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基清除剂对创伤后异位骨化形成中BMP-2及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祁军 范存义 +3 位作者 黎逢峰 刘珅 汪春阳 王祥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创伤后异位骨化(HO)形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环氧化酶(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5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和模型组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建立HO模型,对照组...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创伤后异位骨化(HO)形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环氧化酶(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5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和模型组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建立HO模型,对照组兔不建立HO模型,操作后第1天即开始给药。实验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次,静脉滴注,每日2次,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用药6周和10周模型组和对照组兔分别摄X线片评价HO发生。用药6周每组随机处死半数新西兰白兔,10周后处死剩余白兔,切取HO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BMP-2及COX-2的表达。结果用药6周和10周,模型组HO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增多,HO组织中BMP-2和COX-2表达较对照组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O组织中BMP-2和COX-2表达较模型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10周HO组织中BMP-2和COX-2表达较6周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P-2及COX-2表达水平上调是创伤后HO发生的重要机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下调BMP-2及COX-2表达,长期用药能减轻组织炎性反应,从而抑制HO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清除剂 依达拉奉 异位骨化 BMP2 COX-2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创伤性异位骨化跟腱组织相关因子表达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冯祁军 蒋毅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1797-1803,共7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创伤性异位骨化(HO)跟腱组织相关因子表达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实验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塞来昔布低剂量组、塞来昔布高剂量组、塞来昔布用药3周组、塞来昔布用药6周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创伤性异位骨化(HO)跟腱组织相关因子表达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实验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塞来昔布低剂量组、塞来昔布高剂量组、塞来昔布用药3周组、塞来昔布用药6周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实验兔均建立创伤性HO模型。造模成功后,塞来昔布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塞来昔布20、60 mg/(kg·d)灌胃,连续10 d;塞来昔布用药3周组给予塞来昔布10 mg/(kg·d)灌胃,连续3周;塞来昔布用药6周组给予塞来昔布10 mg/(kg·d)灌胃,连续6周;正常组与模型组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灌胃,连续10 d。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CRP水平;使用皮温计记录肢体皮温,以肢体肿胀评分评估肿胀程度;X线摄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采用三点弯曲实验法检测兔右跟腱生物力学参数;采用qRT-PCR检测跟腱组织骨形成蛋白(BMP)-2、BMP-4;免疫组化法检测跟腱组织环氧合酶-2(COX-2);Western blot法检测跟腱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Sma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RP水平、平均皮温、肿胀程度及新骨形成评分、跟腱组织BMP-2、BMP-4 mRNA表达水平、COX-2灰度值和TGF-β1、Smad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右跟腱最大载荷、抗弯强度、弹性载荷及刚性系数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塞来昔布低、高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用药3、6周组血清CRP水平、平均皮温、肿胀程度及新骨形成评分,跟腱组织BMP-2、BMP-4 mRNA表达水平,COX-2灰度值和TGF-β1、Smad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而右跟腱最大载荷、抗弯强度、弹性载荷及刚性系数均升高(均P<0.05);与塞来昔布低剂量组比较,塞来昔布高剂量组血清CRP水平、平均皮温、肿胀程度及新骨形成评分、跟腱组织BMP-2、BMP-4 m RNA表达水平、COX-2灰度值和TGF-β1、Smad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塞来昔布用药3、6周组、塞来昔布低剂量组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下塞来昔布均可改善创伤性HO兔的生物力学,降低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跟腱组织COX-2、BMP-2、BMP-4表达水平,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创伤性异位骨化 环氧合酶-2 骨形成蛋白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创伤后异位骨化形成中BMP-2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祁军 范存义 +2 位作者 蒋毅 刘师良 吴可沁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5期878-881,共4页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对创伤后异位骨化形成中BMP-2及VEGF表达的作用。方法5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建立异位骨化模型,对照组不建立。实验组给予帕瑞昔布钠10mg/K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及模...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对创伤后异位骨化形成中BMP-2及VEGF表达的作用。方法5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建立异位骨化模型,对照组不建立。实验组给予帕瑞昔布钠10mg/K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及模型组则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5周后各组随机处死半数白兔,10周后处死剩余白兔,取异位骨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BMP-2及VEGF的表达。结果用药5周和10周模型组新西兰白兔异位骨化较对照组明显增多,BMP-2及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西兰白兔异位骨化处BMP-2和VEGF表达较模型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第10周较第5周异位骨化处BMP-2和VEGF表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P-2及VEGF表达增高是创伤后异位骨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帕瑞昔布钠能够持续降低异位骨化形成过程中BMP-2及VEGF的表达,减少异位骨形成,早期使用对预防异位骨化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异位骨化 BMP-2 VEGF
