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奥陶统赵老峪组岩石磁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兰书琪 卫弼天 +12 位作者 幸龙云 杜楠 冷先刚 姜南 程鑫 陈庆龙 王保锋 许鹏祥 邓晓红 张冬孟 李腾 刘非凡 吴汉宁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9,共15页
利用古地磁学手段定量约束华北板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可为原特提斯造山作用及华北板块与冈瓦纳大陆的亲缘性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但华北板块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含丰富油气资源,后期构造运动和油气运... 利用古地磁学手段定量约束华北板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可为原特提斯造山作用及华北板块与冈瓦纳大陆的亲缘性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但华北板块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含丰富油气资源,后期构造运动和油气运移均可能导致其早古生代地层遭受重磁化影响。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富平地区上奥陶统赵老峪组灰岩、凝灰岩样品进行了系统岩相学、岩石磁学及逐步退磁研究,包括光学显微镜鉴定实验、扫描电镜(SEM)实验、能谱分析(EDS)实验、饱和等温剩磁(SIRM)实验、三轴等温热退磁实验、磁化率随温度变化(κ-T)实验、磁滞回线实验、一阶反转曲线(FORC)实验、系统热退磁实验以及热-交混合退磁实验,探讨了各类岩石的主要载磁矿物及其是否具备记录原生剩磁信息的潜能。结果表明:灰岩及凝灰岩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黄铁矿和(或)胶黄铁矿,部分样品还含少量赤铁矿(含杂质)和针铁矿,矿物颗粒的磁畴类型同时含有SD(单畴)和MD(多畴)两种。结合岩相学及退磁实验结果认为这些主要载磁矿物可能是与后期流体作用(有机质成熟及运移等)有关的次生矿物,其携带的剩磁信号不能直接用于约束板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或可用于约束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古生界油气运移成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 岩石磁学 上奥陶统 赵老峪组 流体作用
下载PDF
西峰油田庄58井区长8_1储层出水原因 被引量:6
2
作者 冷先刚 孙卫 +1 位作者 解伟 黄启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西峰油田庄58井区长81油层厚度大,储层物性较好,测井解释含油饱和度较高,油层打开后多为高含水,生产能力低。在对西峰油田庄58井区长81储层基本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块样品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研究,... 西峰油田庄58井区长81油层厚度大,储层物性较好,测井解释含油饱和度较高,油层打开后多为高含水,生产能力低。在对西峰油田庄58井区长81储层基本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块样品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研究,并采用铸体薄片和电镜扫描等手段,针对长81低渗透储层出水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泥石薄膜厚度越大往往可动流体饱和度越小。亲油性绿泥石薄膜吸附原油中重质组分是测井解释为油层或者油水层、但是打开后却出水不出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 绿泥石薄膜 出水原因
下载PDF
计算机二维动画中一种快速动画变形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森 杨克俭 +1 位作者 刘杨军 冷先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9-771,共3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于同构三角网格图形的快速插值方法。在三角网格中,每个三角形均用三角形的质心和三个顶点连线表示的向量来代替这个三角形,在插值每个三角形时均对这三个向量进行插值;然后将所有插值产生的三角形按照预先定义好的规则... 提出了一种针对于同构三角网格图形的快速插值方法。在三角网格中,每个三角形均用三角形的质心和三个顶点连线表示的向量来代替这个三角形,在插值每个三角形时均对这三个向量进行插值;然后将所有插值产生的三角形按照预先定义好的规则组合成中间的插值图形。该算法简单、计算速度快,能够达到实时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变形效果,可以避免中间图形的扭曲和变形,适用于计算机动画、几何造型、CAD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插值 计算机动画 同构三角网格 向量
下载PDF
地表水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
4
作者 冷先刚 熊前兴 +2 位作者 刘扬军 马坡 王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283-285,共3页
模式-视图-控制器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是目前在J2EE平台上用得较多的一种设计模式,使用Struts和Hibernate来构建Java Web应用是当前比较通用的开发策略。利用此开发策略设计实现了地表水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并阐述... 模式-视图-控制器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是目前在J2EE平台上用得较多的一种设计模式,使用Struts和Hibernate来构建Java Web应用是当前比较通用的开发策略。利用此开发策略设计实现了地表水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并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TS HIBERNATE 模式-视图-控制器 地表水
