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玉米田肥料氮素去向
1
作者 吴梦娜 王少杰 +3 位作者 兰唱 闫旭 冯国忠 高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514,共9页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CK)、深翻还田(DTS)、免耕覆盖还田(NTS)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CK)、深翻还田(DTS)、免耕覆盖还田(NTS)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80 kg·hm^(-2)(N1)和270 kg·hm^(-2)(N2)。结果表明:当季和第二季玉米成熟期植株氮分别有38.0%~46.8%和12.9%~18.6%来源于^(15)N标记氮肥。肥料氮当季平均利用、残留和损失率分别为32.4%~43.9%、32.8%~51.4%和13.2%~32.7%,秸秆覆盖配施适量氮肥(180 kg·hm^(-2))处理下肥料氮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29.5%,而秸秆深翻还田则使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显著增加18.6%。当季施用肥料氮仍有8.5%~14.9%被第二季玉米吸收利用,两季累积利用率达40.9%~58.8%,在高氮(270 kg·hm^(-2))下秸秆深翻还田显著提高肥料氮的第二季利用率及累积利用效率。综上,秸秆覆盖还田配施适量氮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秸秆深翻还田更有利于高施氮量下土壤对肥料氮的保持,增加其被下季作物利用的机会,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氮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示踪 秸秆还田 施氮量 肥料氮去向 残留效应
下载PDF
秸秆不同还田模式下磷钾释放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刘熙明 王滢渺 +4 位作者 田洪涛 任姿姿 王少杰 高强 冯国忠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连续两年(2021—2022年)在吉林省四平市设置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测定覆盖(SM)和翻压(SB)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和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80)两种施氮水平下秸秆磷、钾释放率,旨在明确黑土区玉米秸秆磷、钾释放规律对... 连续两年(2021—2022年)在吉林省四平市设置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测定覆盖(SM)和翻压(SB)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和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80)两种施氮水平下秸秆磷、钾释放率,旨在明确黑土区玉米秸秆磷、钾释放规律对还田方式和氮肥管理的响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还田方式与施氮显著影响秸秆磷、钾释放,SB处理秸秆磷两年累积释放率平均为69.7%,显著高于SM处理的54.5%;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秸秆磷释放率提高了12.3%。SB处理秸秆钾两年累积释放率平均为95.6%,显著高于SM处理的94.2%;而施氮对秸秆钾累积释放影响同样显著,肥料氮素投入使秸秆钾累积释放率提高1.1%。通过对秸秆磷、钾替代潜力的估算,认为秸秆磷对磷肥(P2O5)替代潜力较低,为9.1 kg·hm^(-2);但秸秆钾对钾肥(K_(2)O)替代潜力较高,为141.0 kg·hm^(-2)。两年间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但玉米穗粒数存在一定差异。SB处理玉米穗粒数为430粒·穗^(-1),显著高于SM处理的409粒·穗^(-1)。而施氮则明显促进了产量的形成,提高了玉米产量,与N0处理相比,两年玉米产量平均增加7707 kg·hm^(-2)。通过结合秸秆磷、钾养分释放综合分析,认为在黑土区充足氮素供应条件下以翻压方式进行秸秆还田,秸秆释放的磷、钾养分有利于穗粒的形成,从而保障产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施氮 秸秆磷 秸秆钾 玉米产量
下载PDF
新型氮肥对玉米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
作者 董思奇 周彤 +3 位作者 张冰 冯国忠 周雪 高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0-367,共8页
为探究长期施用新型氮肥对玉米连作体系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群落的影响,采集长期定位试验(2014年始)玉米吐丝期根际土壤样品,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分析同常规尿素(CU)相比,3种新型氮肥[控释尿素(SU)、稳定性肥料(SF)、硫包衣... 为探究长期施用新型氮肥对玉米连作体系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群落的影响,采集长期定位试验(2014年始)玉米吐丝期根际土壤样品,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分析同常规尿素(CU)相比,3种新型氮肥[控释尿素(SU)、稳定性肥料(SF)、硫包衣尿素(SCU)]的施用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的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度高于施氮肥处理,不同氮肥处理中,稳定性肥料处理的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度(3.4×10^(6)copies·g^(-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H(相对影响值为44.51%)和有机质(相对影响值为35.01%)是影响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度的主要因素。与不施氮肥相比,氮肥施用降低了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的丰富度及多样性,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新型氮肥提高了nifH基因的丰富度指数但降低了多样性指数。