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入路行双平面假体隆乳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1
作者 董远 冯跃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9例行双平面假体隆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经乳晕入路行手术的3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经腋窝入路...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9例行双平面假体隆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经乳晕入路行手术的3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经腋窝入路行手术的3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乳房形态变化、隆胸效果、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7.30±1.25)d]短于对照组[(9.21±1.69)d],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隆胸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组乳头-乳房下皱襞的经皮距离(nipple to inframammaryfold,N-IMF)、胸骨切迹-乳头距离(sternal notch to nipple,S-N)、乳头-正中线距离(nipple to midline,N-M)、乳房总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入路、经腋窝入路行双平面假体隆乳术均能够取得优良的隆胸效果,但经腋窝入路行手术更能够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文章的研究结果为临床后期选择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入路提供了借鉴内容,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面假体隆乳术 并发症 腋窝入路 乳晕入路 术中出血量 乳房形态
下载PDF
组织TIPE2、Cath-D、GPX3与PTC发病关系及预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2
作者 杜学铅 张森焱 冯跃庆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免疫负调控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组织蛋白酶D(Cath-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及预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组织免疫负调控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组织蛋白酶D(Cath-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及预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6例(均完成1年随访)PTC患者为PTC组,同期17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根据PTC患者术后1年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64例)和未复发(112例)两个亚组。比较两组TIPE2、Cath-D、GPX3表达情况,比较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癌组织中TIPE2、Cath-D、GPX3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学参数PTC患者癌组织中TIPE2、Cath-D、GPX3表达情况,分析组织中TIPE2、Cath-D、GPX3表达情况与PTC发病、PTC病理学参数及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偏回归分析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PTC组癌组织中TIPE2、GPX3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Cath-D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患者癌组织中TIPE2、GPX3阳性表达率低于未复发患者,Cath-D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PTC患者癌组织中TIPE2、GPX3阳性表达率比较:Ⅰ~Ⅱ期高于Ⅲ~Ⅳ期,高中分化高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高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PTC患者癌组织中Cath-D阳性表达率比较:Ⅰ~Ⅱ期低于Ⅲ~Ⅳ期,高中分化低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PTC发病、复发、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组织中TIPE2、GPX3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与Cath-D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C患者癌组织TIPE2、GPX3阳性表达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Cath-D阳性表达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组织中TIPE2、Cath-D、GPX3阳性表达率与PTC发生发展相关,且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术后复发 免疫负调控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组织蛋白酶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
下载PDF
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3
作者 杜学铅 张森焱 +1 位作者 冯跃庆 姜东宝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27-2631,共5页
目的探究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T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治疗的60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3D TET治... 目的探究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T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治疗的60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3D TET治疗,对照组行常规2D腔镜TE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手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和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CTN)、半乳糖血凝素-3(GAL-3)、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短(少),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CTC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为(27.12±5.84)×10个/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7±6.49)×10个/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TG、CTN、GAL-3、CEA较术前持续下降,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G、CTN、GAL-3、CEA水平分别为(92.86±11.29)μg/L、(11.35±2.46)ng/L、(4.61±1.08)ng/mL、(19.87±3.0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32±12.78)μg/L、(12.61±2.37)ng/L、(5.33±1.53)ng/mL、(21.46±2.9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略低于对照组的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TET是DTC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可优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淋巴结清扫范围,减缓CTC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腔镜甲状腺全切术 3D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标志物 淋巴结清扫数量
下载PDF
乳管镜辅助手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被引量:5
4
作者 冯跃庆 谢振斌 张志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8-69,共2页
