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剂发酵泡菜发酵条件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月玲 邓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使四川泡菜实现产业化生产过程中,保证乳酸菌剂产品风味的同时,大幅缩短泡菜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研究针对乳酸菌发酵泡菜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之一的发酵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以盐投入量、乳酸菌制剂投入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 在使四川泡菜实现产业化生产过程中,保证乳酸菌剂产品风味的同时,大幅缩短泡菜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研究针对乳酸菌发酵泡菜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之一的发酵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以盐投入量、乳酸菌制剂投入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以总酸、硬度、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探索不同发酵条件下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品质的变化趋势,得到发酵工艺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剂 泡菜 发酵条件 优化 质构仪
下载PDF
现代生物制剂在四川泡菜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冯月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26,共4页
四川泡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群,是以微生物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的我国传统特色生物食品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是源自中国本土的生物技术产品。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泡菜产业利用现代生物制剂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四川泡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群,是以微生物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的我国传统特色生物食品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是源自中国本土的生物技术产品。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泡菜产业利用现代生物制剂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现状,提出了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现代生物制剂发酵泡菜生产工艺,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传统四川泡菜与现代生物制剂泡菜的生产工艺以及营养、安全性等各项指标,分析了传统四川泡菜的弊端,对应用现代生物制剂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仍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现代生物制剂 乳酸菌剂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药膳风味鸡骨汤粉调味配方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月玲 冉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鸡骨汤粉是一种新型的方便健康食品,试验运用现代营养学理论,结合我国传统食疗配方和药食两用食材,开发药膳风味鸡骨汤粉,并优化其配方。在鸡骨汤粉的应用研究中,通过预试验确定各辅料均采用粉质的形态添加到鸡骨汤粉中,并进行配比试验... 鸡骨汤粉是一种新型的方便健康食品,试验运用现代营养学理论,结合我国传统食疗配方和药食两用食材,开发药膳风味鸡骨汤粉,并优化其配方。在鸡骨汤粉的应用研究中,通过预试验确定各辅料均采用粉质的形态添加到鸡骨汤粉中,并进行配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配方。试验所得的优化配方为:食盐0.5%,当归粉0.5%,黄芪粉0.2%,党参粉0.5%。以此配方调味而得的鸡骨汤粉具有最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汤粉 药膳 正交设计 优化
下载PDF
鸡骨汤膏调味配方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月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18,120,共4页
文章将加工下脚料鸡骨制成鸡骨汤膏,对其调味配方进行了研究与优化,并对鸡骨汤膏溶解性能及稳定性进行了测定,保证了产品质量。试验以鸡骨汤中钙、磷、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得到鸡骨汤膏... 文章将加工下脚料鸡骨制成鸡骨汤膏,对其调味配方进行了研究与优化,并对鸡骨汤膏溶解性能及稳定性进行了测定,保证了产品质量。试验以鸡骨汤中钙、磷、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得到鸡骨汤膏的优化配方为:食盐0.3%、葱粉0.1%、姜粉1.0%、鸡精0.3%;选择的稳定剂为1%的β-糊精。以此配方制备的鸡骨汤膏产品咸味适中,具有浓郁的鸡骨汤香气,口感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汤膏 调味 优化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鸡骨汤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月玲 《肉类研究》 2011年第8期26-30,共5页
以鸡骨为原料,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鸡骨汤粉品质的影响。以鸡骨汤粉冲调出的鸡骨汤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钙和磷的含量为理化检验指标,感官评价综合得分以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综合指标为鸡骨汤粉品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干燥方式... 以鸡骨为原料,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鸡骨汤粉品质的影响。以鸡骨汤粉冲调出的鸡骨汤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钙和磷的含量为理化检验指标,感官评价综合得分以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综合指标为鸡骨汤粉品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干燥方式对鸡骨汤粉品质的影响研究,得出间歇式微波干燥对鸡骨汤粉冲调出的鸡骨汤品质最好,其次为热风干燥,最后为连续式微波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干燥方式 鸡骨汤粉
下载PDF
马铃薯套种苦荞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6
作者 刘辉 卢扬 +7 位作者 冯月玲 叶夕苗 张叶 李飞 邓仁菊 张廷刚 王天顺 宋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9-226,共8页
