化锆试样被加热到1000℃左右,C-ZrO_2(ss)开始转化为m-ZrO_2(ss),并脱溶出MgO,在1100~1190℃m-ZrO_2(ss)又转化为t-ZrO_2;冷却到850~400℃再由t-ZrO_2(ss)变成m-ZrO_2(ss),最后,在常温下的相组成90%以上是m-ZrO_2(ss),少量的(C+t)-ZrO_2(ss)和脱溶出来的MgO。铁钾催化剂中的催化相(KFeO_2)在250℃开始生成,650℃结晶完整,到950℃仍然不变,但冷却到室温并放置一夜后,KFeO_2相全部消失。为研究硅锌矿的结晶动力学,根据在等温下衍射强度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计算出釉熔体中硅锌矿的结晶是非热因成核机理和扩散控制一维方向生长共同作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材料 分析
下载PDF
民族贫困地区茶旅融合路径探析——以湘西黄金村为例
3
作者 冯嘉荣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55-159,共5页
茶旅融合是茶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湘西黄金村的茶旅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茶旅融合程度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当地茶旅品牌知名度低以及黄金茶传统制作工艺缺乏传承人。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古茶树文化资源的... 茶旅融合是茶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湘西黄金村的茶旅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茶旅融合程度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当地茶旅品牌知名度低以及黄金茶传统制作工艺缺乏传承人。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古茶树文化资源的农业遗产价值、强化州政府在茶旅文化产业中的扶持力度、建构地域茶旅产品的特色品牌和重视黄金茶传统制作工艺传承等方法得以解决。这些解决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基础为指导,湘西黄金村的茶旅融合需要构建本土生态知识体系,正确处理人与树的关系,避免因生态灾变而导致茶旅融合流失特色的文化符号以及农业遗产价值,进而为建构凸显当地茶旅融合特色的茶旅文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旅融合 乡村振兴 文化生态 农业遗产传承 湘西黄金村
下载PDF
以睾丸占位为表现的无精子症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杨晓健 张炎 +2 位作者 冯嘉荣 刘卓杰 张浩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0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以睾丸占位为表现的无精子症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报告2例以睾丸占位为表现的无精子症,通过阴囊彩超、CT、磁共振成像、内分泌激素、基因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结果一例睾丸占位诊断为睾丸肾上腺残余瘤,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的探讨以睾丸占位为表现的无精子症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报告2例以睾丸占位为表现的无精子症,通过阴囊彩超、CT、磁共振成像、内分泌激素、基因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结果一例睾丸占位诊断为睾丸肾上腺残余瘤,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术后一年复查精液基本恢复正常,睾丸结节较前缩小。另一例睾丸占位诊断为睾丸间质细胞瘤,行睾丸切除术,患者术后4个月复查性激素恢复正常,术后5个月配偶自然怀孕,检查精液示精子数量恢复正常,但1个月后胎儿停止发育,未见睾丸肿瘤复发。结论以睾丸占位为表现的无精子症病因多样,不同的病因其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正确的鉴别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睾丸占位 睾丸肾上腺残余瘤 睾丸间质细胞瘤
下载PDF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合并肾脏畸形三例CFTR基因突变检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杨晓健 张炎 +2 位作者 冯嘉荣 刘卓杰 张浩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输精管缺如(CAVD)合并肾脏畸形(RA)患者是否需要检测CFTR基因突变。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例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合并肾脏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超声和MRI检查,并对CFT... 目的探讨先天性输精管缺如(CAVD)合并肾脏畸形(RA)患者是否需要检测CFTR基因突变。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例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合并肾脏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超声和MRI检查,并对CFTR基因启动子和所有27个外显子区域进行测序。结果3例患者均证实了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合并肾脏畸形的诊断,在CFTR基因测序方面,3例患者均检测出启动子突变c.-966T>G,其中1例杂合子,2例纯合子。结论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合并肾脏畸形不能排除CFTR基因突变,CAVD-RA的遗传学病因仍需进一步探究,CFTR基因启动子、全外显子组测序有望发现CAVD-RA新的突变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 肾脏畸形 CFTR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CFTR基因5T纯合突变导致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一例家系报道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嘉荣 张亚男 +5 位作者 吴晓 杨晓健 陈石涛 马功朝 罗少戈 张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研究一个国内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病家系的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CFTR)基因的突变基因型及遗传特征。方法门诊收录因无精子症所致的不育症来就诊的两兄弟(33岁/29岁),根据阴囊触诊、精液常规检查、阴囊及经直肠超声检查... 目的研究一个国内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病家系的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CFTR)基因的突变基因型及遗传特征。