下载PDF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创伤后异位骨化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对OPG/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冯祁军 范存义 +2 位作者 刘师良 吴可沁 季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创伤后异位骨化的预防作用及对OPG/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兔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和帕瑞昔布低剂量组(P1组)、中剂量组(P2组)、高剂量组(P3组),M、P1、P2及P3组建立异位骨化模型,...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创伤后异位骨化的预防作用及对OPG/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兔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和帕瑞昔布低剂量组(P1组)、中剂量组(P2组)、高剂量组(P3组),M、P1、P2及P3组建立异位骨化模型,期间给予生理盐水或帕瑞昔布(4、8、12 mg/kg)。X线评估异位骨化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G、RANKL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定TNF-α、IL-1βm 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异位骨化明显增多(P<0.05),TNF-α、IL-1βm RNA及OPG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OPG/RANKL比值明显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帕瑞昔布组异位骨化明显减少(P<0.05),TNF-α、IL-1βm RNA及OPG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OPG/RANKL比值明显降低(P<0.05),随着剂量增加减少越明显(P<0.05)。结论 OPG/RANKL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创伤后异位骨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中、高剂量帕瑞昔布能降低OPG/RANKL比值,对预防异位骨化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环氧化酶2抑制剂 TNF—α mRNA IL-1ΒMRNA OPG/KANKL
下载PDF
住培学员标准化病人结合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在骨科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祁军 孙新华 +2 位作者 蒋毅 金林峰 杨东方 《浙江医学教育》 2023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标准化病人结合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骨科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拔嘉兴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招收的住培学员,将其培训成为标准化病人。选取2019年9月至202...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标准化病人结合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骨科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拔嘉兴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招收的住培学员,将其培训成为标准化病人。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嘉兴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学生。试验组学生采用住培学员标准化病人结合PBL教学方法进行骨科学实习,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骨科学实习。实习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以及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结果骨科学实习出科时,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OSCE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系统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判读、病历书写、操作技能、临床思维等各项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人文素养、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住培学员标准化病人结合PBL教学方法有利于实习学生掌握骨科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调动学习兴趣,促进骨科学实习教学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标准化病人 基于问题学习 临床实习 骨科学
下载PDF
OPG和RANKL在创伤后异位骨化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
6
作者 冯祁军 范存义 +2 位作者 刘师良 吴可沁 徐龙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638-639,642,共3页
目的研究创伤后异位骨化模型中护骨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变化,探讨OPG/RANKL系统在异住骨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新西兰实验兔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20只):诱导新西兰实... 目的研究创伤后异位骨化模型中护骨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变化,探讨OPG/RANKL系统在异住骨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新西兰实验兔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20只):诱导新西兰实验兔产生异位骨化;对照组(10只),作为空白对照。在造模后第8周处死新西兰实验兔,收集模型组新西兰实验兔形成的异位骨标本作为异位骨化组和对照组实验兔相同部位组织进行对照并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组10只实验兔全部存活至造模后第8周,未发生异位骨化模型组共有18只实验兔存活至造模后第8N,有14只发生异位骨化。异位骨化组异位骨组织中的OP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骨化组异位骨组织中的OPG/RANKL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PG/RANKLI比值在异位骨化中增加,可能参与异位骨化的发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护骨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季斌 徐明民 +5 位作者 王晓春 杨东方 吴可沁 赵增斌 冯祁军 刘师良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3期415-418,共4页
目的比较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4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InterTAN组(22例)和PFNA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 目的比较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4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InterTAN组(22例)和PFNA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InterTAN组均多(长)于PFNA组(P<0.05);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开始负重时间、去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InterTAN组均少(短)于PFNA组(P<0.05);而切口总长度、尖顶距、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开始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及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FNA手术创伤更小,适用于基础情况不佳的患者。InterTAN稳定性更好,对于能耐受手术而又有更高活动能力要求的患者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安全 冯祁军 +2 位作者 王正安 秦力 李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6期27-33,F0003,共8页
