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润华 李建芳 +2 位作者 刘炳亚 朱正纲 尹浩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409-1414,共6页
目的克隆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为以端粒酶为靶目标的肿瘤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扩增出人hTR部分cDNA序列。将该片段插入pEF6/V5-His-TOPO载体后... 目的克隆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为以端粒酶为靶目标的肿瘤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扩增出人hTR部分cDNA序列。将该片段插入pEF6/V5-His-TOPO载体后构建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正义真核表达载体(pEF-hTR)。随后采用EcoRV和SpeⅠ从pEF-hTR上切下该目的基因片段并反向插入pBluescriptⅡKS载体上的EcoRV/SpeⅠ酶切位点上。最后采用KpnⅠ和NotⅠ从pBluescriptⅡKS载体上切下该目的基因片段并正向插入pEF-hTR的KpnⅠ/NotⅠ酶切位点上从而构建出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EF-ahTR)。对所构建的载体均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结果所克隆的基因片段其碱基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且插入载体的方向完全正确。结论本实验已成功克隆了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的部分序列并成功构建其正义、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从而为研究反义抑制人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端粒 末端转移酶 遗传学 RNA 遗传载体 克隆细胞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润华 朱正纲 +4 位作者 燕敏 陈军 项明 尹浩然 林言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早期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结果肿瘤大小、浸润深...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早期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结果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为93.2%,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的63.8%(P<0.05)。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是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润华 朱正纲 +4 位作者 燕敏 陈军 项明 尹浩然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0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且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的137例早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0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且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的137例早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早期胃癌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早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本组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病人中,其术后5年生存率为93.2%,显著优于淋巴结转移者:其中有1~3枚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8.9%;有4枚及以上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30%,(P<0.05)。血行转移是早期胃癌病人术后复发的主要类型。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术前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应重视早期胃癌病人的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胃癌单个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润华 朱正纲 +4 位作者 燕敏 陈军 项明 尹浩然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单个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临床价值,为进一步前瞻性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并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发生单个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求探明单个淋巴结转移的出现部位及其与... 目的:探讨胃癌单个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临床价值,为进一步前瞻性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并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发生单个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求探明单个淋巴结转移的出现部位及其与原发病灶的关系,比较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和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本组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88.1%,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1.9%。胃下部癌的淋巴结转移以第6组最为常见。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组相比,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仅与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两组平均生存时间与5年生存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单个淋巴结转移以胃周为主。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有关。胃癌D2根治术有利于清扫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灶。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前哨淋巴结
下载PDF
Cr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润华 毕任达 +6 位作者 陆晟 袁菲 许海敏 刘炳亚 燕敏 李琛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接头蛋白Cr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8例胃癌病人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Crk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 目的:探讨接头蛋白Cr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8例胃癌病人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Crk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C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5)、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Crk蛋白表达水平越高,病人预后越差(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Crk蛋白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k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头蛋白Crk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VEGF及其受体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润华 朱正纲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VEGF是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促进因子,胃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与VEGF的产生及 VEGFR的特异性激活密切相关。现综述近年来有关VEGF、VEGFR与胃癌关系,以及VEGF、 VEGFR抑制剂在胃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胃肿瘤 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 血管 受体 细胞表面
下载PDF
端粒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润华 刘炳亚 朱正纲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1年第1期77-79,共3页
