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宇旌 苏欣 +7 位作者 李方方 张鑫 况应谷 郑丽莉 高原 孟玲 郭福来 张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79-1786,共8页
本试验通过与未包被氧化锌(Zn O)对比,考察包被氧化锌(C-Zn 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旨在研究C-Zn O取代传统Zn O的效果,对生产实践中减少Zn O用量的可能性和加强其效果的可能性进行探讨。选28日... 本试验通过与未包被氧化锌(Zn O)对比,考察包被氧化锌(C-Zn 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旨在研究C-Zn O取代传统Zn O的效果,对生产实践中减少Zn O用量的可能性和加强其效果的可能性进行探讨。选28日龄遗传背景相似、平均体重为(9.32±0.38)kg的断奶大白仔猪12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400 mg/kg Zn O和1 800、2 400、2 760 mg/kg C-Zn O。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 400 mg/kg C-Zn O可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其中2 400 mg/kg C-Zn O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Zn O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2 400 mg/kg C-Zn O组血清生长激素、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改善(P<0.01);大肠杆菌菌群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双歧杆菌菌群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2 400 mg/kg C-Zn O组与Zn O组相比,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1 800 mg/kg C-Zn O组与Zn O组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Zn O组与对照组相比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添加2 400 mg/kg C-Zn O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营养物质消化状况,有效控制仔猪腹泻;1 800 mg/kg C-Zn O可替代2 400 mg/kg Zn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氧化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腹泻率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饲粮添加复合抗菌肽与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方方 苏航 +5 位作者 张勇 况应谷 高原 孟玲 郭福来 朱宇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11-281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复合抗菌肽(C-AMPs)与包被氧化锌(C-Zn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6.98±0.05)kg的大白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复合抗菌肽(C-AMPs)与包被氧化锌(C-Zn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6.98±0.05)kg的大白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5mg/kg C-AMPs(C-AMPs组)、基础饲粮+1 800 mg/kg C-ZnO(C-ZnO组)、基础饲粮+0.5mg/kg C-AMPs+1 800mg/kg C-ZnO(C-AMPs+C-ZnO组)。试验期28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C-AMPs、C-ZnO以及二者共同添加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C-AMPs、C-ZnO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饲粮C-AMPs和C-ZnO共同添加血清免疫球蛋白G、生长激素、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饲粮添加C-AMPs血清猪瘟抗体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CZnO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C-AMPs、C-ZnO以及二者共同添加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双歧杆菌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综合分析,饲粮中添加C-AMPs与C-ZnO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调节相关免疫因子,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抗菌肽 包被氧化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消化率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对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之盛 况应谷 +2 位作者 任守国 蔡景义 周安国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2-24,共3页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80头平均体重为8.1 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配到10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圈)。研究纳米氧化锌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和粪便中微生物活菌数量的影响。试验设4个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分别添...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80头平均体重为8.1 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配到10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圈)。研究纳米氧化锌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和粪便中微生物活菌数量的影响。试验设4个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分别添加100、2 500 mg/kg饲料级氧化锌和100 mg/kg硫酸锌组,6个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 100、500、1 000、1 500、2 500 mg/kg的纳米氧化锌,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①试验1-2周,2 500 mg/kg纳米氧化锌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提高饲料利用率(P>0.05);试验全期50 mg/kg 纳米氧化锌组的ADG、ADFI和平均末重均高于其余各个处理组。②添加2 500 mg/kg的高剂量锌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纳米氧化锌降低腹泻的效果优于其他锌源。③2 500mg/kg高剂量锌显著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P< 0.05);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的抑茵效果优于饲料级氧化锌和硫酸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纳米氧化锌 生产性能 腹泻率 微生物 仔猪
