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倾斜度与磨牙症咬诱导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明锋 冶录平 +2 位作者 王祉娇 闫欣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102-103,105,共3页
目的通过对[牙合]平面的倾斜度与磨牙症咬[牙合]诱导类型的相关性研究,为磨牙症患者咬[牙合]重建目标的建立提供借鉴。方法从常规正畸治疗前选取患者50例,年龄16~55岁,测得术前头颅侧位片[牙合]平面倾斜度,包括前牙[牙合]平面(AOP),后... 目的通过对[牙合]平面的倾斜度与磨牙症咬[牙合]诱导类型的相关性研究,为磨牙症患者咬[牙合]重建目标的建立提供借鉴。方法从常规正畸治疗前选取患者50例,年龄16~55岁,测得术前头颅侧位片[牙合]平面倾斜度,包括前牙[牙合]平面(AOP),后牙[牙合]平面(POP),常规[牙合]平面(COP),同时计算前后[牙合]平面差(AOP-POP)。嘱患者夜间睡眠时戴用磨牙症检查装置Bruxchecker,至少8 h。根据Brux Checker上的印记出现在不同牙位上将咬[牙合]诱导类型分为(1)CG:尖牙诱导组;(2)GG1:双尖牙为主的组牙功能组;(3)GG2:有磨牙参与的组牙功能组;(4)MG:非工作侧接触组。四组间各类平面倾斜度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OP与COP在CG与GG1间及GG1与MG间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差异;POP在GG1与MG及GG2与MG间存在显著性差异;AOP-POP在CG与MG及GG2与MG间存在弱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症患者的咬重建目标应适当降低后[牙合]牙平面倾斜度,增加前牙[牙合]平面倾斜度,减小前后牙[牙合]平面的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症 [牙合]平面倾斜度 咬[牙合]诱导
下载PDF
酸蚀时间对临床托槽脱落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冶录平 罗颂椒 白静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比较 15秒和 6 0秒酸蚀后临床托槽脱落率的差异 ,从而探讨正畸临床适宜的牙釉质酸处理时间。方法 :选择年龄为 11- 16岁的正畸患者 30名 ,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按不同牙位分别进行两种时间的酸蚀。酸蚀后常规粘结方丝托槽 ,每... 目的 :比较 15秒和 6 0秒酸蚀后临床托槽脱落率的差异 ,从而探讨正畸临床适宜的牙釉质酸处理时间。方法 :选择年龄为 11- 16岁的正畸患者 30名 ,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按不同牙位分别进行两种时间的酸蚀。酸蚀后常规粘结方丝托槽 ,每次复诊时分别记录两组托槽脱落数 ,连续记录三个月。结果 :15秒酸蚀组总脱落率为 7 777% ,6 0秒酸蚀组总脱落率为 3 333% ,前牙托槽脱落数明显少于后牙 ,最易脱落的托槽为第二前磨牙。结论 :建议正畸临床上粘结前牙可使用 15秒的酸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时间 正畸治疗 牙釉质 第二前磨牙 临床托槽 脱落率
下载PDF
不同酸蚀时间托槽与牙面间抗拉粘接力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冶录平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 测量不同酸蚀时间托槽与牙面间的粘接力 ,以探讨正畸临床上粘接托槽于牙面的最佳酸蚀时间。方法 选择 80颗正畸减数的恒双尖牙 ,根据托槽酸蚀时间 (1 5s和 6 0s)和施力方向 (0°和 4 5°)的不同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0... 目的 测量不同酸蚀时间托槽与牙面间的粘接力 ,以探讨正畸临床上粘接托槽于牙面的最佳酸蚀时间。方法 选择 80颗正畸减数的恒双尖牙 ,根据托槽酸蚀时间 (1 5s和 6 0s)和施力方向 (0°和 4 5°)的不同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0颗 ,用MTSNEW81 0 1 0 0KN液压伺服材料实验机测量托槽剪切粘接强度 ,并评价牙釉质表面粘接剂残留量。结果  1 5s酸蚀组托槽剪切粘接强度小于 6 0s酸蚀组 ,1 5s酸蚀组最小托槽剪切粘接强度均值为 5 86 2 5MPa;1 5s酸蚀组牙釉质表面粘接剂残留量明显少于 6 0s酸蚀组。结论  1 5s酸蚀组剪切粘接强度虽然小于 6 0s酸蚀组 ,但已能满足正畸临床需要 ,且 1 5s较 6 0s酸蚀组牙釉质表面粘接剂残留量少 ,临床去除托槽时操作时间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酸蚀时间 粘接力 牙釉质表面粘接剂 残留量
下载PDF