为分析马铃薯套种苦荞下不同时期土壤中的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态在苦荞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马铃薯净作区相比,马铃薯套种苦荞区的土壤pH值在苦荞各个生长时期整体均显著上升。在马铃薯净作区,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不... 为分析马铃薯套种苦荞下不同时期土壤中的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态在苦荞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马铃薯净作区相比,马铃薯套种苦荞区的土壤pH值在苦荞各个生长时期整体均显著上升。在马铃薯净作区,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壤营养指标、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对于马铃薯套作苦荞区,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营养指标和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表明套作苦荞可显著缓解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的影响。在2020年,与净作区相比,马铃薯套作苦荞区在幼苗期的土壤全碳、速效磷含量显著下降,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在苦荞开花期,土壤全碳、全氮、全磷、碱解氮磷含量显著降低,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则显著上升;在苦荞成熟期,土壤全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显著下降,全钾、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则无显著变化,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在苦荞幼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土壤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上升,其他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均不显著;2021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2020年一致。由结果可知,幼苗期的苦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部分碳肥、磷肥,开花期的苦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部分碳肥、氮肥、磷肥,成熟期的苦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部分碳肥、氮肥。但在上述3个时期,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提升可以促进有机质代谢,从而提升有机质含量。另一方面,马铃薯套作苦荞可以降低真菌总数、提升细菌总数,尤其是部分具有生防作用的放线菌总数。综上,苦荞套作模式可稳定土壤pH值,促进苦荞合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并提升有机质、钾肥含量,同时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降低病害发生率,以缓解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的影响,因而对马铃薯、苦荞而言均是有益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套作 苦荞 土壤养分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全骨复合物营养液调配工艺
7
作者 冯月玲 《肉类研究》 2011年第11期20-24,共5页
响应面法对全骨复合物营养液调配工艺进行优化。以鸡骨为原料制备全骨复合物营养液,以其气味、色泽、外观形态及滋味组成,经层次分析法定义的感官质量评价综合得分为响应值对全骨复合物营养液调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其回归方程。同时... 响应面法对全骨复合物营养液调配工艺进行优化。以鸡骨为原料制备全骨复合物营养液,以其气味、色泽、外观形态及滋味组成,经层次分析法定义的感官质量评价综合得分为响应值对全骨复合物营养液调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其回归方程。同时,采用SAS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后营养液制备工艺参数为苹果酸添加量0.11%、甘氨酸添加量0.58%、谷氨酸添加量0.42%、蔗糖添加量5.27%、蜂蜜添加量2.05%,试验值与方程模拟值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骨复合物营养液 调配工艺 响应面法 优化
下载PDF
东北酸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2
8
作者 尼海峰 邓冕 冯月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2,共3页
东北酸菜属于叶类发酵蔬菜。经腌制加工后,形成风味独特、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腌制品。为使东北酸菜产业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文章从东北酸菜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一步促进东北酸菜... 东北酸菜属于叶类发酵蔬菜。经腌制加工后,形成风味独特、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腌制品。为使东北酸菜产业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文章从东北酸菜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一步促进东北酸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产业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醋泡黑豆加工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熊太银 王文贤 +1 位作者 张秋芳 冯月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4-107,共4页
以黑豆为原料,采用醋泡工艺制作醋泡黑豆,提高黑豆的利用率。采用正交试验和改良试验探索醋泡黑豆的最佳工艺参数,研制出适合大众口味的黑豆休闲食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煮的熟化工艺,烘干时间为60min,黑豆与浸泡液比例分别... 以黑豆为原料,采用醋泡工艺制作醋泡黑豆,提高黑豆的利用率。采用正交试验和改良试验探索醋泡黑豆的最佳工艺参数,研制出适合大众口味的黑豆休闲食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煮的熟化工艺,烘干时间为60min,黑豆与浸泡液比例分别为黑豆与醋比例3∶1,黑豆与酱油比例为5∶1,黑豆与糖比例为4∶1,并加入少量蜂蜜浸泡2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加工工艺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生命周期的战略综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月玲 《山东化工》 CAS 2008年第12期42-43,共2页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与企业生命周期紧密结合。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生命周期 策略方法
下载PDF
带螺纹抽芯塑料模具的电子限位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月玲 《模具技术》 2008年第6期28-30,共3页
指出了带螺纹抽芯的注塑模具在生产中因抽芯距没有精确限位,致使模具时常因限位问题出现故障。应用螺纹抽芯的电子限位机构解决了这一问题,模具不再出现型芯弯曲、型腔挤伤,节省了工艺调试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了模具智... 指出了带螺纹抽芯的注塑模具在生产中因抽芯距没有精确限位,致使模具时常因限位问题出现故障。应用螺纹抽芯的电子限位机构解决了这一问题,模具不再出现型芯弯曲、型腔挤伤,节省了工艺调试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了模具智能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模具 螺纹抽芯 电子限位
下载PDF
优化模具结构 提高模具寿命——QM50QT—H后转向灯壳注射模的改进
12
作者 冯月玲 《山东机械》 2002年第3期32-33,共2页
本文提出了注塑模具在生产中的变形问题,选用低合金工具钢CrWMn经热处理代替45调质钢,改善了模具局部强度及硬度,同时将模具型芯由整体结构改为镶拼式结构,彻底解决了模具的变形问题,优化了模具结构设计,提高了模具寿命。
关键词 模具寿命 模具结构 工具钢 调质钢 低合金 模具型芯 热处理 注射模 注塑模具 代替
下载PDF
一款采用热流道技术对注塑模具优化的结构设计
13
作者 冯月玲 《模具工程》 2008年第8期78-79,共2页
