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部分丛生竹类染色体数目报道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秀兰 林汝顺 +3 位作者 冯学琳 祁仲夏 宋文芹 陈瑞阳 《植物分类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3-442,T001-T002,共12页
本文报道了我国 1 3属 94种丛生竹类的染色体数目。其中 2 1种已见报道 ,74种为首次报道。作者推测竹类染色体原始基数可能为x =8。多数丛生竹类染色体数目为 2n =70± 2。
关键词 丛生竹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基数 中国
下载PDF
河兴梁井田烧变岩区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评价
2
作者 邵新风 刘诗裕 冯学琳 《陕西煤炭》 2024年第9期100-104,共5页
煤层自燃形成烧变岩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对烧变岩区煤层的研究不仅可以反演煤层演化的地质历史和古气候、古地理环境,而且可为评价煤层顶底板稳定性提供依据。通过对河兴梁井田烧变岩区煤层工程地质特征及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将区域地层... 煤层自燃形成烧变岩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对烧变岩区煤层的研究不仅可以反演煤层演化的地质历史和古气候、古地理环境,而且可为评价煤层顶底板稳定性提供依据。通过对河兴梁井田烧变岩区煤层工程地质特征及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将区域地层划分为3大岩类7个岩层组,将岩体划分为散体结构、碎裂结构、层状结构和块状结构四大岩体结构类型。对煤层顶底板结构和力学性质的研究发现,张性裂隙及气孔状构造使煤层具有良好的储水空间,可采煤层顶底板中软弱岩石发育,烧变岩和岩石风化带工程地质条件差,局部地段易发生顶板冒落及底板软化变形等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在后期矿井建设和生产中应加强井巷工程维护和煤层顶板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变岩 结构特性 顶底板 稳定性 矿井安全
下载PDF
粉箪竹、青皮竹、大佛肚竹、黄金间碧竹、观音竹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定如 冯学琳 《广东园林》 2008年第6期74-75,共2页
我国竹类栽培历史悠久,在园林中应用源远流长。它以其固有的特性和风韵,表现自然美和风格美,不仅是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成为我国古今诗词书画家写作称颂的题材,从而形成华夏竹文化,在园林、文学、书画艺术领域中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 青皮竹 佛肚竹 黄金 栽培历史 构成要素 书画艺术 园林 自然美
下载PDF
河兴梁井田充填保水开采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敏芝 吴彩艳 冯学琳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2年第10期14-17,共4页
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研究对于矿井防治水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试验目前是一种流行的覆岩破坏特征测试方法。本文以河兴梁井田3_(1)煤层及其顶板岩石力学性质为研究对象,基于FLAC^(30)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河兴梁井田充填保水开采... 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研究对于矿井防治水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试验目前是一种流行的覆岩破坏特征测试方法。本文以河兴梁井田3_(1)煤层及其顶板岩石力学性质为研究对象,基于FLAC^(30)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河兴梁井田充填保水开采条件下的覆岩破坏规律。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对比验证,并分析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为河兴梁井田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保水 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带 经验公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河兴梁井田烧变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5
作者 邵新风 宋一民 +1 位作者 冯学琳 张丽伟 《陕西煤炭》 2023年第6期113-118,共6页
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2-2煤自燃形成的烧变岩裂隙、空隙发育,为地下水的径流、储存提供了良好空间,是当地稳定可靠的供水水源。本文以榆神矿区河兴梁井田为例,采用地面调查、三维地震、瞬变电磁勘探、电视窥视、钻探和抽水试验等方法... 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2-2煤自燃形成的烧变岩裂隙、空隙发育,为地下水的径流、储存提供了良好空间,是当地稳定可靠的供水水源。本文以榆神矿区河兴梁井田为例,采用地面调查、三维地震、瞬变电磁勘探、电视窥视、钻探和抽水试验等方法,查明烧变岩含水层的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并对其导水性及富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期煤炭开采、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兴梁井田 烧变岩 含水层 水文地质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