牙釉质的酸处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冶录平 罗颂椒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在涂树脂前以磷酸等强酸溶液短时处理釉质表面 ,以改善树脂对牙齿结构的边缘封闭和机械性粘结 ,这一过程称为酸处理。酸处理后将各种正畸附件直接粘结在牙面上 ,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与传统的多带环技术相比 ,有很多优点 ,但也有一些缺... 在涂树脂前以磷酸等强酸溶液短时处理釉质表面 ,以改善树脂对牙齿结构的边缘封闭和机械性粘结 ,这一过程称为酸处理。酸处理后将各种正畸附件直接粘结在牙面上 ,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与传统的多带环技术相比 ,有很多优点 ,但也有一些缺点 ,本文就酸蚀粘结机理 ,牙釉质酸蚀粘结后组织结构变化、酸蚀液的浓度及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酸蚀粘结机理 牙釉质 组织结构 酸蚀粘结技术 酸蚀液 酸处理 表面浸蚀
下载PDF
单纯性先天缺牙患者伴发的常见牙体异常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飘洋 陈菁菁 冶录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调查单纯性先天缺牙(包括第三磨牙)的正畸患者伴发的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根弯曲、短钝根的发生率及先天缺牙与它们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800例,男260例,女540例;... 目的调查单纯性先天缺牙(包括第三磨牙)的正畸患者伴发的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根弯曲、短钝根的发生率及先天缺牙与它们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800例,男260例,女540例;年龄9~40岁。再将800份病例按有无先天缺牙分为两组,调查两组中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根弯曲和短钝根的发生率。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根弯曲和短钝根在先天缺牙组和非先天缺牙组中的发生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先天缺牙病例中,多生牙的发生率是3.5%,锥形牙的发生率是14.5%,根弯曲的发生率是3.5%,短钝根的发生率是3.0%。先天缺牙组与非先天缺牙组的多生牙和根弯曲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形牙和短钝根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缺牙病例伴发的锥形牙、多生牙、根弯曲和短钝根的发生率分别是14.5%、3.5%、3.5%和3.0%。与非先天缺牙的患者相比,先天缺牙患者发生锥形牙和短钝根的机率高,即先天缺牙与锥形牙及短钝根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缺牙 牙体异常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多曲钢丝唇挡的制作和应用
6
作者 冶录平 罗颂椒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211-211,213,共2页
关键词 多曲钢丝唇挡 制作 应用 正畸装置
下载PDF
后方诱导在治疗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明锋 李福军 +3 位作者 冶录平 姜洪涛 刘琳 佐藤贞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介绍并评价利用后方(牙合)诱导治疗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畸形的方法。方法:16例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畸形患者,年龄16-30岁。治疗前SNA基本正常,SNB≤75°,ANB≥5°,磨牙关系为双侧远中关系。常规排齐整平及适当扩弓后利用多... 目的:介绍并评价利用后方(牙合)诱导治疗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畸形的方法。方法:16例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畸形患者,年龄16-30岁。治疗前SNA基本正常,SNB≤75°,ANB≥5°,磨牙关系为双侧远中关系。常规排齐整平及适当扩弓后利用多曲唇弓暂时消除磨牙区咬(牙合)干扰,并通过升高下颌双尖牙,远中倾斜上颌后牙段,使双尖牙区形成暂时的早接触,进而建立双尖牙区的后方(牙合)诱导,利用后方(牙合)诱导引导后缩的下颌骨适当向前建立咬(牙合),并纠正磨牙的远中关系。结果:所有患者磨牙关系均调整到中性,侧貌改善明显,SNB平均增大1.58°,下颌前牙略有唇倾,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后方(牙合)诱导可适度纠正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牙合)诱导 下颌后缩 多曲唇弓
下载PDF
消除单侧干扰纠正功能性下颌偏斜
8
作者 王明锋 张海滨 +1 位作者 冶录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8期3-4,共2页
