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晓源 刘含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292-298,共7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中国研究机构近10年来发表的149篇有关运动、感觉、认知、临床等方面的fMRI研究论文,动态观察了中国fMRI的研究过程,总结并提出目前中国在fMRI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fMRI研究发展前景。
关键词 MRI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动态观察 研究现状 回顾性分析 临床 运动 机构 感觉
下载PDF
肾上腺和肾上腺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晓源 陈星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4-127,171,共4页
本文总结了正常成人肾上腺的形态、大小、部位等CT表现共100例,提出正常成人肾上腺的测量标准。回顾分析了50例各种肾上腺病变在CT上的表现,提出了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方法。
关键词 肾上腺 肾上腺疾病 CT诊断
下载PDF
肾癌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晓源 沈天真 陈星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2-84,F003,共4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之影像学表现。介绍了肾癌的 CT 表现,统计了增强前后肾癌与正常肾实质的 CT 值变化。显示增强后肾癌组织 CT 值全部低于正常肾实质。指出对怀疑肾占位患者必需作 CT 增强检查。文章对肾癌按 Rob... 本文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之影像学表现。介绍了肾癌的 CT 表现,统计了增强前后肾癌与正常肾实质的 CT 值变化。显示增强后肾癌组织 CT 值全部低于正常肾实质。指出对怀疑肾占位患者必需作 CT 增强检查。文章对肾癌按 Robson 分期进行了 CT 影像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了比较,其符合率为86%。对不符合的6例分析了分期错误的原因,还比较了 CT 和血管造影的关系;评价了 MRI 对肾癌的诊断价值,认为 MRI 并不适宜作为肾占位或肾癌检查的首选影像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血管造影 肾肿瘤 NMR 成像
下载PDF
术中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晓源 庞浩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5-9,共5页
术中磁共振成像通过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实时、动态成像,使神经外科手术操作者实时了解脑组织移位情况;在胶质瘤、侵袭性垂体瘤切除及定位穿刺活检方面具有减少肿瘤残存、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穿刺活检精确性等优势... 术中磁共振成像通过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实时、动态成像,使神经外科手术操作者实时了解脑组织移位情况;在胶质瘤、侵袭性垂体瘤切除及定位穿刺活检方面具有减少肿瘤残存、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穿刺活检精确性等优势。通过结构像与功能像的融合成像技术,使功能区胶质瘤切除与功能保护兼顾。基于BOLD、DTT、MRS等脑功能成像实时导航技术,使术中磁共振成像信息进一步丰富;使不同成像方式所代表的解剖、病理、代谢信息得到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术中 临床应用 进展
下载PDF
前列腺疾病的MRI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晓源 沈天真 陈星荣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4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37例前列腺良性肥大、结节性增生和13例前列腺癌的MRI表现。提出了前列腺良性肥大、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结节与前列腺癌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分析了前列腺癌MRI临床分期的价值。文章认为MRI的软组织分辨力高...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37例前列腺良性肥大、结节性增生和13例前列腺癌的MRI表现。提出了前列腺良性肥大、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结节与前列腺癌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分析了前列腺癌MRI临床分期的价值。文章认为MRI的软组织分辨力高,成像参数多、成像平面多,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有相当的地位。尤其在前列腺癌的分期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协助临床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但MRI在良恶性前列腺结节的鉴别中仍有不足,二者的形态和信号有部份重叠交叉,妨碍了MRI做出准确的判断。最后的确诊仍依赖穿刺活捡取得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癌 MRI诊断 前列腺包膜 前列腺良性肥大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增生 加权图 良恶性结节 加权信号
下载PDF
放射诊断中如何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晓源 何慧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7-538,共2页
关键词 放射诊断 医疗差错 医疗事故 X线检查 辐射防护制度
下载PDF
超急性脑梗死的功能MRI诊断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晓源 《当代医学》 2002年第3期34-38,43,共6页
如何提高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影像学检查是脑梗死诊断的重要工具,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发展为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提供了可能,它可以明确梗死灶的部位、范围以及病变... 如何提高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影像学检查是脑梗死诊断的重要工具,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发展为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提供了可能,它可以明确梗死灶的部位、范围以及病变区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界定缺血半影区,并能监视和随访溶栓治疗后的病灶灌注状态。为临床综合治疗超急性脑梗死建立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脑梗死 功能磁共振 溶栓治疗 FMRI
