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磁共振成像中动态增强容积采集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定义 唐大宗 +2 位作者 夏黎明 朱文珍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肝脏快速容积采集技术(LAVA)行前列腺成像,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病变患者的LAVA扫描各期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分辨力高、病灶显示满意的各期图像。15例前列腺癌MRI平... 目的:运用磁共振肝脏快速容积采集技术(LAVA)行前列腺成像,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病变患者的LAVA扫描各期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分辨力高、病灶显示满意的各期图像。15例前列腺癌MRI平扫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肥大,T2WI呈高信号,外围叶内可见团片状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时在动脉早期即出现斑片样强化,稍后强化更明显,与未强化之外围叶形成明显对比,静脉期则强化减弱,仅可见边缘部分强化,延迟扫描随着正常外围叶组织强化,肿瘤与周围组织的信号对比差别远较前期减少。结论:磁共振LAVA技术能清晰显示中央叶、外围叶以及包膜结构,获得高分辨力、高信噪比及诊断准确的图像,且操作简便,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下载PDF
磁共振腮腺管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定义 夏黎明 +1 位作者 史瑞华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833-835,共3页
目的 :通过优化和改进磁共振腮腺管造影技术 ,更清晰显示腮腺导管及其分支 ,提高腮腺管显示效果。方法 :采用几种序列显示 2 3例腮腺部位病变患者的腮腺管 ,然后给患者含服 2 0 0mg维生素C ,于服药后 3min和 10min分别再次扫描 ,将所获... 目的 :通过优化和改进磁共振腮腺管造影技术 ,更清晰显示腮腺导管及其分支 ,提高腮腺管显示效果。方法 :采用几种序列显示 2 3例腮腺部位病变患者的腮腺管 ,然后给患者含服 2 0 0mg维生素C ,于服药后 3min和 10min分别再次扫描 ,将所获图像按腮腺管及其分支显示效果进行分级 ,比较各种序列及其服药前后的显示效果。结果 :IR FSE序列较传统FSE扫描腮腺管的显示效果明显提高 (P <0 .0 5 ) ,而SS FSE和SS IR FSE的成像时间虽然极短 ,但其分辨率及信噪比相对较差。服药后腮腺管的显示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在相同的扫描参数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腮腺管 腮腺病变 成像参数
下载PDF
螺旋采集和黑血技术在主动脉夹层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定义 夏黎明 +2 位作者 柳志刚 朱文珍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稳态横向扰相梯度回波螺旋采集 (SpiralSPGR)结合双翻转恢复脉冲快速自旋回波 (Double IRFSE)序列在主动脉夹层病变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3 0例主动脉夹层运用自旋回波 (SE)、Double IRFSE、梯度回波(GRE)及SpiralSPGR序... 目的 :探讨快速稳态横向扰相梯度回波螺旋采集 (SpiralSPGR)结合双翻转恢复脉冲快速自旋回波 (Double IRFSE)序列在主动脉夹层病变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3 0例主动脉夹层运用自旋回波 (SE)、Double IRFSE、梯度回波(GRE)及SpiralSPGR序列进行扫描 ,将各种方法扫描的显示效果及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Double IRFSE与spiralSPGR相结合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 ,累及范围 ,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的显示均优于传统的SE与GRE序列 ,且图像质量亦得到明显改善 ,而在真假腔的显示上两者相近。结论 :对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显示 ,Double IRFSE结合SpiralSPGR序列对主动脉夹层病变的显示更直观和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病变 磁共振成像 黑血技术 螺旋采集技术 参数
下载PDF
3.0T MRI肩关节PROPELLER技术与常规扫描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秋霞 陈亮 +2 位作者 彭莉 胡道予 冯定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螺旋桨采集(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ith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技术在提高肩关节MRI图像质量、减少及消除运动伪影方面的作用。方法对79例肩关节MR扫描的患者行3.0T MRI常规FSE ... 目的探讨磁共振螺旋桨采集(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ith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技术在提高肩关节MRI图像质量、减少及消除运动伪影方面的作用。方法对79例肩关节MR扫描的患者行3.0T MRI常规FSE T2WI扫描后加扫PROPELLER FSE T2WI序列。扫描后的图像由2位诊断医师对运动伪影、呼吸伪影、血管搏动伪影、图像总体质量和冈上肌边缘进行5等级评分。常规扫描与相同方位的PROPELLER序列图像之间的对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常规FSE T2WI扫描序列中8例因严重运动伪影无法用于诊断,而PROPELLER FSE T2WI序列图像运动伪影明显降低,评分范围3~4,平均值3.89;肩关节MR PROPELLER扫描能显著降低运动伪影、呼吸伪影及血管搏动伪影(均P<0.05),等级评分均在3级及以上;图像质量显著提高,总体评分在2级及以上(P<0.05);冈上肌边缘更加清晰、锐利。结论与肩关节常规FSE T2WI相比,PROPELLER技术能显著降低运动、呼吸及血管搏动伪影,提高图像总体质量,显示更细微的解剖结构,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诊断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疾病 磁共振成像 螺旋桨技术 图像伪影
下载PDF