目的介绍通过消除单侧[牙合]干扰,并建立生理性[牙合]诱导矫治功能性下颌偏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下颌偏斜患者11例。矫治过程中先排齐整平上下牙弓,解除个别牙[牙合],上牙弓狭窄的患者配合扩弓治疗。通... 目的介绍通过消除单侧[牙合]干扰,并建立生理性[牙合]诱导矫治功能性下颌偏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下颌偏斜患者11例。矫治过程中先排齐整平上下牙弓,解除个别牙[牙合],上牙弓狭窄的患者配合扩弓治疗。通过后牙粘接[牙合]垫暂时消除导致下颌功能性偏领的[牙合]干扰,同时利用多曲唇弓调整左右[牙合]平面,压低并唇倾上领干扰牙,对侧则建立生理性[牙合]诱导。结果所有患者功能性偏颌改善明显,正中验位下颌前牙中线与面中线一致,软组织颏点与面中线接近一致,双侧磨牙关系恢复中性,正中关系位咬[牙合]重建时间为2~11个月,平均时间6.7个月。结论消除单侧[牙合]干扰是纠正功能性下颌偏斜行之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偏颌 多曲唇弓 [牙合]诱导
下载PDF
改良上颌平面导板 被引量:1
9
作者 冶录平 《口腔正畸学》 2001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上颌平面导板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原文传递
不同时间酸蚀后年轻恒牙釉质表面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冶录平 罗颂椒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临床牙釉质的最佳酸处理时间。方法从2005年大连市口腔医院外科门诊200颗正畸减数拔除的双尖牙中挑选出13颗作为样本,随机抽取其中3颗作为对照,未作酸处理。10颗进行酸处理的实验牙用约1mm宽的蜡条沿牙冠颊轴嵴作分界线,蜡... 目的探讨正畸临床牙釉质的最佳酸处理时间。方法从2005年大连市口腔医院外科门诊200颗正畸减数拔除的双尖牙中挑选出13颗作为样本,随机抽取其中3颗作为对照,未作酸处理。10颗进行酸处理的实验牙用约1mm宽的蜡条沿牙冠颊轴嵴作分界线,蜡条覆盖部分作为对照区。扫描电镜下观察未酸蚀的对照牙、实验牙对照区和经过15s和60s酸蚀处理后的实验牙釉质表面形态。结果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酸蚀前釉质表面多较为光滑,似云片、积雪状外观;酸蚀后在小部分样本釉质表面中看到典型的蜂窝样和鹅卵石样形态。构成比显示60s酸蚀组较15s酸蚀组釉质丢失量多。结论60s酸蚀组较15s酸蚀组釉质丢失更严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酸蚀粘接对牙釉质的损害,正畸临床可将酸蚀时间适当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 酸蚀 扫描电镜 正畸
原文传递
肌功能训练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高角骨性反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冶录平 陈小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肌功能训练结合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高角骨性反的疗效。方法对2004—2008年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治疗的15例高角骨性反患者,采用肌功能训练结合MEAW技术进行矫治,疗程1.5~2.5年,观察矫治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 目的探讨肌功能训练结合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高角骨性反的疗效。方法对2004—2008年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治疗的15例高角骨性反患者,采用肌功能训练结合MEAW技术进行矫治,疗程1.5~2.5年,观察矫治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Ⅲ类软组织凹面形得到明显改善,前牙反解除,达到正常覆覆盖,磨牙及尖牙获得Ⅰ类关系或Ⅲ类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只有1例13岁男性患者,因配合原因,提前中断治疗,待成年后考虑做正颌手术矫治。结论只要能把握好适应证,对于依从性良好的患者,运用肌功能训练结合MEAW技术可成功矫治高角骨性反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功能训练 多曲方丝弓技术 高角 骨性Ⅲ类错
原文传递
第二双尖牙先天缺失14例治疗体会
12