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属水平主导物种为Desulfovibrio(相对丰度为14.11%~33.39%)、Stenotrophomonas(相对丰度为2.66%~17.72%)和Bradyrhizobium(相对丰度为2.68%~6.32%)。是否施氮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有显著影响(P=0.001),但施用不同新型氮肥处理与常规尿素相比对群落结构变化无显著影响(P=0.1)。研究表明,施用新型氮肥提高了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富度,改变了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氮肥 玉米根际土壤 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优化黑土区高产玉米氮肥施用量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春雨 沙珊伊 +4 位作者 朱琳 王少杰 冯国忠 高强 王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9-2140,共12页
【目的】在农学和经济效益基础上,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探索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促进黑土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协同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方法】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典型黑土区两个地点... 【目的】在农学和经济效益基础上,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探索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促进黑土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协同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方法】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典型黑土区两个地点(三棵树村和泉眼沟村,简写为SKS和QYG)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尿素)用量(0、50、100、150、200、250、300 kg N·hm^(-2))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综合效益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的农学、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别为施氮引起的直接产值增量、除去氮肥成本的利润增量、除去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污染成本的生态效益、除去环境污染引发人类健康危害成本的社会效益),并分别计算农学最佳施氮量(agronomically optimal N rate,AOR)、经济最佳施氮量(privately optimal N rate,POR),生态最佳施氮量(ecologically optimal N rate,EOR)和社会效益最佳施氮量(socially optimal N rate,SOR),最终综合多重效益优化黑土区玉米的氮肥施用量。【结果】黑土区玉米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两个试验点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上升,均在200 kg N·hm^(-2)达到产量平台,SKS和QYG 4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3和11.1 t·hm^(-2)。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也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提高,SKS和QYG均在300 kg N·hm^(-2)达到最高(分别为151.9和161.8 kg N·hm^(-2)),而氮肥表观回收率均在施氮量100 kg N·hm^(-2)时最高(分别为70.3%和72.2%),而后则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基于4年试验结果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发现,氮肥投入导致的生态和社会成本均随施氮量增加呈指数增长趋势,玉米施氮后的产值增量、利润增量、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均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一元二次曲线趋势。基于曲线拟合计算,SKS点的AOR、POR、EOR、SOR分别为236、225、215、211 kg N·hm^(-2),而QYG点分别为245、235、225、221 kg N·hm^(-2)。AOR条件下,SKS和QYG点的玉米产量分别为10.6和11.4 t·hm^(-2),活性氮损失分别为44.4和46.8 kg N·hm^(-2),生态效益分别为8 786和10 271元/hm^(2),社会效益分别为8 351和9 822元/hm^(2)。两个试验点在EOR条件下相比AOR条件分别减施氮肥8.8%和7.9%,提高氮肥偏生产力9.1%和8.1%,减少活性氮损失11.7%和11.0%。两个试验点的SOR在EOR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氮投入,SOR相比AOR分别减施氮肥10.6%和9.6%,减少活性氮损失14.0%和13.1%,增加社会效益124和119元/hm^(2)。【结论】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本研究条件下玉米在10.5—12.0 t·hm^(-2)产量水平的适宜施氮量为210—220 kg N·hm^(-2),建议黑土区玉米养分管理应以最佳生态或社会效益为目标推荐施氮量,以实现减氮增效、生态高产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玉米 最佳施氮量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欣欣 明珂 冯国忠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0,共5页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无公害、无残留、对动物和人类安全的防治方法。