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薛敏 李智 +3 位作者 原栋洋 卫玉华 赵芊 冯瑞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瘢痕疙瘩是发生于皮肤表面的纤维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手术切除可以直接有效去除病灶,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因此临床常与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复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注射类的糖皮... 瘢痕疙瘩是发生于皮肤表面的纤维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手术切除可以直接有效去除病灶,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因此临床常与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复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注射类的糖皮质激素、钙通道阻滞剂、抗肿瘤药物、肉毒素等,以及外涂的免疫调节剂、硅凝胶、洋葱提取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及中药制剂等。注射类药物起效较快,但同时疼痛、局部皮肤萎缩坏死等不良反应也较多;外涂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其起效较慢,且操作后注意事项较多,如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刮蹭等。临床上多采用两种甚至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药物疗法 糖皮质激素 抗肿瘤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 肉毒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瑞铮 张春萍 张宝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839-840,共2页
目的应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评价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1例患有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采用强脉冲光进行1-3次治疗,每隔3周一次,对比拍照、记录,做出评估。结果患者均能配合治疗,其中痊愈165例(71.43%);明显有效22例(... 目的应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评价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1例患有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采用强脉冲光进行1-3次治疗,每隔3周一次,对比拍照、记录,做出评估。结果患者均能配合治疗,其中痊愈165例(71.43%);明显有效22例(9.52%);一般有效15例(6.49%);总有效率达87%。结论通过设定合适的治疗参数,采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毛细血管扩张 治疗
下载PDF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与预后(附5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冯瑞铮 张宝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126-1127,共2页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不同治疗方法,以及术后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8-01在我院治疗的50例DFSP患者,通过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50例DFSP患者均行扩...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不同治疗方法,以及术后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8-01在我院治疗的50例DFSP患者,通过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50例DFSP患者均行扩大切除术,术后联合放疗的25例中局部复发3例,术后未放疗的25例中局部复发10例,但均无远处转移。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且术后辅以放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纤维肉瘤 手术治疗 放疗
下载PDF
大鼠腹部穿支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冯瑞铮 吴志雄 董佳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穿支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初步探讨其微血管构筑的形式。方法建立大鼠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动物模型,术后7天时比较其与随意皮瓣成活率的差异;乳胶灌注皮瓣,制作血管透明标本。结果穿支皮瓣成活率明显较随意皮瓣高(p<0.01)... 目的研究穿支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初步探讨其微血管构筑的形式。方法建立大鼠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动物模型,术后7天时比较其与随意皮瓣成活率的差异;乳胶灌注皮瓣,制作血管透明标本。结果穿支皮瓣成活率明显较随意皮瓣高(p<0.01),透明标本提示“穿支血管树”及树间吻合支是其微血管构筑的主要形式。结论在大鼠腹部建立穿支皮瓣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皮瓣 成活率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15例轴型皮瓣术前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瑞铮 赵宇芳 +1 位作者 陈武 张宝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轴型皮瓣移植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拟移植的轴型皮瓣,术前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其进行主供血管及穿支的扫描,并记录皮瓣轴心动脉的起源、穿支数目、血管外径、管腔光滑度、血栓检出等,并作体表定位,并与术...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轴型皮瓣移植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拟移植的轴型皮瓣,术前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其进行主供血管及穿支的扫描,并记录皮瓣轴心动脉的起源、穿支数目、血管外径、管腔光滑度、血栓检出等,并作体表定位,并与术中解剖测值相对照。结果高频超声对15例拟移植皮瓣的供皮瓣区动脉血管所作的探测,检出皮瓣内深部动脉干15条,穿支动脉47条,各皮瓣轴心动脉起始部外径为0.2-2.0mm,管腔光滑,未见血栓检出。手术验证超声定位血管符合率100%,未见血管变异及缺如现象。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对皮瓣轴心血管状况做出准确可靠的评价,为临床皮瓣的术前设计和术中成功切取提供保障,提高了皮瓣术后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轴型皮瓣 血供
下载PDF
穿支皮瓣微循环血流量的动态观察及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瑞铮 弓军胜 董佳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985-98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腹部穿支皮瓣形成后微循环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及组织学改变。方法选取5只SD大鼠作为实验组,建立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模型,在皮瓣蒂部、中段、远段选取3个测量点,于术前、术后不同时段进行微循环血流测量;于术后7d,分别切取皮... 目的研究大鼠腹部穿支皮瓣形成后微循环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及组织学改变。方法选取5只SD大鼠作为实验组,建立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模型,在皮瓣蒂部、中段、远段选取3个测量点,于术前、术后不同时段进行微循环血流测量;于术后7d,分别切取皮瓣距蒂部中1/3处组织块及正常5只大鼠(对照组)腹部组织块,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并进行血管计数,外径、管壁厚度测量。结果皮瓣蒂部、中段、远段在皮瓣形成后的血流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与正常大鼠腹部组织相比,穿支皮瓣内血管增多,微小动静脉管壁变薄。实验组内平均血管密度为(35.55±6.36)个/cm2,对照组为(28.67±5.39)个/cm2。