下载PDF
柴北缘N1井储层的源控成岩演化与钙质夹层成因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爱国 王震亮 +5 位作者 冷先刚 吴小宁 蒲磊 袁旭 惠涛 赵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共13页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N1井为例,通过镜下观察和地化分析,探讨埋藏成岩阶段一类钙质夹层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N1井储层中的钙质夹层被两期烃源岩热降解成因方解石胶结(Ca1,Ca2),含少量沥青浸染高岭石;相邻高孔渗层溶蚀作用强烈,可见残余方...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N1井为例,通过镜下观察和地化分析,探讨埋藏成岩阶段一类钙质夹层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N1井储层中的钙质夹层被两期烃源岩热降解成因方解石胶结(Ca1,Ca2),含少量沥青浸染高岭石;相邻高孔渗层溶蚀作用强烈,可见残余方解石、高岭石和两期沥青(Hy1,Hy2);钙质夹层非方解石直接沉淀而成,而是在烃源岩两期生排烃控制下储层成岩演化(高岭石—Hy1—Ca1—溶蚀、高岭石—Hy2—Ca2)的结果,即早期溶蚀成因Ca1型和晚期Ca2型钙质夹层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 钙质夹层
下载PDF
基于J2EE的银行信贷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文生 冷先刚 闵娟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年第4期764-766,770,共4页
基于MVC模式、集成Spring框架和Hibernate数据持久层设计实现了银行信贷管理系统,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设计系统时充分吸收了目前完善的银行信贷基础信息,对提高信贷信息质量、规范信息业务处理流程、增强信贷... 基于MVC模式、集成Spring框架和Hibernate数据持久层设计实现了银行信贷管理系统,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设计系统时充分吸收了目前完善的银行信贷基础信息,对提高信贷信息质量、规范信息业务处理流程、增强信贷业务统计分析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在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提升信贷业务管理水平、提高银行竞争力等方面作了全面考虑.同时,考察了J2EE平台的安全机制,研究了Spring框架和Hibernate的优缺点及二者整合的可行性、必要性,从而提出了基于J2EE的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ING HIBERNATE MVC 银行信贷管理
下载PDF
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冷先刚 张志国 +3 位作者 陈建文 蒲磊 吴小宁 时建超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注水开发油藏加密调整井测井解释准确率不高,部分高电阻率油层解释成果与试油结论不相符合,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挖潜措施效果。制约水淹层测井解释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混合地层水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了混合水地... 注水开发油藏加密调整井测井解释准确率不高,部分高电阻率油层解释成果与试油结论不相符合,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挖潜措施效果。制约水淹层测井解释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混合地层水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了混合水地层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大的变化规律。在建立混合水电阻率模型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因素影响下水淹层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以期提高水淹层解释精度和加密调整区块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水淹层 混合地层水 电阻率 原始地层水 注入水 矿化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3_1油藏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冷先刚 张志国 +3 位作者 陈建文 段骁宸 蒲磊 吴小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搞清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庄73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3_1油藏油气富集规律,在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重矿物分析及铸体薄片分析等,研究了沉积相和储层展布特征。结果表明:长3_1沉积物源方向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南... 为搞清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庄73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3_1油藏油气富集规律,在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重矿物分析及铸体薄片分析等,研究了沉积相和储层展布特征。结果表明:长3_1沉积物源方向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南部以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为主,西北部、东北部以河道沉积为主,河道、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为有利储层;长3_1油藏主要受储层和构造的控制,为构造—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合水地区 长31油藏 油气富集规律 沉积物源 沉积相