本文针对GT125摩托车链罩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能保证,经常出现销售紧张,生产线停滞的问题,进行优化模具结构设计,对原来的流道形式及浇口位置进行更换.调整模具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生产效率 流道 浇口 模具 结构 产品质量
下载PDF
改进模具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14
作者 冯月玲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8年第5期69-70,共2页
本文结合注塑模具在生产中的故障粘模,由于生产用塑料原料由ABS树脂改变为AS树脂,模具结构上的相应调整过程。改进模具顶出结构,模具局部强度改善;将模具流道作了改进,彻底解决了粘模故障,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 模具强度 模具寿命 ABS树脂 AS树脂
下载PDF
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月玲 朱英 +6 位作者 毛堂芬 刘思睿 陈兴龙 吴元竞 宋诗颖 刘辉 宋莉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75-679,683,共6页
[目的]为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共施在茶园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将6%抗坏血酸水剂45.00 g a.i./hm^(2)和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32.14 g a.i./hm^(2)应用于茶炭疽病和茶饼病防治。[结果]2种药剂共施对... [目的]为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共施在茶园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将6%抗坏血酸水剂45.00 g a.i./hm^(2)和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32.14 g a.i./hm^(2)应用于茶炭疽病和茶饼病防治。[结果]2种药剂共施对茶饼病和茶炭疽病的防效具有协同作用,防效分别达到70.23%、73.67%,与单施对照药剂25%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共施的增产效果是对照药剂的6倍。同时,2种药剂共施可提升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而酚氨比显著降低。[结论]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共施可增强茶树抗病性,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茶炭疽病 抗坏血酸 苯丙烯菌酮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改性玉米粉的复合酶法制备工艺
16
作者 冯月玲 黄姝洁 《农业机械》 2012年第6期67-69,共3页
本试验采用复合酶法制备改性玉米粉,以改性玉米粉的综合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复合酶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运用SAS软件及响应面法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恒定试验底物质量浓度0.5g/mL、中性蛋白酶质量分数0.12%和pH值6.5,将中性蛋白酶和一... 本试验采用复合酶法制备改性玉米粉,以改性玉米粉的综合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复合酶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运用SAS软件及响应面法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恒定试验底物质量浓度0.5g/mL、中性蛋白酶质量分数0.12%和pH值6.5,将中性蛋白酶和一定质量分数的α-淀粉酶同时加入溶液,浸泡温度59.9℃、α-淀粉酶质量分数0.043%和酶解时间1.1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法 改性玉米粉 响应面法 优化
原文传递
一株云南木霉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茶炭疽病的防控研究
17
作者 刘辉 冯月玲 +5 位作者 朱秀英 郑周洲 刘思睿 周罗娜 潘雪珍 宋莉 《茶叶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627-638,共12页
为优化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有拮抗作用的云南木霉菌Trichodema yunnanense的发酵培养条件,并明确发酵液对茶炭疽病的防控效果,以对C.camelliae的抑菌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云南木霉菌的发酵条件并... 为优化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有拮抗作用的云南木霉菌Trichodema yunnanense的发酵培养条件,并明确发酵液对茶炭疽病的防控效果,以对C.camelliae的抑菌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云南木霉菌的发酵条件并获得发酵液,比较其对茶炭疽病的抑菌活性、离体叶片和盆栽茶树叶片防效及茶树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T.yunnanense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马铃薯200 g·L^(-1)、甘露醇18.85 g·L^(-1)、酵母浸膏4.73 g·L^(-1)、装液量372.60 mL·L^(-1)、培养温度25℃、pH 6.6、12L∶12D。10%的发酵液对C.camelliae的抑菌率达92.61%,对感染茶炭疽病的离体茶树叶片与盆栽茶树叶片的防效分别为63.71%与68.95%,均显著高于哈茨木霉菌(T.harzianum)可湿性粉剂与多菌灵的防效。同时,10%发酵液处理后的茶树幼苗根长提升69.16%,根鲜重提升215.70%,株高增加42.13%,地上部鲜重增加212.11%。表明T.yunnanense发酵液兼具抗菌和促生作用。研究结果为T.yunnanense在茶炭疽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木霉菌 茶炭疽病 发酵液 响应面 生物防控
下载PDF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8
作者 冯月玲 《宁夏教育》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6-17,共2页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开阔视野有很大好处,学生一旦有了自学能力就会终身受益。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学法指导方面摸出了一些门道,具体做法是: 一、了解学生情况,制定方案,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打基础 我现...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开阔视野有很大好处,学生一旦有了自学能力就会终身受益。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学法指导方面摸出了一些门道,具体做法是: 一、了解学生情况,制定方案,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打基础 我现在带的这个毕业班,是从三年级接手的,从第一学期我就发现学生基础不够扎实,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我先从抓双基入手,及时查漏补缺,对差生按一、二、三类分步进行跟踪辅导,并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怎样上课到如何回答老师提问,从怎样看书到如何按书写格式做作业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强化训练。这样,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同时,自己认真学习了新大纲对各年级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原则,并通读了三、四、五、六年级教材,了解了每册课文的知识要点和重点训练项目,制定了自学指导方案。方案按年级分为四个阶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第一阶段(三年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能力 学法指导 新大纲 读书方法 训练项目 自学指导 教学效果 精读课文 查漏 课文内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