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中的明喻与隐喻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树鉴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3-36,共4页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存在于一切语言之中,可分为明喻(simile)与隐喻(metaphor),这两者是修辞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英语中明喻和隐喻词语极为丰富,极其复杂,这是宝贵的语言财富,其中有不少成语也是英国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一。
关键词 性隐喻 明喻 比喻 事物 修辞学研究 表达法 修辞手段 英国人 喻体 相似性
下载PDF
化整为零——谈英语长句翻译 被引量:5
2
作者 冯树鉴 《外语教学》 1983年第3期51-56,共6页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点之一。英语的句子成分前后都可能跟各种各样的修饰语;主句与从句之间常有确切的连接词,从句套从句,形成多级从句,短语套短语形成多级短语,加之并列成分或并列句又经常穿插其间,形成结构...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点之一。英语的句子成分前后都可能跟各种各样的修饰语;主句与从句之间常有确切的连接词,从句套从句,形成多级从句,短语套短语形成多级短语,加之并列成分或并列句又经常穿插其间,形成结构复杂严谨的长句,汉语的词句大都用意义结合,无明确的连接成分,因此不可能组成象英语那样的复合长句。汉语常组成并列的散句或分立的短句。王力在其所著《中国语法论》一书中说:英国人写文章常化零为整,而中国人则往往化整为零。在翻译长句时,要掌握此特点。用意合法将英语长句化整为零,译成并列的散句或分立的单句,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达到通顺易懂的要求。否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长句 修饰语 汉语表达习惯 定语从句 句子成分 连接词 并列成分 介词短语 并列句 连接成分
下载PDF
关于上下文的观念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树鉴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21,共4页
“No context,no text”(脱离了上下文,就不能正确理解词义),“You know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理解一个词义,要看它的结伴关系)。这两句英语名言已成为阅读和理解时的座右铭了。上下文观念是阅读和理解中最重要的观念之... “No context,no text”(脱离了上下文,就不能正确理解词义),“You know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理解一个词义,要看它的结伴关系)。这两句英语名言已成为阅读和理解时的座右铭了。上下文观念是阅读和理解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阅读和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上下文观念或能否进行上下文分析,由此在相当程度上决定阅读与理解能力的高低。下面谈谈上下文观念和分析中必须注意的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意义 词义 阅读和理解 原译 整体理解 科研船 改译 木星 高空操作 定阅
下载PDF
意译与直译笔谈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树鉴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3-47,共5页
意译与直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要笔谈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意译与直译的涵义是什么。 鲁迅先生曾主张“直译”,他说:“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求其易懂,一则保持着原作的丰姿。”(《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所谓“保... 意译与直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要笔谈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意译与直译的涵义是什么。 鲁迅先生曾主张“直译”,他说:“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求其易懂,一则保持着原作的丰姿。”(《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所谓“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译 译文语言 译笔 表现法 句译 原文语言 艺术意境 艺术方法 翻译方法 直译加意译
下载PDF
英语名词优势与汉译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树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80-84,24,共6页
英语名词优势与汉译冯树鉴在遣词造句方面,英语和汉语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汉语中动词占优势,动词使用范围较广;而英语中名词占优势,名词使用范围较广。试比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Inspringwe... 英语名词优势与汉译冯树鉴在遣词造句方面,英语和汉语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汉语中动词占优势,动词使用范围较广;而英语中名词占优势,名词使用范围较广。试比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Inspringwesleepasleepthat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名词 名词短语 形容词 名词作定语 新闻标题 抽象名词 无生命名词 具体名词 介词短语 现代英语
下载PDF
名词化短语的特点与翻译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树鉴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40,共6页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p. 21)中说:'More complex grammatical correlates are to be found in the language of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description: the passive is common and claus...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p. 21)中说:'More complex grammatical correlates are to be found in the language of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description: the passive is common and clauses are often ’nominalized’'(在科技英语中,比较复杂的语法关系,表现在被动语态的普遍使用和从句的经常‘名词化’。)“名词化”(n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结构 科技英语 介词短语 被动语态 动词 动作名词 中心词 逻辑主语 科技文体 形容词