为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障水稻质量安全,生物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本文概述了生物防治的定义,综述了害虫天敌控制、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制剂和...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无公害、无残留、对动物和人类安全的防治方法。为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障水稻质量安全,生物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本文概述了生物防治的定义,综述了害虫天敌控制、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制剂和昆虫信息素等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充分利用生防微生物来拮抗病原菌,充分发挥天敌对水稻害虫的调节作用,加强微生物代谢产物生物农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害虫 病害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基于VR技术的新型农学类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文峰 高强 +2 位作者 李翠兰 王寅 冯国忠 《大学教育》 2023年第14期66-70,共5页
实验教学是农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虚拟现实(VR)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传统农学类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如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并设计新农科背景下基于VR技术的新型... 实验教学是农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虚拟现实(VR)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传统农学类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如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并设计新农科背景下基于VR技术的新型农学类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此外,实现VR实验教学也是推动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VR技术的新型农学类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极大地降低办学成本、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信息化 虚拟现实技术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双通道循环网络情感三元组抽取方法研究
7
作者 邵睿 孙红光 +2 位作者 姜鸣鹤 冯国忠 张慧杰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传统三元组抽取任务的方面词与意见词的抽取相互关联,采用流水线(Pipeline)或联合(Joint)模型架构会存在误差传递、错误传播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基于位置提示的双通道循环网络(Position-prompt dual-channel recurrent neural ... 传统三元组抽取任务的方面词与意见词的抽取相互关联,采用流水线(Pipeline)或联合(Joint)模型架构会存在误差传递、错误传播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基于位置提示的双通道循环网络(Position-prompt dual-channe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PDRN)模型解决三元组抽取任务.采用预训练BERT模型生成词向量作为模型输入,通过双通道显示交互方法在多个循环中建立同步机制,作为两元组(方面、意见)抽取及配对,使用基于位置提示的BERT-BiLSTM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判别.在3个三元组抽取数据集进行实验,F1值相较最好的流水线模型和同类联合模型提高了1%~2%,在ASOTE任务上F1值相较基线最高提升了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情感三元组抽取 深度学习 BERT模型
下载PDF
一种抗稻曲病菌的摩氏假单胞菌JP2-207及其抗性机制初探
8
作者 刘思慧 明珂 +1 位作者 陈国庆 冯国忠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从水稻根际表面土壤分离到一株能有效抑制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生长的细菌菌株JP2-207。16s r RNA基因片段扩增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JP2-207属于摩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sselii)。测序分析显示,JP2-207全基因组为1个大... 从水稻根际表面土壤分离到一株能有效抑制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生长的细菌菌株JP2-207。16s r RNA基因片段扩增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JP2-207属于摩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sselii)。测序分析显示,JP2-207全基因组为1个大小5 702 443 bp的环状DNA,包含5 154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r RNA和78个t RN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9个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簇,其中多个基因簇产生的代谢物被报道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活性。本研究为摩氏假单胞菌JP2-207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氏假单胞菌 水稻 稻曲病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合成基因簇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吉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间变化特征——以梨树县为例
