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病毒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冯泰宝 《广州医药》 1993年第5期13-14,共2页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先从淋巴瘤细胞培养中发现疱疹样病毒颗粒,故命名为EB病毒。现已知该病毒以某种方式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及伯吉特淋巴瘤密切相关。近来对EB病毒与Duncan病,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脏器移植时的淋巴增殖...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先从淋巴瘤细胞培养中发现疱疹样病毒颗粒,故命名为EB病毒。现已知该病毒以某种方式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及伯吉特淋巴瘤密切相关。近来对EB病毒与Duncan病,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脏器移植时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有关的文献较多,而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如免疫性血小板缺乏性紫癜,ChedickMlgashi综合症,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本文就我院1991年~1993年期间住院的白血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例进行EB病毒抗体检测,观察它们与EB病毒感染关系。材料及方法试剂:1,EBV-VCA抗原片及EBV-IgA免疫酶染试剂(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2.IgG,IgA,IgM免疫荧光血清(丹麦Pakatts公司)。3,I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抗体 检测 临床
下载PDF
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邓家德 肖正华 +1 位作者 凌艳英 冯泰宝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及Ⅰ、Ⅲ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用含/未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用含黄...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及Ⅰ、Ⅲ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用含/未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用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的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含量高于未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能上调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和促进Ⅰ、Ⅲ型胶原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足 成纤维细胞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下载PDF
结合珠蛋白检测对胸腹水性质鉴别的探讨
3
作者 冯泰宝 《广州医药》 1994年第2期43-44,共2页
本文测定70份胸腹液标本结合珠蛋白(下称HP)含量,肝硬化肺心病为X=0.102±0.063gHb/L,肺炎、胸膜炎为X=0.950±0.247gHb/L,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X=1.183±0.510gH... 本文测定70份胸腹液标本结合珠蛋白(下称HP)含量,肝硬化肺心病为X=0.102±0.063gHb/L,肺炎、胸膜炎为X=0.950±0.247gHb/L,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X=1.183±0.510gHb/L,肺癌、肝癌X=1.948±0.361gHb/L,不同疾病HP含量均值高低先后依次是肺癌、肝癌>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肺炎、胸膜炎>肝硬化、肺心病,当胸腹水HP含量值较高时提示炎症和结核的可能,而结果更高时则注意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珠蛋白 水胸 诊断
下载PDF
结合珠蛋白检测对胸腹水性质鉴别的探讨
4
作者 冯泰宝 《广州医药》 1994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结合球蛋白 水胸 诊断
下载PDF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在尿道感染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家德 陈蕃 +2 位作者 凌艳英 陈惠玲 冯泰宝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Nitroblue Tetrazolium Reduction test,NBT)在尿道感染筛查中的应用 ,为筛查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 TI)提供一种方便、准确、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使用的方法。方法分别用尿培养、尿干化... 目的探讨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Nitroblue Tetrazolium Reduction test,NBT)在尿道感染筛查中的应用 ,为筛查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 TI)提供一种方便、准确、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使用的方法。方法分别用尿培养、尿干化学试纸法和 NBT检测了 5 47份中段尿。结果尿培养的阳性率为 12 .2 % ,在中段尿培养阳性的 6 7份尿液中 NBT阳性为 5 0份 ,NBT与尿培养的阳性符合率为 74.6 % ,二者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NBT阳性分布情况与年龄无关 (P>0 .0 5 )。在筛查 UTI时的 Auc(ROC曲线下面积 )为 0 .84,NBT与干化学法的白细胞酯酶 (L E)比较有较高的特异性 (0 .95 >0 .90 )和阳性预测值 (0 .6 9>0 .47) ,与干化学法的亚硝酸盐(NIT)比较有较高的灵敏度 (0 .75 >0 .2 8)和阴性预测值 (0 .96 >0 .91) ,NBT阳性尿液中的白细胞明显多于阴性尿液 (P<0 .0 5 )。结论提示 NBT可作为一种筛查尿道感染的方法 ,但在应用临床之前应进行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尿道感染 尿培养 白细胞脂酶 亚硝酸盐
