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14例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冯子攀 岳铭 +1 位作者 杨合英 王家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3期4237-4239,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黑斑息肉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分析儿童PJS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 14例患儿发病年龄2~17...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黑斑息肉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分析儿童PJS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 14例患儿发病年龄2~17岁,均出现口唇及四肢末端色素沉积,8例有家族遗传史,11例患儿有肠梗阻、肠套叠及便血等消化道症状;9例手术辅以内镜切除、灼烧等治疗,1例单纯手术切除息肉治疗,4例患儿仅单纯行内镜下切除息肉治疗,其中1例手术患儿切除2/3长度小肠,确诊为短肠综合征;息肉遍布胃肠道,以小肠为主,息肉病理主要为错构瘤样息肉,无恶变;随访14例患儿胃及结肠息肉复发率为100%,均定期接受内镜下切除,0例患儿因再次出现小肠息肉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各年龄层均可发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以消化道症状多见,胃及结肠息肉可经内镜下切除,小肠息肉引起的肠套叠、肠梗阻等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患儿需定期复查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儿童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娄平平 冯子攀 +3 位作者 何巍 张大 杨合英 王家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93-894,896,共3页
临床上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胰腺炎并不多见,本文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总结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关键词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腹型过敏性紫癜 临床特点 诊疗过程 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冯子攀 范文斐 +2 位作者 刘志昂 姜岩 马梓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12期24-25,共2页
探究对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时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其肩关节的影响观察。方法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6例均选择于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该类患者,以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实... 探究对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时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其肩关节的影响观察。方法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6例均选择于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该类患者,以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常规外固定术,观察组53例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为基础,对两组术后1、2、3、6个月的肩关节指标进行比较。对比两组骨不连、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无差异(P>0.05),其余几月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Constant-Murley数据评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骨不连、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老年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并发症风险较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早期行经皮螺钉内固定的安全性评估研究
4
作者 冯子攀 范文斐 +2 位作者 刘志昂 姜岩 马梓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4期3-4,共2页
探究对于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早期与延迟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20年6月时间段内至我院就诊明确诊断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总计36例,18例患者行早期的手术治... 探究对于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早期与延迟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20年6月时间段内至我院就诊明确诊断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总计36例,18例患者行早期的手术治疗(A组),剩余18例则延期手术处理(B组),比较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并采集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所有患者的手术均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比较早期与延迟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总计植入55枚螺钉,两组研究对象平均螺钉植入数量分别为1.6±0.8枚与1.5±0.62枚,无显著性差异(p=0.387),平均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及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A组与B组患者影响学检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早期的经皮螺钉固定术可达到与延期手术相比基本一致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术后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经皮内固定术 早期
下载PDF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5
作者 娄平平 何巍 +3 位作者 冯子攀 张大 杨合英 王家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2119-2122,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经过及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19... 目的分析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经过及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19例无病生存,11例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完整切除(P=0.001)、确诊时无肝外转移(P=0.000)、新辅助化疗后延期手术(P=0.000)、术后肿瘤无复发(P=0.000)患儿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完整切除可作为判断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化疗后,肿瘤可完全切除的肝母细胞瘤患儿长期生存率较高,化疗后手术仍无法切除或治疗后复发患儿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化疗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腹腔脏器转位合并神经母细胞瘤1例
6
作者 娄平平 何巍 +3 位作者 冯子攀 张大 杨合英 王家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4期155-155,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患儿,女,2岁,于2016-04-02因发现右上腹肿物3 d入院。查体见贫血貌,腹部稍膨隆,右上腹部为著。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右上腹部可及一巨大包块,向季肋部鼓出,大小13 cm×7 cm。
关键词 腹腔脏器转位 神经母细胞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范文斐 冯子攀 +2 位作者 张淑玲 付胜奇 任雅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4期10-11,共2页
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6例脑梗死患者,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和肠溶拜阿司匹林... 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6例脑梗死患者,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和肠溶拜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以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通过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和ADL评分,并对总有效率进行评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脑血流(rCBF)和脑电图(EEG);对治疗前及治疗21天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6.55%(56/58),与对照组的82.76%(48/5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CBF及EEG恢复至正常水平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rCBF,快速恢复EEG至正常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长春西汀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疗效
下载PDF
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SOD酶的影响
8
作者 范文斐 冯子攀 +2 位作者 张淑玲 付胜奇 任雅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12期48-49,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丹参多酚酸注射液+丁苯酞联合应用在大面积CI(脑梗死)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对联合用药对疗效及其他等进行研究。方法:大面积CI(脑梗死)2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2017.01-2020.01时间段内,根据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状况分... 本文主要分析丹参多酚酸注射液+丁苯酞联合应用在大面积CI(脑梗死)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对联合用药对疗效及其他等进行研究。方法:大面积CI(脑梗死)2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2017.01-2020.01时间段内,根据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状况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仅接受丁苯酞治疗100例为对照组,其余10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入丹参多酚酸注射液治疗为联合组,对对照组、联合组患者SOD酶、NIHSS评分、治疗有效率、Bathel指数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展开分析。结果:联合组在应用联合治疗后NIHS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治疗有效率、SOD酶、Bathel指数评分比对照组更优,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在应用联合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单一的丁苯酞治疗无明显差异,组间结果对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CI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注射液+丁苯酞联合治疗,可保障NIHSS评分的减低,进而保障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 SOD酶 丹参多酚酸注射液 NIHSS评分 丁苯酞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志远 马梓坤 冯子攀 《西藏医药》 2022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髌骨骨折微创术后患者1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 目的分析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髌骨骨折微创术后患者1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本体感觉训练。对比两组患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膝关节功能情况(LKSS评分)、住院时间、康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膝关节功能情况(LKSS评分)指标均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康复时间均更短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膝关节主动活动度与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训练 髌骨骨折 微创术 膝关节功能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中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的早期及远期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范志远 马梓坤 冯子攀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2期70-72,共3页
探究单髁与全膝置换手术的早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相关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内总计40例至我院住院部诊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探究单髁与全膝置换手术的早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相关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内总计40例至我院住院部诊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者则仅进行单髁手术治疗,比较术后早期及远期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p=0.036)及术中的出血量(p=0.014)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0.029)以及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p=0.022)亦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p=0.035)及12个月(p=0.044)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内整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25.0% vs 10.0%(p=0.018)。结论:对于单一内侧间室病变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手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与康复时间,提高膝关节的术后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但实践中应注意病例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单髁置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后体重变化对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范志远 马梓坤 冯子攀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2期66-69,共4页
探究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体重的变化及其对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及预后的相关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5年01月-2021年08月,研究对象为此时间段内至我院就诊并行首次行TKA手术的患者,总计1288例;术后2两年通过牛津膝关节评分(OKS)... 探究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体重的变化及其对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及预后的相关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5年01月-2021年08月,研究对象为此时间段内至我院就诊并行首次行TKA手术的患者,总计1288例;术后2两年通过牛津膝关节评分(OKS)、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SF-36中的身体(PCS)及心理评分(MCS)等对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生存预后及与BMI改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等。结果:TKA手术后195例(15.1%)患者BMI降低,839例(65.1%)患者保持基本不变,254例(19.8%)患者BMI增加;组间相关评价项目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前组间的BMI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KA术后的10年生存率不受BMI的影响(p=0.515);I-III级肥胖患者与术前正常BMI患者相比,TKA术后BMI更趋向于降低,p值分别为0.003、0.014与0.005;同时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后BMI增加的可能性亦显著降低(p=0.003)。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TKA术后体重的改变对临床上患者的功能预后及TKA假体的寿命时间无显著性影响,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体重指数 功能康复 体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