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粪便中艰难梭菌毒素A/B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立颖 黄磊 +4 位作者 严岩 蒋洪 周佳 冯汝立 冯珍如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ELFIA)技术及PCR联合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分析不同临床表现的住院患者粪便标本中CDAB的检出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8月~11月242位住院患者粪便标本,用ELFIA法检测CDAB,对检... 目的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ELFIA)技术及PCR联合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分析不同临床表现的住院患者粪便标本中CDAB的检出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8月~11月242位住院患者粪便标本,用ELFIA法检测CDAB,对检测结果为可疑的标本用PCR复测。将患者分为非抗生素相关腹泻组和抗生素相关腹泻组,对两组的CDAB阳性率进行χ2检验,并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242位患者中,22例ELFIA法CDAB检测为阳性,12例检测结果为可疑。12例可疑标本有10例进行了PCR复测,8例(80.0%)CDAB基因阳性。两法联合检测共计30例为CDAB阳性,阳性率为12.4%。抗生素相关腹泻组CDAB阳性率(24.0%)显著高于非抗生素相关腹泻组(6.9%)(χ2=14.21,P<0.01)。CDAB阳性组的年龄(68.2±23.6)岁高于CDAB阴性组(58.7±23.9)岁(P<0.05)。结论 ELFIA法检测CDAB,有商品试剂盒,方法简便可靠。可疑阳性标本用PCR法检测tcdA/tcdB基因,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艰难梭菌毒素在抗生素相关腹泻患者检出率较高,与临床表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艰难梭菌毒素A/B 抗生素相关腹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0年间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监测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宁 李双玲 +1 位作者 冯汝立 王东信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4-638,共5页
目的 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10年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SICU内I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手术种类、霉菌种类、感染部位、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等... 目的 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10年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SICU内I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手术种类、霉菌种类、感染部位、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等.结果 10年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SICU共收治8 220例患者,其中29例发生IA,发生率为0.35%; IA院内感染率为0.27%(22/8 220);IA院内感染占同期SICU院内感染的6.98%(22/315).与2004年至2008年相比,2009年至2013年每5年院内感染率明显降低[3.19%(137/4 293)比4.53%(178/3 927),x2=10.020,P=0.002],IA发生率[0.56%(24/4 293)比0.13%(5/3 927),x2=10.874,P=0.001]、IA院内感染率[0.40%(17/4 293)比0.13%(5/3 927),x2=5.556,P=0.019]、IA院内感染占同期院内感染的比例[12.41%(17/137)比2.81%(5/178),x2=10.982,P=0.001]明显升高.在29例IA患者中,手术后发生者25例,以普外科手术为主(13例),其次为肾移植术后(6例)和胸外科术后(3例).29例IA患者155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曲霉菌17株,其中烟曲霉2株,其余15株未进一步分型;常见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23例,占79.31%);半乳甘露聚糖实验(GM实验)阳性16例.在所有危险因素中,以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比例最高[占36.25% (29/80)],其次为长期使用激素[占18.75%(15/80)]、合并肾损伤[占18.75%(15/80)]、合并肝损伤[占13.75%(11/80)]、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占7.50%(6/80)]、合并粒细胞减少[占5.00%(4/80)].29例IA患者中除1例未经治疗外,其余均进行抗真菌治疗,其中单用伊曲康唑1例,单用棘白菌素类药物3例,单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5例,单用伏立康唑8例,单用安浮特克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后更换为伏立康唑8例,棘白菌素类药物和伏立康唑联合用药3例.29例IA患者中死亡17例,病死率为58.62%.结论 近5年IA发生率在SICU有明显上升趋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SICU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监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宁 李双玲 +1 位作者 冯汝立 王东信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236-5238,共3页
目的调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菌种演变趋势,以便今后更好地实施早期治疗和干预处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记录并分析2003年1月-2013年7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2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手术种类... 目的调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菌种演变趋势,以便今后更好地实施早期治疗和干预处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记录并分析2003年1月-2013年7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2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手术种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部位、真菌种类及耐药性、临床治疗与预后等。结果入选282例患者送检490份标本共分离出500株真菌,侵袭性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位占51.3%、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5.4%、真菌占3.3%;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39.0%、手术切口20.4%、泌尿道19.0%、血流感染10.2%;排名前4位的假丝酵母菌属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引起假丝酵母菌血症的菌株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逐年增加(χ2=18.733,P<0.001)。结论侵袭性真菌感染是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临床医师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10年致病真菌种类发生改变,治疗时真菌药物的选择需考虑覆盖非白色假丝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白色假丝酵母菌
原文传递
临床应用新型酵母菌鉴定板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窦红涛 肖盟 +7 位作者 严岩 范欣 李亚丽 冯汝立 黄磊 万喆 李若瑜 徐英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1-633,共3页