下载PDF
双山神木太原组储层特征及潜在伤害分析
9
作者 高洁 孙卫 +1 位作者 冷先刚 王跟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27,共5页
通过对双山神木地区太原组储层岩石矿物、粘土矿物、物性以及孔隙结构等储层特征的分析,探讨了低孔、超低渗气田开发过程中引起储层潜在伤害的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储层主要为岩屑砂岩;填隙物以粘土矿物为主;孔隙度平均为8.91%,... 通过对双山神木地区太原组储层岩石矿物、粘土矿物、物性以及孔隙结构等储层特征的分析,探讨了低孔、超低渗气田开发过程中引起储层潜在伤害的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储层主要为岩屑砂岩;填隙物以粘土矿物为主;孔隙度平均为8.91%,渗透率平均为0.656 7×10-3μm2;孔隙类型以溶蚀孔为主。储层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太原组砂岩储层速敏程度为无到弱、酸敏程度为中等偏弱、压敏程度为弱到中等偏弱。在气田开发过程中,建议慎重配酸,合理控压,以取得最佳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组 储层特征 敏感性
下载PDF
新安边地区长7油藏主力贡献层识别技术研究
10
作者 蒲磊 刘一仓 +3 位作者 冷先刚 陈文斌 史立川 邓咸安 《低渗透油气田》 2014年第2期83-88,共6页
新安边地区长7油藏受沉积环境控制,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隔夹层发育,主力贡献层识别难度大。通过综合应用数理统计法和岩心观察、常规测井、核磁测井识别法,建立了主力贡献层纵向识别标准,应用该认识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优化.取得... 新安边地区长7油藏受沉积环境控制,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隔夹层发育,主力贡献层识别难度大。通过综合应用数理统计法和岩心观察、常规测井、核磁测井识别法,建立了主力贡献层纵向识别标准,应用该认识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优化.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边地区 主力贡献层 识别标准 轨迹优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科学布井和高效钻井 被引量:19
11
作者 冯张斌 马福建 +15 位作者 陈波 李德胜 常波涛 冷先刚 柴慧强 吴凯 杨永兴 王永康 黄勇杰 丁黎 李治君 卢庆治 潘元炜 胡中 付在荣 王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主要为重力流砂体沉积,砂体的分布在垂向和横向上均复杂多变,单砂体厚度薄,对高效钻井和生产提出了挑战。文章提出了一套利用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在综合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主要为重力流砂体沉积,砂体的分布在垂向和横向上均复杂多变,单砂体厚度薄,对高效钻井和生产提出了挑战。文章提出了一套利用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油藏和地质力学模型,进行钻井位置优选、工厂化平台设计、钻井作业实施和地质导向方案优化,使井轨迹设计科学合理,钻井过程中提高砂体钻遇率,同时保证后期生产阶段较高的单井产量与井区的最终长期累计产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优质储层主要为碎屑流的块状砂岩,提高钻遇率的核心在于利用实时传输随钻测量数据,综合分析钻、测、录数据,确定钻头在沉积旋回的位置,从而确定地质导向作业方案。在该方法指导下实施的两口水平井钻井作业,油层钻遇率较周边井钻遇率提高5%~10%;通过早期基于地质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基础上的数值模拟,结合钻井和生产实践科学布井,最终选定400m为研究区最佳水平井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地质导向 地质建模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等时格架下的深水坡折带特征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12
作者 陈波 刘长春 +7 位作者 李杰 王义俊 杨雯婷 雷启鸿 户彬 李德胜 冷先刚 赵中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4-1776,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依据传统似等厚岩性地层划分方案识别出的沉积坡折带有待商榷。采用井震结合、标志层控制、逐井反复对比等综合方法,通过对多个典型标志层的识别和追踪对比,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环县地区延长组长7段—长4+...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依据传统似等厚岩性地层划分方案识别出的沉积坡折带有待商榷。采用井震结合、标志层控制、逐井反复对比等综合方法,通过对多个典型标志层的识别和追踪对比,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环县地区延长组长7段—长4+5段部分地层的等时地层格架,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了具有典型地貌学特征的深水沉积坡折带。结果表明,环县地区延长组长7段—长4+5段实际由从西南往东北呈多期逐渐减薄的“S”型楔状前积层构成,其内部各套等时地层发育一系列坡折明显且逐渐往东北迁移的深水沉积坡折带,这些坡折带相对于长7段底界最大倾角可达1.9°、宽约6~8.6 km;各期重力流砂体和致密油层主要分布在坡折带处或坡折带前端的斜坡坡脚处,且平行于坡折带呈带状展布,坡折带控砂和控藏作用明显。研究对其他地区延长组深水沉积坡折带的有效识别和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等时地层格架 坡折带 砂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