目的研究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12只SD大鼠,分离纯化BM-MSCs后,将其分成对照组、β-巯基乙醇组、全反式视黄酸组、Transwell小室共培养组,分别诱导7 d,选择诱导分化... 目的研究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12只SD大鼠,分离纯化BM-MSCs后,将其分成对照组、β-巯基乙醇组、全反式视黄酸组、Transwell小室共培养组,分别诱导7 d,选择诱导分化率最高的细胞用于动物实验。另取9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通细胞组和定向诱导组,采用钳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最终每组各20只大鼠。普通细胞组和定向诱导组大鼠在坐骨神经损伤处分别注射BM-MSCs或神经元样定向诱导分化的BM-MSCs。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四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B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和肌湿重恢复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和生长关联蛋白43(GAP-43)的表达水平。结果β-巯基乙醇用于后续动物实验。模型组术后2、4、8、12周SFI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向诱导组术后2、4、8、12周SFI高于模型组、普通细胞组;普通细胞组术后2、4、8、12周SFI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术后2、4、8、12周BBB评分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向诱导组术后8、12周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和普通细胞组;普通细胞组术后8、12周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大鼠肌湿重恢复率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诱导组肌湿重恢复率高于普通细胞组及模型组;普通细胞组肌湿重恢复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BDNF、MBP与和GAP-43蛋白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向诱导组BDNF、MBP和GAP-43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和普通细胞组;普通细胞组BDNF、MBP与和GAP-43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β-巯基乙醇可定向诱导BM-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且能够获得稳定的神经元细胞。而且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BM-MSCs对坐骨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神经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β-巯基乙醇 神经元样细胞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下载PDF
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哲 冯祁军 刘师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1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回顾性... 目的研究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评估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术后患者活动能力、稳定性、肘关节疼痛等均得到较好改善(t=20.335,P=0.000;t=13.034,P=0.000;t=7.060,P=0.000);外旋活动、内旋活动范围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1,P=0.542;t=0.148,P=0.882)。6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优秀33例(55.00%)、良17例(28.33%)、中10例(16.67%),优良率为83.33%(50例)。术前患者精力、睡眠质量、社会融入度、活动度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术后(t=48.392、55.726、74.992、100.918,P<0.05)。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术后半年返院复查时调查对手术结果满意度,结果非常满意49例(81.67%)、一般8例(13.33%)、不满意3例(5.00%),满意度为57例(95.00%)。结论针对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导致的肘关节僵硬的患者提供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僵硬 异位骨化 稳定 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过表达microRNA-22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安全 王正安 +2 位作者 秦力 李哲 冯祁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RNA-224(miR-22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MSC组(坐骨神经损伤+BMMSC)、LV-BMMSC组(坐骨神经损伤+LV-BMMSC)和miR-224...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RNA-224(miR-22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MSC组(坐骨神经损伤+BMMSC)、LV-BMMSC组(坐骨神经损伤+LV-BMMSC)和miR-224-BMMSC组(坐骨神经损伤+miR-224-BMMSC),利用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BMMSC组、LV-BMMSC组和miR-224-BMMSC组大鼠分别于手术当天注射BMMSC、LV-BMMSC和miR-224-BMMSC。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当天、术后第12天和第24天的BBB运动评分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的凋亡情况。结果5组大鼠的BBB评分和SFI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BMMSC组BBB评分升高,SFI降低(P<0.05);与BMMSC组比较,miR-224-BMMSC组BBB评分升高,SFI降低(P<0.05)。miR-224-BMMSC组坐骨神经组织BDNF、MAP和GAP-4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和BMMSC组(P<0.05)。miR-224-BMMSC组大鼠坐骨神经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和BMMSC组(P<0.05)。结论过表达miR-224可以增强BMMSC对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BMMSC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2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坐骨神经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安全 王正安 +2 位作者 秦力 李哲 冯祁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5期27-31,36,共6页
目的研究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以及生物力学评价。方法体外获取纯化的大鼠BM-MSCs,并利用β-巯基乙醇诱导剂将BM-MSCs向神经元样定向分化。将8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研究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以及生物力学评价。方法体外获取纯化的大鼠BM-MSCs,并利用β-巯基乙醇诱导剂将BM-MSCs向神经元样定向分化。将8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通细胞组和定向诱导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三组用钳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普通细胞组和定向诱导组大鼠在坐骨神经损伤处分别注射BM-MSCs或神经元样定向诱导分化的BM-MSCs。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B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方法评价大鼠运动功能,利用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测和坐骨神经单向拉伸实验对其生物力学进行评价。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磷脂碱性蛋白(MBP)与和生长关联蛋白43(GAP-4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坐骨神经SFI指数和BBB评分均降低,BDNF、MBP和G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波幅值、运动传导速度值、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限度应力、弹性限度应变亦显著下降(均P<0.05)。然而,与模型组相比,普通细胞组和定向诱导组大鼠上述指标均升高,尤其是定向诱导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BM-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坐骨神经损伤 生物力学 神经修复
下载PDF