下载PDF
红斑狼疮患者与重叠综合征患者相关检测结果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饶沃明 陈林强 +2 位作者 何绿茵 周小棉 冯泰宝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部份检测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1例SLE患者,2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重叠)以及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部份检测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1例SLE患者,2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重叠)以及49名健康者三组的尿蛋白(PR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自身抗体(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ds-DNA、核抗原体/抗-ENA、抗核抗体/ANA)。结果重叠综合征患者组的RF、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LE患者组的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F亦高于对照组(P<0.05);重叠综合征患者组的RF、ANA明显高于SLE患者组(P<0.01),CRP高于SLE患者组(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RF、ANA、CRP等高于SLE患者,本文测定数据可为临床诊断鉴别SLE是否与RA重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叠综合征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抗核抗体
下载PDF
SARS和疑似SARS患者部分实验结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饶沃明 冯泰宝 +7 位作者 赵子文 何绿茵 巫小莉 张伟红 李洁秋 杨一言 周志健 李颖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 研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SARS)患者疑似 SARS患者实验室结果。方法  1采用 Cell-DYN370 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了 5 3例确诊 SARS和 38例疑似 SARS入院首次血常规。 2采用 OLYM-PUS- 1 0 0 0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了 5 3例确诊 SARS和... 目的 研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SARS)患者疑似 SARS患者实验室结果。方法  1采用 Cell-DYN370 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了 5 3例确诊 SARS和 38例疑似 SARS入院首次血常规。 2采用 OLYM-PUS- 1 0 0 0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了 5 3例确诊 SARS和 5 8例疑似 SARS入院首次血清酶。 3检测了 1 0 0例正常体检血常规。结果 白细胞计数各组比较无差异 ( P>0 .0 5 ) ;淋巴细胞百分数与绝对数各组比较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与计数各组比较 P<0 .0 1 ;血小板计数各组比较 :SARS组与正常组比较 P<0 .0 1 ;SARS组与疑似 SARS组比较 P>0 .0 5 ,正常组与疑似 SARS组比较 0 .0 5 >P>0 .0 1 ;α-羟丁酸脱氢酶SARS组与疑似 SARS组比较 P<0 .0 1。结论 SARS患者急性期血液淋巴细胞百分数与绝对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与计数及α-羟丁酸脱氢酶与疑似 SARS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Α-羟丁酸脱氢酶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触发肺Ⅱ型上皮细胞F-actin细胞骨架重排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邦牢 尹一兵 冯泰宝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 ,研究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否可触发肺 型上皮细胞 (A5 4 9)信号转导途径触发微丝肌动蛋白 (filam entous actin,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 ,进而侵袭 A5 4 9细胞 ,并初步分析触发 A5 4 9细胞...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 ,研究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否可触发肺 型上皮细胞 (A5 4 9)信号转导途径触发微丝肌动蛋白 (filam entous actin,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 ,进而侵袭 A5 4 9细胞 ,并初步分析触发 A5 4 9细胞 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的细菌亚组分。方法 :采用 F- actin特异性 FITC-phalloidin荧光染料 ,观察 S.pn作用 A5 4 9细胞前后的 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情况 ,依照重排百分率得分标准以 (% )表示 ;用 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弛素 D预处理 A5 4 9细胞 ,观察 S.pn对 A5 4 9细胞侵袭的改变情况 ;用变溶菌素提取 S.pn细胞壁以观察其对 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的影响。