下载PDF
酶解去除抗原蛋白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之盛 况应谷 +2 位作者 刘惠芳 罗斌 杜秀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38-342,共5页
分别选用18日龄和24日龄断奶的长太杂交仔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两个试验研究了复合酶体外预处理、不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的豆粕和生大豆不同类型日粮对不同断奶日龄仔猪生产性能和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预处理能有效去除豆... 分别选用18日龄和24日龄断奶的长太杂交仔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两个试验研究了复合酶体外预处理、不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的豆粕和生大豆不同类型日粮对不同断奶日龄仔猪生产性能和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预处理能有效去除豆粕抗原蛋白,极显著提高1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P<0 01),豆粕加酶预处理提高仔猪免疫力;24日龄断奶仔猪加酶去除抗原蛋白豆粕饲料其生产性能显著优于豆粕对照组(P<0 05),利用体外酶解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豆粕饲料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的品质越好,动物年龄越大,加酶去除豆粕抗原蛋白不同处理方式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 05);生大豆加酶预处理不宜作为18日龄断奶仔猪饲料的唯一蛋白源补充料;18日龄和24日龄断奶仔猪用酶解预处理大豆蛋白作单一蛋白补充料均不产生过敏反应。酶解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是一种合理利用大豆产品资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抗原蛋白 酶解 生产性能 复合酶 饲料
下载PDF
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蔡景义 吴霜 +4 位作者 况应谷 刘光芒 赵华 贾刚 田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42-7349,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35日龄、体重[(689.74±34.58)g]相近、健康的新西兰白兔16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3组分别饲喂添加饲料级氧化锌(F-ZnO)、...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35日龄、体重[(689.74±34.58)g]相近、健康的新西兰白兔16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3组分别饲喂添加饲料级氧化锌(F-ZnO)、纳米氧化锌(N-ZnO)和包被氧化锌(C-ZnO)的试验饲粮,添加剂量均为120 mg/kg(以锌计)。试验期42 d,其中1~21 d为试验前期,22~42 d为试验后期。结果表明:1)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N-ZnO和C-ZnO对肉兔前期、后期及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试验后期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试验后期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C-ZnO显著降低了全期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N-ZnO和C-ZnO均降低了肉兔腹泻率和健康风险指数。2)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N-ZnO和C-ZnO对肉兔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对血清锌和铜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试验前期血清铁含量(P<0.05),降低试验后期血清铁含量(P<0.05);饲粮添加N-ZnO显著提高了试验第42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3)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C-ZnO显著提高了试验第21天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添加N-ZnO和C-ZnO显著降低试验第42天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N-ZnO和C-ZnO可提高肉兔血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肝脏氧化应激,降低肉兔健康风险,提高其生长性能。C-ZnO效果优于N-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肉兔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肠道形态、食糜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景义 吴霜 +5 位作者 张叶 况应谷 刘光芒 赵华 贾刚 田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9-726,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肠道形态、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肠道食糜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方法】选取162只35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锌水平...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肠道形态、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肠道食糜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方法】选取162只35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锌水平为120mg/kg的饲料级氧化锌(F-ZnO)、纳米氧化锌(N-ZnO)和包被氧化锌(C-ZnO)的饲粮。正试期42d,分别于21d和42d每组选择6只试验兔(即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屠宰取样,测定肠道和食糜相关指标。