interTAN治疗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季斌 王晓春 +4 位作者 赵增斌 冯祁军 杨东方 吴可沁 刘师良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 评价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interTAN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比较... 目的 评价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interTAN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负重站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负重站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9、7.19、2.01、2.84、4.95、2.42、2.32,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4,P<0.05).至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行走、下蹲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84、6.88、5.28,P均<0.05).结论 interTAN治疗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移动窗”技术在锁骨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季斌 赵增斌 +4 位作者 林越仙 冯祁军 杨东方 吴可沁 刘师良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移动窗”微创技术取出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装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装置的患者60例,其中采用“移动窗”技术小切口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患者30例为“移动窗”组,采用常规切开取出内固定装置患者30例为对... 目的探讨利用“移动窗”微创技术取出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装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装置的患者60例,其中采用“移动窗”技术小切口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患者30例为“移动窗”组,采用常规切开取出内固定装置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移动窗”技术的原理:采用小拉钩或止血钳左右移动手术切口视窗,骨膜剥离器将钢板表面组织分离,显露钢板螺钉后逐个取出螺钉,一般利用2-3个小切口。结果“移动窗”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7天HAMA评分、术后7天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移动窗”技术经小切口行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装置术具有切口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疼痛降低、满意度提高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装置取出术 移动窗 微创手术
下载PDF
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建 阮洪江 +1 位作者 范存义 冯祁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 探讨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HO)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对12例肘关节创伤后HO导致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29.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3.3个月(8~19个月),手术... 目的 探讨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HO)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对12例肘关节创伤后HO导致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29.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3.3个月(8~19个月),手术采用外侧和后内侧联合2路,彻底清除关节周围的异化骨及增生组织,切除部分关节囊及韧带.术后口服塞来昔布4周,并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下进行功能康复.手术前、后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7~24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肘关节术前平均活动范围:值直38.2°±9.5°,屈曲113.0°±6.7°,旋前46.2°±12.2°,旋后55.6°±11.4°;术后平均活动范围:伸直21.3°±7.4°,屈曲113°±6.7°;旋前74.2°±7.1°,旋后80.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PS评分由术前(49.4±11.2)分上升至术后(84.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2,P<0.05);术后MEPS评定:优6例,良4例,可2例.结论 对于创伤后肘关节周围HO采用内外双切口行异化骨切除、关节清理、软组织松解,术后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下功能康复,可以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外科手术 功能恢复 创伤和损伤 异位骨化
原文传递
四物汤对行PFNA手术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智敏 吴明 +3 位作者 胡关彪 柴绍军 陆超峰 冯祁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3期406-408,412,共4页
目的分析四物汤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为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绍兴市中医院治疗的86例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分析四物汤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为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绍兴市中医院治疗的86例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凝血功能及与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隐性失血量、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T、Hb、BALP及OC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PTH及β-CTX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物汤可提高行PFNA手术的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凝血功能 骨代谢
原文传递
TightRope与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季斌 冯萍 +5 位作者 赵增斌 杨东方 冯祁军 游镇君 吴可沁 施培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7-882,共6页
[目的]比较应用改良TightRope系统(TR) Y字形重建喙锁韧带与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1月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9例采用改良TR重建喙锁韧带(T... [目的]比较应用改良TightRope系统(TR) Y字形重建喙锁韧带与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1月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9例采用改良TR重建喙锁韧带(TR组),21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钩板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和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34±3.26)个月。两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Constant评分、肩上举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TR组在VAS评分、Constant评分、肩上举ROM均显著优于钩板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CCD和ACD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CCD和AC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ightRope系统Y字形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分型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优于锁骨钩钢板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TIGHTROPE 喙锁韧带重建 钩钢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