下载PDF
从形态诊断向功能诊断发展中的影像医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晓源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53-455,共3页
关键词 形态诊断 功能诊断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MRI技术发展十年回顾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晓源 《继续医学教育》 2007年第25期12-16,共5页
2003年在MRI研发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11月,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Paul C Lauterbur)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表彰他们对磁共振... 2003年在MRI研发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11月,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Paul C Lauterbur)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表彰他们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做出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技术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磁共振成像技术 诺贝尔医学奖 曼斯菲尔德
下载PDF
MRI技术发展十年回顾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冯晓源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关键词 MRI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诺贝尔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Lauterbur MANSFIELD 核磁共振成像 CT成像技术 曼斯菲尔德
下载PDF
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并行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晓源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6期598-598,共1页
本期《放射学实践》专题的主题是关于放射学科规范管理与科室建设。放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重点来讨论放射学科的规范管理与学科建设非常有必要,具有现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放射科 医院 科学 全面质量管理 责任 法律
下载PDF
增强MRI评价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冯晓源 苏宏 +1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的Gd-DTPA增强MRI检查并与病理对照,以评价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复制犬的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12只)和非再灌注模型(8只),进行Gd-DTPA增强MRI的动态扫描,同时对犬心做...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的Gd-DTPA增强MRI检查并与病理对照,以评价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复制犬的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12只)和非再灌注模型(8只),进行Gd-DTPA增强MRI的动态扫描,同时对犬心做不同染色的病理检查。将增强MRI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通过MRI机内测量功能进行梗塞区心肌的信号变化特点分析。结果: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和非再灌注的病理表现不一样,其增强MRI表现亦不一样。前者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强化,动态扫描也不能区分中央和周围的信号强度差别;后者则在增强早期呈不均匀的强化,其中周围区的强化要比中央区明显。动态扫描显示在增强后30分钟两区的信号强度趋于一致。结论:增强后MRI可以显示和鉴别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心肌有无发生再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再灌注 MRI
下载PDF
增强磁共振成象动态扫描显示心绞痛病灶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冯晓源 张小明 +1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通过总结22例心绞痛患者经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增强磁共振成象(MRI)动态扫描的研究结果,提出Gd-DTPA增强MRI动态扫描可以显示心绞痛病灶。22例心绞涌患者均为临床证实。增强检查方法为ECG门控,同一检查区域连续扫描4... 通过总结22例心绞痛患者经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增强磁共振成象(MRI)动态扫描的研究结果,提出Gd-DTPA增强MRI动态扫描可以显示心绞痛病灶。22例心绞涌患者均为临床证实。增强检查方法为ECG门控,同一检查区域连续扫描4次,时间间隔为5、10、20和30min。信号测量由MRI机内在测量功能完成。结果:22例中有18例表现为增强后心肌局灶性高信号区。通过分析病灶区动态信号变化曲线并与正常心肌对比,发现其特点为病灶区增强后10min最高,信号增强率和信号对比率的最高峰也都在10min左右。而正常心肌的最高峰出现在5min时。这个结果与急、慢性心肌梗死MRI动态曲线的变化情况也不相同。表示心绞痛病灶区增强的原理和心肌梗死的增强原理并不完全相同。结论:Gd-DTPA增强MRI动态扫描完全可以定位和定量地显示心绞痛的病灶,但对它的增强原理目前尚不完全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磁共振成象 增强扫描
下载PDF
16层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术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14
