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兰柳逸 冯秦玉 +4 位作者 周瑞 袁芊芊 廖亦秦 郑乐葳 吴高松 《医学新知》 CAS 2021年第3期186-196,共11页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以乳腺小叶单位为中心的非干酪样肉芽肿病变。治疗手段包括随访观察...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以乳腺小叶单位为中心的非干酪样肉芽肿病变。治疗手段包括随访观察、药物治疗以及手术,临床上常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GLM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破坏乳房外形,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其诊断容易混淆,最佳治疗方式尚未统一。本文对GLM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进行阐述,并对其进行临床分型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病灶清除联合全乳探查冲洗联合一期微整形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瑞 吴高松 +6 位作者 何玉琨 侯晋轩 兰柳逸 冯秦玉 郑乐葳 袁芊芊 廖亦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联合全乳探查冲洗联合一期微整形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入组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联合全乳探查冲洗联合一期微整形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入组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根据文献报道及前期工作基础,采用优效性检验计算样本量,共纳入9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2例患者行病灶清除联合全乳探查冲洗联合一期微整形术(观察组),45例行经验性乳腺病灶切除术联合筋膜组织瓣成形术联合乳头乳晕矫正术(对照组)。主要研究终点为复发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手术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结果两组均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随访(15.2±1.9)个月(范围:12~24个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4/52)比6.7%(3/45),P=1]、引流时间[(8.6±0.6)d比(8.4±0.8)d,t=1.921,P=0.053]和住院时间[(7.7±0.6)d比(7.6±0.5)d,t=1.633,P=0.10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8%(2/52)比24.4%(11/45),χ^(2)=8.819,P=0.003],观察组美容效果(Z=-2.657,P=0.008)和患者满意度(Z=-5.730,P=0.000)优于对照组。结论病灶清除联合全乳探查冲洗联合一期微整形术对难治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美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乳房成形术 复发
原文传递
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周瑞 兰柳逸 +4 位作者 郑乐葳 冯秦玉 廖亦秦 袁芊芊 吴高松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53例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种类... 目的观察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53例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种类型:Ⅰ型,单一肿块;Ⅱ型,单一象限不伴皮损或伴1处皮损;Ⅲ型,多象限不伴皮损或伴1处皮损Ⅳ型,多象限伴多处皮损。25例患者行病灶扩大切除术(对照组),28例患者行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观察组)。对伴有结节性红斑和Ⅳ型的患者术前及术后给予抗生素+激素治疗1周,其他类型直接手术。结果随访所有患者1年,观察组28例伤口一期愈合,3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均为Ⅳ型患者),予冲洗、换药等处理后痊愈;对照组出现6例复发(术前均为Ⅱ型和Ⅳ型患者)。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24%,χ^(2)=6.033,P=0.014)。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手术的美容效果优于传统病灶扩大切除术(93%比68%,χ^(2)=5.330,P=0.020)。结论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复发率低,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房切除 区段 乳房成形术 复发
原文传递
基于上肢淋巴引流的乳腺癌术后水肿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袁芊芊 侯晋轩 +5 位作者 苏科华 冯秦玉 兰柳逸 郑乐葳 邹声泉 吴高松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评估乳腺癌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5—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拟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312例上肢淋巴荧光图像及随访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术中评估乳腺癌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5—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拟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312例上肢淋巴荧光图像及随访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利用荧光造影剂吲哚菁绿联合红外荧光探测仪示踪上肢淋巴回流,收集上肢淋巴造影图,计算腋静脉上下上肢淋巴流量比。随访上臂固定点周径、计算双侧上臂体积,患侧比健侧增大10%定义为上肢淋巴水肿。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影响水肿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12~19)个月,45例(14.4%)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 95%CI:1.34(1.25~1.77),P<0.05]、化疗[OR 95%CI:2.26(1.97~2.63),P<0.05]、区域淋巴结放疗[OR 95%CI:1.59(1.05~2.41),P<0.05]及腋静脉上下上肢淋巴流量比[OR 95%CI:0.70(0.68~0.81),P<0.05]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风险因子,得到水肿风险预测方程式LogitY=0.369×(手术时患者的BMI)+0.713×(紫杉类化疗)+0.862×(区域淋巴结放疗)-9.058×(腋静脉上下上肢淋巴流量比)-6.860。绘制ROC曲线得出约登指数为0.119,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79.4%、73.3%、98.6%。结论对拟行ALND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基于腋静脉上下上肢淋巴流量比的临床预测模型是一种评估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风险的方法,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可能发生水肿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水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