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放疗与手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字清 苏加利 +2 位作者 蔡薇薇 朱道奇 杨好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比较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放疗与手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本院70例可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30例行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放疗(联合组),40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比较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放疗与手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本院70例可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30例行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放疗(联合组),40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复发转移率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联合组与手术组3年总生存率,总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6.7%,50.0%和87.5%,52.5%,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与手术组C级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25%,两纽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效果不逊于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肝肿瘤/继发性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毛霉菌肺炎1例
2
作者 冯字清 金玲 +2 位作者 伏利兵 张宁宁 段彦龙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04-205,F0003,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8岁,2019年10月10日因“颈部肿大2月余”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示胸腺巨大占位(9.3 cm×18.8 cm×9.5 cm),肿物活检病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型)。受累部位包括:左颈部、锁骨上淋巴... 1病例资料患儿,女,8岁,2019年10月10日因“颈部肿大2月余”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示胸腺巨大占位(9.3 cm×18.8 cm×9.5 cm),肿物活检病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型)。受累部位包括:左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胸腺,纵膈淋巴结,胸壁及胸膜,心包。分期:Ⅲ期伴巨大瘤灶。按照中国多中心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化疗(CNCL-NHL-2017-LBL)高危组方案,患儿于2019年10月22日始在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依次完成诱导缓解、早期强化和巩固治疗共9个疗程化疗,期间多次评估瘤灶处于完全缓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锁骨上淋巴结 巩固治疗 诱导缓解 纵膈淋巴结 肿瘤内科 颈部肿大 左颈部
下载PDF
全脑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加利 冯字清 +1 位作者 朱道奇 杨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评价全脑放疗(wBRT)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济情况及意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wBRT... 【目的】评价全脑放疗(wBRT)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济情况及意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wBRT同时口服吉非替尼250mg,1次/天。对照组行WBRT同时口服替莫唑胺:150mg/m2,d1~5,28d重复,连续4个周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治疗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0,P=0.013)。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16和27个月,对照组分别为7和1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两组的Ⅲ~Ⅳ级毒副反应:观察组痤疮样皮疹6例,对照组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乏力、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WBRT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显著,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脑肿瘤/放射疗法 腺癌/放射疗法 喹唑啉类/治疗应用 受体 表皮生 长因子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骨淋巴瘤1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冯字清 段彦龙 +3 位作者 金玲 伏利兵 张宁宁 张永红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骨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例初诊为原发性骨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原发受累部位、临床分期、病...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骨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例初诊为原发性骨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原发受累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否骨折及临床转归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患儿均为初治原发性骨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8.6岁(2.7~12.3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7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L)3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1例;首发症状为骨痛8例,局部肿胀1例,跛行1例,发热1例;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7例,Ⅳ期3例;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股骨、胫骨。所有患儿均依据不同病理类型接受化疗,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7~80个月)。10例完全缓解,1例BLL患儿化疗缓解后因骨髓复发死亡。结论儿童原发性骨淋巴瘤临床表现隐匿,以DLBCL多见,接受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骨肿瘤 儿童 临床特点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淋巴瘤化疗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冯字清 张梦 +3 位作者 黄爽 李楠 金玲 段彦龙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淋巴瘤化疗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3例接受强化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并... 目的提高对儿童淋巴瘤化疗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3例接受强化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NHL患儿接受强化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2例伴咯血,胸部CT可见"晕轮征及反晕征",1例病原学证实为毛霉菌。3例均采用泊沙康唑、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有效,全部未予肺段切除治疗,3例患儿原发病均缓解,预后好。结论儿童NHL合并真菌感染诊断相对困难,早期诊断、尽早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儿童 真菌感染 治疗
原文传递
伴肺或胸膜受累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字清 苏雁 +6 位作者 黄程 蒋持怡 赵文 于彤 陈诚豪 曾骐 马晓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720-1724,共5页
目的总结伴肺或胸膜受累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与患儿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2007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首次确诊为NB且伴肺或胸... 目的总结伴肺或胸膜受累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与患儿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2007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首次确诊为NB且伴肺或胸膜侵犯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原发灶位置、危险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myc基因扩增情况及临床转归等资料.入组患儿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疗效判定标准均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NB方案(BCH-NB-2007方案)制定,疾病分期依据国际NB临床分期(INSS分期)进行,依据BCH-NB危险度分组标准进行分层治疗.随访时间至2018年10月31日.结果1.入组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入组36例患儿,占总同期NB住院患儿的5.99%(36/601例);患儿均<10岁,18个月以下10例,中位年龄29.5个月(9~105个月);男20例,女16例;原发瘤灶位于腹膜后19例(52.78%),肾上腺9例(25.00%),纵隔8例(22.22%).危险度分组:高危组29例,中危组6例,低危组1例.主要症状以疼痛起病8例,发热、局部肿物各6例,腹部包块4例,纵隔占位、面色苍白各3例,皮下结节、腹胀各2例,下肢肿胀、腹泻各1例,其中有呼吸系统首发症状16例,占44.4%.2.实验室检查:36例患儿初诊时97.22%(35例)NSE≥25μg/L,其中11例患儿NSE>370μg/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717.5 U/L者25例(69.44%),伴N-myc基因扩增患儿10例.3.影像学检查:初诊时胸部/腹部CT示胸膜或肺受累75.75%(24/33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示胸膜或肺受累81.82%(27/33例),B超示胸膜或肺受累41.67%(5/12例),3项影像学检查比较示:1项阳性16例,2项阳性16例,3项均阳性4例.4.胸膜与肺侵犯临床特点比较:30例伴胸膜受累的患儿中以呼吸道症状起病6例,6例仅肺受累的患儿以呼吸道症状起病3例,4例伴胸膜和肺受累的患儿初诊时均无呼吸系统症状.5.治疗与转归:36例患儿中2例因确诊后病情危重死亡,5例确诊后未完成规律治疗回当地或外院治疗,29例患儿接受规律分层治疗.低危组患儿1例,INSS-Ⅳ期,完全缓解(CR);中危组患儿4例,INSS-Ⅳ期,CR 2例,部分缓解(PR)1例,进展1例,停化疗后13个月后出现新瘤灶;高危组患儿24例,7例(29.17%)患儿发生事件,1例术后评估时出现进展,4例患几分别于停化疗1.5、2.0、3.0、6.0个月出现进展,2例分别于停化疗11、17个月复发.Kaplan-Merier分析所有患儿总生存率(OS)为41.4%,预计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32.9%.结论儿童NB伴肺或胸膜受累的患儿无特异性的呼吸系统症状,伴肺或胸膜受累的NB多为Ⅳ期的高危组患儿,胸部CT敏感度高,可作为临床常规筛查手段,N-myc基因状态与患儿的生存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胸膜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