作者 洪汝建 陈爽 冯晓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其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3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了16层CTA和DSA检查的病例,以DSA作为参考标准,评价16层CTA诊断价值。搜集6...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其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3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了16层CTA和DSA检查的病例,以DSA作为参考标准,评价16层CTA诊断价值。搜集6例动脉瘤钛夹夹闭病例进行术后评价,术前术后均进行了CTA检查,通过比较两次CTA结果评价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 根据DSA资料及手术结果,16层CTA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1.5 % ,特异性为10 0 % ,准确性为84 .4 %。6例动脉瘤钛夹夹闭术后CTA随访中,与术前CTA相比,颅内大血管均未见狭窄或闭塞,但1例可见较为明显的瘤体残留。结论 16层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较好的三维显示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颈内和椎动脉动脉瘤,CTA仍然存在着一定困难。在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方面,CTA能够清楚地显示瘤夹位置及载瘤动脉的通畅程度,但对于判断瘤颈及瘤体残留方面,其准确性有待DSA的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16层CT血管造影 术后评价 螺旋CT血管造影 动脉瘤夹闭 临床应用价值 椎动脉动脉瘤 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 DSA检查 CTA检查 指导价值 参考标准 术前术后 结果评价 手术结果 三维显示 载瘤动脉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及^1H-MRS特点 被引量:64
15
作者 于同刚 戴嘉中 冯晓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共检出33个病灶,其MRI及1H-MRS表现具有如...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共检出33个病灶,其MRI及1H-MRS表现具有如下特点:(1)病灶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单发或多发,境界清晰。(2)轻中度瘤周水肿,并可见“火焰样”特征性水肿。(3)增强后病灶多明显均匀强化;“缺口征”、“尖角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4)1H-MRS常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降低,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缺失,并出现高耸的脂质(Lip)峰。在实性肿瘤中出现明显升高的Lip峰对诊断PCNSL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传统MRI在PCNSL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1H-MRS表现,可以提高MRI对PCNSL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常规MRI ^1H-MRS 氮-乙酰天门冬氨酸 PCNSL MRS表现 质子磁共振波谱 诊断水平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闭塞FLAIR血管高信号征与CTA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婵婵 杨艳梅 +2 位作者 尹乐康 姚振威 冯晓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1-975,共5页
目的探讨FLAIR血管高信号征(FVH)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8例发病3天内的MCAO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FVH和CT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对FVH行FVH评分(纵向)[FVHS(L)]、FVH评分(横向)[FVHS(T)]两项评定,对CT... 目的探讨FLAIR血管高信号征(FVH)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8例发病3天内的MCAO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FVH和CT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对FVH行FVH评分(纵向)[FVHS(L)]、FVH评分(横向)[FVHS(T)]两项评定,对CTA重建图像行侧支循环评分(纵向)[CS(L)]、侧支循环评分(横向)[CS(T)]两项评定。比较FVHS(L)与CS(L)、FVHS(T)与CS(T)评分相符程度,并分析FVHS(L)、FVHS(T)、CS(L)、CS(T)之间相关性。结果 38例MCAO患者中,20例(20/38,52.63%)FVHS(L)和CS(L)评价相符,21例(21/38,55.26%)FVHS(T)和CS(T)评价相符。FVHS(L)与CS(L)呈正相关(r=0.48,P=0.002),FVHS(T)与CS(T)呈正相关(r=0.54,P<0.001)。FVHS(L)与FVHS(T)呈正相关(r=0.34,P=0.034),CS(L)与CS(T)呈正相关(r=0.56,P<0.001)。结论对于MCAO患者,FVH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软脑膜侧支循环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卒中 侧支循环 软脑膜吻合
下载PDF
穴位和非穴位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俊海 冯晓源 +2 位作者 李霁 汤伟军 黎元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穴位和非穴位电针(EA)镇痛时脑功能区变化,了解穴位对电针镇痛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穴位深刺、非穴位深刺不同的针刺方法,分别电针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左侧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GB34)和悬钟穴(GB3...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穴位和非穴位电针(EA)镇痛时脑功能区变化,了解穴位对电针镇痛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穴位深刺、非穴位深刺不同的针刺方法,分别电针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左侧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GB34)和悬钟穴(GB39),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SPM99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1)分析得出不同针刺方法的脑功能图像。