3.0 T磁共振3D-DESS与3D-SPACE对腰骶神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邓明 王良 +6 位作者 李亮 李拔森 朝燕 蔡杰 闵祥德 可赞 冯定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50-756,共7页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3D-DESS与3D-SPACE在腰骶丛神经(sacral plexus,SP)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正常志愿者组:采用男女各5名健康志愿者行3D-DESS与3D-SPACE在骶丛神经根成像,选取L5神经评价影像图像,并采用2名医师采...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3D-DESS与3D-SPACE在腰骶丛神经(sacral plexus,SP)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正常志愿者组:采用男女各5名健康志愿者行3D-DESS与3D-SPACE在骶丛神经根成像,选取L5神经评价影像图像,并采用2名医师采用5分法分别主观评价两序列图像质量,测量L5神经最大长度和L5神经节长径大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序列下左右侧SP是否存在差异,其次比较两序列是否存在差异。(2)病例组:前瞻性纳入98例SP占位患者,并利用两序列行SP成像;采用与志愿者相同方法分析病灶特征和正常神经解剖结构特征评价两序列的优劣并独立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序列在显示SP病变特征差异,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名志愿者年龄范围为20-27岁;3D-DESS序列与3D-SPACE序列在左右侧L5神经节大小配对t检验中均无统计学差异;3D-DESS能显示粗大的神经根,3D-SPACE对神经长度的显示优于3D-DESS,且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5.45和9.481,P=0.000),但两序列比较双侧L5神经节的大小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9,P=0.70);98例患者18-74岁,平均(62.8±7.52)岁;3D-DESS与3D-SPACE对正常神经解剖评分中,3D-SPACE[(4.41±0.67)分]明显高于DESS[(3.75±0.75)分],DESS显示神经根细节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对于神经根病变的评价,DESS[(4.07±0.83)分]较SPACE[(3.57±0.65)分]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99)。结论 3D-SPACE与3D-DESS联合应用能清晰显示SP病灶细节,3D-DESS在神经泌尿学方面相对更实用、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 神经节 磁共振成像 神经解剖学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舒红格 漆剑频 +3 位作者 朱文珍 王承缘 胡军武 冯定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3-646,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锥体外系和部分功能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及其与PD的关系。方法PD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20例双侧症状患者作为中晚期PD组,10例单侧症状PD患者作为早期PD组。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锥体外系和部分功能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及其与PD的关系。方法PD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20例双侧症状患者作为中晚期PD组,10例单侧症状PD患者作为早期PD组。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MR头部平扫和DTI检查。在FA图和ADC图上测量各兴趣区(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叶白质和中央前回)的FA值和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组的黑质、尾状核、丘脑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中晚期PD组的中央前回的FA值较对照组和早期PD组明显减低(P<0.05),中晚期PD组的扣带回的FA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晚期PD组、早期PD组与对照组其余兴趣区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黑质FA值呈负相关(r=0.039,P=0.025)。3组之间各兴趣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病情级别的增加,ADC值呈增高趋势。结论黑质、尾状核、丘脑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可为PD的在体研究提供更多与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关的有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扩散张量成像 FA值 ADC值
下载PDF
帕金森病脑铁沉积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舒红格 漆剑频 +3 位作者 朱文珍 王承缘 胡军武 冯定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研究脑铁沉积的磁共振检查方法;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和进展与脑铁沉积的关系。方法PD患者30名作为研究组,男22名,女8名,平均年龄57.7岁(38-74岁),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双侧症状患者20名作为P... 目的探讨定量研究脑铁沉积的磁共振检查方法;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和进展与脑铁沉积的关系。方法PD患者30名作为研究组,男22名,女8名,平均年龄57.7岁(38-74岁),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双侧症状患者20名作为PD组1,单侧症状PD患者10名作为PD组2。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常规MR头部平扫和SWI检查,经后处理在相位校正图上分别测量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和丘脑的相位校正值(CP),并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P值与铁含量呈负线性相关(r=-2.81,P〈0.05)。PD组1、PD组2与对照组在以下核团(黑质、红核、苍白球和壳核)的C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丘脑和尾状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1和PD组2各兴趣区CP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2的症状同侧和对侧之间CP值无明显差异。