对3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在乳管镜辅助下行手术治疗。利用乳管镜冷光源的皮肤透照点定象限,定位导丝确定乳管走行方向及其肿瘤位置。35例均顺利找到病变乳管及肿瘤并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术... 对3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在乳管镜辅助下行手术治疗。利用乳管镜冷光源的皮肤透照点定象限,定位导丝确定乳管走行方向及其肿瘤位置。35例均顺利找到病变乳管及肿瘤并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均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认为乳管镜辅助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漏诊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乳腺肿瘤 乳腺导管 乳头状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HIF-1α和Ba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冯跃庆 王钟富 +1 位作者 谷元廷 张连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6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联合检测HIF-1α和Ba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50例浸润性乳腺癌1、2例非浸润性乳腺癌1、5例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1、5例正常乳腺组织腊块切片中HIF-1α和Bak的表达... 目的联合检测HIF-1α和Ba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50例浸润性乳腺癌1、2例非浸润性乳腺癌1、5例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1、5例正常乳腺组织腊块切片中HIF-1α和Bak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正常乳腺组织、不典型乳腺增生组织、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中HIF-1α的阳性率为0、0、50.0%、58.0%,Bak的阳性率为20.0%、73.3%、83.3%、66.0%,两者表达在不同的乳腺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1)。Bak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关。两者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无密切关系。在乳腺癌中HIF-1α和Bak的阳性表达之间呈相关性(P<0.05),但关系不甚密切(Pearson列联系数P=0.296)。结论HIF-1α和Bak基因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演进、转移,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侵袭、转移、预后的重要指标和在基因水平上治疗和预防乳腺癌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 BAK 免疫组化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乳头溢液114例乳管镜诊治 被引量:1
6
作者 冯跃庆 王钟富 张志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1-1043,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56例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跃庆 王钟富 +1 位作者 谷元廷 张连平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0~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施行区段、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辅以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随访10~48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患者本人对保留乳房的满意...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0~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施行区段、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辅以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随访10~48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患者本人对保留乳房的满意率100%,十分满意者为93%;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结论0~Ⅱ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治疗,近期疗效、美容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近期疗效 美容效果 保乳手术
下载PDF
药物、碘131和手术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随华 耿秀琴 +4 位作者 周艳红 赵建林 李江雁 冯跃庆 董建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86名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参加了本次研究,根据病情和患者自愿原则,接受药物治疗、碘131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2年后3...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86名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参加了本次研究,根据病情和患者自愿原则,接受药物治疗、碘131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2年后3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骨密度明显改善,骨代谢指标显著下降。而3组患者之间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药物、碘131和手术治疗均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纠正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碘131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水平与肺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树伟 苏蓓蓓 +2 位作者 冯跃庆 姜东宝 肖雪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水平及其与肺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未发生肺转移DTC患者纳入未转移组,46例发生肺转移DTC患者纳入转移组,3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中MMP-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水平及其与肺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未发生肺转移DTC患者纳入未转移组,46例发生肺转移DTC患者纳入转移组,3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中MMP-13表达水平的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分析血清MMP-13临床诊断效能。结果未转移组和转移组血清MMP-1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转移组血清MMP-13表达水平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包膜侵犯(OR=3.449)、颈淋巴结转移(OR=6.501)、纵隔淋巴结转移(OR=3.145)及MMP-13表达水平(OR=4.369)均是DTC患者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MP-13表达水平诊断DTC患者发生肺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95%CI:0.743~0.924,P<0.05),当截断值为142.58 pg/mL,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4%、86.39%。结论DTC患者血清中MMP-1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MP-13可作为诊断其发生肺转移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影响因素 临床诊断效能 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TCGA、THPA、GEO数据库挖掘PTT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树伟 苏蓓蓓 +2 位作者 冯跃庆 杜学铅 赵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989-2995,共7页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人类蛋白组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THPA)和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探索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人类蛋白组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THPA)和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探索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从TCGA、THPA和GEO数据库提取PTTG1在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GEO在线预后分析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http://kmplot.com)检索PTTG1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数据库中,PTTG1 mRNA和蛋白水平在乳腺癌队列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PTTG1 mRNA在不同的分子亚型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PTTG1 mRNA在ER和PR阳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ER和PR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PTTG1 mRNA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早期乳腺癌患者(P<0.05);PTTG1 mRNA随着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程度升高而降低(P<0.05)。