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国时期桂越边境边民互市的历史概况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冯炳玑
-
出处
《东南亚纵横》
1991年第3期38-40,共3页
-
文摘
桂西南与越北疆土毗邻,自古以来,双方边民历来互相来往,经营小生意。此种小额贸易,双方边境地区一贯称为“趁圩”或“赶圩”,由于接触频繁,我方边民大都能说越南话,越方边民也会说我边区的“壮话”。所谓边区,按规定,是指国境线两侧各15公里以内的地区而言,边区内的居民则称之为边民。自越南沦为法属殖民地后,中越之间重新划定国界,从此双方边民互市趁圩或探亲访友必需具备进出国境的证件,均由设在沿边的双方对汛署签发,发给边民专用。此种证件我方名为“长行过界准单”,
-
关键词
历史概况
小额贸易
边境地区
壮话
桂西南
方名
越北
重庆府
币值稳定
谅山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抗战时期的“中法混合委员会”
- 2
-
-
作者
冯炳玑
-
出处
《印度支那》
1989年第4期63-63,共1页
-
文摘
中法混合委员会是抗日战争期间出现的一个临时机构。我曾参加它的一些活动,现追忆如下。自“七·七”事变,日寇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国际局势剧烈动荡。广西与越南毗邻,日寇的战火是否会烧到广西或越南,殊堪疑虑。为此,事变后不久,广西省政府派广西全边对汛督办署的外交课长吴助之以省政府代表的身份常驻河内,与越南总督府保持联系,以对汛间正常外交关系作掩护,秘密交换日军情报。当时的督办郑承典,原是广西绥靖主任公署办公厅主任外调。
-
关键词
抗日战争期间
混合委员会
侵华战争
绥靖主任
临时机构
交换日
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
日本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