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肝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寿岐 《河北中医》 2012年第9期1335-1336,共2页
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6个月已发育,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严重的腺样体肥大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2~10岁是腺样体增殖旺盛期,6、7岁时发育最大,10岁后逐渐开始萎缩,至成年则大部分消失。它与腭扁桃体、
关键词 扁桃体 病理学 扁桃体切除术 肥大 外科学 肥大 诊断 从肝论治 中医疗法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抗栓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寿岐 李俊秋 +5 位作者 张剑梅 潘国忠 王佳 张琦 吴晓星 王春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8期576-57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LvT)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栓治疗。方法收集煤炭总医院2005年8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并行PCI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LvT)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栓治疗。方法收集煤炭总医院2005年8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并行PCI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9例(7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共7例(58%),冠脉造影检查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7例(58%)。6例给予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2例给予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期间血栓均消失。4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者l例发生脑梗死后加用华法林,3例患者血栓消失,1例血栓机化。1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现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并接受PCI治疗患者,充分衡量获益及出血风险,按照个体化原则给予抗栓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附壁血栓 抗凝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凉血解毒方药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清池 王淑珍 +6 位作者 冯寿岐 马传宝 张振会 王荣孝 熊建军 庞宇慧 张慧敏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977-980,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探讨凉血解毒方药对ITP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56例ITP患者,男12例,女44例;年龄18~62岁,中位年龄29岁。给以凉血解毒方药治疗(... 目的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探讨凉血解毒方药对ITP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56例ITP患者,男12例,女44例;年龄18~62岁,中位年龄29岁。给以凉血解毒方药治疗(地黄止血胶囊2.0 g,3次/d,口服,凉血解毒中草药煎剂升板汤,1剂/d)。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90 d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后第90天,总有效率为73.2%。56例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1.01±0.67)%,(2.8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ITP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非重症患者[(0.71±0.23)%,(1.4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90 d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1.93±0.53)%,(1.01±0.6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凉血解毒方药提升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可能是治疗ITP的疗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 凉血解毒方药 中医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凉血解毒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清池 高习华 +7 位作者 王淑珍 冯寿岐 马传宝 庞宇慧 王荣孝 熊建军 张慧敏 张振会 《河北中医》 2013年第5期652-654,658,共4页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中药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ITP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中药治疗组32例,予凉血解毒中药地黄止血胶囊及升板汤治疗;西药对照组32例,予醋酸...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中药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ITP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中药治疗组32例,予凉血解毒中药地黄止血胶囊及升板汤治疗;西药对照组32例,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正常对照组做空白对照不予任何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CD8+、CD4+CD25+及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水平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治疗前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淋巴细胞及NK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后CD3+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25+及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对照组仅CD3+T淋巴细胞亚群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25+、CD4+/CD8+及NK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凉血解毒中药治疗IT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CD3+T淋巴细胞亚群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 中药疗法 血小板减少 抗原 分化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
作者 刘领柱 杨景祯 冯寿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21期2197-2198,共2页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硝酸酯类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