PTTG1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好于其高表达患者(P<0.001);PTTG1高表达的ER和P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均显著差于其低表达者(P<0.05)。PTTG1高表达乳腺癌样本富集到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细胞毒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集。结论:PTTG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TTG1 mRN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相关且在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中具有不同的预后监测意义,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人类蛋白组图谱 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汇编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在乳腺癌早期治疗前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树伟 苏蓓蓓 +5 位作者 周勇 冯跃庆 齐攀 徐升 王云翔 郭予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例受试者,其中乳腺癌患者114例,乳腺良性病变者86例,采用TAM试剂盒测定血清TAM含量,分析检测血清TAM对乳腺癌的诊治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例受试者,其中乳腺癌患者114例,乳腺良性病变者86例,采用TAM试剂盒测定血清TAM含量,分析检测血清TAM对乳腺癌的诊治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清TAM测定值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化疗等治疗后,自手术日算起6个月随访,TAM测定值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乳腺癌的TAM含量及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TAM含量与乳腺癌的分期有关,Ⅲ期最高,原位癌最低。结论测定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有助于早期诊断乳腺癌及判断分期,但对乳腺癌的早期随访无明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 乳腺癌 肿瘤
下载PDF
肉芽肿性乳腺炎八例诊治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予 周勇 冯跃庆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为单侧发病,5例为乳腺实性肿块,3例局部皮肤红肿伴波动感。5例实性肿块行钼靶X线检查提示乳腺炎症、恶性肿瘤待排除,其中...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为单侧发病,5例为乳腺实性肿块,3例局部皮肤红肿伴波动感。5例实性肿块行钼靶X线检查提示乳腺炎症、恶性肿瘤待排除,其中1例考虑炎性乳癌,行细针穿刺活检见大量炎细胞,1例怀疑乳腺结核查找抗酸杆菌、结核DNA阴性,均经手术切除治愈;3例局部皮肤红肿伴波动感,经彩超检查及细针穿刺检查考虑乳腺脓肿,行切开引流并抗感染治疗无效,行扩大切除术治愈。8例术后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少见,彩超及钼靶X线检查可助诊,确诊需手术病理检查,病变部位应完整切除以避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肉芽肿 脓性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
13
作者 杨万广 王钟富 +2 位作者 谷元廷 张连平 冯跃庆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用CTF方案化疗1疗程,化疗后1周手术。结果: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4例(占11.43%),轻度缓解20例(占57.14%),无变化11例(占31.43%),无临床进展病例。病理...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用CTF方案化疗1疗程,化疗后1周手术。结果: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4例(占11.43%),轻度缓解20例(占57.14%),无变化11例(占31.43%),无临床进展病例。病理组织学观察20例镜下见肿瘤细胞有小点片状坏死。1例因白细胞降低推迟手术,其余患者按计划手术。全组随访1~6年,在随访期间发现5例局部复发,2例骨转移,2例有肺和脑转移。6例在随访期间因本病死亡,3例因其它合并症死亡,余均健在。结论:新辅助化疗对老年乳腺癌可缩小肿瘤,增加手术机会,提高治疗效果,并可能减少术中血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老年乳腺癌
下载PDF
Aglaroxin C对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雪珍 袁东方 +6 位作者 辛丹丹 齐攀 冯跃庆 周勇 岳爱民 杨留勤 王天翼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761-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Aglaroxin C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对肝癌移植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加入1、10、100 nmol·L^(-1)及1、10、100μmol·L^(-1)Aglaroxin C作用24、48、72 h,采... 目的探讨Aglaroxin C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对肝癌移植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加入1、10、100 nmol·L^(-1)及1、10、100μmol·L^(-1)Aglaroxin C作用24、48、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Aglaroxin C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取2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尾静脉对照组、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瘤内对照组、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瘤内0.10 mg Aglaroxin C组,每组5只。各组小鼠左腋皮下接种鼠肝癌细胞H22建立肝癌移植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尾静脉对照组、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L、0.50 g·L^(-1)Aglaroxin C 0.2 mL;瘤内对照组、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瘤内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分别瘤内多点注射生理盐水0.2 mL、0.25 g·L^(-1)Aglaroxin C 0.2 mL、0.50 g·L^(-1)Aglaroxin C 0.2 mL;隔日1次,共4次。给药期间监测小鼠肿瘤体积变化;末次给药后24 h,剖取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称质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取肿瘤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不同浓度Aglaroxin C干预人肝癌细胞HepG2 24、48、72 h后,同一时间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率随Aglaroxin C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Aglaroxin C干预人肝癌细胞HepG224、48、72 h的IC50分别为73、25、82 nmol·L^(-1)。给药干预2~8 d,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体积小于尾静脉对照组(P<0.05);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瘤内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体积均小于瘤内对照组(P<0.05);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体积与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内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体积小于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P<0.05)。给药干预5~8 d,瘤内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体积小于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P<0.05)。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质量明显小于尾静脉对照组(P<0.05);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质量与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内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质量小于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和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P<0.05)。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质量和肿瘤抑瘤率与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内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抑瘤率高于尾静脉0.10 mg Aglaroxin C组和瘤内0.05 mg Aglaroxin C组(P<0.05)。显微镜下可见,瘤内0.10 mg Aglaroxin C组小鼠肿瘤组织坏死程度最明显。结论 Aglaroxin C可以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增殖;对肝癌移植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laroxin C 肝癌细胞 移植瘤小鼠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与单用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衡瑞娟 齐攀 +2 位作者 冯跃庆 周勇 杨留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7期3073-3075,共3页