作者 冶录平 王茜 +2 位作者 翟俊辉 刘琳 陈小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双尖牙先天缺失时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000—2008年治疗的14例第二双尖牙先天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寻找第二双尖牙先天缺失病例合适的治疗方法。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选择正畸关闭牙间隙矫治,... 目的探讨第二双尖牙先天缺失时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000—2008年治疗的14例第二双尖牙先天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寻找第二双尖牙先天缺失病例合适的治疗方法。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选择正畸关闭牙间隙矫治,完成时间为18~36个月,平均27个月,矫治后上下牙列排列整齐,前牙覆、覆盖正常,尖牙中性关系。1例选择集中间隙镶牙的治疗方法,矫治时间10个月。矫治后曲面断层片显示牙根平行,缺牙区牙槽骨无缺损、吸收。结论第二双尖牙的先天缺失应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如果患者选择正畸关闭牙间隙的矫治方法,要注意前牙支抗的严格控制,以防破坏侧貌的丰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双尖牙 牙齿缺失 先天 治疗
原文传递
常见前牙错对儿童社会生活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冶录平 刘琳 +3 位作者 王茜 翟俊辉 张海滨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432-435,共4页
目的了解常见前牙错对儿童社会生活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至5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选择公认的好看和不好看的7~11岁男、女孩微笑照片各1张,将每张照片换上5种不同排列的前牙,得到20张黑白照片。随机抽取大连市内4区3所小学853人... 目的了解常见前牙错对儿童社会生活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至5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选择公认的好看和不好看的7~11岁男、女孩微笑照片各1张,将每张照片换上5种不同排列的前牙,得到20张黑白照片。随机抽取大连市内4区3所小学853人和3所大学高年级研究生560人作为评价者,进行照片评价,采用5度分法评价5个社会生活方面影响。结果好看的面部得分均值高于不好看的面部得分。儿童同龄人评价中在是否好看和友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列整齐的切牙、前突切牙和前牙反的得分较高,而前牙间隙和前牙不齐伴虎牙得分较低。成年人评价中只在是否容易交到朋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突切牙和排列整齐的切牙得分较高,其次为不齐伴虎牙、反;前牙间隙得分最低。结论容貌好的儿童会得到较多肯定的评价,而容貌丑陋的会得到更多否定的评价。同龄人认为前牙整齐及前突的儿童更好看、更友好,前牙间隙最不被同龄人和年轻成年评价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错 儿童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Hyrax快速与慢速扩弓矫治替牙晚期上颌狭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冶录平 陈菁菁 丰鑫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740-743,共4页
目的比较Hyrax快速与慢速扩弓矫治替牙晚期上颌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替牙晚期上颌基骨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Hyrax快速扩弓与Hyrax慢速扩弓进行矫治,扩弓前后拍摄锥形束C... 目的比较Hyrax快速与慢速扩弓矫治替牙晚期上颌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替牙晚期上颌基骨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Hyrax快速扩弓与Hyrax慢速扩弓进行矫治,扩弓前后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通过Invivo5牙科软件三维重建,分别测量扩弓前后上颌第一磨牙、第一前磨牙冠状位硬腭水平基骨宽度、颊侧牙弓宽度、双侧牙槽骨倾斜角度的交角、双侧牙齿倾斜角度的交角,轴位颊、舌侧骨质厚度。扩弓前后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冠状位:Hyrax快速扩弓与Hyrax慢速扩弓在骨性开展和牙弓总宽度变化上无差别,扩弓后牙弓总宽度增加,第一前磨牙平面的骨开展量大于第一磨牙平面,牙齿和牙槽嵴颊向倾斜,牙槽嵴倾斜的角度慢速扩弓组大于快速扩弓组,牙齿倾斜的角度快速扩弓组大于慢速扩弓组;轴位:颊侧骨质厚度减少,舌侧骨质厚度增加,但Hyrax慢速扩弓组颊侧的减少量小于Hyrax快速扩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替牙晚期患者,与Hyrax快速扩弓相比,Hyrax慢速扩弓慢速轻力的特点更符合生理特性,并且对颊侧的骨质厚度影响小,是一种有效的扩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rax扩弓器 慢速扩弓 快速扩弓 上颌狭窄