9
作者 侯相成 李涵 +4 位作者 王寅 冯国忠 刘亚军 李晓宇 高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7-819,共13页
吉林省梨树县作为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始终走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本研究将其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已构建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结合NUFER模型,从社会经济、食物生产、生态环境3个方面,分析1994—2019年梨树县农业绿色发展指标特征... 吉林省梨树县作为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始终走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本研究将其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已构建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结合NUFER模型,从社会经济、食物生产、生态环境3个方面,分析1994—2019年梨树县农业绿色发展指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究吉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推动及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994—2019年梨树县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稳步提升,Ⅰ、Ⅱ级指标占比由47%下降到23%,Ⅲ、Ⅳ级指标占比由22%上升到47%。在社会经济方面,人均农业综合投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2019年较1994年分别增长454.6%和866.7%;人均蛋白摄入量和动物生产蛋白占比有良好的改善,均达到Ⅳ级水平;农业机械化动力虽呈增长趋势,但仍处在Ⅰ级水平,有待提高。在食物生产方面,单位农业产值能耗和农田化肥磷吸收利用效率多年来一直处于Ⅳ级水平,但畜禽氮综合利用效率始终处在低级水平;此外,农药、化肥氮投入均在2019年达到Ⅲ级水平,但过程中不是持续增长,受年限的影响较大。在生态环境方面,截止到2019年,单位耕地面积因氮投入产生的氮排放、氮盈余及环境代价均呈好转趋势,但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和单位耕地畜禽承载量始终处在Ⅰ级水平,说明梨树县畜牧业发展仍有很大的挑战。综上,资源未充分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吉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究其原因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农产品产量低,农药、化肥等投入量较高,畜牧业养殖数量不稳定,下一步急需合理开发利用黑土地资源,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优秀农业技术,解决优质农产品供需矛盾等问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伤害,全面推进吉林省县域的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业绿色发展 NUFER模型 社会经济 食物生产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稳定性液体氮肥在保护性耕作黑土中施用效果
10
作者 王高旭 田耕 +4 位作者 周佳丰 张晓岩 冯国忠 高强 张忠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5,共9页
氮肥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东北黑土区玉米产业高效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尿素硝铵溶液(UAN)为原料,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微胶囊(CPCS)为材料,制备稳定性液体氮肥,研究其对黑土区玉米氮素吸收与利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2-氯-6(... 氮肥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东北黑土区玉米产业高效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尿素硝铵溶液(UAN)为原料,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微胶囊(CPCS)为材料,制备稳定性液体氮肥,研究其对黑土区玉米氮素吸收与利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2-氯-6(三氯甲基)吡啶传统乳油剂型(CPEC)为对照,制备了0.5%CPCS-UAN、1%CPCS-UAN、2%CPCS-UAN 3种稳定性液体氮肥。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N0)、UAN(N180)、1%CPEC-UAN(N180)、0.5%CPCS-UAN(N180)、1%CPCS-UAN(N180)和2%CPCS-UAN(N180)。在春玉米生育期内测定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及植株氮素吸收量,并在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2020和2021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UAN处理相比,CPCS-UAN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植株吸氮量,其中1%CPCS-UAN处理表现最优,玉米产量增加6.38%~8.35%,吸氮量增加24.12~31.70 kg/hm^(2);与传统乳油剂型1%CPEC-UAN处理相比,1%CPCS-UAN处理玉米产量增加5.39%~6.30%,吸氮量增加17.51~18.98 kg/hm^(2),CPCS-UAN处理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在玉米整个生育期CPCS-UAN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高于其他处理。CPCS-UAN处理能显著降低氮肥表观损失率,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其中1%CPCS-UAN处理的土壤氮肥表观损失率最低,为33.2%~34.0%,氮素表观利用率最高,为40.9%~49.6%。在黑土中,CPCS配合UAN制成的稳定性液体氮肥可以有效抑制玉米生育期内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减少氮素损失,增加植株吸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尿素硝铵溶液 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微胶囊 黑土 稳定性液体氮肥