目的研究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与单用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对比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用两种方法行SLNB行前瞻性研究。联合组46例应用吲哚菁绿荧光... 目的研究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与单用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对比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用两种方法行SLNB行前瞻性研究。联合组46例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法联合亚甲蓝法,亚甲蓝组74例单用亚甲蓝法,两组患者SLNB后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结果联合组SLNB的检出率、准确率、前哨淋巴结检出平均数高于亚甲蓝组,假阴性率低于亚甲蓝组,两组间的检出率、前哨淋巴结检出平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准确率及假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SLNB中,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法与单用亚甲蓝法相比,前者可提高SLNB的检出率、准确率及前哨淋巴结检出平均数,降低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吲哚菁绿 亚甲蓝
下载PDF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在乳腺癌淋巴引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跃庆 张志敏 赵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98-1303,共6页
目的探讨将亚甲蓝和吲哚菁绿先后注射在乳腺癌患者的乳晕区皮内后两种示踪剂显现的乳腺淋巴引流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的186例0~Ⅱ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在乳晕区皮内联合注射亚甲蓝和吲哚菁... 目的探讨将亚甲蓝和吲哚菁绿先后注射在乳腺癌患者的乳晕区皮内后两种示踪剂显现的乳腺淋巴引流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的186例0~Ⅱ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在乳晕区皮内联合注射亚甲蓝和吲哚菁绿双染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同时对显现的前哨淋巴通道(SLC)的数目、起源角度、走向及其一致性进行研究。结果186例患者成功显现308条SLC,前哨淋巴结为679枚。亚甲蓝和吲哚菁绿同时显现的SLC为295条(95.8%),亚甲蓝和吲哚菁绿同时显现的前哨淋巴结为632枚(93.1%)。46.8%(87/186)的患者有1条SLC,40.9%(76/186)的患者有2条SLC,12.4%(23/186)的患者有3条SLC;82.8%(255/308)的SLC从乳晕外上边缘流出,3.2%(10/308)的SLC从乳晕外下边缘流出,14.0%(43/308)的SLC从乳晕内上边缘流出;89.9%(277/308)的SLC主要行经乳腺外上象限0°~60°区间,10.1%(31/308)的SLC行经乳腺外上象限61°~90°区间。结论亚甲蓝和吲哚菁绿两种示踪剂显现的SLC、前哨淋巴结的一致性均较好;SLC为1~3条,主要从乳晕外上边缘流出,走行在乳腺外上象限0°~60°区间后进入腋窝;吲哚菁绿不能显现穿通淋巴管道和皮下较深的浅表淋巴通道,但可以显影前哨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引流 吲哚菁绿 亚甲蓝
原文传递
假体在即刻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跃庆 周勇 张志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206-1212,共7页
目的探讨假体在即刻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即刻假体乳房重建的4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6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患者),总结术后重建乳房的美容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假体在即刻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即刻假体乳房重建的4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6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患者),总结术后重建乳房的美容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230~435 min(平均3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160 mL(平均130 mL),住院时间为18~33 d(平均24 d)。术后外观评价:优26例,良8例,差8例,优良率为81.0%(34/42);患者对重建乳房的总体满意度为73.8%(31/42),美学满意度为78.6%(33/42)。术后出现血清肿2例,3例乳头乳晕部分皮肤发生缺血坏死。本组所有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4~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6例接受了放射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Ⅱ度包膜挛缩。结论即刻假体乳房重建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轻、易处理且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假体 即刻乳房重建
原文传递
背阔肌肌皮瓣在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跃庆 周勇 赵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在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的3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建乳房的美容效果.结果 36例患者中,32例行...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在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的3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建乳房的美容效果.结果 36例患者中,32例行一期乳房重建,4例行二期乳房重建,均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本组一期重建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35-490 min(平均325 min),术中出血量为200~260 mL(平均220 mL),住院时间为18~33 d(平均23.6 d).二期重建患者两次手术的合计手术时间为325~550 min(平均355 min),合计术中出血量为200~250 mL(平均220 mL),合计住院时间为27~45 d(平均32.5 d)术后外观评价:优22例,良8例,一般6例,优良率达83.3%(30/36)术后皮瓣全部存活,发生供区血清肿21例,背部皮肤切缘部分坏死1例,乳头和乳晕表皮部分坏死2例一本组所有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重建乳房体积萎缩明显。所有患者的患肢功能均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是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轻、易处理且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背阔肌肌皮瓣 乳房重建术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跃庆 谢振斌 张志敏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灶并用金属导丝标记定位,切除病灶,明确病理诊断。结果26例患者的30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灶并用金属导丝标记定位,切除病灶,明确病理诊断。结果26例患者的30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全部准确切除,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检结果一致。定位操作时间均〈15min,且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术是一种简单、准确、安全及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超声引导 定位导丝
原文传递
乳管镜下介入治疗乳管内非隆起性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跃庆 张志敏 谢振斌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8期1146-1147,共2页
关键词 乳头溢液 乳管内视镜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