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置要有“度”
1
作者 冯惟勇 《生活教育》 2011年第6X期32-33,共2页
叶圣陶先生讲过:"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可见"问"对于"学"是多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设问、提问。问题设置要有"度","度"怎样把握?我认为首先... 叶圣陶先生讲过:"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可见"问"对于"学"是多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设问、提问。问题设置要有"度","度"怎样把握?我认为首先应预设好课堂教学的问题,从而达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预先设置好问题,使课堂教学更显张弛有度,更能引导学生深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问题 问题设置 张弛有度 教育工作者 外国小说 神态描写 学习信心 于勒 文本解读 概括能力
下载PDF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
作者 冯惟勇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 课堂教学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 生活经验 学习语言 学生阅读 学科间融合
下载PDF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3
作者 冯惟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5年第6期42-44,共3页
一、审美感知(屏显歌词。全班静听著名歌手董贞演唱的《天净沙·秋思》的录音。之后,师生吟唱。)师(纵情朗诵):枯萎藤蔓缠绕的苍老的树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秋思 审美感知 师生 朗诵 黄昏
下载PDF
对“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的理解与策划
4
作者 冯惟勇 厉德梅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5年第1期69-70,共2页
"活力-探究型"课堂以彰显活力、激发探究精神为主,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课堂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活力-探究型"课堂的重头戏,教学的智慧便蕴藏其中。一、对"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理解的误区理解误区一,活动是吵吵闹闹。表面上看... "活力-探究型"课堂以彰显活力、激发探究精神为主,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课堂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活力-探究型"课堂的重头戏,教学的智慧便蕴藏其中。一、对"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理解的误区理解误区一,活动是吵吵闹闹。表面上看来,相对于传统模式下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活力-探究型"课堂最鲜明的特点是将安静的课堂变得热闹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活力 策划 误区
下载PDF
阅读情意:文本趣读的动力
5
作者 张悦群 冯惟勇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0年第6期17-19,共3页
一 人们都知道.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活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其意义的建构把握世界.同时也建构自我世界。作为文化构成物的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读者的解读活动中.它与读者互为条... 一 人们都知道.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活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其意义的建构把握世界.同时也建构自我世界。作为文化构成物的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读者的解读活动中.它与读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情意 阅读 自我世界 对话交流 文化构成 相互依存 读者
下载PDF
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07年扬州市中考阅读题探析
6
作者 冯惟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7年第10期27-30,共4页
2007年的扬州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部分的考点和题型与2006年相比,成功之处在于"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07年的中考试卷在2006年改革的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诗歌赏析继续选材课内,可是题型发生很大变化,结合常见的读书方法... 2007年的扬州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部分的考点和题型与2006年相比,成功之处在于"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07年的中考试卷在2006年改革的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诗歌赏析继续选材课内,可是题型发生很大变化,结合常见的读书方法进行批注,让学生自主赏析,设题开放力求创新;文言文阅读还是两段文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题 变中求新 扬州市 中考试题 现代文阅读 稳中有变 学生自主 引导学生 文言文阅读 开放性试题
原文传递
深化新课改,警惕“伪课堂”
7
作者 冯惟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0年第6期43-45,共3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实施多年,可是据笔者从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那些不考虑教学实效性的“伪课堂”愈演愈盛。透过这些“伪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实施多年,可是据笔者从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那些不考虑教学实效性的“伪课堂”愈演愈盛。透过这些“伪课堂”,笔者发现,深化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课改 新课程实施 教学实效性 学习方式 教学实践 课程理念
原文传递
阅读与写作应密切结合
8
作者 冯惟勇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第5期24-25,共2页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阅读 写作教学 阅读教学 循序渐进 叶圣陶 吸收
原文传递
阅读情意:文本解读的动力
9
作者 张悦群 冯惟勇 《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 2010年第12期19-20,共2页
人们都知道,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活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其意义的建构把握世界,同时也建构自我世界。作为文化构成物的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读者的解读活动中,它与读者互为条件,... 人们都知道,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活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其意义的建构把握世界,同时也建构自我世界。作为文化构成物的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读者的解读活动中,它与读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生成。这就是说,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从文本到主体和从主体到文本这样一个双向运动的理解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情意 阅读 自我世界 对话交流 文化构成 相互依存 双向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