实验组平均血管外径、平均管壁厚度分别为(43.04±8.69)μm和(10.20±3.03)μm,对照组为(32.87±7.80)μm和(15.95±4.71)μm,两组平均血管外径、平均管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皮瓣形成后皮瓣内原有血管扩张和新生毛细血管长入是其成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微循环 平均血管密度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穿支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瑞铮 杨时昕 董佳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大鼠腹部穿支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后皮瓣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ml)0.2ml,对照组注射0.9%生理盐水0.2ml,术后24h、48h重复注射。术后1,...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大鼠腹部穿支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后皮瓣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ml)0.2ml,对照组注射0.9%生理盐水0.2ml,术后24h、48h重复注射。术后1,2,3,7d取材,测定皮瓣坏死率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实验组皮瓣坏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SOD活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MDA和NO含量则降低(P<0.05)。结论局部应用地塞米松能提高穿支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地塞米松 大鼠
下载PDF
200例要求实施美容整形术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时昕 余秀琴 +2 位作者 弓军胜 王小兵 冯瑞铮 《护理研究》 2001年第5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美容整形术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下载PDF
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 被引量:7
9
作者 董佳生 王涛 +4 位作者 冯瑞铮 徐华 王碧菠 戴传昌 王毅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54-156,137,共4页
目的为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缺失的病人建立一种供区隐蔽、损伤小,形态逼真,多数病人愿意接受的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在以腹直肌为蒂的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的基础上,保留腹直肌及其前鞘,形成以腹壁下动脉及其肌肉穿支直接... 目的为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缺失的病人建立一种供区隐蔽、损伤小,形态逼真,多数病人愿意接受的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在以腹直肌为蒂的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的基础上,保留腹直肌及其前鞘,形成以腹壁下动脉及其肌肉穿支直接供血的横行下腹部游离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受区血管选择同侧或对侧胸廓内动、静脉。根据再造乳房的水平高度,血管吻合点定位在不同肋间。皮瓣移植后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游离移植乳房再造,共46例,41例双蒂穿支皮瓣的病例全部成活;5例单侧穿支供血的皮瓣其中2例远端出现缺血现象。随访5个月-3年,再造乳房外形、质地满意,未见腹壁薄弱、腹疝等腹部并发症发生。下腹供区瘢痕隐蔽,同时也达到了腹壁整形减肥的效果。结论横行下腹部DIEP瓣乳房再造,供区损伤小、组织量充足、血供丰富,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法。DIEP瓣也能根据需要修复多种软组织缺损,本方法在满足受区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供区的损伤。这种皮瓣的应用代表了整形外科皮瓣移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乳房再造 缺损
下载PDF
耳部烧伤并发耳软骨炎的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时昕 冯瑞铮 +2 位作者 王小兵 弓军胜 李慧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47-548,共2页
对 35例 5 9只耳部烧伤患者并发耳软骨炎的治疗及 16例 2 2只耳部烧伤患者采用爱疗素、10 %磺胺嘧啶银糊剂及氯霉素粉剂预防耳软骨炎发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认为 ,局部采用 10 %磺胺嘧啶银糊剂 ,爱疗素软膏及氯霉素粉进行治疗 ,对耳... 对 35例 5 9只耳部烧伤患者并发耳软骨炎的治疗及 16例 2 2只耳部烧伤患者采用爱疗素、10 %磺胺嘧啶银糊剂及氯霉素粉剂预防耳软骨炎发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认为 ,局部采用 10 %磺胺嘧啶银糊剂 ,爱疗素软膏及氯霉素粉进行治疗 ,对耳部创面有明显的抗感染、收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清创术 耳部烧伤 并发症 耳软骨炎
下载PDF
应用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红艺 马小兵 +2 位作者 李斌 钱文江 冯瑞铮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强脉冲光治疗仪治疗不同程度颜面毛细血管扩张81例,统计其病变程度、治疗参数、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1例患者中病变程度分别为轻度27例、中度3... 目的探讨应用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强脉冲光治疗仪治疗不同程度颜面毛细血管扩张81例,统计其病变程度、治疗参数、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1例患者中病变程度分别为轻度27例、中度35例、重度19例。经3~6次治疗后,改善程度:优17例、良46例、一般18例、无效0例。治疗后反应:轻微37例、中度30例、严重14例。结论在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治疗中应用强脉冲光技术是安全有效的,该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下载PDF
不同时期失面神经支配肌细胞直径与酶含量变化的研究
12
作者 余睿芳 张宝林 +1 位作者 王峰 冯瑞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22-42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大鼠眼轮匝肌失神经支配后肌细胞直径与酶含量的变化,为临床面神经损伤最佳手术修复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面神经损伤大鼠模型,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及比色分析技术,分别观察面神经离断术后第1、3天,第1、2、4、...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大鼠眼轮匝肌失神经支配后肌细胞直径与酶含量的变化,为临床面神经损伤最佳手术修复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面神经损伤大鼠模型,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及比色分析技术,分别观察面神经离断术后第1、3天,第1、2、4、6、8周眼轮匝肌肌细胞直径和Ca2+-ATP酶、Na+-K+-ATP酶含量的变化。结果:面神经离断术后眼轮匝肌肌细胞直径从正常值降到只占正常值的20%;Ca2+-ATP酶、Na+-K+-ATP酶的灰度值亦分别从术后1天的(1.24±0.17)、(8.55±0.36)增加到术后8周的(1.42±0.10)、(9.74±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面神经离断术后眼轮匝肌肌细胞直径、Ca2+-ATP酶、Na+-K+-ATP酶含量下降,并且随失神经支配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提示面神经损伤修复手术应早期进行,有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支配 不可逆肌萎缩 肌细胞 CA2+-ATP酶 NA+-K+-ATP酶
下载PDF
135例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吸脂术临床体会
13
