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说王景治黄
- 1
-
-
作者
冷华民
-
出处
《史学月刊》
1986年第4期113-114,共2页
-
文摘
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对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黄河在又是一条多灾多害的河流。它象野马奔驰,咆哮东进,穿过西北黄土高原,流过豫西山地,挟带了大量泥沙,“黄河每年经过河南陕县带向下游的泥土有十三亿八千万吨”(张含英:《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成就》)。到了下游,因地势平坦,流速减缓,致使泥沙淤积河底,河床逐渐高过两岸的田地,成为“地上河”、“悬河”,每到夏秋汛季,常常泛滥成灾。自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来,黄河在下游地区“决口泛滥就有一千五百多次,河床重大改道二十六次。大致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水灾范围北至津、冀,南达苏、皖。
-
关键词
黄河
野马
中华民族文化
泥沙淤积
西北黄土高原
中国古代
地上河
水利事业
治黄
我国古代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辛亥革命时期的主要资产阶级革命报刊
- 2
-
-
作者
冷华民
-
出处
《史学月刊》
1985年第6期112-114,共3页
-
文摘
毛泽东同志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傲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国家里,要动员人民起来革命,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更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通过办报刊、出书籍的方式来广造舆论,深入宣传,以启迪人们思想的。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外先后创办的报刊多达一百二十余份。现对中学《中国历史》第三册所提及的几家主要革命报刊略作介绍。
-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回忆说
辛亥革命时期
同乡会
共同特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月出
革命报刊
徐特立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结合《中国近代史》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
- 3
-
-
作者
冷华民
-
出处
《史学月刊》
1964年第8期38-40,共3页
-
文摘
列宁在谈到如何培养青年一代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时候写道:“人们看到他们的父母怎样在地主和资本家的压迫下生活,亲自受到哪些反抗剥削者的人所受到的痛苦,看到为了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成果而继续斗争要经受多么大的牺牲,看到地主和资本家都是如何凶恶的敌人——这种环境,就把他们培养成了共产主义者。”目前,我们初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解放后在五星紅旗下长大的,他们缺乏象列宁所说的那种直接生活经验。
-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阶级教育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
共产主义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
列宁
资本家
劳动人民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历史上看我国的养猪事業
- 4
-
-
作者
冷华民
-
机构
开封师院历史系
-
出处
《史学月刊》
1960年第2期16-18,共3页
-
文摘
最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号召下,我国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养猪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从历史上来谈谈我国的养猪事业,也许是大家所需要的。对猪的驯养,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远在原始公社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已开始了对猪的驯养。到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时代,养猪业已相当繁盛。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不少关于猪的记载,出士的动物遗骨以猪、牛为最多。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养猪业的出现,是极早的。自周以后,古书上有关猪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诗经”“召南騶虞”篇云:“彼茁者葭,壹发五豝。……彼茁者蓬,一发五豵。”这里的“豝”就是“母猪”;“豵”,就是小猪。“豳風七月”章云:“言私其豵,献豜于公”这里的“豜”是大猪。意思是:将小猪留给自己,大猪交给公家。“周礼、天官冡宰、内饔”,同书“
-
关键词
甲骨文
原始公社
安阳殷墟
考古资料
殷商时代
劳动人民
诗经
河南
遗骨
祖先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八旗兵与绿营兵述要
- 5
-
-
作者
冷华民
-
机构
郑州师范
-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1987年第1期46-47,50,共3页
-
文摘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是清朝的经制兵(即国家正式部队),是清朝建立初期向全国进行征战和威慑的基本武装力量,也是自清一代赖以统治全国的两大军事支柱. 八旗原是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产生的时间很早.《满洲实录》卷三记载云: “前此,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之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
-
关键词
绿营兵
八旗兵
八旗制度
清朝统治者
努尔哈赤
入关
社会组织形式
满洲
牛录
部队
-
分类号
G63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先秦自然科学成就述要
- 6
-
-
作者
冷华民
-
机构
郑州二十四中
-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1982年第3期40-42,共3页
-
文摘
农学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西安半坡氏族和山东大汶口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表明:五、六千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培育了黍、麦、稷、稻等农作物。商代甲骨文更有黍、稷、菽、稻、禾、麦等多种农作物的记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的进步。商代甲骨文记载当时饲养的家禽家畜已有猪、牛、马、羊、犬、鸡、鸭等十余种。(2)西周时已设专职官员管理马政,出现了关于马的饲养、管理技术的记载并发明了马的去势(阉割)技术。
-
关键词
甲骨文
春秋战国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
农作物
记载
作物起源中心
主要表现
管理技术
家禽家畜
西周
-
分类号
G63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