【结果】①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N-ZnO和C-ZnO均显著提高肉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绒隐比(V/C)(P<0.05)。与F-ZnO和C-ZnO相比,N-ZnO显著提高21d回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V/C(P<0.05);显著降低42d空肠隐窝深度,提高V/C(P<0.05)。②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N-ZnO和C-ZnO均可显著提高试验第21天肉兔空肠Claudin、ZO-1和ZO-2基因表达(P<0.05),显著提高试验第42天空肠Occludin基因表达(P<0.05)。③与F-ZnO相比,N-ZnO可显著提高试验第42d盲肠食糜纤维素酶活性(P<0.05)。3组间空肠食糜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盲肠食糜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盲肠食糜总挥发性脂肪酸及乙酸、丙酸和丁酸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肉兔饲粮添加N-ZnO和C-ZnO改善小肠形态结构,提高空肠黏膜紧密连接,促进了肉兔肠道健康,C-ZnO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 包被氧化锌 肉兔 肠道形态 肠道生理
下载PDF
酶解去除大豆产品抗原蛋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之盛 况应谷 +2 位作者 周安国 赵胜 陈华 《饲料博览》 2004年第11期1-4,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对比实验,研究外源酶制剂对大豆抗原蛋白降解的效果。结果表明:大豆抗原蛋白并非抗酶蛋白,复合外源酶制剂在不同的pH值缓冲条件下降解抗原蛋白的效率不同,对生大豆的酶解效果优于豆粕;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生大豆11S抗...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对比实验,研究外源酶制剂对大豆抗原蛋白降解的效果。结果表明:大豆抗原蛋白并非抗酶蛋白,复合外源酶制剂在不同的pH值缓冲条件下降解抗原蛋白的效率不同,对生大豆的酶解效果优于豆粕;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生大豆11S抗原蛋白的降解,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豆粕抗原蛋白的降解,中碱性条件有利于7S和2S小分子质量抗原蛋白的进一步降解。pH4.0和37℃是复合酶制剂降解大豆抗原蛋白质的适宜环境条件,并可提高大豆蛋白的真蛋白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抗原蛋白 降解效率
下载PDF
腐竹副产物豆渣固态发酵生产益生菌工艺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炳钿 况应谷 +1 位作者 王芳婷 时祥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0-54,共5页
研究旨在将低值的腐竹副产物豆渣转化为富含益生菌的生物发酵饲料。以腐竹生产过程的副产物——豆渣为固态发酵主培养基,通过复配其他辅助组分后,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固态发酵。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豆渣麸皮比、接种量、发... 研究旨在将低值的腐竹副产物豆渣转化为富含益生菌的生物发酵饲料。以腐竹生产过程的副产物——豆渣为固态发酵主培养基,通过复配其他辅助组分后,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固态发酵。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豆渣麸皮比、接种量、发酵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指标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配比例为豆渣:麸皮为8:2,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35℃,发酵初始pH值为6.8,发酵时间为3d。发酵后的豆渣营养价值和风味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活性芽孢数达1.25×10^10cfu/g,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正交实验 营养价值
下载PDF
红苕型日粮氨基酸平衡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况应谷 周安国 +2 位作者 杨凤 陈可容 端木道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110-119,共10页
用97头长白×太湖和长白×汉普夏×梅山杂交生长肥育猪,研究以鲜红蓄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日粮(简称红苕日粮)中氨基酸平衡和红笤用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肥育猪红苕日粮达到适宜氨基酸平衡的赖蛋比为6.5... 用97头长白×太湖和长白×汉普夏×梅山杂交生长肥育猪,研究以鲜红蓄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日粮(简称红苕日粮)中氨基酸平衡和红笤用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肥育猪红苕日粮达到适宜氨基酸平衡的赖蛋比为6.5%,通过饲料合理组合同时添加合成Lys和Met,可使日粮中赖、蛋、苏、色、异亮、苯丙+酪和缬氨酸平衡接近“理想蛋白”。精、粗和亮氨酸过剩明显降低。生长猪红苕日粮红苕用量为42%时,与玉米正对照组相比,蛋白水平降低2.4%和3.9%,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9.8%(P<0.05)和3.38%(P>0.65);肥育猪日粮红苕用量56%和74%蛋白水平比玉米对照组下降2.4%,饲料利用率提高25.75%和18.16%。同时,生长肥育猪低蛋白红苕日粮蛋白质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综合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指标,生长肥育期日粮鲜红苕适宜用量分别为42%和56-74%(风干基础)。试验证明,按“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利用自然饲料的合理组合配制日粮,实现除Lys和Met外的其他多个必需氨基酸平衡,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和蛋白质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平衡 红苕 饲料利用率 赖氨酸[45EB] 理想蛋白 日料[49MD]
下载PDF
初生仔猪口服营养液对乳仔猪死亡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况应谷 冶双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40,共4页
