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生理周期心电图T波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砚瑜 唐诚 +3 位作者 陆娟 赖剑波 陈永清 谭兴普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研究女性生理周期中心电图T波改变的特点,并探讨其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中出现心电图T波改变的健康育龄女性100例,分别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水平,并进行相... 目的研究女性生理周期中心电图T波改变的特点,并探讨其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中出现心电图T波改变的健康育龄女性100例,分别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育龄女性生理周期(月经期、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子宫内膜分泌期)心电图T波改变的主要特征为低平或倒置,而排卵期心电图T波正常(变成直立);排卵期雌二醇水平为(314.6±95.8)pmol/L,明显低于月经期的(336.4±117.5)pmol/L、子宫内膜增生期的(438.4±135.4)pmol/L以及子宫内膜分泌期的(342.1±119.6)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育龄女性生理周期雌激素水平变化与心电图T波改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714,P<0.05)。结论健康育龄女性生理周期内心电图存在一定的T波改变,其可能与生理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女性 月经周期 心电图 T波 雌激素
下载PDF
心电图在不典型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砚瑜 唐诚 +3 位作者 赖剑波 陆娟 陈永清 谭兴普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患者出现不典型心肌梗死时用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诊治疑似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别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第2天、第3天进行检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 目的:探讨患者出现不典型心肌梗死时用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诊治疑似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别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第2天、第3天进行检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将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为诊断标准,心电图检查出12例正后壁心肌梗死,15例前臂心肌梗死,19例下壁心肌梗死,13例出现两处合并心肌梗死。检出率到达98.3%。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在患者入院检查心电图常规时,常表现出心电图不突出的异常改变,容易在诊断中被忽略,但仔细观察QRS向量变化及ST-T的动态变化,也能从中诊断出心肌梗死。对于疑似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心电图检查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但必须做到仔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不典型心肌梗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40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病理诊断结果探析
3
作者 冯砚瑜 段成城 +3 位作者 赖剑波 陆娟 陈永清 谭兴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析4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按照心电图常规标准进行诊断,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心电图和病理诊断结果... 目的探析4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按照心电图常规标准进行诊断,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心电图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病理学诊断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有单纯前壁9例,单纯下壁3例,前壁+下壁7例,前壁+后壁1例,下壁+后壁2例,侧壁+后壁6例,前壁+下壁+后壁12例;而心电图诊断有单纯前壁8例,单纯下壁2例,前壁+下壁5例,前壁+后壁0例,下壁+后壁1例,侧壁+后壁3例,前壁+下壁+后壁4例,其诊断符合率为57.5%。结论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图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动态血压与持续心电图监测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陆娟 黎艳婷 冯砚瑜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动态血压与持续心电图监测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53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并与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进行动态血压和持续心电图监测,并分析患者血压与心电图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共发现心律失常49例,S...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动态血压与持续心电图监测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53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并与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进行动态血压和持续心电图监测,并分析患者血压与心电图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共发现心律失常49例,ST-T段压低23例,心律失常和ST-T段压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ST-T段压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成负相关,心律失常次数与舒张压和收缩压成正相关。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调节功能失常,心电图的改变与患者血压值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持续心电图 肾性高血压
下载PDF
子宫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分析在预测妊高征发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诚 冯砚瑜 +3 位作者 曾茂平 傅晖 翟勇 王少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子宫动脉与脐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其血流频谱与妊娠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且16~20孕周的孕妇500例,所有孕妇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子宫动脉、脐动脉的血... 目的:通过对子宫动脉与脐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其血流频谱与妊娠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且16~20孕周的孕妇500例,所有孕妇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子宫动脉、脐动脉的血流频谱,包括收舒末期最大血流速度PS、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ED、收舒末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观察记录检测结果。28孕周后对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监测子宫-胎盘动脉、脐动脉的血流,血压、血糖、小便常规检查等,观察孕妇出现妊高症的概率。结果:28孕周后有100例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概率为20%,其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血流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孕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监测孕妇子宫动脉与脐动脉血流指标变化情况可准确对妊高症进行判断,对预测妊高症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脐动脉 血流分析 多普勒超声检测 妊高征 预测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36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唐诚 冯砚瑜 +2 位作者 翟勇 文慧冰 王艳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及临床诊疗确诊结果相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为急性水肿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及临床诊疗确诊结果相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3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0例。结论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高,并能做出分型诊断,临床应用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观察
下载PDF
30例膀胱憩室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回顾性分析报道 被引量:2
7
作者 唐诚 冯砚瑜 +2 位作者 廖正寿 唐礼妃 杨荣志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对临床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共30个病人,并对3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30例病例中,年龄以老年病人多见,几乎所有病人都伴有泌尿系统疾病,以下尿路梗阻病人多见。...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对临床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共30个病人,并对3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30例病例中,年龄以老年病人多见,几乎所有病人都伴有泌尿系统疾病,以下尿路梗阻病人多见。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膀胱憩室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能为临床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憩室 声像图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异常心电图分析
8
作者 陆娟 黎艳婷 +1 位作者 冯砚瑜 王士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9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ECG)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1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ECG。结果 1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110例出现ECG异常,其中脑深部和出血量较大的患者ECG异常与浅部出血和小量脑出血...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ECG)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1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ECG。结果 1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110例出现ECG异常,其中脑深部和出血量较大的患者ECG异常与浅部出血和小量脑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ECG异常,提示预后差,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心电图