结论①CP值与脑铁含量呈负线性相关联;②局部铁含量的增加与PD的发病有关,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关;③在PD的亚临床期就有铁异常沉积;④PD铁异常沉积的部位包括黑质、红核、苍白球和壳核,与丘脑和尾状核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脑铁沉积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定量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后的血流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程少容 王仁法 +5 位作者 高小玲 胡军武 冯定义 邹明丽 王承缘 夏黎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9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动态增强MR参数改变与介入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0例ANFH介入治疗前、治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然后按常...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动态增强MR参数改变与介入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0例ANFH介入治疗前、治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并进行比较,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动态增强MR参数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结果:ANFH介入治疗前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峰值分别为19.504±1.231,42.125±1.351(P<0.05);最大强化值分别为8.962±0.153,18.177±2.324(P=0.05);最大强化比值分别为1.851±0.231,1.76±0.034(P>0.05);最大斜率分别为0.251±0.011,0.412±0.023(P>0.05)。ANFH介入治疗前后峰值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r=0.475,P<0.01)。结论:动态增强MR部分参数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可用来评估介入疗效,作为临床的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敏感成像在颅内钙化灶和铁沉积鉴别中的运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舒红格 漆剑频 +2 位作者 朱文珍 王承缘 冯定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颅内钙化和铁沉积在磁敏感成像(SWI)序列中的信号特点,评价SWI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收集14例颅内钙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头部MR资料(包括常规T1 WI、T2 WI、SWI)。所有钙化灶均经过头颅CT检查证实,CT值... 目的对比研究颅内钙化和铁沉积在磁敏感成像(SWI)序列中的信号特点,评价SWI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收集14例颅内钙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头部MR资料(包括常规T1 WI、T2 WI、SWI)。所有钙化灶均经过头颅CT检查证实,CT值>90 Hu。将2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铁沉积的研究组。SWI采用高分辨率的3D-SPGR(3Dspoiled gradient echo)序列,同时得到幅度图和相位图,图像在工作站经Functool软件处理。对14例颅内钙化患者共计56个钙化灶和20例志愿者的黑质在SWI上的信号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在校正相位图上分别测量钙化灶、对照组的黑质和正常脑白质的校正相位(CP)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98.2%,55/56)个钙化灶在SWI上得到良好显示,在校正相位图上表现为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SWI重建图上表现为均匀的极低信号。40个黑质代表铁沉积,在SWI重建图和校正相位图上均表现为均匀的极低信号。钙化灶和正常脑白质校正相位值分别为(+0.734±0.073)、(+0.002±0.007),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8.631,P<0.01)。黑质校正相位值为(-0.092±0.016),与脑白质内的校正相位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5.329,P<0.01)。结论SWI对铁沉积和钙化的检出有高敏感性;利用钙化和铁沉积在校正相位图上的信号差异可以对两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成像 颅内钙化 铁沉积
下载PDF
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估T2WI联合分段读出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闵祥德 王良 +6 位作者 朝燕 李亮 蔡杰 邓明 李拔森 可赞 冯定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比较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eadout-segmented echo-planar imaging, RS-EPI)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ingle-shot echo-planar imaging, SS-EPI)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例行3.0T MRI SS-EPI和RS... 目的:比较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eadout-segmented echo-planar imaging, RS-EPI)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ingle-shot echo-planar imaging, SS-EPI)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例行3.0T MRI SS-EPI和RS-EPI检查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两位影像科医生在不提供任何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参照PI-RADS标准分析T2WI、RS-EPI和SS-EPI图像,按六分区法对前列腺各个分区出现癌的可能性进行评分。共组成5种方案:方案1:T2WI;方案2:SS-EPI;方案3:RS-EPI;方案4:T2WI+SS-EPI;方案5:T2WI+RS-EP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比较5种方案的诊断效能。