细胞水生化被视为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而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在绝大多数肿瘤细胞中可测出端粒酶活性,而在绝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未测出端粒酶活性(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除外)。此外,端粒酶活性... 细胞水生化被视为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而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在绝大多数肿瘤细胞中可测出端粒酶活性,而在绝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未测出端粒酶活性(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除外)。此外,端粒酶活性与某些肿瘤的预后有关且能提示肿瘤治疗的疗效,而抑制端粒酶活性则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故此,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端粒酶在肿瘤诊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肿瘤 应用 结构 功能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异位胰腺一例
8
作者 冯润华 姚学新 +2 位作者 王晓彦 燕敏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2期199-199,共1页
关键词 异位胰腺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胃癌腹膜转移的新辅助腹腔内联合全身化疗: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严超 石红鹏 +16 位作者 刘瑩 徐玮 马韬 奚文琦 杨中印 华子辰 刘文韬 朱正伦 毕任达 郑亚南 冯润华 姚学新 陈明敏 李琛 张俊 燕敏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 :探讨新辅助腹腔内联合全身化疗(neoadjuvant intraperitoneal and systemic chemotherapy,NIPS)对胃癌腹膜转移病人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4月至10月间,11例胃癌腹膜转移病人,P1期1例,P2期2例,P3期8例,接受21 d为1个... 目的 :探讨新辅助腹腔内联合全身化疗(neoadjuvant intraperitoneal and systemic chemotherapy,NIPS)对胃癌腹膜转移病人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4月至10月间,11例胃癌腹膜转移病人,P1期1例,P2期2例,P3期8例,接受21 d为1个疗程的化疗。化疗第1和第8天,经腹腔化疗泵输注紫杉醇(20 mg/m^2),并静脉输注紫杉醇(50 mg/m^2);同时,连续14 d口服替吉奥80 mg/(m^2·d),停药7 d。第2次腹腔镜探查时发现腹膜转移灶消失或明显退缩的病人,行转化胃癌切除手术。结果:在所有11例胃癌腹膜转移病人中,8例(72.7%)接受转化胃癌切除手术,其中5例(62.5%)接受R0切除。本研究术前中位化疗疗程为6(3~8)个。本研究病人的1年总生存率为63.6%(7/11),其中接受胃癌切除手术病人和P3期病人的1年总生存率分别达87.5%(7/8)和50.0%(4/8)。主要化疗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中3/4级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2%(2/11)和36.4%(4/11)。所有病例均未发生NIPS和手术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NIPS转化治疗对胃癌腹膜转移病人有效且安全,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化疗
下载PDF
基于浆肌双瓣技术的食管胃吻合应用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附1例贲门部胃肠间质瘤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超 陆晟 +4 位作者 何相宜 冯润华 李琛 燕敏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浆肌双瓣技术的食管胃吻合应用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于2019年9月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的贲门部胃肠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汇总分析浆肌双瓣技术应用于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 目的:探讨基于浆肌双瓣技术的食管胃吻合应用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于2019年9月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的贲门部胃肠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汇总分析浆肌双瓣技术应用于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文献资料。结果:本例为67岁男性病人,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贲门部胃肠道间质瘤。成功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法为基于浆肌双瓣技术的食管胃吻合。总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分别为280 min和100 min,术中出血量为40 m 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 d,进食流质时间为4 d,术后住院时间为8 d,无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内镜检查提示无反流性食管炎。文献报道显示,基于浆肌双瓣技术的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4.2%、0~0.7%、4.0%~29.1%和0~8.3%。结论:基于浆肌双瓣技术的食管胃吻合应用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安全且可有效预防胃食管反流,可选择性应用于胃上1/3肿瘤病人,但仍需高度重视其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肌双瓣技术 食管胃吻合术 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 反流性食管炎 胃肠间质瘤
下载PDF
miR-12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靶基因Crk的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芳 冯润华 +4 位作者 陈雪华 于颖彦 苏丽萍 燕敏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4期359-365,共7页
目的:分析miR-126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并鉴定miR-126的靶基因,以阐明miR-126在胃癌发生机制中的功能。方法:采用qRT-PCR分别检测miR-126在胃癌细胞株、正常胃黏膜组织、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胃癌及配对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并与胃癌组... 目的:分析miR-126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并鉴定miR-126的靶基因,以阐明miR-126在胃癌发生机制中的功能。方法:采用qRT-PCR分别检测miR-126在胃癌细胞株、正常胃黏膜组织、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胃癌及配对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并与胃癌组织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出miR-126的靶基因,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加以验证;采用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miR-126对靶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126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及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的表达水平。miR-126在60例病人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水平显著低于其在配对癌旁组织中表达的水平;且胃癌组织miR-126表达水平低者,肿瘤组织体积较大,胃壁浸润较深,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也较晚。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Crk mRNA的3′UTR含有miR-126直接作用的靶序列,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靶序列,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证实miR-126对Crk蛋白表达的调控发生在转录后水平。结论:miR-126有望成为研究胃癌的新型标志物;miR-126通过对其靶基因Crk的调控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CRORNA CRK
下载PDF
基于胃十二指肠重叠法三角吻合的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附2例报告)
12
