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区的沉积型铜矿床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居里 郭健 +7 位作者 刘忠奎 张云峰 张蓉 王伟涛 冯士信 冯娟萍 井继峰 李领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3-671,共9页
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沉积型铜矿床。文章对此类沉积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和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沉积型铜矿床主... 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沉积型铜矿床。文章对此类沉积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和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沉积型铜矿床主要有两种矿化类型:结核状铜矿化和浸染状铜矿化,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为主;成矿受上二叠统宣威组沉积地层控制,与峨眉山玄武岩喷溢形成的古火山构造和古地形以及火山期后的热泉活动关系密切,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成矿过程可能从沉积成岩阶段一直延续到成岩期后。区域上假整合覆盖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上的宣威组沉积岩系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峨眉山玄武岩 上二叠统宣威组 结核状铜矿化 浸染状铜矿化 滇东北地区
下载PDF
变质核杂岩特征及小秦岭地区变质杂岩成因讨论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乃志 于在平 +1 位作者 崔海峰 冯士信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3-798,共6页
目的为确定小秦岭地区发育的变质杂岩体是否属于变质核杂岩。方法总结前人归纳的变质核杂岩特征,与小秦岭地区发育的太华杂岩特征进行对比,再通过对小秦岭地区燕山期后褶皱、南北两侧发育的断裂进行分析和构造演化史研究。结果小秦岭地... 目的为确定小秦岭地区发育的变质杂岩体是否属于变质核杂岩。方法总结前人归纳的变质核杂岩特征,与小秦岭地区发育的太华杂岩特征进行对比,再通过对小秦岭地区燕山期后褶皱、南北两侧发育的断裂进行分析和构造演化史研究。结果小秦岭地区的构造特征与变质核杂岩特征不符。结论小秦岭地区的太华杂岩解释为经历了从南向北的铲状逆冲推覆和后期抬升块断剥露的变质杂岩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构造 小秦岭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潜山裂缝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焦立波 杨希冰 +3 位作者 邓勇 赵顺兰 赵亚卓 冯士信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7期9-13,89,共6页
涠西南凹陷基底灰岩潜山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多幕、多重性质的构造运动,平衡剖面技术与地球物理手段相结合,对涠西南1号断层带储层发育有利区带进行预测。通过盆缘向盆内,结合露头和钻井信息进行地层对比,分析了凹陷自晚古生代... 涠西南凹陷基底灰岩潜山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多幕、多重性质的构造运动,平衡剖面技术与地球物理手段相结合,对涠西南1号断层带储层发育有利区带进行预测。通过盆缘向盆内,结合露头和钻井信息进行地层对比,分析了凹陷自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发育史。研究认为,涠西南1号断层带与2号断层带构造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号和2号断层是印支期所形成的逆冲断层,在后期(新生代)负反转回滑所形成。缝洞类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印支期挤压和新生代张裂所形成的构造缝;另一类是印支期挤压和新生代张裂所形成的古地貌后的岩溶作用形成的缝洞。通过建立三维岩溶模式、地震属性等手段,对两类缝洞的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灰岩潜山 构造演化 裂缝预测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北部中生代凹陷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继田 杨希冰 +4 位作者 胡向阳 罗威 李勇 毛雪莲 冯士信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
琼东南盆地的中生代凹陷群是扩大油气勘探发现的远景区。为了实现琼东南盆地中生界的勘探突破,急需落实中生代凹陷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有利勘探领域。基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井资料及古生物资料,首次对琼东南盆地中生代凹陷开展了深入... 琼东南盆地的中生代凹陷群是扩大油气勘探发现的远景区。为了实现琼东南盆地中生界的勘探突破,急需落实中生代凹陷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有利勘探领域。基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井资料及古生物资料,首次对琼东南盆地中生代凹陷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琼东南盆地北部崖北凹陷、崖城凸起、崖南低凸起和西南部陵南低凸起及南部隆起均存在中生代沉积地层。根据盆地构造演化分析,中生代沉积形成于燕山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期以及其后的弧后伸展期,存在烃源岩、储层及圈闭等油气地质基本条件。琼东南盆地北部坳陷带崖城-崖北地区相比盆地其他地区中生代沉积凹陷规模大,因此本研究重点对琼东南盆地北部坳陷带崖城-崖北地区进行了系统的油气地质综合分析研究,落实了崖城-崖北地区中生界沉积地层分布,并初步评价预测了有利油气勘探区带及重点目标。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崖城-崖北地区中生代凹陷发育湖相烃源岩、三角洲等储集体以及构造与地层圈闭,存在西洼南坡带和中部隆起带2个有利油气勘探区带。在这些区带加大勘探,有望获得中生界油气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中生界 沉积地层 构造演化 有利油气勘探区带 崖城-崖北地区
下载PDF
乌石凹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徐雪丰 杨希冰 +3 位作者 胡林 林水城 冯士信 张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年第2期17-21,81,共5页
从构造、断裂、区域动力学等基础研究入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断裂体系特征、构造样式、断裂活动期次及其动力学成因机制。研究表明:乌石凹陷复杂断裂体系的形成主要受到哀牢山—红河断裂活动、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深部地幔上涌等动力学... 从构造、断裂、区域动力学等基础研究入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断裂体系特征、构造样式、断裂活动期次及其动力学成因机制。研究表明:乌石凹陷复杂断裂体系的形成主要受到哀牢山—红河断裂活动、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深部地幔上涌等动力学机制的联合控制,形成了走滑、拉张—走滑、拉张3种基本断裂体系类型;各主干断裂主要活动时间为始新世—渐新世,中中新世以后基本停止活动,明显早于排烃高峰—新近纪早中新世,对油气成藏影响有限,乌石凹陷油气以砂体或不整合面横向运移为主,从而明确了中央反转断鼻带为最有利的成藏位置,流沙港组为最有利的成藏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石凹陷 断裂特征 动力学机制 油气成藏
下载PDF
迈陈凹陷油气成藏要素分析与勘探方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雪丰 罗碧华 +2 位作者 林水城 冯士信 刘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年第6期14-18,共5页
近些年迈陈凹陷油气勘探进展缓慢,为进一步评价该凹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潜力,推进其勘探历程,打破未获油气发现的局面,对该区的成藏要素和勘探方向进行了重新评价。从迈陈凹陷的油气成藏要素分析入手,通过系统研究成熟烃源岩质量与... 近些年迈陈凹陷油气勘探进展缓慢,为进一步评价该凹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潜力,推进其勘探历程,打破未获油气发现的局面,对该区的成藏要素和勘探方向进行了重新评价。从迈陈凹陷的油气成藏要素分析入手,通过系统研究成熟烃源岩质量与分布特征、生烃潜力、储层分布与物性特征、断层发育条件、圈闭类型与样式及断-砂-圈匹配关系等关键成藏问题,明确了凹陷东区发育一定规模的成熟烃源岩且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指出了烃源岩层内部的流沙港组二段中部、流沙港组一段下部和涠洲组三段是有利的勘探层系,最终提出了凹中隆起构造带是寻找油气藏、实现勘探突破的首选区带,而北部斜坡带受限于基础资料,是加强基础研究的重点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陈凹陷 油气成藏要素 成熟烃源岩 储层 断层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