结果 :S.pn作用A5 4 9细胞后 ,经 FITC- phalloidin荧光染色 ,F- actin细胞骨架呈黄绿色块状聚集 ,对照细胞呈现均匀黄绿色荧光外观 ;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弛素 D可明显降低 S.pn对 A5 4 9细胞的侵袭 ,在其浓度为 0 .2 5 μg/ m l时 ,未得到可测的细菌数 ;S.pn细胞壁作用 A5 4 9细胞后 ,经 FITC- phalloidn荧光染色 ,F-actin细胞骨架呈黄绿色块状聚集 ,二者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S.pn及其细胞壁亚组分可触发 A5 4 9细胞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 ,进而侵袭 A5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触发 肺Ⅱ型上皮细胞 F-ACTIN 细胞骨架重排 微丝肌动蛋白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参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核系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凌艳英 邓家德 +2 位作者 陈江玲 周小棉 冯泰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以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巨核系重建中的意义。方法对28例HSCT患者的巨核系重建情况与血小板相关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移植患者在移植后15 d内骨髓处于空虚期,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显示均未发现巨核细...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以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巨核系重建中的意义。方法对28例HSCT患者的巨核系重建情况与血小板相关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移植患者在移植后15 d内骨髓处于空虚期,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显示均未发现巨核细胞,血小板计数与移植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HSCT后恢复期患者巨核系成功重建且骨髓造血功能恢复22例(22/28),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显示巨核细胞均超过5个/片,恢复的时间平均为63.7 d,巨核细胞分类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数量与BPC无明显相关(r=0.364,P>0.1)。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恢复期BPC较空虚期明显增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空虚期、血小板输注后及恢复期的MPV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PDW较空虚期、血小板输注后增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PDW增高早于BPC增高出现。结论HSCT后,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中,PDW变化最早且增高明显,这为停止输注血小板和骨髓穿刺证实HSCT后巨核系重建是否成功提供了一个早期的重要的实验室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 巨核细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HbA1c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凌艳英 邓家德 +2 位作者 曾锋 冯泰宝 周小棉 《广州医药》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变形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指数(TK)。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变形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指数(TK)。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γ为0.756、0.62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变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红细胞刚性指数 红细胞变形指数 红细胞变形能力
下载PDF
速率法测定血浆二氧化碳的使用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穗德 张齐勇 +1 位作者 冯泰宝 刘浩铭 《现代医院》 2004年第9期68-69,共2页
目的 对速率法测定血浆二氧化碳的试剂以 2 :1的比例稀释后 ,在 380mm波长下检测的实验评价。方法 通过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 精密度测定结果 :批内CV为 3 0 4 %~5 15 % ,批间CV为 3 6 6 %~ 6 0 3% ;线性试验结... 目的 对速率法测定血浆二氧化碳的试剂以 2 :1的比例稀释后 ,在 380mm波长下检测的实验评价。方法 通过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 精密度测定结果 :批内CV为 3 0 4 %~5 15 % ,批间CV为 3 6 6 %~ 6 0 3% ;线性试验结果 :线性可以达到 5 0mmol/L ;与梅里埃试剂的对比试验结果相关系数为 1 0 0 0 (P <0 0 0 1)。结论 该法简便 ,快速 ,准确 ,用血量少 ,可降低检测成本 ,适用于生化分析仪 ,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法 血浆 二氧化碳 生化分析仪 浓度测定
下载PDF
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家德 李杨 +2 位作者 肖正华 凌艳英 冯泰宝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从细胞学、蛋白及分子水平观察细胞形态、增殖特性、细胞周期等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P21WAF1mRNA...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从细胞学、蛋白及分子水平观察细胞形态、增殖特性、细胞周期等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P21WAF1mRNA的表达。结果黄芪作用后成纤维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细胞倍增时间缩短,G1期阻滞降低,PCNA蛋白表达增高(P<0.05),P21WAF1mRNA的表达上调将近4倍。结论黄芪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形态修复及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足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对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饶沃明 冯泰宝 +1 位作者 陈振宇 黄晓军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年第1期61-61,64,共2页