试验目的是为了考察初生仔猪口服营养液(简称营养液,下同)对乳仔猪死亡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两个试验,试验一在未发生疫情时考察营养液对乳仔猪死亡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有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初生仔猪未灌服营养液,试验组出生... 试验目的是为了考察初生仔猪口服营养液(简称营养液,下同)对乳仔猪死亡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两个试验,试验一在未发生疫情时考察营养液对乳仔猪死亡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有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初生仔猪未灌服营养液,试验组出生仔猪每头灌服2 ml营养液。试验二考察在发生疫情情况下营养液对初生仔猪死亡率的影响,试验设有三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吃初乳前未灌服营养液、发病后未灌服营养液)、试验组1[吃初乳前未灌服营养液、吃初乳后灌服营养液4 ml/(头·d),连用4 d]和试验组2(吃初乳前灌服营养液2 ml/头)。试验期均为30 d。试验结果表明:(1)未发生疫情情况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提高成活率3.29%,ADG显著提高36.35%(P<0.05)。(2)发生疫情时,对照组死亡率达到68.95%,而试验组1(发病后的仔猪连续灌服营养液)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49.98%(P<0.01),刚出生就灌服营养液的试验组2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82.94%(P<0.01),与试验组1相比,死亡率降低65.90%(P<0.05)。结论表明:初生仔猪口服营养液显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长性能,可做为常规保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液 乳仔猪 死亡率 生长性能
下载PDF
包被复合微量元素对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伊凡 薛白 +7 位作者 洪琼花 况应谷 周文艺 邵立圣 丁子悦 王之盛 王立志 彭全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105,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包被复合微量元素对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健康的50只5月龄云南半细毛羊公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饲喂分...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包被复合微量元素对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健康的50只5月龄云南半细毛羊公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饲喂分别添加200,400,600,800 mg/kg包被复合微量元素的基础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在试验第1,3天对试验羊空腹称重,计算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在试验第15,30天,每组随机选取5只羊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于检测血清微量元素指标[铁(Fe)、铜(Cu)、锰(Mn)、锌(Zn)、硒(Se)、碘(I)和钴(Co)]、血清抗氧化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和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及内毒素(ET)],对检测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线性及二次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DMI差异不显著(P>0.05),ADG和F/G与包被复合微量元素添加水平呈二次关系(PQ<0.05),其中Ⅲ组ADG最高,F/G最低。在试验第30天,各组间绵羊血清Fe、Cu和Mn元素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Fe、Zn、Se、I和Co元素质量浓度随包被复合微量元素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L<0.05)。各组间绵羊血清T-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血清CAT活性最低,Ⅱ、Ⅲ、Ⅳ组血清MDA浓度显著低于Ⅰ、Ⅴ组(P<0.05),且血清MDA浓度与包被复合微量元素添加水平呈二次关系(PQ<0.05),并随包被复合微量元素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L<0.05),其中Ⅲ组血清MDA浓度最低。绵羊血清IgA、补体C3和补体C4质量浓度及ET活性与包被复合微量元素添加水平既呈线性关系(PL<0.05)又呈二次关系(PQ<0.05),其中Ⅲ组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质量浓度最高;Ⅴ组ET活性最高,Ⅲ组最低。说明添加400 mg/kg包被复合微量元素能够提高绵羊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但是对绵羊生长性能影响不大,在本试验条件下,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饲料中包被复合微量元素以400 mg/kg的添加水平效果最佳,Fe、Cu、Mn、Zn、Se、I、Co添加水平分别为48.00,6.40,20.00,34.00,0.32,0.40,0.3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复合微量元素 绵羊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下载PDF
不同种类微生物组合对豆粕固态发酵的差异化研究
12
作者 陈炳钿 况应谷 时祥柱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7年第10期12-17,共6页
本试验研究了三种微生物组合方案对豆粕固态发酵后组分变化的差异.分别是A、枯草芽孢杆菌5×10^8CFU/g,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各2×10^7CFU/g;B、酿酒酵母5×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各2×10^8CFU/g... 本试验研究了三种微生物组合方案对豆粕固态发酵后组分变化的差异.分别是A、枯草芽孢杆菌5×10^8CFU/g,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各2×10^7CFU/g;B、酿酒酵母5×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各2×10^8CFU/g;C、嗜酸乳杆菌3×10^8CFU/g,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各2×10’CFU/g,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不同种类微生物对豆粕固态发酵之后功能性小分子蛋白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方案A的豆粕发酵程度最高.小分子含量最高,可达8.75%,并极大提高了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尤其是赖氨酸和蛋氨酸分别提高24.18%和42.98%,同时,方案A在降解植酸方面效果也最为明显,植酸降解率为75.86%。本试验表明,在进行豆粕发酵时,应选择以芽孢为主的复合微生物菌株,并适当复配一定量的乳酸菌类和酵母类,可使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获得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微生物 发酵 小分子蛋白
下载PDF