作者 严超 刘文韬 +12 位作者 杨中印 倪震天 徐玮 毕任达 郑亚南 华子辰 朱正伦 冯润华 姚学新 陈明敏 李琛 燕敏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胃十二指肠重叠法三角吻合的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例使用达芬奇Si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为33岁女性远端胃癌病人... 目的 :探讨基于胃十二指肠重叠法三角吻合的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例使用达芬奇Si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为33岁女性远端胃癌病人,病例2为77岁男性病人。两者均成功完成全机器人远端胃癌D2淋巴结清扫以及胃十二指肠重叠法三角吻合,手术时间分别为210 min和240 min。术中出血量20 m L和100 m 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2枚和24枚。上、下切缘病理检查结果均未见癌残留。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0 d和2.5 d,进食流质时间4 d和5 d,术后住院6 d和8 d。两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基于胃十二指肠重叠法三角吻合的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可行且安全,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胃切除术 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三角吻合术
下载PDF
术前、术后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作用的评估和比较
13
作者 曹卫国 车锦凤 +3 位作者 冯润华 许赪 范可成 姚晓虹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评估和比较辅助性术前、术后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88年2月~1995年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176例,配合手术分别采用术前单次放疗、术前常规放疗和术后放疗。术前单次放疗组38例,剂量为5Gy,并于放疗后48h内手术;术前... 评估和比较辅助性术前、术后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88年2月~1995年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176例,配合手术分别采用术前单次放疗、术前常规放疗和术后放疗。术前单次放疗组38例,剂量为5Gy,并于放疗后48h内手术;术前40Gy常规放疗组43例,多为临床晚期(T3~4占60.5%),中位剂量40Gy,放疗后休4周再行手术;术后放疗组95例,以病变晚期和淋巴结阳性为主(T3~4占62.1%,T2~4N+占81.1%),采用中位剂量54Gy常规分割,疗程约6周,手术后3~4周开始接受放疗。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84个月,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术前单次放疗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50.0%,常规术前40Gy放疗组为67.4%和51.1%;术后放疗组为58.9%和43.1%;3组的3年、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3.1%和23.6%、11.6%和27.9%及23.1%和28.4%。经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2组术前放疗的3年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术后放疗组(P<0.05),两者的5年局部复发率及3年、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经χ2检验,术前单次放疗组和术前常规放疗组的急性及远期副反应均明显低于术后放疗组。结论:适当剂量的术前放疗与术后放疗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和较低的放疗后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手术前 手术后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反义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拥军 朱正纲 +3 位作者 冯润华 李建芳 刘炳亚 尹浩然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 克隆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反义端粒酶RN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H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扩增出人hTR部分cDNA序列,将该片段分别正向和... 目的 克隆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反义端粒酶RN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H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扩增出人hTR部分cDNA序列,将该片段分别正向和反向插入PEF6/V5-His-TOPO载体后构建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随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该正、反义载体转染入人胃癌细胞株MKN-45,用TRAP法观察后者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所克隆的基因片段其碱基序列与文献报导完全一致,且插入载体的方向完全正确。与正常对照、转染正义载体、空载体者比较,转染反义载体者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结论 本实验已成功克隆了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的部分序列并成功构建hTR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而且反义端粒酶RNA能有效降低人胃癌细胞株MKN-45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人端粒酶RNA组分 胃癌 细胞端粒酶活性 真核表达载体 反义核酸
下载PDF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时架前冒顶控制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润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10-113,共4页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时冒顶频繁,控顶困难,严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工作面架前冒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对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时架前冒顶防治进行不断探索,在技术和管理上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时冒顶频繁,控顶困难,严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工作面架前冒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对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时架前冒顶防治进行不断探索,在技术和管理上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在遇地质构造期间,通过采用有效手段便可保证综放支架安全通过地质构造。以伯方煤矿二盘区3207工作面工程实际为例,运用具体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工作面安全通过地质构造断层。该方法可为类似构造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 过地质构造 架前冒顶 控制技术
下载PDF
矿井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润华 《煤》 2014年第7期59-60,72,共3页
瓦斯抽采是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根本措施,文章介绍了我国一些矿区采用的瓦斯抽采方法,分析了瓦斯抽采的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抽采利用不到位、抽采率低、抽放效果不够理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抽放效果的... 瓦斯抽采是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根本措施,文章介绍了我国一些矿区采用的瓦斯抽采方法,分析了瓦斯抽采的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抽采利用不到位、抽采率低、抽放效果不够理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抽放效果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抽采率 煤层透气性
下载PDF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实现煤矿本质安全
17
作者 冯润华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4年第10期24-25,45,共3页
文章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围绕为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如何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管理而进行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本质安全 管理 煤矿 安全生产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率对T2~T3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0
18