结果方案1~5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90、0.874、0.838、0.881,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2WI+RS-EPI>RS-EPI>T2WI+SS-EPI>SS-EPI>T2WI。方案1与方案3、方案4、方案5,方案2与方案3、方案4,方案4与方案5之间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1与方案2,方案3与方案4、方案5之间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WI联合应用DWI可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T2WI联合RS-EPI的诊断效能高于T2WI联合SS-EPI,更利于临床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VEGF与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和瘤周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军 周义成 +4 位作者 朱文珍 夏黎明 冯定义 邹明丽 王承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和瘤周脑水肿 (PTBE)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术前进行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在MRI计算星形细胞瘤的瘤体体积和瘤周脑水肿体积 ,从瘤周脑...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和瘤周脑水肿 (PTBE)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术前进行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在MRI计算星形细胞瘤的瘤体体积和瘤周脑水肿体积 ,从瘤周脑水肿与肿瘤本身的体积之比获得水肿指数 (EI) ,估价脑水肿的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检测3 4例星形细胞瘤VEGF表达 ;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染色显示微血管 ,测量微血管密度 (MVD)表示肿瘤血管生成。结果 VEGF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血管生成、瘤周脑水肿均呈显著正相关 (r =0 .77,P <0 .0 0 1;r =0 .3 3 6,P =0 .0 5 )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VEGF、MVD、EI分别显著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t =7.0 8,3 .3 7,2 .74;P =0 .0 1,0 .0 11,0 .0 2 5 )。结论 VEGF可能通过参与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和脑水肿发生 ,对胶质瘤的恶性演进起促进作用 ;MRI瘤周脑水肿征象能间接反映星形细胞瘤的肿瘤血管形成和预测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瘤周水肿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评价股骨头血流灌注状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少容 王仁法 +4 位作者 高小玲 杨海涛 冯定义 夏黎明 王承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运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方法,并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vNFH)模型不同时期的股骨头血流灌注状态,以探讨DCE-MRI在AvNFH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 目的:运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方法,并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vNFH)模型不同时期的股骨头血流灌注状态,以探讨DCE-MRI在AvNFH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周、4周、6周、8周,以相同方法行常规及DCE-MRI检查,根据股骨头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股骨头DCE-MRI参数。并于用药后的4周、8周取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动物处死后取双侧股骨头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①反映早期激素性AvNFH血流灌注状态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斜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P<0.01),相应的骨小梁空虚骨陷窝数逐渐增多(P<0.01)。②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升高,其中低切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的升高有显著性(P<0.05)。③动态增强参数SS与低切全血黏度呈负相关,r=-0.65,P<0.05。结论:DCE-MRI可以评估AvNFH的血流灌注状态,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磁性纳米颗粒增强MR价值初探:与传统增强MR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亚琪 王秋霞 +3 位作者 冯定义 友梅 周洁 胡道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使用自制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探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浸润的磁共振征象及其价值,并以钆喷酸葡胺对比剂(Gd-DTPA)增强作为对比。方法 2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高脂饮食诱导建模,同期对照10只,分别于10、12、14、16、18周... 目的使用自制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探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浸润的磁共振征象及其价值,并以钆喷酸葡胺对比剂(Gd-DTPA)增强作为对比。方法 2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高脂饮食诱导建模,同期对照10只,分别于10、12、14、16、18周采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常规成像观察(T1WI,T2WI,T2*WI),及USPIO增强和Gd-DTPA增强观察。USPIO使用剂量为0.5 mmol Fe/kg体重,而Gd-DTPA使用剂量为0.25 mmol/kg体重。磁共振图像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高脂饮食可以成功诱导动物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磁共振连续常规观察,可观察到血管壁增厚表现及脂质核心、纤维帽等斑块成分,USPIO增强后脂质核心信号下降,纤维帽显示更佳,提示斑块内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且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均证实纳米铁颗粒被斑块内活性巨噬细胞所吞噬。Gd-DTPA增强显示斑块成分不佳。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可通过常规成像进行监测。USPIO增强能帮助鉴定斑块内成分,同时也直接反映斑块内的炎性过程。因为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宽的观察窗,USPIO较Gd-DTPA更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对比剂