下载PDF
秸秆覆盖条耕模式下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差异及其生长适应特征分析
11
作者 沙野 赵思雨 +6 位作者 郭雯清 刘正 郝展宏 柯丽华 黄一文 冯国忠 米国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7-1990,共14页
【目的】东北地区推广的秸秆覆盖条耕模式(简称“条耕”)加剧了土壤温度的异质性,可能影响玉米出苗和根系发育。研究当地主栽玉米品种在条耕和传统耕作方式下的产量差异,并通过Logistics方程模拟评价不同适应性品种的生长特征,为玉米高... 【目的】东北地区推广的秸秆覆盖条耕模式(简称“条耕”)加剧了土壤温度的异质性,可能影响玉米出苗和根系发育。研究当地主栽玉米品种在条耕和传统耕作方式下的产量差异,并通过Logistics方程模拟评价不同适应性品种的生长特征,为玉米高产稳产栽培及适应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和2021年在吉林省梨树县开展玉米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因素为耕作方式:条耕(ST)和常规旋耕起垄(CT);副因素为当地10个主栽玉米品种。监测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季的土壤温度、出苗时间和出苗率,调查玉米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并用Logistics模型模拟了各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ST处理下各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对于CT的变化率用以下公式计算:(ST−CT)/CT,以相对变化率对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分类。【结果】与CT处理相比,ST处理下玉米苗带和行间的土壤温度均较低,尤其在行间位置(秸秆覆盖处),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播种后50~70天。ST处理下两年苗带土壤温度累积量分别减少305℃和107℃,行间土壤温度累积量分别减少450℃和355℃;ST处理下各品种玉米的出苗时间均受到抑制,但不影响最终出苗率。不同品种产量及穗粒数对耕作方法的响应不一致。ST处理下强适应性品种有郑单958、迪卡M753、迪卡M751,平均产量分别较CT处理增加8.4%、3.5%、2.1%;弱适应性品种有迪卡517、良玉99、富民58、宏硕899、铁研58,平均产量分别减少6.6%、6.0%、3.3%、1.5%、0.7%;其他品种表现出中适应性。从产量组成因素分析,强适应性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平均分别比CT处理增加1.2%、4.3%、0.5%,中适应性品种分别比CT处理减少0.0%、1.1%、2.4%,弱适应性品种分别比CT处理减少1.7%、3.9%、0.0%。Logistic生长拟合曲线分析结果表明,ST处理降低了玉米渐速生长期(V1—V14阶段)的生长速率,加速了在快速生长期(V14—R3阶段)的生长速率,强适应性品种比其他品种表现出更强的“补偿生长能力”,其快速生长期的平均生长速率比CT处理高6.1%,平均穗粒数高4.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穗粒数(r=0.65~0.66)、成熟期地上部干重(r=0.57~0.80)、最大生长速率(r=0.72~0.84)、快速生长期的生长速率(r=0.69~0.83)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东北地区主要玉米品种对条耕存在适应性生长差异。与传统耕作相比,条耕降低了玉米播种后前两个月的土壤温度,推迟了出苗,但提高了吐丝前关键生长期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促进了穗粒数形成,稳定了产量。强适应性玉米品种在快速生长期具有更强的“补偿性生长能力”,因此,选择强适应性玉米品种可以作为条耕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耕 玉米 品种筛选 籽粒产量 干物质积累 生长速率
下载PDF
土壤类型和施氮量对连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冯国忠 王寅 +2 位作者 焉莉 米国华 高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4-455,共12页
以吉林省春玉米连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土壤类型变异对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通过在相同气候条件下,2种土壤类型(黑土(黏化湿润均腐土)和风砂土(湿润冲积新成... 以吉林省春玉米连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土壤类型变异对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通过在相同气候条件下,2种土壤类型(黑土(黏化湿润均腐土)和风砂土(湿润冲积新成土))上开展的连续4年的氮肥施用量(0、168、312 kg hm^(-2))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间玉米产量、氮素矿化、残留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类型显著影响玉米产量,黑土的玉米籽粒产量较高(6 469~10 106 kg hm^(-2)),平均为8 623 kg hm^(-2),风砂土的玉米籽粒产量较低(1 386~8 196kg hm^(-2)),平均为5911 kg hm^(-2);黑土和风砂土玉米籽粒产量的年际间(2009―2012年)变异系数分别为13.4%和59.1%,黑土的玉米籽粒产量稳定性显著大于风砂土;黑土连续4季氮素总表观矿化量为328 kg hm^(-2),为风砂土的2.2倍;受土壤质地影响,黑土收获后0~10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残留量为99~321 kg hm^(-2),显著高于风砂土(38~77 kg hm^(-2));在中等施氮(168 kg hm^(-2))条件下,黑土与风砂土的氮肥表观损失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20 kg hm^(-2)和315 kg hm^(-2);当施氮量增加至312 kg hm^(-2)时,黑土和风砂土的氮肥表观损失量均显著增加,且风砂土的氮肥表观损失量达到827 kg hm^(-2),显著高于黑土。由于受土壤质地和土壤供肥能力的影响,土壤类型会对玉米产量、氮素矿化和表观损失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氮肥优化管理中应考虑土壤类型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连作 土壤类型 产量 氮素矿化 氮平衡