酵母菌种类繁多,对其准确、快速地鉴定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协助临床正确治疗病患的前提.有较多的方法和技术被用于酵母菌的鉴定,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采用酶学、血清学、蛋白质和核酸分析技术等鉴定方法[1-3].目前,酵母菌自... 酵母菌种类繁多,对其准确、快速地鉴定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协助临床正确治疗病患的前提.有较多的方法和技术被用于酵母菌的鉴定,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采用酶学、血清学、蛋白质和核酸分析技术等鉴定方法[1-3].目前,酵母菌自动鉴定系统利用一系列常规的显色反应和荧光生化测试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广泛应用于快速鉴定从临床标本分离的酵母菌.其应用不仅避免了繁琐的手工操作,而且检测时间缩短、准确性高,能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鉴定方法 酵母菌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评估 核酸分析技术 自动鉴定系统 生化特征
原文传递
S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楠 任军红 +2 位作者 李双玲 王东信 冯汝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73-2275,共3页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患者预后,并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医院SICU 2004-2015年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预后进...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患者预后,并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医院SICU 2004-2015年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预后进行描述性研究,对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实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1例血流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4株占46.7%、革兰阳性菌56株占31.1%、真菌40株占22.2%;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44.1%;APHACHEⅡ≥18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多药耐药菌感染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样、预后不佳,临床应加强病原菌监测,预防为先,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抗感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 病死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科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秦冉冉 黄磊 +4 位作者 严岩 冯汝立 周佳 郑波 孙立颖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至2016年儿科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儿科病房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至2016年儿科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儿科病房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2015标准判定药物敏感结果,用WHONET 5. 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期间共分离2593株非重复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4. 5%,革兰阴性菌占45. 5%。分离最多的细菌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 0%)、表皮葡萄球菌(14. 1%)、屎肠球菌(10. 8%)、肺炎克雷伯菌(10. 6%)、金黄色葡萄球菌(8. 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4. 1%和72. 3%,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总耐药率为1. 1%,对利奈唑胺总耐药率为0. 4%,粪肠球菌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总耐药率为1. 5%,对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1. 9%。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总耐药率为8. 9%,对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9. 2%。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39. 5%和40. 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1. 1%和7. 2%。结论儿科病房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不断增加,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儿科 抗菌药物 泛耐药菌株
原文传递
儿科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明英 孙立颖 +2 位作者 黄磊 冯汝立 孟令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592-1595,163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儿科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纸片扩散法及琼脂扩散梯度法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改良碳青霉烯类失...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儿科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纸片扩散法及琼脂扩散梯度法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 CIM)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碳青霉烯类失活法(e CIM)检测碳青霉烯酶;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KPC、NDM、IMP、OXA-48、VIM 5种耐药基因;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CRKP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分析其同源性;用WHONET 5. 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研究期间共分离肺炎克雷伯菌189株,其中CRKP占14. 8%(28株);CRKP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其他β内酰胺类耐药率也较高(>85%);对喹诺酮类及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50%);替加环素对大部分CRKP有较强体外活性,耐药率仅为3. 6%。遗传学分析显示,28株CRKP均为碳青霉烯酶产生株,其中以KPC-2(15/28)为优势基因,其次为NDM-1(6/28),IMP-4 (3/28),NDM-5 (2/28),另外,2株菌同时携带KPC-和NDM-1基因。28株CRKP经MLST分出7种ST型,其中以ST11 (57. 1%,16/28),ST20(17. 9%,5/28),ST17(7. 1%,3/28)为主,ST163、ST299、ST401、ST1446各占3. 6%(1/28)。所有CRKP分为8种RAPD类型,最常见的类型为A型(18/28),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ST11菌株都属于A型。结论近4年来,我院儿科病房中以含有KPC-2的ST11型CRKP菌株为主。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多态性,某种克隆株可能存在小范围流行,这表明迫切需要加强临床意识和感染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药敏 多位点序列分型 同源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