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地居室型植物工厂叶菜种植模式与示范
1
作者 杨立宾 冯玉胜 《黑龙江科学》 2015年第14期24-25,7,共3页
严寒地区冬季低温寡照,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农业生产,因此要进行居室型植物种植研究。本文以伊春市汤旺河区为例,提出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微型植物工厂或者居室小菜园,进行寒地冬季叶菜生产模式示范。
关键词 寒地 居室 植物工厂 叶菜 种植
下载PDF
伊春林区全面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 加快发展森林特色产业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玉胜 《中国林业经济》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伊春市委、市政府"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辩证思想,通过对伊春林区森林资源状况和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在继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搞好常规抚育和造林的同时,大力开展森林综合抚育和林...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伊春市委、市政府"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辩证思想,通过对伊春林区森林资源状况和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在继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搞好常规抚育和造林的同时,大力开展森林综合抚育和林冠下造林,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分密度,提高林地产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恢复进程;科学认识和利用林区森林资源优势,找准林区产业定位,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森林生态食品、林木精深加工、生物质绿色能源开发等森林特色产业,进一步构建林区接续替代产业新格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注重科技、健全产业链条,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活力,加快林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保护培育 产业定位 发展方式 特色产业
下载PDF
在实施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3
作者 冯玉胜 李爱萍 《甘肃教育》 2004年第1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教学中 教师观 新课改 数学能力 指导者 评价者 灌输 激励 知识 转变观念
下载PDF
劳动课必须加强劳动技能训练
4
作者 冯玉胜 《湖北教育》 1995年第9期43-44,共2页
劳动课必须以学生劳动实践 为主体,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寓劳动观点的思想教育于培养学生“会劳动”的实践之中。当前的劳动课教学,基本上能做到“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体”,但“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这点普遍较忽视。劳动课要加强劳... 劳动课必须以学生劳动实践 为主体,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寓劳动观点的思想教育于培养学生“会劳动”的实践之中。当前的劳动课教学,基本上能做到“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体”,但“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这点普遍较忽视。劳动课要加强劳动技能的训练,教师就必须明确:劳动技能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训练,教师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技能训练 劳动课教学 方法和要求 劳动实践 技能训练体系 教师 课堂小结 正确使用 思想教育 技能分类
下载PDF
攻坚务实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5
作者 冯玉胜 《奋斗》 2012年第5期64-64,共1页
一、坚持标准,突出特点,打造功能完备的旅游名镇 “两个规划”一起落实。先后编制完成了《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伊春市汤旺河旅游名镇总体规划》,始终坚持用规划带动和统筹国家公园建设与旅游名镇建设,重点解决生态... 一、坚持标准,突出特点,打造功能完备的旅游名镇 “两个规划”一起落实。先后编制完成了《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伊春市汤旺河旅游名镇总体规划》,始终坚持用规划带动和统筹国家公园建设与旅游名镇建设,重点解决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新上项目和旧城改造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旅游 务实 国家公园 公园建设 城市建设 生态建设 旧城改造 规划
原文传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森林特色产业发展
6
作者 冯玉胜 《奋斗》 2009年第5期29-31,共3页
森林特色产业是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前提,直接以森林资源为原料或基础及背景的产业,是可再生、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产业。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产业,在林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 特色产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 培育 生态型产业 可持续发展 社会效益 文明发展
原文传递
国有林区发展史上的一项创举——兼谈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7
作者 冯玉胜 王柏成 刘秉新 《奋斗》 2006年第10期38-40,共3页
2006年4月29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黑龙江省伊春市5个林业局的15个林场8万公顷(施业区)林地展开。标志着中国国有林业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国有林区 发展史 创举 黑龙江省 改革试点 林业发展 林业局
原文传递
加大“两区”建设力度 构建和谐林区
8
作者 冯玉胜 《奋斗》 2006年第12期46-46,共1页
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的决策完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建设生态大省和构建和谐龙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搞好“两区”建设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 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的决策完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建设生态大省和构建和谐龙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搞好“两区”建设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解决林区职工的生存问题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紧紧围绕人的生存来规划设计“两区”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林区 生态经济区 六中全会精神 科学发展观 生态功能区 小兴安岭
原文传递
努力构建林区和谐社会
9
作者 冯玉胜 《奋斗》 2006年第2期50-50,共1页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社区工作已经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那么,作为森工企业,如何参与地方社区工作,在构建林区和谐社会中有所建树呢?
关键词 和谐 社会 林区 社区工作 森工企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