下载PDF
内蒙古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低熟石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国忠 胡凯 张巨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460,共7页
内蒙古开鲁盆地陆东凹陷发现了大量低熟石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烃源岩具有高丰度低演化特点,主力生油层段是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上段(K1jf上)的油页岩,该段油页岩处于低成熟阶段。油源对比分析认为,各含油构造的原油与K1jf上烃... 内蒙古开鲁盆地陆东凹陷发现了大量低熟石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烃源岩具有高丰度低演化特点,主力生油层段是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上段(K1jf上)的油页岩,该段油页岩处于低成熟阶段。油源对比分析认为,各含油构造的原油与K1jf上烃源岩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对有机碳与产油潜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证实了油页岩的早期成烃现象。热压模拟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九佛堂组上段的油页岩为早期成烃的重要贡献层。在埋藏较浅、演化程度较低的中小型凹陷,油页岩发育区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鲁盆地 陆东凹陷 油页岩 低熟油 油源对比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几种野生稻抽提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国忠 万树青 +2 位作者 潘大建 罗倩 邓建朝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用甲醇对 6种野生稻E6 1 ,E6 3/6 4 (大颖野生稻的不同生态型 ) ,E7 4 (颗粒野生稻 ) ,E9 1 0、E9 2 0 (阔叶野生稻的不同生态型 ) ,E1 3 1 3(小粒野生稻 ) ,E1 5 1 3(药用野生稻 )和E1 6 3(斑点野生稻 )进行了索氏提取 ,提取率分... 用甲醇对 6种野生稻E6 1 ,E6 3/6 4 (大颖野生稻的不同生态型 ) ,E7 4 (颗粒野生稻 ) ,E9 1 0、E9 2 0 (阔叶野生稻的不同生态型 ) ,E1 3 1 3(小粒野生稻 ) ,E1 5 1 3(药用野生稻 )和E1 6 3(斑点野生稻 )进行了索氏提取 ,提取率分别为1 9 6 2 % ,1 5 6 0 % ,1 8 90 % ,8 5 0 % ,1 6 2 7% ,2 4 86 % ,1 0 0 4 %和 1 3 32 %。通过测定这 6种野生稻抽提物对 3龄斜纹夜蛾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 ,筛选出大颖野生稻抽提物E6 1对斜纹夜蛾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用E6 1对叶碟处理后 ,在 1 %的浓度下 ,2 4h和 4 8h测得其对 3龄斜纹夜蛾选择性拒食率均为 1 0 0 % ,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 4 0 95 %和 4 7 2 7% ;毒力测定表明 2龄斜纹夜蛾幼虫 2 4h和 4 8h后的拒食中浓度 (AFC50 )分别为 1 2 0mg/mL和 5 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抽提物 斜纹夜蛾 幼虫 拒食作用 选择性拒食活性 非选择性拒食活性
下载PDF
从日本汉方药的成功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34
15
作者 冯国忠 罗赛男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为我国的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方法:从日本汉方药的药用植物种植、研发与生产、销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阐述其发展概况。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借鉴日本汉方药发展的成功经验,从上述4个方面入手,提高中药产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 目的:为我国的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方法:从日本汉方药的药用植物种植、研发与生产、销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阐述其发展概况。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借鉴日本汉方药发展的成功经验,从上述4个方面入手,提高中药产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方药 中药现代化 借鉴
下载PDF
葱蝇夏滞育蛹的全长cDNA文库构建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国忠 黎万顺 +1 位作者 陈斌 李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4,共6页
葱蝇具有夏滞育的特性且与果蝇近缘.为构建葱蝇夏滞育蛹的全长cDNA文库,并为进一步的夏滞育专化基因筛选、克隆和表达分析奠定基础,利用RNAiso试剂盒提取葱蝇夏滞育蛹的总RNA,采用SMART技术合成全长cDNA,限制性酶切消化后将cDNA克隆到... 葱蝇具有夏滞育的特性且与果蝇近缘.为构建葱蝇夏滞育蛹的全长cDNA文库,并为进一步的夏滞育专化基因筛选、克隆和表达分析奠定基础,利用RNAiso试剂盒提取葱蝇夏滞育蛹的总RNA,采用SMART技术合成全长cDNA,限制性酶切消化后将cDNA克隆到质粒载体pDNR-LIB.经鉴定原始文库的滴度为2.4×107cfu/mL.随机挑取克隆,经PCR快速鉴定,插入片段大小在0.35~2.2kb之间,平均大小约为0.9kb,重组率达100%,获得了高质量的葱蝇夏滞育蛹cDNA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蝇 夏滞育蛹 全长CDNA文库 SMART技术