结果20例受试者中有16例完成穴位深刺,18例完成非穴位深刺。穴位深刺与非穴位深刺引起的脑功能区的变化有显著差别。穴位深刺组表现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双侧豆状核区等信号升高;双侧扣带前回(BA24、32区)、左侧杏仁体(NA)、双侧海马结构等信号降低。这些发生明显变化的脑功能区被认为可能与针刺镇痛有关。非穴位组双侧扣带前回(BA24、32区)等信号升高,双侧豆状核等信号降低。结论fMRI方法研究表明,穴位深刺电针镇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和兴奋与痛觉调制相关的多个脑功能区而实现的。非穴位深刺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穴位的准确定位对电针镇痛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电针镇痛 脑功能磁共振 对照研究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18
作者 于同刚 姚振威 +2 位作者 冯晓源 戴嘉中 祝瑞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特点及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材料和方法:46例窦性心律患者,按心率分为6组:组1心率为<60次/min,组2心率为60~69次/min,组3心率为70-79次/min,组4心率为80~89次/min,组5心率为90~99次/m...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特点及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材料和方法:46例窦性心律患者,按心率分为6组:组1心率为<60次/min,组2心率为60~69次/min,组3心率为70-79次/min,组4心率为80~89次/min,组5心率为90~99次/min,组6心率为≥100次/min。经肘前静脉注射造影剂,平静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并将图像传送到SUN图像工作站进行二维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容积再现重建。结果:46例患者中,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左回旋支、左缘支、右冠状动脉及后降支显示较好并能用于影像学诊断者分别为46例(100%),46例(100%),41例(89%),43例(94%),24例(52%),39例(85%),27例(59%)。在相位窗的选择方面,36例(78%)患者在75%相位窗上显示较好。在不同的心率组中,16层螺旋CT对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及后降支的显示没有明显差别(P>0.05)。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左前降支的显示受心脏搏动的影响很小,显示率都是100%。心脏搏动主要影响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及第一对角支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心率小于70次/min时,右冠状动脉显示较好,显示率为100%。当心率小于80次/min时左旋支的显示率在93%以上。结论:16层螺旋CT可以准确可靠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冬 邹利光 +3 位作者 冯晓源 戴书华 王文献 孙清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65-868,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特点。资料与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位于大脑半球,其余4例分别位于脑干、小脑、鞍上及丘脑区。2例表现为囊性肿块,增强后囊壁强化并有明显强化的瘤结节... 目的分析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特点。资料与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位于大脑半球,其余4例分别位于脑干、小脑、鞍上及丘脑区。2例表现为囊性肿块,增强后囊壁强化并有明显强化的瘤结节。6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8例为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成分强化。结论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无特征性,但颞叶均匀强化的肿块并不伴明显瘤周水肿或囊性肿块伴明显强化的瘤结节提示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相位值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内铁沉积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思瑶 何慧瑾 +1 位作者 冯晓源 周碧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采用SWI技术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内铁含量的差异,并探讨相位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AD患者(AD组)及18名健康老年人(NC组)进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斜冠状位SWI,扫描范围自双侧颞极至齿状核。在所得相位图... 目的采用SWI技术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内铁含量的差异,并探讨相位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AD患者(AD组)及18名健康老年人(NC组)进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斜冠状位SWI,扫描范围自双侧颞极至齿状核。在所得相位图上测量各脑区的相位值,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比较AD组各脑区相位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NC组相比,AD组双侧海马、苍白球、尾状核、黑质、右侧额叶皮质及左侧壳核相位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左侧壳核的相位值与MMSE评分具有最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3,左侧海马的相位值与MMSE评分相关系数为0.44。结论相位值可作为评价AD患者脑内铁沉积异常的敏感而有效的手段。左侧壳核相位值与AD疾病进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退行性变 脑铁积聚 相位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