目的 了解Clinitek -50 0尿分析仪对白细胞检测结果是否可靠及鳞状上皮细胞对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的影响 .方法 ①用血液分离出的中性粒细胞以人工方法计算出每微升的粒细胞数 ,以此作为参考标准 ,测试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敏感度 ... 目的 了解Clinitek -50 0尿分析仪对白细胞检测结果是否可靠及鳞状上皮细胞对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的影响 .方法 ①用血液分离出的中性粒细胞以人工方法计算出每微升的粒细胞数 ,以此作为参考标准 ,测试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敏感度 .②用人工及尿分析仪方法对 80 0例新鲜尿液进行检测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③选取妇检女性阴道分泌物 (清洁度Ⅰ )一份 ,提取扁平上皮细胞 ,分别用人工 (显微镜检查 )及尿分析检测 .结果 ①当人工方法计数粒细胞 2 8/ul时 ,尿分析仪白细胞 (LEU)显示 15/ul;人工方法粒细胞 14 /ul时 ,尿分析仪显示LEU阴性(Negative/ul) .②尿分析仪方法假阳性为 4.8% ,大部分来自女性尿液 .③人工计数鳞状上皮细胞 48/ul时 ,尿分析仪显示LEU 15/ul .结论 尿液中性粒细胞 <14 /ul时 ,尿分析仪显示阴性 (假阴性 ) .鳞状上皮细胞≥ 48/ul时干扰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 尿分析仪 白细胞 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
下载PDF
均值法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巫小莉 冯泰宝 苏德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9期637-638,共2页
均值法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体会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巫小莉,冯泰宝,苏德模浮动均值法(均值法),又称XB分析,是利用所检测病人标本的红细胞指数(红指)结果与靶值相比较,对血液分析仪进行监测的一种质控方... 均值法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体会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巫小莉,冯泰宝,苏德模浮动均值法(均值法),又称XB分析,是利用所检测病人标本的红细胞指数(红指)结果与靶值相比较,对血液分析仪进行监测的一种质控方法。通过XB质控分析,可在检测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法 血液自动分析 血液分析仪
下载PDF
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家德 凌艳英 +2 位作者 邓穗德 肖正华 冯泰宝 《江西医学检验》 2007年第1期3-4,23,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透明质酸合酶mRNA及透明质酸的影响。方法用含/未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透明质酸合酶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结果用含黄芪的培养液培...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透明质酸合酶mRNA及透明质酸的影响。方法用含/未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透明质酸合酶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结果用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的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透明质酸合酶mRNA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透明质酸含量高于未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能上调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透明质酸合酶mRNA表达和促进透明质酸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足 成纤维细胞 透明质酸合酶 透明质酸
下载PDF
用Fura-2/AM测定肺炎链球菌粘附A549细胞后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
16
作者 徐邦牢 尹一兵 冯泰宝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4-255,共2页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 ,研究肺炎链球菌 (Streo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否可触发肺 型上皮细胞 (A5 49)胞浆 [Ca2 +] i 浓度的改变。方法 :用 F ura-2 /AM荧光探针负载 A5 49细胞后测定 S.pn粘附A5 49细胞 3 0、60、90 min的胞内 [Ca...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 ,研究肺炎链球菌 (Streo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否可触发肺 型上皮细胞 (A5 49)胞浆 [Ca2 +] i 浓度的改变。方法 :用 F ura-2 /AM荧光探针负载 A5 49细胞后测定 S.pn粘附A5 49细胞 3 0、60、90 min的胞内 [Ca2 +] i 浓度。结果 :S.pn粘附 A5 49细胞 3 0、60、90 min后的胞内 [Ca2 +] i均高于对照 [(187.4± 17.3 ) nmol/L ] ,并达到饱和 ,分别为 (4 87.5± 3 8.1)、(5 48.2± 3 5 .6)、(5 5 7.2± 47.5 )nmol/L。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 S.pn粘附 A5 49细胞可增加胞浆内 [Ca2 +]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A-2/AM 测定 肺炎链球菌 粘附 A549细胞 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
