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分期付款在我国的前景
- 1
-
-
作者
冯秀帼
-
机构
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1年第3期28-28,共1页
-
文摘
分期付款的方式,主要用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一般是由零售商店与消费者签订分期付款合同,商店先将耐用品交付消费者使用再由消费者在合同期内(一年至五年)分期偿付货款。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消费品,目前在世界上已经比较普遍。美国分期付款的信贷额从1950年的147亿美元增至现在已有几十倍。最初的典型成功的例子如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率先使用分期付款的方法,救活了整个企业。1956年福特汽车上市以后,销路呆滞。
-
关键词
零售商店
耐用消费品
美国福特公司
年型
流通时间
资金周转
中等收入阶层
城镇居民
低收入阶层
生活水平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新春佳节话灯谜
- 2
-
-
作者
冯秀帼
-
机构
山西省商x业干部学校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1年第1期35-36,共2页
-
文摘
谜语是一种语言技巧,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有独特的规律而自成体系。猜谜既是文艺欣赏,又是一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它不仅可启发人们的想象,锻炼智力,又能增长人们的知识,活跃生活。我国谜语起源很早,根据记载,先秦称谜语为瘦辞和隐语;魏代以后才由隐语演化为谜语。谜语是用隐晦的语言来暗示真正的意图,用巧妙的比喻来影射某种事物。汉以前,多用于对统治者或其他的政治活动的讽谏,魏以后,多用于显示自己的才能、测试对方的智慧,或文人间相戏。到了宋代才发展成为比较大众化的文娱活动。古时,谜语的谜面多用成语或诗句,如:“绝代有佳人”打左传句一“
-
关键词
人间相
文娱活动
语言艺术
政治活动
文义谜
语言技巧
曲本
藏头
二字
立人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宋代研究资金周转的人——介绍宋朝的理财家沈括
- 3
-
-
作者
冯秀帼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1年第1期44-44,共1页
-
文摘
沈括字存中,北宋钱塘人。他对天文、识律历、音乐、医药无所不知。他博学善文,而且精于理财之道,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步入仕途的时候,正逢宋朝内外忧患、财力日益穷困、封建统治摇摇欲坠。他根据宋朝实际情况,分析新政府只主张积存,不注重流通的财政弊因,提出“钱利于流借”的理论,他认为资金不能积压呆滞。因为钱本身不会生息,哪怕存放百年千载,也不会由此而增加钱的数量。资金需要通过生产和贸易,使其流通周转,才可能保本生利,本利双顿。他举例论证说:“十室之邑”,有钱十万而聚于一人之家,虽百岁故十万也。贸而迁之。
-
关键词
资金周转
理财家
资金需要
理财之道
钱塘人
使人
存中
理沦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马太效应
- 4
-
-
作者
冯秀帼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0年第2期11-11,共1页
-
文摘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富强,它的科学教育就一定会兴旺昌盛;科学教育事业的兴旺昌盛就会更加促进这个国家经济的强大繁荣。反之,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它的科学教育事业一定落后;而科学教育事业愈落后,就愈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个国家经济更加落后。这种“越来越”的正比例循环事例比比皆是,如一个演员、一位导演、一个作家、一位企业家,假如他们的声誉高,捧的人就多;捧的人越多,声誉就更高。《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中讲:“让富有的更富有,让没有的更没有。”这句话对上面的事例做了精辟的归纳。这里的马太,是基督教圣经故事中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圣经》中的《马太福音》据称是他写的。他说的那句话被控制理论称为“马太效应”,用来形容某种优劣势的自动积累。
-
关键词
《马太福音》
圣经故事
十二门徒
“马太效应”
控制理论
马太效应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加强企业会计监督与规范政府行为
- 5
-
-
作者
李来红
冯秀帼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8年第6期40-40,共1页
-
文摘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存在假造会计票据、乱挤乱摊成本、偷逃国家税收等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严重干扰了国家经济建设工作。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会计监督不力和政府行为不规范。《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国发96第16号)明...
-
关键词
企业会计监督
商品房价格
规范政府
会计工作秩序
政府行为
会计人员
摊派费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
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核算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