作者 冯润华 朱正纲 +4 位作者 燕敏 陈军 项明 尹浩然 林言箴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在T2~T3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38例接受胃癌D2根治术治疗且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大于或等于15枚的T2-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率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是否与检出的淋巴结...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在T2~T3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38例接受胃癌D2根治术治疗且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大于或等于15枚的T2-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率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是否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具有相关性和淋巴结转移率等病理因素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判定淋巴结转移率预测T2~T3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死亡与否的准确性,并与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的预测结果比较。结果淋巴结转移率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而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则具有相关性。单因素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率是T2~T3期胃癌患者预后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率预测T2—T3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死亡与否的ROC曲线下面积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大于或等于15枚时。T2~T3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低与清扫的淋巴结总数不相关;淋巴结转移率是T2~T3期胃癌患者预后主要独立性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率预测T2~T3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死亡与否的准确性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的预测能力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肿瘤分期 预后
原文传递
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陆晟 燕敏 +8 位作者 李琛 严超 姚学新 陈敏明 冯润华 毕任达 刘文韬 朱正伦 朱正纲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70例老年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年龄在70~79岁者220例(普通老...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70例老年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年龄在70~79岁者220例(普通老年组),≥80岁者(高龄老年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术后近期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患者中,有161例(59.6%)术前伴有2种或2种以上的共患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154例,57.0%)和贫血(126例,46.7%),其次是糖尿病(53例,19.6%)、心律失常(52例,19.3%)、心血管病(33例,12.2%)及慢性肺病(28例,10.4%)。肿瘤位于下1/3胃者较多(116例,43.O%),病理类型主要为低分化癌(152例,56.3%),肿瘤TNM分期以Ⅲ期为主(138例,51.1%)。高龄老年组患者较普通老年组患者术前伴有更多的共患疾病(P=0.048),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术前输血、术中合并胆囊切除和行空肠营养性造瘘的患者也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29、0.019、0.007和0.037],但肿瘤侵犯神经者高龄老年组[16.0%(8/50)]少于普通老年组[30%(66/220),P=0.045];两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全组患者有121例(44.8%)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30例(11.1%)为严重并发症,死亡4例(1.5%);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者47例(17.4%),以感染(10.4%,28例)和瘘(7.8%,21例)为多;非手术相关并发症者107例(39.6%),以肺部感染(17.8%,48例)、高血压(8.5%,23例)及心律失常(6.3%,17例)为多.高龄老年组患者术后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并发症以及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组(P〈0.05).但两组间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仅尿路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年龄(χ2=7.308,P=0.007)、共患疾病数目(χ2=10.872,P=0.001)、术前伴有心血管病(χ2=9.412,P=0.002)、高血压(χ2=4.934,P=0.026)等共患疾病以及术前输血(χ2=3.911,P=0.048)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变量分析显示,仅共患疾病数目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10,95%CI:1.710~4.616,P=O.000)。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共患疾病多,增加了术后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制定老年胃癌患者外科诊疗方案时,应重点关注其共患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以提高手术安全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高龄 临床病理特征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的腹腔镜诊断和腹腔内联合全身双向化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0
作者 严超 杨中印 +14 位作者 施敏 徐玮 倪震天 华子辰 刘文韬 朱正伦 毕任达 郑亚南 冯润华 姚学新 陈明敏 李琛 张俊 燕敏 朱正纲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腹腔镜诊断的价值和腹腔内联合全身双向化疗(BIP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既往接受胃癌D 2根治术,无同时性远处转移;(2)胃癌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3)除腹膜复发...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腹腔镜诊断的价值和腹腔内联合全身双向化疗(BIP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既往接受胃癌D 2根治术,无同时性远处转移;(2)胃癌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3)除腹膜复发转移外,无其他远处转移征象;(4)年龄18~75岁;(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活动状态评分≤2分;(6)治疗前评估认为可耐受手术和化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连续收治且符合上述标准的8例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2(38~68)岁。8例患者先接受腹腔镜或者剖腹探查,参照Sugarbaker腹膜癌指数(PCI)和日本胃癌研究会制定的胃癌腹膜转移分级进行评估,于下腹部皮下埋置腹腔化疗泵,接受21 d为1疗程的化疗。化疗第1和第8天,经化疗泵向腹腔内输注紫杉醇(20 mg/m^2),并经静脉输注紫杉醇(50 mg/m^2);同时,连续14 d每日口服替吉奥(80 mg/m^2),休息7 d。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15日。结果:8例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患者中,1例由于存在完全性结肠梗阻,接受剖腹探查+末端回肠袢式造口术,其余7例均成功行腹腔镜探查并明确诊断腹膜复发转移;2例同时伴有卵巢转移者接受腹腔镜下双侧附件切除术。中位随访时间为17.5(1.5~39.0)个月,BIPS中位疗程数为11(1~30)个疗程,BIPS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个月。BIPS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其中3~4级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别为1例和2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BIPS治疗相关的死亡。胃癌术后的总体生存的中位时间为40.0个月。结论:腹腔镜探查用于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的诊断安全、可行;BIPS对胃癌腹膜复发转移的治疗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膜转移 化疗 腹腔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