方法门诊收录因无精子症所致的不育症来就诊的两兄弟(33岁/29岁),根据阴囊触诊、精液常规检查、阴囊及经直肠超声检查等诊断为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抽取该家系患者及双亲共4人的外周血样本,用试剂盒提取白细胞基因组,PCR法扩增CFTR基因上2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行Sanger测序,结果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在线比对。结果基因测序筛查排除CFTR基因外显子区域无致病或可疑突变后,综合双向测序结果,在CFTR基因10号外显子前的剪切位点上的多T序列中发现患有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的两兄弟相同的纯合5T突变(13TG-5T/12TG-5T),2条5T等位基因分别源于父亲(12TG-5T/12TG-7T)和母亲(13TG-5T/11TG-7T);家系图谱分析提示5T纯合突变与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发病相关,带纯合5T等位基因的患者将致病基因传给后代的危险度约是正常人群的20倍。结论CFTR基因上的5T突变是该患病家系中可遗传的致病基因位点,5T纯合突变可导致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从遗传咨询角度考虑,建议患病夫妻双方均行CFTR基因筛查并考虑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无精子症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突变 基因测定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以无精症为主要表现的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石涛 张亚男 +3 位作者 杨晓健 吴晓 冯嘉荣 张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2933-2934,共2页
患者男,26岁,因"婚后未避孕、规律性生活不育2年"于2015年7月就诊。患者自述平日性欲正常,性生活可正常完成,约每周2次。追问病史,患者回忆约7岁时身高明显高于同龄人并且开始出现阴毛,考虑当时已有性早熟,曾在当地医院评估,... 患者男,26岁,因"婚后未避孕、规律性生活不育2年"于2015年7月就诊。患者自述平日性欲正常,性生活可正常完成,约每周2次。追问病史,患者回忆约7岁时身高明显高于同龄人并且开始出现阴毛,考虑当时已有性早熟,曾在当地医院评估,没能明确诊断。父母正常无相关病史。体格检查:身高148 cm,体质量45 kg,体质量指数为20.5 kg/m2,血压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主要表现 无精症 体质量指数 相关病史 体格检查 血压正常 性生活
原文传递
广州市部分高校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东风螺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挺丰 聂蔓 +5 位作者 牛星跃 冯嘉荣 梁登 陈婧 何蔼 詹希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内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高等院校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东风螺的情况,了解其分布及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制订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中心地带的各区进行调查,每个区选取1~2所高校作为调查点... 目的调查广州市内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高等院校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东风螺的情况,了解其分布及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制订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中心地带的各区进行调查,每个区选取1~2所高校作为调查点,在野外鼠类活动较多的地方采集东风螺作为调查样本,利用消化法观察并统计其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度。结果5个区共8个调查点均发现有东风螺分布,除中山大学北校区与华南农业大学未发现东风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外,其余调查点均收集到感染的东风螺。所有调查点共检查东风螺292只,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率为16.1%(47/292),各地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4,P〈0.01),平均感染度为410.6条/螺。结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东风螺在广州各高校分布依旧广泛,且大部分东风螺均不同程度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但总体感染率和感染度相对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东风螺 感染率
原文传递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对阴囊疼痛不适及不育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石涛 张炎 +2 位作者 杨晓健 吴晓 冯嘉荣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97-298,30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对阴囊疼痛不适及不育情况的改善率。方法:2011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2~3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8例,其中左侧精索静脉曲张66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22例。49例(55.7%)主诉为患侧阴... 目的:对比分析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对阴囊疼痛不适及不育情况的改善率。方法:2011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2~3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8例,其中左侧精索静脉曲张66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22例。49例(55.7%)主诉为患侧阴囊疼痛不适,39例(44.3%)主诉为不育。阴囊疼痛不适患者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手术效果,不育患者评估精液质量及配偶自然妊娠情况。结果:术后1年随访,33例患者(67.3%)疼痛完全缓解,18例患者(46.2%)配偶已自然妊娠。疼痛完全缓解率与配偶自然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阴囊疼痛不适及男性不育的有效方法,其中阴囊疼痛不适患者手术效果较不育患者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阴囊疼痛不适 不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