原文传递
800例正畸患者恒牙先天缺失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冶录平 陈飘洋 马卫东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614-61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大连地区正畸患者恒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及分布,包括第三磨牙。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来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正畸患者800例(男260例,女540例;年龄9~40岁),通过观察其全颌曲面断层片,分析恒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 目的调查分析大连地区正畸患者恒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及分布,包括第三磨牙。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来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正畸患者800例(男260例,女540例;年龄9~40岁),通过观察其全颌曲面断层片,分析恒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及分布。结果包括第三磨牙在内的恒牙先天缺失发生率为36.13%,除第三磨牙外的恒牙先天缺失发生率为12.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第三磨牙外的轻度先天缺牙例数(缺失1~2颗牙)占87%,中度先天缺牙例数(缺失3~5颗牙)占10%,重度先天缺牙例数(缺失牙≥6颗)占3%。常见的缺失牙位因缺牙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轻度缺失时,最常见的缺失牙位在前牙(最多见的是右下侧切牙),随着缺牙程度的加重,常见的缺失牙位在后牙(最常见的是下颌第二前磨牙)。上、下颌的缺牙情况是,轻度缺牙(缺失1~2颗)时,下颌的发生率高于上颌;中、重度缺牙时,上、下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牙弓左右侧的缺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失牙≥2颗时,对称缺失占大多数,最常见的对称缺失牙位是下颌第二前磨牙。结论除第三磨牙外,大连地区正畸患者最常见的缺失牙位是下颌侧切牙;随先天缺牙程度加重,则以下颌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缺牙 正畸患者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状况阻生上颌尖牙临床处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冶录平 王影 王璐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阻生上颌尖牙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0-2012年期间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治疗的35例阻生上颌尖牙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尖牙阻生状况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和疗效。临床处理方法包括拔除... 目的:探讨阻生上颌尖牙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0-2012年期间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治疗的35例阻生上颌尖牙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尖牙阻生状况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和疗效。临床处理方法包括拔除、助萌和导萌。结果拔除2例;只做正畸治疗的助萌法16例,留出足够间隙后等待阻生尖牙自行萌出,观察时间5~24个月,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矫治后阻生尖牙牙龈形态及牙根状况良好;正畸附加外科手术牵引的导萌法17例,除1例21岁男性患者外,其余16例均牵引到位,但矫治后部分阻生尖牙牙龈形态不如助萌法矫治后。结论当阻生上颌尖牙牙体严重畸形、根弯曲短小及高位近远中向横位阻生时考虑拔除;阻生上颌尖牙近远中向错位不严重,扩弓或减数拔牙即可为阻生尖牙留出足够萌出间隙,判断其能自然萌出时首选助萌法;阻生上颌尖牙近远中向错位严重或阻生尖牙已伤及邻牙牙根、仅用正畸治疗无法去除阻生尖牙萌出障碍时采用导萌法,导萌术后的牵引需注意控制牵引方向及大小,要避免伤及邻牙牙根,尽量使阻生牙从附着龈萌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牙龈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尖牙 阻生 临床处理
原文传递
