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丝素蛋白的新型骨科内固定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蒲小兵 郑冠 +5 位作者 史成龙 冯星龙 张涛 夏虹 尹庆水 张余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第3期158-16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可降解丝素蛋白的新型骨科内固定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方法采用三元溶液对脱胶后的天然蚕茧进行溶解,经过透析、冻干、再溶解等处理,得到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及横断面的微观结构,能谱分析仪... 目的探讨基于可降解丝素蛋白的新型骨科内固定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方法采用三元溶液对脱胶后的天然蚕茧进行溶解,经过透析、冻干、再溶解等处理,得到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及横断面的微观结构,能谱分析仪检测材料表面的主要成分及元素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特征谱带;同时检测材料的热学性质、接触角、生物力学性能、吸水膨胀率和降解特性等。结果材料结构致密,主要成分是C、N、O,在1 622.44 cm-1和1 513.98 cm-1处有明显吸收峰。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试验证实材料具有明显的热耐受性;表面接触角为(106.8±0.9)°,呈明显疏水性;生物力学实验表明材料所能承受的平均最大载荷为(437±52)N,能够满足临床骨科内固定材料的要求。经过改性的材料仍有一定的吸水性及可降解性:浸泡2 h吸水速度开始增快,48 h后基本达到饱和,最大吸水率为(30.7±0.3)%;随着浸泡时间延长,材料直径不断增加,48 h时直径增大率达(17.9±1.5)%;材料的降解曲线拟合符合二阶函数规律。结论制备出的基于丝素蛋白的新型骨科内固定材料具有结构致密、热耐受性良好、力学性能稳定及可降解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骨折固定术 生物相容性材料 蛋白质结构 二级 生物力学 温度 物理学 溶解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衍生材料在骨组织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星龙 王晓岚 +1 位作者 张余 夏虹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7年第1期45-49,共5页
天然高分子衍生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一定的成骨诱导能力,是骨替代材料的潜在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胶原蛋白及明胶等胶原材料、丝蛋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海藻酸盐等天然高分子衍生材料的特点、功能及其在骨组... 天然高分子衍生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一定的成骨诱导能力,是骨替代材料的潜在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胶原蛋白及明胶等胶原材料、丝蛋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海藻酸盐等天然高分子衍生材料的特点、功能及其在骨组织修复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丝蛋白 壳多糖 藻酸盐 骨代用品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再发对侧骨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星龙 王永胜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9年第5期293-299,共7页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后对侧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再发对侧髋部骨折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死亡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对老年双侧髋部非同期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醒...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后对侧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再发对侧髋部骨折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死亡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对老年双侧髋部非同期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醒骨科医师对引发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并发症 对侧骨折 老年人 发病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化学预防 运动疗法
下载PDF
人工真皮覆盖修复手足小面积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永胜 邱健钊 +5 位作者 李军 陈梓锋 陈家昇 陈云辉 刘霞 冯星龙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手足小面积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23例外伤致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手足软组织开放损伤患者,皮肤缺失面积为0.5 cm×0.8cm^3 cm×3 cm。彻底清创、止血后,将人...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手足小面积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23例外伤致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手足软组织开放损伤患者,皮肤缺失面积为0.5 cm×0.8cm^3 cm×3 cm。彻底清创、止血后,将人工真皮裁剪成与创面适当大小,将胶原海绵一侧向着创面贴附,并需在硅胶层上划孔,与创面边缘皮肤缝合,表面覆盖凡士林纱布,再轻轻压迫固定,以不压扁胶原海绵为原则。术后3~5 d常规换药,术后3~4周撕开硅胶膜,在新生的真皮样组织上植入与创面同等大小薄层表皮,操作方法同常规皮片移植方法,部分小面积伤口亦可待其自行愈合。结果患者创面均良好愈合,16例伤口待新生的真皮样组织生长良好后,创面植皮修复;7例伤口自行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个月。愈合创面皮肤外观满意,瘢痕无挛缩。结论人工真皮覆盖修复肌腱和(或)骨外露的小面积手足创面,可以简化皮片移植手术的操作,减少副损伤,降低截指(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手损伤 足损伤 小面积创面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和XGBoost算法构建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军 刘霞 +2 位作者 陈梓锋 冯星龙 王永胜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371-377,共7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和XGBoost算法构建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性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治疗的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患者120例...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和XGBoost算法构建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性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治疗的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患者120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84)和测试集(n=36),采用训练集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和XGBoost算法预测模型,筛选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因素,采用测试集数据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P_(25),P_(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1 d的D-二聚体、合并多发伤是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因素(P<0.05)。XGBoost算法模型重要特征评分结果中排前5位的为合并多发伤35分,受伤至手术时间28分,年龄24分,合并冠心病21分,术后1 d的D-二聚体16分。训练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637~0.912),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的χ^(2)=1.436,P=0.329;XGBoost算法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0.651~0.920),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的χ^(2)=1.103,P=0.976。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对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性能相当,且合并多发伤、受伤至手术时间、年龄、合并冠心病、术后1 d的D-二聚体可作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血栓形成 急性膝关节周围多发损伤 LOGISTIC回归 XGBoost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