下载PDF
吉林玉米带春玉米专用肥配方的确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冯国忠 张强 +3 位作者 顾明 张国恩 贺宇 高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25-229,共5页
为了研制吉林省玉米带春玉米专用肥配方,以春玉米养分资源管理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吉林省中部地区"3414"田间肥料试验结果、统计农户调查数据、整理相关文献,综合确定出吉林省玉米带春玉米氮磷钾肥的总体施用量分别为200kg/hm... 为了研制吉林省玉米带春玉米专用肥配方,以春玉米养分资源管理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吉林省中部地区"3414"田间肥料试验结果、统计农户调查数据、整理相关文献,综合确定出吉林省玉米带春玉米氮磷钾肥的总体施用量分别为200kg/hm2、76kg/hm2和68kg/hm2,其中氮肥基肥(苗期到10叶期前)用量为52kg/hm2;结合当前农户在玉米上施用底肥习惯,确定玉米专用肥的用量为400kg/hm2,N-P2O5-K2O配比为13-1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玉米带 春玉米专用肥 养分资源管理 配方
下载PDF
我国中药出口形势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国忠 唐慧鑫 马爱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推动我国中药的出口工作。方法查阅近年相关数据和材料,对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药出口的主要形式、特点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并对提出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措施。结果与结论推动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政府与企业... 目的探讨如何推动我国中药的出口工作。方法查阅近年相关数据和材料,对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药出口的主要形式、特点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并对提出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措施。结果与结论推动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双重努力,通过以中医带动中药的形式加速国际化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市场 中药 出口
下载PDF
斑点野生稻拒食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其对斜纹夜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国忠 万树青 潘大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6-561,共6页
为了进一步评估斑点野生稻Oryzapunctata的抗虫性,采用液液分配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的方法,从斑点野生稻甲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的萃取物,测定了其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3龄幼虫拒食活性。结果显示,... 为了进一步评估斑点野生稻Oryzapunctata的抗虫性,采用液液分配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的方法,从斑点野生稻甲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的萃取物,测定了其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3龄幼虫拒食活性。结果显示,氯仿萃取物比其他4种萃取物具有更高的拒食活性,在2.5mgmL的浓度下,24h和48h的拒食率分别为55.62%和52.66%。氯仿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后,得到14个组分。比较14个组分的拒食活性,发现组分4和10为主要的活性组分。这两个组分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组分10对脂肪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以1mgmL的浓度活体处理48h和72h抑制率分别达19.82%和34.60%;对α淀粉酶的影响在48h和72h内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率逐步提高,72h的抑制率分别为25.06%和27.40%。结果提示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脂肪酶和α淀粉酶可能是斑点野生稻拒食活性成分的作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野生稻 斜纹夜蛾 拒食活性成分 脂肪酶 Α-淀粉酶
下载PDF
连锁药店要审慎进行多元化经营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国忠 张有朋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为我国连锁药店制订多元化经营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市场营销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和对比分析法。结果:目前我国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操作存在一些问题。结论:我国连锁药店应根据自身实力及特点,通过采取准确定位、专业经... 目的:为我国连锁药店制订多元化经营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市场营销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和对比分析法。结果:目前我国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操作存在一些问题。结论:我国连锁药店应根据自身实力及特点,通过采取准确定位、专业经营、特色服务、规划投资等对策,审慎进行多元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药店 多元化经营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