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因子-κB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爵荣 杨幼林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41-243,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为公认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细胞核转录调节因子,在炎性反应中起到枢纽作用。近年来有关NF-κB通路与UC之间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在通...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为公认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细胞核转录调节因子,在炎性反应中起到枢纽作用。近年来有关NF-κB通路与UC之间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在通路各环节进行阻断时,该病的动物模型可获得明显的疗效。该文就NF-κB通路在UC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溃疡性结肠炎 核因子-ΚB抑制剂 脱氢环氧甲基醌霉素 P65 反义寡核苷酸
下载PDF
饮料饮用量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倩 李瑾 +4 位作者 冯爵荣 王帆 林雪 向莉 张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91-295,299,共6页
目的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风险与饮料饮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在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上进行搜索获得所有相关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3 246例UC患者和5 494例对照,综合分析显示,酒... 目的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风险与饮料饮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在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上进行搜索获得所有相关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3 246例UC患者和5 494例对照,综合分析显示,酒精性饮料的饮用量与UC发病风险无关(RR=0.95,95%CI:0.72~1.26,I^2=65.7%,n=6),但在亚洲人群亚组内呈显著正相关(RR=1.33,95%CI:1.05~1.69,I^2=45.4%,n=3);咖啡的饮用量与UC的发病风险可能存在负相关(RR=0.58,95%CI:0.33~1.05,I^2=87.5%,n=6);软饮料的饮用量与UC的发病率呈正相关(RR=1.66,95%CI:1.27~2.19,I^2=12.9%,n=5),尤其在高加索人群中(RR=1.84,95%CI:1.32~2.57);茶的饮用量与UC的发病风险也呈负相关(RR=0.70,95%CI:0.58~0.84,I^2=0,n=2)(两项研究对象均为亚洲人群)。结论此次Meta分析提示,大量饮用软饮料可增加UC的发病风险,而多喝茶可降低此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 饮用量 溃疡性结肠炎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倩 李瑾 +5 位作者 刘青 冯爵荣 王帆 林雪 向莉 张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s ratio,PLR)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比较NLR、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s ratio,PLR)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比较NLR、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独立及联合评价疾病活动度的效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CD患者30例(132例次),健康对照组99名(99例次),收集纳入对象的一般临床信息及NLR、PLR、CRP、ESR等检查结果,采用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进行疾病活动度的评分。同时前瞻性观察上述30例CD患者中20例(共49例次),观察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每次就诊时均需完善血常规、CRP、ESR及简化CDAI评分。结果活动期CD的NLR和PLR均高于缓解期(P<0.05)。经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NLR、PLR区分活动期CD与缓解期CD的阈值分别为3.02、238.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6%、47.1%和69.5%、84.2%;曲线下面积(AUC)均小于CRP及ESR,但结合NLR与CRP或ESR后其预测效能较CRP、ESR独立预测时均有提高,当结合NLR、ESR、CRP三者预测CD活动度时,效能最高。结论 PLR、NLR均可区分活动期CD与缓解期CD,但其独立预测效能不及CRP或ESR,当CRP或ESR联合NLR预测CD活动度时,效能均较前提高,联合NLR、ESR、CRP水平,其预测CD活动度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克罗恩病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丁酸钠对小鼠结肠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林雪 王帆 +3 位作者 冯爵荣 赵秋 陶文惠 李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7类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空白组、实验组,正常组饮水,另外3组给予4.5%DSS连续7 d,建立结...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7类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空白组、实验组,正常组饮水,另外3组给予4.5%DSS连续7 d,建立结肠炎模型。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每日1次灌胃丁酸钠0.2 m L连续7 d。监测各组的小鼠体重、生存情况、结肠长度变化,以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改变,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IL-4、IL-6、IL-10]、Th1类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Th17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第7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显著降低(P<0.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5),结肠组织IL-4、IL-6、IL-10、TNF-α、IFN-γ、IL-17表达均增高。干预后第7天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的体重明显升高(P<0.05),结肠明显伸长(P<0.05),生存率明显增高(50%vs 70%),实验组的IL-4、IL-6、IL-10、TNF-α、IFN-γ、IL-17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367.89±29.83)vs(693.49±228.77)pg·m L^(-1),(256.29±34.18)vs(704.49±179.00)pg·m L^(-1),(392.44±28.70)vs(992.34±159.93)pg·m L^(-1),(361.81±63.39)vs(816.31±204.00)pg·m L^(-1),(302.43±42.59)vs(527.58±152.27)pg·m L^(-1),(250.10±36.15)vs(400.16±118.28)pg·m L^(-1)(均P<0.05);实验组各细胞因子均接近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的比值:IL-4为1.94,IL-6为1.51,IL-10为1.62,TNF-α为1.13,IFN-γ为1.34,IL-17为1.31。病理等级评估,模型组均为Ⅱ级以上;经丁酸钠干预后,实验组明显优于空白组,2组分别有71.0%,38.5%降为Ⅱ级以下。结论丁酸钠通过促进Th1/Th2/Th17类细胞因子平衡发挥促进结肠炎缓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白细胞介素-4 肿瘤坏死因子-Α 结肠炎小鼠
原文传递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若干临床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爵荣 邱骁 +2 位作者 邓长生 赵秋 李瑾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严重累及胃肠道的原因尚未十分清楚的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两个临床亚型,即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表现...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严重累及胃肠道的原因尚未十分清楚的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两个临床亚型,即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浓血便、体重减轻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等。在西方国家该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病率呈加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英夫利西单抗 不应答 现状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瑾 林雪 +1 位作者 王帆 冯爵荣 《医学新知》 CAS 201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 ecolitis,UC)。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炎症性肠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