包被微量元素对育成及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血清微量元素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喻哲昊 李方方 +3 位作者 张瑞阳 况应谷 张勇 朱宇旌 《养猪》 2023年第1期3-1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微量元素对育成及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血清微量元素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60头体重为(25±1.12kg)的大白母猪,按日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微量元素对育成及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血清微量元素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60头体重为(25±1.12kg)的大白母猪,按日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采用普通硫酸盐形式微量元素;试验I组同样采用普通硫酸盐形式微量元素,但添加量双倍于对照组;试验Ⅱ组采用包被微量元素,添加量与对照组相同。试验期从25~120kg,为育成一后备连续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和双倍硫酸盐微量元素组相比,包被微量元素组极显著提高了育成猪的ADG(P<0.01),显著降低了F/G(P<0.05)。与对照组相比,双倍硫酸盐微量元素组显著降低了育成猪ADFI(P<0.05)。(2)与对照组相比,微量元素包被处理能显著提高育成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P<0.01),显著提高后备猪SOD和CSH-Px活性(P<0.05)。双倍硫酸盐微量元素组能显著提高育成猪血清SOD和GSH-Px(P<0.05)活性。(3)微量元素包被处理能可显著提高育成猪血清中除I以外各微量元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后备猪血清中Fe、Se含量(P<0.05)。双倍硫酸盐微量元素组则可显著提高育成猪血清中Cu、Fe、Se含量(P<0.05),显著提高育成猪和后备猪血清中Mn含量(P<0.05)。(4)与对照组和双倍硫酸盐微量元素组相比,包被微量元素组极显著降低育成猪肠道大肠杆菌数量(P<0.01),显著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且显著降低后备猪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P<0.05)。而双倍硫酸盐微量元素组仅显著提高了育成猪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对微量元素进行包被处理相较于饲粮中添加双倍硫酸盐微量元素可显著促进育成猪和后备猪的生长,提高其抗氧化性能和微量元素吸收率,并显著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状态;从生长阶段来看,育成猪的应用效果优于后备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微量元素 育成猪 后备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能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闽农”牌微生物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4
作者 况应谷 陈炳钿 《福建畜牧兽医》 1993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微生物添加剂 应用 家畜 家禽
下载PDF
复合菌固态发酵木薯渣的工艺探索
15
作者 时祥柱 姚丽梅 +2 位作者 周文艺 况应谷 陈炳钿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研究以木薯渣为主要原料进行固态发酵。以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三种益生菌作为复合发酵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工艺为:葡萄糖0.5%、硫酸铵2.0%、含水量50%、发酵温度32℃。随后考察了三株益... 本研究以木薯渣为主要原料进行固态发酵。以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三种益生菌作为复合发酵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工艺为:葡萄糖0.5%、硫酸铵2.0%、含水量50%、发酵温度32℃。随后考察了三株益生菌的不同组合对木薯渣发酵前后粗蛋白、可溶性蛋白、粗纤维、总酸含量的变化,确定了最佳的组合方案。本研究中木薯渣经过复合菌固态发酵后。按干物质计算,粗纤维含量为17.21%,降低了12.15%;总蛋白含量为20.65%,提高了13.59%,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1.63%,较原来提高38.14%:总酸含量达到3.64%,益生菌总数超过20亿CFU/g以上。发酵后的木薯渣营养价值更高,适口性更好,有助于在畜禽养殖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发酵 嗜酸乳杆菌
下载PDF
发酵木薯渣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氮平衡及其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6
作者 周文艺 时祥柱 +3 位作者 况应谷 陈炳钿 卢文标 肖开俞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8年第11期18-22,共5页
本试验考察了发酵木薯渣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氮平衡及其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头体重在40千克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饲喂对照组日粮、A组(发酵木薯渣替代20%豆粕来源的蛋白质组)、B组(发酵木... 本试验考察了发酵木薯渣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氮平衡及其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头体重在40千克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饲喂对照组日粮、A组(发酵木薯渣替代20%豆粕来源的蛋白质组)、B组(发酵木薯渣替代30%豆粕来源的蛋白质组)和C组(发酵木薯渣替代40%豆粕来源的蛋白质组)。结果表明:A组和B组猪的生产性能优于对照组,C组生产性能低于对照组。A组的可消化氮比对照组高17.4%,差异显著(P〈0.05),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和氮生物学价值均高于对照组。B组的可消化氮沉积氮略高于对照组6.3%和6.8%,氮排放减少了13.7%。C组在沉积氮方面比对照组低了18.6%.可消化氮显著低于对照组12.6%(P〈0.05),氮排放高了3.3%。在空肠中,各组的细菌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回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也没有明显差异,但对照组的大肠杆菌数高于其他各组,且随着替代量的增加,大肠杆菌数有降低的趋势,盲肠中各组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也没有明显差异,但对照组的大肠杆菌数高于其他各组,且随着发酵产品添加量的提高,大肠杆菌数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在使用发酵木薯渣替代30%豆粕来源的蛋白质添加量时,可以提高生长猪的生产性能、提高氮利用率和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木薯渣 生长猪 氮平衡 肠道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