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n_(4)P_(3)-G@C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莲晶
王利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6-73,共8页
磷化锡(Sn_(4)P_(3))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虽然理论比容量(1.255×10^(3) mA⋅h/g)较高,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和颗粒团聚现象,导致容量衰减严重。将石墨烯作为骨架、无定形碳材料作为包覆层,成功地制备了碳包覆...
磷化锡(Sn_(4)P_(3))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虽然理论比容量(1.255×10^(3) mA⋅h/g)较高,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和颗粒团聚现象,导致容量衰减严重。将石墨烯作为骨架、无定形碳材料作为包覆层,成功地制备了碳包覆Sn_(4)P_(3)-石墨烯复合材料(Sn_(4)P_(3)-G@C)。Sn_(4)P_(3)-G@C在电流密度为0.05 A/g时,循环70次后放电比容量可达0.521×10^(-3) mA⋅h/g;在电流密度为0.10 A/g时,循环150次后放电比容量可达0.433×10^(-3) mA⋅h/g;在电流密度为0.50 A/g时,稳定循环300次,放电比容量可达0.330×10^(-3) mA⋅h/g。片层石墨烯和碳包覆层的共同存在不仅使Sn_(4)P_(3)的结构更加稳定且导电性提升,而且有效缓解体积膨胀,防止颗粒之间的团聚,使Sn_(4)P_(3)-G@C表现出了良好的储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_(4)P_(3)
石墨烯
碳包覆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n_(4)P_(3)-G@C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莲晶
王利娟
机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出处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6-73,共8页
基金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702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五次人才基金项目(2018XJJ-012)。
文摘
磷化锡(Sn_(4)P_(3))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虽然理论比容量(1.255×10^(3) mA⋅h/g)较高,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和颗粒团聚现象,导致容量衰减严重。将石墨烯作为骨架、无定形碳材料作为包覆层,成功地制备了碳包覆Sn_(4)P_(3)-石墨烯复合材料(Sn_(4)P_(3)-G@C)。Sn_(4)P_(3)-G@C在电流密度为0.05 A/g时,循环70次后放电比容量可达0.521×10^(-3) mA⋅h/g;在电流密度为0.10 A/g时,循环150次后放电比容量可达0.433×10^(-3) mA⋅h/g;在电流密度为0.50 A/g时,稳定循环300次,放电比容量可达0.330×10^(-3) mA⋅h/g。片层石墨烯和碳包覆层的共同存在不仅使Sn_(4)P_(3)的结构更加稳定且导电性提升,而且有效缓解体积膨胀,防止颗粒之间的团聚,使Sn_(4)P_(3)-G@C表现出了良好的储锂性能。
关键词
Sn_(4)P_(3)
石墨烯
碳包覆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Keywords
Sn_(4)P_(3)
Graphene
Carbon coating
Lithium-ion batteries
Anode material
分类号
TQ15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O6.1 [理学—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n_(4)P_(3)-G@C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冯莲晶
王利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