下载PDF
英语表达“特别…”“尤其…”的词语浅探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树鉴 《外语研究》 1986年第1期48-49,共2页
汉语中“特别…”或“尤其…”是很有用的新兴句式。它能帮助我们分别轻重,把意思表达得更周密。它的地位有点象插入语,又有点象联合成分的一员,由它带头的短语,公用前面或后面的另一个成份。例如: a)北京很美丽,尤其是在晚秋。 (Beijin... 汉语中“特别…”或“尤其…”是很有用的新兴句式。它能帮助我们分别轻重,把意思表达得更周密。它的地位有点象插入语,又有点象联合成分的一员,由它带头的短语,公用前面或后面的另一个成份。例如: a)北京很美丽,尤其是在晚秋。 (Beijing is beautiful, especiallyin late autumn.) b)我们需要简短的文章,但特别需要有内容的文章。 (We need short articles, butabove all we need articles thathave substance.) 英语中有不少词语可以表达汉语中这种“特别…”、“尤其…”的含义,现分类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语 词语 汉语 表达形式 英语表达 不定式短语 句式 文章 含义 成分
下载PDF
抽词拆句法新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树鉴 《外语教学》 1984年第1期43-49,共7页
在近几年刊物书籍中,发现某些译文有两种外国说法的趋势:一种趋势是“大肚子”、“长尾巴”式的“的”“的”不已,另一种趋势是滥用括号、破折号和冒号。两者的共同点是不善于把一句英语按照汉语习惯抽出词语,拆成一些分句或小句。两者... 在近几年刊物书籍中,发现某些译文有两种外国说法的趋势:一种趋势是“大肚子”、“长尾巴”式的“的”“的”不已,另一种趋势是滥用括号、破折号和冒号。两者的共同点是不善于把一句英语按照汉语习惯抽出词语,拆成一些分句或小句。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干脆不拆,后者是死译硬拆。下面a)句是抄录的译文,b)句是改译后的译文,绝非上乘,只供参考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句法 译文 小句 抽词 英语 汉语习惯 介词短语 词语 表达习惯 抽出
下载PDF
略论引伸手法之运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树鉴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127-130,91,共5页
英、汉两个民族相隔万里,历史背景,社会习惯、风俗人情、文化生活,都不相同,这些差异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增加翻译上的困难。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各有自己的一套词汇、语法、修辞手段和习惯用法。... 英、汉两个民族相隔万里,历史背景,社会习惯、风俗人情、文化生活,都不相同,这些差异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增加翻译上的困难。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各有自己的一套词汇、语法、修辞手段和习惯用法。有些英语成语典故,比喻影射,若望文生义照原文形式和字面意义直译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比喻 汉语 HAVE 修辞手段 词义的引伸 句子结构 变译 译文 英语成语
下载PDF
翻译艺术中的语言自然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树鉴 《外国语文》 1993年第2期79-81,共3页
翻译之所以是艺术(art),正是由于它并非机械地摹仿(再现)而是精心地再创造。任何艺术都有其假定性,要欣赏某种艺术,就要接受其假定性。比如看一部汉语配音的美国电影,里面的每个美国人讲的都是满口地道的、自然的中国普通话,这在现实世... 翻译之所以是艺术(art),正是由于它并非机械地摹仿(再现)而是精心地再创造。任何艺术都有其假定性,要欣赏某种艺术,就要接受其假定性。比如看一部汉语配音的美国电影,里面的每个美国人讲的都是满口地道的、自然的中国普通话,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思议的,但在艺术中却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在翻译艺术中,也有这种语言上的假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艺术 自然性 语言 假定性 普通话 美国电影 再创造 现实世界 可思议 汉语
下载PDF
科技英语中无灵名词作主语时的译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树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55-56,69,共3页
按有无生命来划分,英语名词可分为有灵名词(Animate Nouns)和无灵名词(Unanimate Nouns)两类,有灵名词表示有生命的事物,尤指人和人类社会组织所特有的名称,例如;scientist,discoverer,government等。无灵名词表示无生命的事物,如;secre... 按有无生命来划分,英语名词可分为有灵名词(Animate Nouns)和无灵名词(Unanimate Nouns)两类,有灵名词表示有生命的事物,尤指人和人类社会组织所特有的名称,例如;scientist,discoverer,government等。无灵名词表示无生命的事物,如;secret,decision,enthusiasm等。主语和谓语通常是句子的主干,是重要意思的载体。在主语的表达方面,英语和汉语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灵名词 主语 科技英语 译法 NOUN 无生命 拟人化 英语名词 英语和汉语 词义
下载PDF
英语中的介詞省略与一些特殊的省略結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树鉴 《外国语文》 1985年第Z1期93-94,共2页
1 介词的省略 英语介词(短语)应用之频繁,简直到了“不可须臾离”的地步。它是功能词中最积极、最活跃之一。但有时为了用词简洁精炼,在上下文意境清楚的前提下,介词往往省略。 1.)在动词-ing形式前常省略介词。如: Most people just ru... 1 介词的省略 英语介词(短语)应用之频繁,简直到了“不可须臾离”的地步。它是功能词中最积极、最活跃之一。但有时为了用词简洁精炼,在上下文意境清楚的前提下,介词往往省略。 1.)在动词-ing形式前常省略介词。如: Most people just ruin scissors(by)trying to sharpen them. What’s the good (of) bragging? I am through (with) askingquestions. Wells had spent years (in)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介词 功能词 trying 不定式短语 文意 What 增补省略 连接副词 修辞手段 表达手法
下载PDF
无生命名词作主语时的译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树鉴 《语言教育》 1991年第1期10-11,15,共3页