正畸记存模型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冶录平 陈扬熙 《口腔正畸学》 2002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口腔正畸 记存模型 制作方法 直接修磨方法
原文传递
800例正畸患者中先天缺失牙及其与多生牙、锥形牙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飘洋 冶录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634-636,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患者中伴有恒牙先天缺失、多生牙和锥形牙或过小牙的发生率及分布,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正畸患者800例,男260例,女540例,年龄12-40岁。通过石膏模型和曲面断层片统计先天缺牙、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的发... 目的:观察正畸患者中伴有恒牙先天缺失、多生牙和锥形牙或过小牙的发生率及分布,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正畸患者800例,男260例,女540例,年龄12-40岁。通过石膏模型和曲面断层片统计先天缺牙、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的发生率及分布。通过分类变量的关联性来分析多生牙和锥形牙或过小牙与先天缺牙的相关性,假设检验采用列联表的独立性x2检验,并采用Pearson列联系数r来描述两变量关联程度。结果:800例中发生恒牙先天缺失100例,发生率为12.5%。常见的缺失牙位从多到少依次为下颌侧切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多生牙的发生率为3.1%,锥形牙或过小牙占8.3%。通过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得出,锥形牙或过小牙的发生与先天缺牙有相关性,Pearson列联系数r为0.173。结论:正畸患者中恒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为12.5%,最常见的缺失牙位是下颌侧切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正畸患者中恒牙先天缺失和锥形牙或过小牙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缺牙 多生牙 锥形牙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正畸治疗诱导阻生上颌尖牙的自发萌出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龙飞 冶录平 +2 位作者 李伟 王明锋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年第4期187-192,共6页
目的 探讨阻生上颌尖牙正畸治疗诱导自发萌出的方法,总结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阻生尖牙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3例恒牙列患者(男6例,女7例)的17颗阻生上颌尖牙,通过正畸治疗在相应牙弓位置为尖牙预留充足的间隙,待其自发萌出... 目的 探讨阻生上颌尖牙正畸治疗诱导自发萌出的方法,总结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阻生尖牙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3例恒牙列患者(男6例,女7例)的17颗阻生上颌尖牙,通过正畸治疗在相应牙弓位置为尖牙预留充足的间隙,待其自发萌出后直接粘结矫正装置排入牙列正常位置.结果 预留间隙2-24个月后阻生尖牙自发萌出,治疗后尖牙及邻牙牙周状况良好.结论 当阻生尖牙错位不严重,扩弓或减数拔牙即能为阻生尖牙提供足够萌出间隙,判断其能自行萌出时,可采取正畸诱导自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上颌尖牙 正畸 自发萌出
原文传递
牙列缺损后磨牙伸长伴牙列拥挤的多学科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梦玲 冶录平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1期48-50,共3页
一、病史患者女,42岁。主诉:牙齿不齐伴缺失牙。患者全身状况良好,否认相关系统性疾病,有长期左侧偏侧咀嚼习惯。就诊时间:2007年9月。二、临床检查1.面部检查:双侧不对称,下颌左偏约3mm,额唇沟较深;侧面观稍突,额部发育不良;面下1/3过... 一、病史患者女,42岁。主诉:牙齿不齐伴缺失牙。患者全身状况良好,否认相关系统性疾病,有长期左侧偏侧咀嚼习惯。就诊时间:2007年9月。二、临床检查1.面部检查:双侧不对称,下颌左偏约3mm,额唇沟较深;侧面观稍突,额部发育不良;面下1/3过短(图1)。2.口内检查:13、14、22、24、36、37、46、37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治疗 牙列拥挤 牙列缺损 后磨牙 伸长 偏侧咀嚼习惯 临床检查 系统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