下载PDF
人工与仪器检测尿RBC对肾炎诊断价值评价比较
17
作者 饶沃明 冯泰宝 +1 位作者 巫小莉 张伟红 《现代医院》 2004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DiasysR/S -工作站 (人工计数 )与Clinitek - 5 0 0尿分析仪 (仪器 )检测尿红细胞(RBC)对肾炎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血RBC加入pH5与pH9正常尿液中 ,放置 8h ,观察溶解情况。分析比较临床确诊的 5 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80例慢性... 目的 探讨DiasysR/S -工作站 (人工计数 )与Clinitek - 5 0 0尿分析仪 (仪器 )检测尿红细胞(RBC)对肾炎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血RBC加入pH5与pH9正常尿液中 ,放置 8h ,观察溶解情况。分析比较临床确诊的 5 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首诊尿常规RBC人工与仪器检测结果。结果 RBC置尿液pH5与pH9环境下 8h后不溶解。人工与仪器检测急性肾小球肾炎尿RBC阳性率分别是 83%、98% ,两者比较P <0 0 1 ;慢性肾炎分别是 5 1 %、87% ,P <0 0 1。结论 患者尿中血红蛋白可能来自血液。仪器检测急、慢性肾炎尿RBC较人工方法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检测 仪器检测 尿RBC 肾炎 泌尿系统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在角膜、结膜炎症的诊断意义探讨
18
作者 朱永江 冯泰宝 《广州医药》 1991年第4期28-29,共2页
结膜细胞学在眼科临床诊断,尤以角膜、结膜炎症的意义已受重视,在角膜、结膜炎症时的渗出细胞及上皮细胞改变,对病因诊断及病情判断都有一定价值。细菌衣原体感染结膜渗出细胞以中性粒细胞(PMN)为多见,病毒感染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主... 结膜细胞学在眼科临床诊断,尤以角膜、结膜炎症的意义已受重视,在角膜、结膜炎症时的渗出细胞及上皮细胞改变,对病因诊断及病情判断都有一定价值。细菌衣原体感染结膜渗出细胞以中性粒细胞(PMN)为多见,病毒感染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主,过敏性炎症则出现嗜酸性粒细胞(EOS)。关于结膜出现EOS与外周血EOS百分数增高及寄生虫感染的关系如何,文献甚少报道,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EOS在外眼病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
下载PDF
不同参数及条件测定血浆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
19
作者 邓穗德 张齐勇 冯泰宝 《江西医学检验》 2004年第6期541-542,510,共3页
目的酶法测定血浆二氧化碳在不同参数及条件下的实验观察并进行应用评价。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设置两点法(EP2POINTS)。梅里埃(bioMérieux)公司的二氧化碳试剂在380nm波长下作线性试验并作为对照组。华鑫公司的Dettolx二氧化碳试... 目的酶法测定血浆二氧化碳在不同参数及条件下的实验观察并进行应用评价。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设置两点法(EP2POINTS)。梅里埃(bioMérieux)公司的二氧化碳试剂在380nm波长下作线性试验并作为对照组。华鑫公司的Dettolx二氧化碳试剂分别在405nm、380nm、340nm的波长下,相应使用原液及原液与水以2:1、1:1的比例稀释的应用液作线性试验。通过了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精密度测定结果:批内CV为1.57~4.92%,批间CV为3.97~9.03%;线性试验结果:当二氧化碳浓度达37.5mmol/L以上时使用Dettolx的二氧化碳试剂检测的结果偏低。当二氧化碳浓度在37.5mmol/L以下时,Dettolx试剂原液与水以2:1比例稀释的应用液,在380nm波长下检测的结果与梅里埃试剂的对比试验结果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使用Dettolx二氧化碳试剂建议在标本HCO3ˉ浓度达到37.5mmol/L以上时稀释标本重新测定。使用Dettolx?二氧化碳试剂原液与水2:1稀释后使用380nm波长检测血浆二氧化碳浓度,可降低检测成本,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试验 血浆 实验观察 试剂 精密度试验 对照组 CV 波长 精密度测定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三种反应类型测定血浆葡萄糖的实验观察
20
作者 巫小莉 邓穗德 +3 位作者 张齐勇 容莉莉 冯泰宝 周小棉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4期339-340,334,共3页
目的在生化分析仪设置的三种反应类型下,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进行实验观察和应用评价,显示其优异的特性。方法在500nm的波长下设置终点法(End-Point)、两点法(EP-2Points)及速率法(Kinetic),通过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 目的在生化分析仪设置的三种反应类型下,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进行实验观察和应用评价,显示其优异的特性。方法在500nm的波长下设置终点法(End-Point)、两点法(EP-2Points)及速率法(Kinetic),通过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对比试验和干扰试验进行评价。结果三种反应类型的精密度试验结果:批内CV为1.71~2.51%,批间CV为2.17~3.01%;线性试验结果:终点法0.055~22.2mmol/L、两点法0.024~2.2mmol/L、速率法0.0123~60mmol/L;对比试验结果:终点法作为对照组,与两点法及速率法的对比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999,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0.997x-0.028、Y2=0.996x-0.025;干扰试验结果:终点法TG<11.3mmol/L、两点法TG<15.3mmol/L、速率法TG<20.5mmol/L不影响测试结果。结论三种反应类型测定血浆葡萄糖在线性范围内的重复性能满足临床需要,速率法既能提高抗干扰能力又能增大线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反应类型 浓度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