现代英语中有大量表达无生命事物运动、变化和作用的动词,常常与作主语的无生命名词连用,例如:make,bring,come,do(with),enable,tell,say,see,show,speak,expand,prevent,remind,release,drive,grip,give,change,disturb,lead(to)……... 现代英语中有大量表达无生命事物运动、变化和作用的动词,常常与作主语的无生命名词连用,例如:make,bring,come,do(with),enable,tell,say,see,show,speak,expand,prevent,remind,release,drive,grip,give,change,disturb,lead(to)……等等。现代英语中的一个趋势是:许多表示实际动作和言语思维动作的动词,通过“拟人化”和词义“隐喻”的手段,愈来愈多地与非生命词主语连用。如: 1.And even in his unhappiest moments field and skyspoke to him with a deep and powerful persua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英语 speak powerful enable SPOKE 拟人化 EXPAND 搭配关系 AFTERNOON EVERYONE
下载PDF
妈妈,我走了——写在大学毕业时
14
作者 吕宾 冯树鉴 《语言教育》 1990年第3期30-31,共2页
<正>
关键词 针点 成方形 LEAVING BRIGHT belongs ripen BLAST NORTHWEST NEVER
下载PDF
映衬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树鉴 《阅读与写作》 1998年第7期33-32,共2页
红花是美的,但有了绿叶的映衬,就显得更美;明月是美的,但有了云彩的烘托,也就更显得美。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雾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说:“... 红花是美的,但有了绿叶的映衬,就显得更美;明月是美的,但有了云彩的烘托,也就更显得美。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雾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说:“鲵鱼衬托出水仙;地底的小神使天仙显得更美。”(《〈克伦威尔〉序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 克伦威尔 红花 语言形式 宋代 周恩来 衬托 雨果 绿叶 烟雾
下载PDF
科技翻译中文体之运用
16
作者 冯树鉴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5-70,共6页
翻译是双语言间的转换过程,涉及两种不同语言的同类文体的比较与转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过程就是文体转换过程。翻译始终离不开文体,译文得体与否,正是评价译文优劣的尺度之一。文体也称风格(style)或语体(varity)。从科技翻译... 翻译是双语言间的转换过程,涉及两种不同语言的同类文体的比较与转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过程就是文体转换过程。翻译始终离不开文体,译文得体与否,正是评价译文优劣的尺度之一。文体也称风格(style)或语体(varity)。从科技翻译的角度来研究文体,还是近10年时事。根据语言的表现形式,科技语言主要包括科普文体和科技文体两大类,前者可以使用文学性语言,寓知识于趣味之中,是写给不熟悉专业学科的一般读者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翻译 不同文体 科技文体 译文 表现形式 转换过程 翻译过程 语言特点 科技语言 句子
下载PDF
刘项用人之得失
17
作者 冯树鉴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共1页
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集团转弱为强,由被动变主动,最终走向胜利;项羽集团则转强为弱,由主动变被动,最终走向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具有决定性的原因是使用人才的问题。刘邦胜利后,曾与群臣宴会,讨论了他之所以... 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集团转弱为强,由被动变主动,最终走向胜利;项羽集团则转强为弱,由主动变被动,最终走向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具有决定性的原因是使用人才的问题。刘邦胜利后,曾与群臣宴会,讨论了他之所以取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邦 楚汉战争 项羽 群臣 集团 原因 被动 走向 主动 使用人才
下载PDF
“不露山水”修辞手法举隅
18
作者 冯树鉴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4年第5期47-48,共2页
孔子撰《春秋》,笔下不显露好恶,但寓褒贬于字里行间,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即在语言平面上尽量“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力求“明确含义”。这种“不露山水”的修辞手段,是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与名家画山水一样,... 孔子撰《春秋》,笔下不显露好恶,但寓褒贬于字里行间,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即在语言平面上尽量“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力求“明确含义”。这种“不露山水”的修辞手段,是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手”(谢榛:《四溟诗话》),或旁敲侧击,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即使涉及本意,则常常隐约朦胧,不见庐山真面目,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本文仅就读者欣赏“不露山水”必须具备的能力方面作一点管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手法 秦俑 本意 莺莺 喷腾 宝玉 欲说还休 黛玉 以点代面 宝钗
下载PDF
“除……外”的多种译法
19
作者 冯树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39-42,76,共5页
“除……外”是最常见的格式,使用率很高,可表示多种含义。现根据其不同含介绍英语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下。  一、表示“从整体中除去一部分”的“除……外”,被排除部分在意思上受到否定。  1.except(except tor,except that,with t... “除……外”是最常见的格式,使用率很高,可表示多种含义。现根据其不同含介绍英语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下。  一、表示“从整体中除去一部分”的“除……外”,被排除部分在意思上受到否定。  1.except(except tor,except that,with the exception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译法 否定词not 动名词 介词短语 类事物 笔语 排除部分 能量形式 通用词 词组
下载PDF
Painting the Bodhisattva Guanyin with One Thumb Missing
20
作者 冯树鉴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44,共1页
Zhao Guang,a native of Hefei,had been a studio-boy at the home of the famous painter Li boshi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When Li Boshi
关键词 THUMB Hefei studio PAINTING CAPTURED Perfect DYNASTY declined maintained disast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