作者 赵红艺 冯瑞铮 +2 位作者 马小兵 李斌 钱文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明确高频电场吸脂术对于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度。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97-2006年应用高频吸脂机结合肿胀麻醉技术行脂肪抽吸术的50岁以上患者135例,对其年龄、部位、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吸出物总量、效果评价等指标综合分... 目的明确高频电场吸脂术对于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度。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97-2006年应用高频吸脂机结合肿胀麻醉技术行脂肪抽吸术的50岁以上患者135例,对其年龄、部位、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吸出物总量、效果评价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135例患者中最大年龄者70岁,最小50岁。行腹部吸脂者82例,大腿部21例,髂腰及臀部18例,上肢及肩胛区14例。术后满意患者127例,不满意患者8例。发生感染1例,积液3例,凹凸不平患者4例。结论高频电场吸脂术对中老年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场吸脂术 肿胀麻醉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有关传导分子mRNA水平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弓军胜 冯瑞铮 余睿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848-850,共3页
目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蛋白(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有关传导分子mRNA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切取确诊为瘢痕疙瘩患者的部分瘢痕疙瘩组织,正常者的皮肤作为对照组;细胞总RNA提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 目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蛋白(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有关传导分子mRNA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切取确诊为瘢痕疙瘩患者的部分瘢痕疙瘩组织,正常者的皮肤作为对照组;细胞总RNA提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IEG、Smad2、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TIEG、Smad2 mRNA表达远高于正常皮肤,Smad7 mRNA表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瘢痕疙瘩中的成纤维细胞表达TIEG增高,使表达Smad2增强,Smad7减弱,促使瘢痕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传导分子 MRNA表达
下载PDF
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利难 冯瑞铮 张宝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3期20-23,26,共5页
目的探究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是否能成为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于3D支架中的有效媒介,是否具有促进骨组织再生、新生骨成熟及血管化的作用,为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策略及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兔BMSCs... 目的探究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是否能成为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于3D支架中的有效媒介,是否具有促进骨组织再生、新生骨成熟及血管化的作用,为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策略及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兔BMSCs至第三代作为种子细胞,分别应用PRP组、乏血小板血浆(PPP组)重悬BMSCs,双相接种法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另设对照组,通过检测支架内DNA含量、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对比细胞的接种效率、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 PRP组的成骨量较PPP组和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用PRP介导的双相接种法可以促进BMSCs在细胞/支架复合物中增殖并向成骨分化;PRP双相接种法是一种可行的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含血小板血浆 3D-PLGA支架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面肌超微结构及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峰 张宝林 +1 位作者 冯瑞铮 余睿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9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大鼠失神经支配眼轮匝肌超微结构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为选择最佳修复时机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大鼠失神经支配眼轮匝肌模型,分正常组,术后1、3d,1、2、4、6周组标本,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Masson染色检测胶原... 目的研究大鼠失神经支配眼轮匝肌超微结构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为选择最佳修复时机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大鼠失神经支配眼轮匝肌模型,分正常组,术后1、3d,1、2、4、6周组标本,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Masson染色检测胶原纤维与肌细胞面积比的变化。结果 (1)不同时间组肌组织中胶原纤维与骨骼肌细胞面积比总体有差异(P<0.05),并且随着失面神经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2)失神经肌组织超微结构由正常的结构功能,随时间的延长,肌纤维膜系统肿胀、排列紊乱、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变性、溶酶体增生等并进一步加重。结论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延长,胶原纤维增多、肌肉萎缩越明显,肌组织失神经损伤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应在发现损伤后尽早修复,以恢复面神经支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支配 骨骼肌 超微结构 胶原纤维 大鼠
下载PDF
胶原蛋白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治疗颈部皱纹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张俊 弓军胜 +4 位作者 李立国 宋海清 杨民峰 张转转 冯瑞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治疗颈部皱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太原美媛荟整形医院美容皮肤科收治的50例颈部皱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治疗颈部皱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太原美媛荟整形医院美容皮肤科收治的50例颈部皱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注射治疗,试验组采用胶原蛋白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次,治疗周期间隔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3次后及末次治疗后3个月进行拍照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84%。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即刻、治疗3次后的Allergan颈部横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蛋白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治疗颈部皱纹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胶原蛋白 颈部皱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