下载PDF
颅脑钙化灶的MR磁敏感成像 被引量:12
14
作者 舒红格 漆剑频 +4 位作者 朱文珍 王承缘 夏黎明 冯定义 胡军武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1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技术(SWI)对显示颅内钙化灶的敏感性,并探讨钙化灶在SWI序列中的信号特点。方法:搜13例颅内钙化患者(共56处钙化灶)均进行CT和MRT1WI、T2WI和SWI扫描。结果:钙化灶在T1WI和T2WI上信号多样,没有特异性;在SWI相位校正...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技术(SWI)对显示颅内钙化灶的敏感性,并探讨钙化灶在SWI序列中的信号特点。方法:搜13例颅内钙化患者(共56处钙化灶)均进行CT和MRT1WI、T2WI和SWI扫描。结果:钙化灶在T1WI和T2WI上信号多样,没有特异性;在SWI相位校正图上显示为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SWI重建图中显示为低信号。98.21%(55/56)的钙化灶DWI上均能显示,且病灶大小和形态与CT所见一致。颅内生理性和病理性钙化灶在SWI序列上检出率和信号特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实质内和脑室系统内钙化灶在SWI序列上检出率和信号特点的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SWI序列对颅内钙化灶的显示和检出敏感性高,可弥补常规MRI序列对钙化灶显示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成像 钙化灶 相位校正图
下载PDF
联合多种MRI序列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菁 陈浪 +3 位作者 漆剑频 王承缘 夏黎明 冯定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在MR扩散加权成像、T2加权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T2-FLAIR)及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ESWAN)上的影像学特征及各序列的诊断价值,合理规划DAI患者的MRI检查方案。方法:10例DAI患者在伤后两周内行DW...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在MR扩散加权成像、T2加权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T2-FLAIR)及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ESWAN)上的影像学特征及各序列的诊断价值,合理规划DAI患者的MRI检查方案。方法:10例DAI患者在伤后两周内行DWI、T2-FLAIR及ESWAN检查,DWI为3个垂直方向上均施加扩散梯度并演算出对应的ADC图。分析病灶在3个序列上的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3种序列共检出472个剪切灶。DWI序列检出307个病灶,其中19个病灶仅在DWI序列上显影;T2-FLAIR序列检出331个病灶,其中15个病灶仅在T2-FLAIR序列显影;ESWAN序列检出408个出血灶,其中103个出血灶仅在ESWAN序列显影。DWI检出的大部分(80.8%)非出血性剪切灶表现为扩散受限、ADC值减低。结论:ESWAN序列对出血灶相当敏感,其应用不受外伤后时间的限制;DWI的成像速度快尤其适合于急性期病情严重而且不稳定的DAI患者;对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非出血性剪切灶的诊断,T2-FLAIR较DWI更有价值,对此类患者联合ESWAN及T2-FLAIR序列可以更全面地检出DAI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扩散加权成像 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多种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勇刚 王仁法 +5 位作者 张景峰 王承缘 夏黎明 邹明丽 冯定义 肖旭轩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0期747-749,共3页
目的 :探讨MR多种成像技术对鉴别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与其它原因所致病理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对1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和 2 0例转移瘤所致骨折患者行MRI检查 ,成像序列均包括SET1 WI、FSET2 WI、STIR、DWI和增强SET1 WI抑... 目的 :探讨MR多种成像技术对鉴别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与其它原因所致病理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对1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和 2 0例转移瘤所致骨折患者行MRI检查 ,成像序列均包括SET1 WI、FSET2 WI、STIR、DWI和增强SET1 WI抑脂序列 ,分析病变椎体在不同MR成像序列上的信号表现 ,计算病变区的强化比率、ADC值和骨髓对比率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ET1 WI、FSET2 WI、STIR和增强扫描上病变椎体横形分层样信号、椎体后上角后突及前后径增加、附件信号异常、邻近椎间盘信号增高、局部软组织肿块及椎管内结构受累在两组间发生率差异明显 ,骨质疏松骨折与转移瘤所致骨折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者强化比率和骨髓对比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多种成像技术 原发性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鉴别诊断 应用
