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天子出游
- 1
-
-
作者
秋林
冰珂
-
出处
《戏剧丛刊》
2006年第1期16-27,共12页
-
文摘
时间:隋朝,隋炀帝年间(公元604年——618年)至无限时空。
-
关键词
《天子出游》
中国
歌剧剧本
当代
秋林
冰珂
-
分类号
I23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济世异宝——道教“食疗”
- 2
-
-
作者
冰珂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1995年第2期34-36,共3页
-
文摘
中国的“食疗”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公元前27世纪,就有神农氏尝百草辨别食物的药性。公元前21世纪,夏禹时代,已开始发明人工酿酒,认识到酒有通经活血化瘀的作用。到了公元前16世纪左右,伊尹烹制“汤液”,首创食物汤剂药品。
-
关键词
道教
公元前21世纪
《食疗本草》
饮食文化
本草药物
《千金方》
养生
《汉书·艺文志》
饮食卫生
《金匮要略》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道教药粥疗法
- 3
-
-
作者
冰珂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1995年第3期26-28,共3页
-
文摘
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文字记载.药粥,是中药材同米谷类共同煎煮的稀粥,再加入一定的调味配料,针对不同病症服用,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这种方法最早见之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为蹶,臣意(指西汉名医淳于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此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方剂书中有记载服食“青梁米粥”治愈蛇咬伤的病案,以及用加热的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痔疮痒痛症等方,这些是药粥疗法最早的文献记载.
-
关键词
药粥疗法
道教
扁鹊仓公列传
急性病
药物疗法
春秋战国时期
共同煎煮
辅助治疗
马王堆汉墓
《黄帝内经》
-
分类号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道教药粥的制剂
- 4
-
-
作者
冰珂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1995年第4期39-44,共6页
-
文摘
道门中对于做粥的原料、火候等事宜,颇有讲究。首先,对米谷的选择,认为米用粳米,以香稻为最好;晚稻性稍软;早稻次之;陈仓米因贮存时候长久,做粥欠滑腻;当年新收秋谷,香气足,食性欠佳。
-
关键词
药粥
道教
血小板减少症
煮粥
祖国医学
粳米
治疗效果
脾胃虚寒
人参
滋补肝肾
-
分类号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道教瑶池派简介
- 5
-
-
作者
冰珂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1986年第1期60-60,共1页
-
文摘
瑶池派是近三十年来盛行于台湾的一个道教流派,是一新兴的民间宗教,它以信奉瑶池金母(即西王母.亦称王母娘娘)为主要神主。
瑶池金母的信仰及瑶池派的创立始于1950年。据说6月13日凌晨,王母娘娘的神灵突然降莅台湾花莲县吉安乡乡民苏烈东的身上,命他告诉乡民们:“吾乃天上王母娘娘,欲在此处驻跸,解救人间一切苦厄,宣化度象。”因此得以传播发展于全省。
-
关键词
道教流派
简介
1950年
民间宗教
三十年
西王母
花莲县
台湾地区
-
分类号
B95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台湾北港朝天宫介绍
- 6
-
-
作者
冰珂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1987年第3期64-65,共2页
-
文摘
北港朝天宫是奉祀妈祖(亦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为主神的台湾著名庙宇.座落在北港镇义民路.妈祖被其信仰者视为上能为国家保护转输下能为百姓拯扶陷溺,历史悠久,圣德愈著的女神,成为我国福建沿海地区及台湾本省广大民众信仰的中心.
-
关键词
台湾
福建沿海地区
民众信仰
国家保护
妈祖
-
分类号
C912.64
[经济管理]
-
-
题名国外及我国台湾省道教研究概述
- 7
-
-
作者
冰珂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7年第5期119-123,共5页
-
文摘
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引起国外人士的兴趣并作为研究专题,要推溯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期。当时欧洲知识界曾受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探险精神的影响,多次进入中亚细亚地区,探寻古丝绸之路,写下了不少有关调查报告及地理方域志。如法国格彼勒神父(Le
-
关键词
道教史
我国台湾省
古丝绸之路
马可波罗
彼勒
中亚细亚
研究专题
十九世纪
中国道教
庄林续道藏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