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霍秋立 汪振英 +2 位作者 李敏 付丽 冯大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3,共7页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且已成熟,为本区的主要生油岩。大磨拐河组一段为次要生油岩。贝尔凹陷烃源岩灶主要分布在贝西洼陷和贝中的敖脑海洼陷中。油油对比显示出各构造带上的原油具有相似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且已成熟,为本区的主要生油岩。大磨拐河组一段为次要生油岩。贝尔凹陷烃源岩灶主要分布在贝西洼陷和贝中的敖脑海洼陷中。油油对比显示出各构造带上的原油具有相似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表明来源于相同源岩。油岩对比指示原油主要来自于南屯组生油岩。苏德尔特构造带原油沿断裂带由西向东运移,呼和诺仁构造带原油由贝西洼陷北部源岩灶运移而来,纵向上原油显示出从下向上的运移特点。贝尔凹陷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是断裂或不整合面,通源断裂两侧为油气勘探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油源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77
2
作者 侯贵廷 冯大晨 +1 位作者 王文明 杨默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3,共5页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以宽缓的褶曲和长垣背斜为主 ,属小变形量的反转构造。反转构造可划分为 3期 ,即晚白垩世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新生代晚期。其中 ,嫩江组沉积末期的反转构造最强烈 ,对松辽盆地油气成藏的影响最大 ,主要...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以宽缓的褶曲和长垣背斜为主 ,属小变形量的反转构造。反转构造可划分为 3期 ,即晚白垩世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新生代晚期。其中 ,嫩江组沉积末期的反转构造最强烈 ,对松辽盆地油气成藏的影响最大 ,主要体现在 :(1)反转构造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圈闭 ;(2 )反转构造作用促进了油气再次运移 ;(3)反转构造作用使地层拱张 ,产生了许多裂缝 ,改善了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反转构造 反转期次 油气成藏
下载PDF
特低渗透扶杨油层可动用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冯大晨 王文明 +1 位作者 赵向国 姜红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9-42,共4页
榆树林油田扶扬油层储层类型为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储量的动用程度很低,同一区块I类探明储量较Ⅲ类探明储量不仅大幅度减少,而且低效井比例增高。对榆树林扶杨油层的探明储量进行了复算,进一步落实了不同渗透率级别储层储量所占的比例以... 榆树林油田扶扬油层储层类型为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储量的动用程度很低,同一区块I类探明储量较Ⅲ类探明储量不仅大幅度减少,而且低效井比例增高。对榆树林扶杨油层的探明储量进行了复算,进一步落实了不同渗透率级别储层储量所占的比例以及分布状况;根据渗流机理研究了特低渗透扶杨油层可动用储层渗透率极限,分析了无法动用储量所占的比例。结合该油田自身开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未开发区按储量的可动用状况进行了分类评价,并优选了有动用潜力的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复算 储量分类 可动用 渗透率
下载PDF
扶杨油层储层砂体层次构成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大晨 王文明 翟秀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大庆外围油田扶杨油层储层物性差、砂体宽度窄、横向相变快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不仅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而且在开发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采油速度低、单井产能低、油井见效慢、注采不平衡等方面。以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 大庆外围油田扶杨油层储层物性差、砂体宽度窄、横向相变快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不仅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而且在开发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采油速度低、单井产能低、油井见效慢、注采不平衡等方面。以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在认真分析目前开发井网条件下对砂体的控制程度,通过开展精细地质描述研究,剖析河道砂体地层成因单位和构成,认为应用沉积体系分析法、等级界面以及构成单元是研究和确定河流相砂体横向连通程度的一种新的方法,同时通过选择典型的井组应用该方法对扶杨油层注采不平衡矛盾进行了精细解剖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砂体 层次构成分析 连通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