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拉洛芬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摘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1
作者 冯江松 张进 +1 位作者 杨莉 汪忠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5/2016-06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普拉洛芬治疗组和普拉洛芬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5/2016-06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普拉洛芬治疗组和普拉洛芬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联合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前房闪辉变化、满意率和症状体征评分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wk和1mo时,两组患者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前房闪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wk和1mo时,联合治疗组的前房闪辉较普拉洛芬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5、1.86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wk和1mo时,联合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普拉洛芬组(t=2.586、7.82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普拉洛芬组。结论:普拉洛芬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洛芬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白内障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围术期角膜内皮及眼表状态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冯江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围术期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和眼表状态的变化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187眼)白内障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于术前和术后1、12 d测量所有患者角膜上...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围术期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和眼表状态的变化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187眼)白内障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于术前和术后1、12 d测量所有患者角膜上部、中央区以及下部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析患者内皮细胞的密度、丢失率和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另统计分析患者眼表状态(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染色评分)的变化。结果:角膜上部、中央区、下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均降低,术后12天与治疗第1天比较均升高,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术后1 d及术后12 d与术前比较均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角膜不同部位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降低,治疗第12天与第1天比较亦降低,各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表状态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变,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围术期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降低,角膜的细胞面积扩大,眼表状态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患者状态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眼表状态 角膜内皮 丢失率
下载PDF
先天性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江松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2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并发症原因,总结处治体会。方法:先天性泪囊炎489例525眼行泪道探通术,回顾性分析手术并发症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治愈率为99.23%(521/525);患儿出现并发症19眼,占3.6%,其中出现假道2例眼(0.38%),下泪点... 目的:分析先天性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并发症原因,总结处治体会。方法:先天性泪囊炎489例525眼行泪道探通术,回顾性分析手术并发症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治愈率为99.23%(521/525);患儿出现并发症19眼,占3.6%,其中出现假道2例眼(0.38%),下泪点撕裂2眼(0.38%)例,泪道或鼻腔出血8眼(1.52%)例,眼睑水肿5眼(0.95%)例,结膜划伤2眼(0.38%)例。结论:先天性泪囊炎泪道探通,手术成功率高,严格、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进 冯江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4-08/2015-10在我院眼科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204例408眼,均给予角膜塑形镜矫正,随访检查患者配戴后1、3、6、12mo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结果:患者配戴后...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4-08/2015-10在我院眼科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204例408眼,均给予角膜塑形镜矫正,随访检查患者配戴后1、3、6、12mo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结果:患者配戴后裸眼视力较配戴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配戴后1、3、6、12mo裸眼视力为0.52±0.12、0.64±0.20、0.95±0.15、0.97±0.12;配戴后屈光度较配戴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配戴后1、3、6、12mo屈光度为1.82±0.40、0.96±0.20、0.40±0.09、0.25±0.06D;患者配戴前后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配戴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较配戴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配戴后1、3、6、12mo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为7.90±0.21、8.20±0.22、8.24±0.23、8.30±0.26mm;患者配戴前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是安全有效的,对角膜内皮细胞、前房深度等无明显影响,但矫正近视度有一定适用范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临床效果 并发症 青少年
下载PDF
下斜肌前转位术在儿童分离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百祥 韩敏杰 冯江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研究下斜肌前转位术在儿童分离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6-03收治的60例6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所有患儿家属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下斜肌前转位术在儿童分离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6-03收治的60例6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所有患儿家属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上直肌后徙术治疗)和观察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各30例30眼,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并发症发生率10%;同期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并发症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表症状、角膜表面不对称系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儿童分离性垂直斜视效果理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斜肌前转位术 分离性垂直斜视 眼表症状 角膜表面不对称系数
下载PDF
轻度眼球萎缩角膜层间灼烙及全结膜瓣遮盖术临床分析
6
作者 张进 谢文 +2 位作者 冯江松 骆骏 高智勇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分析轻度眼球萎缩患眼行角膜层间灼烙及全结膜遮盖的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轻度眼球萎缩,眼内无活动性病变,无视力,且不愿摘除眼球的患者行角膜层间灼烙及全结膜遮盖术,术后3周佩带义眼,观察外观,眼球活动度及患者感受。结果术后... 目的分析轻度眼球萎缩患眼行角膜层间灼烙及全结膜遮盖的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轻度眼球萎缩,眼内无活动性病变,无视力,且不愿摘除眼球的患者行角膜层间灼烙及全结膜遮盖术,术后3周佩带义眼,观察外观,眼球活动度及患者感受。结果术后患眼外观满意,眼球活动度好,无结膜裂开,无排斥。结论角膜层间灼烙及全结膜瓣遮盖术简单易操作,对不愿摘除眼球者改善外形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萎缩 轻度 角膜层间灼烙 全结膜瓣遮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