下载PDF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亮 蔡杰 +5 位作者 邓明 冯定义 彭莉 常慧芳 王良 刘继红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MRI表现特点。方法:8例经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行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8例患者病灶均为结节灶,以右侧前列腺中部...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MRI表现特点。方法:8例经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行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8例患者病灶均为结节灶,以右侧前列腺中部外周带多见(5/8)。病灶在T1WI上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上主要为低及稍低信号,DWI上表现为高及稍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呈局灶性低信号。4例患者行动态增强MRI检查,病灶明显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Ⅰ型(1例)或Ⅱ型强化(3例)。结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常规MRI检查缺乏特异性,而动态增强扫描可能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成像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莉 冯定义 +2 位作者 夏黎明 邹明丽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465-467,共3页
目的 :探讨MR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 ,及其对斑块内成份进行定性分析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 3D TOF、Double IR (DIR)T1WI、T2 WI、PDWI序列对 11位高度疑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及 9位健康志愿者进行颈动脉成像。部... 目的 :探讨MR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 ,及其对斑块内成份进行定性分析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 3D TOF、Double IR (DIR)T1WI、T2 WI、PDWI序列对 11位高度疑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及 9位健康志愿者进行颈动脉成像。部分患者行彩超对照。结果 :11例患者中 9例可见明显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TOF上表现为管腔内高信号血流中见低信号充盈缺损。DIRT1WI、T2 WI、PDWI表现为管壁增厚 ,斑块呈等、低均匀信号或等、低、高混杂信号。与多普勒彩超对比 ,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准确率较高。结论 :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达到满意的诊断 ,并提示MRI能分析斑块内成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核磁共振 影像学表现 预后 脑卒中
下载PDF
超急性期放射性脑损伤的MRS和DTI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琼 夏黎明 +1 位作者 王承缘 冯定义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MRS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超急性期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初诊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后接受总放射剂量分别为20Gy、40Gy和60Gy时,进行颅脑MRI常规扫描、双侧颞叶1H-MRS多体素成像和DTI,将不同时期... 目的:探讨MRS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超急性期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初诊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后接受总放射剂量分别为20Gy、40Gy和60Gy时,进行颅脑MRI常规扫描、双侧颞叶1H-MRS多体素成像和DTI,将不同时期MRS检查所获得的颞叶Cho/Cr、NAA/Cr和NAA/Cho及DTI检查所测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放射总剂量60Gy后,所有患者常规MRI扫描均未发现异常信号。MRS检查显示双侧颞叶前部的各代谢物比值在接受放射治疗后降低,并且所测各值的变化与放疗剂量呈负相关改变;DTI结果显示ADC值升高,FA值降低。结论:MRS和DTI能从组织细胞功能代谢水平对放射性脑损伤超急性反应进行评价,为临床对该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提供客观可行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扩散张量成像 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 脑损伤
下载PDF
全身一体化MRI和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结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震 胡道予 +3 位作者 夏黎明 冯定义 彭莉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全身一体化MR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并研究影响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方法:病理证实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患者31例,1.5T HD MR行全身一体化MR和全身STIR-DWI扫描。全身一体化扫描采用常规技术,从头... 目的:初步探讨全身一体化MR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并研究影响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方法:病理证实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患者31例,1.5T HD MR行全身一体化MR和全身STIR-DWI扫描。全身一体化扫描采用常规技术,从头到腹股沟区行冠状面扫描。全身STIR-DWI进行轴位分段扫描,利用软件包将各段图像拼接重建成全身图像。结果:所有DWI、T1WI、T2WI和STIR检查顺利,获得清晰的图像。全身一体化MR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能够较好的显示全身的解剖结构,但对较小的淋巴结显示欠佳。全身STIR-DWI对肿瘤淋巴结的显示较为敏感。但是图像质量较差,伪影明显增加。结论:全身MR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是快速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