下载PDF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陆娟 谭兴普 +1 位作者 冯砚瑜 陈永清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145-1146,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av 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将52例av R导联ST段抬高者纳入A组,42例压低者纳入B组,余46例不... 目的探讨心电图av 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将52例av R导联ST段抬高者纳入A组,42例压低者纳入B组,余46例不偏移者纳入C组,比较三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率、冠脉内梗死相关动脉(IRA)分布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C组患者的三支病变发病率(分别为36.54%、34.78%)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分别为19.23%、19.57%)明显高于B组的(分别为11.9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IRA部位在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发生率(分别为23.07%、57.69%)均明显高于B组(7.14%,21.43%)、C组(6.52%,6.52%),C组患者IRA部位在左回旋支发生率(56.52%)明显高于A组(7.69%)、B组(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电图a VR导联ST段改变对冠脉病变数量、部位及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预测 价值
下载PDF
中青年人群心电图T波异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谭兴普 黄艳 +2 位作者 陆娟 冯砚瑜 陈永清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2704-2706,共3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中心电图检查出现T波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7月期间在沙井人民医院检查显示心电图T波异常的中青年人群547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人群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分为心脏疾病组、非心脏疾病组、功能性因素组、妊娠组...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中心电图检查出现T波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7月期间在沙井人民医院检查显示心电图T波异常的中青年人群547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人群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分为心脏疾病组、非心脏疾病组、功能性因素组、妊娠组和肥胖组。对以上人群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分析T波异常病因及变化。结果 T波异常以功能性因素最为常见,占57.59%,其次为妊娠(18.47%)、心脏疾病(10.24%)、非心脏疾病组(8.54%)、肥胖组(3.66%);其中功能性因素者通过改善睡眠及服用心得安药物均恢复正常。结论中青年人群心电图T波异常的原因多为功能性因素,并非临床疾病所致,但需注意排除临床疾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人群 T波异常 功能性因素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社区患者指尖血糖与静脉血糖的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荣志 刘路秀 +5 位作者 阳健 黄立相 唐诚 冯砚瑜 余赛红 徐佳兵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3期82-8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社区患者经检测后的指尖血糖和静脉血浆血糖值,了解指尖快速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以及在社区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于笔者所在社康中心就诊的患者243例,其中确诊为糖尿病者59例,监测其空腹、餐后2h和随机血糖,测... 目的:对比分析社区患者经检测后的指尖血糖和静脉血浆血糖值,了解指尖快速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以及在社区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于笔者所在社康中心就诊的患者243例,其中确诊为糖尿病者59例,监测其空腹、餐后2h和随机血糖,测定方法首先采用两种不同的快速血糖仪对患者的指尖血糖进行检测,与此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静脉血浆血糖进行检测,然后记录检测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快速血糖仪检测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出的结果对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尖血糖测定可作为社区患者日常血糖水平监测的良好方法,适合各社康中心和社区家庭开展糖尿病的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监测 指尖血糖 静脉血浆血糖 快速血糖仪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丹参多酚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正寿 冯砚瑜 +2 位作者 唐诚 张耀灵 罗小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7期91-93,134,共4页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选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选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P<0.05;在SaO_2值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更长,且PASP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丹参多酚联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运动耐量,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丹参多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娟 谭兴普 +1 位作者 冯砚瑜 陈永清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2679-268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STD)的临床意义。方法 82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合并STD分为STD组(n=39)及NSTD组(n=43),分析两组患者冠脉受累支数、肌钙蛋白Ⅰ(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沉(ESR)、...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STD)的临床意义。方法 82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合并STD分为STD组(n=39)及NSTD组(n=43),分析两组患者冠脉受累支数、肌钙蛋白Ⅰ(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STD组患者患冠脉支数显著多于NSTD组(P<0.05);STD组c TnⅠ、CK-MB、ESR、CRP水平显著高于NSTD组(P<0.05)。结论 AMI伴有STD可提示患者受累血管范围更加广泛、心肌受损程度更加严重、炎症反应更加剧烈,因此对于伴有STD的AMI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ST段压低
下载PDF
RAGE 2245G/A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关系
14
作者 姚群英 林建园 +3 位作者 马祖等 唐诚 杨荣志 冯砚瑜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7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2245G/A基因多态型与中国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176例、糖尿病非肾病168例和健康体检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脂、肌酐、HbA1c等指标,应用PCR-RFLP...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2245G/A基因多态型与中国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176例、糖尿病非肾病168例和健康体检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脂、肌酐、HbA1c等指标,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RAGE 2245G/A基因多态性。结果中国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肾病与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SBP、DBP、TG、HbA1c、BMI、Cr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2型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非肾病、健康体检者RAGE 2245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7%、8.1%、5.4%;糖尿病肾病与非肾病患者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AGE 2245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基因多态型
下载PDF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陆娟 黎艳婷 +1 位作者 冯砚瑜 王士强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7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心电图(ECG)特征性改变,提高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识别,减少误、漏诊。方法总结深圳沙井医院2004年1月-2011年2月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35例患者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特点。结...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心电图(ECG)特征性改变,提高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识别,减少误、漏诊。方法总结深圳沙井医院2004年1月-2011年2月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35例患者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特点。结果全部患者均合并有ECG异常改变(100%);胸前导联(V3-V6)T波倒置(0.1-2.8 mV),且以V3、V4、V5导联T波倒置最为明显;上述导联ST段压低(0.05-0.40 mV);V3-V5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所有左心尖肥厚型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示心尖部肥厚达15 mm或以上伴心尖部心腔狭小者35例(100%)。结论标准12导联ECG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性倒置T波,要高度考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异常对本病有筛选价值,而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则具有确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心电图 巨大倒置T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