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相关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冷慧层 刘璇 尹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5期101-104,共4页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预计到2030年,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将分别达到13.5亿和5.73亿[1]。肥胖的发生除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及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也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肥胖和...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预计到2030年,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将分别达到13.5亿和5.73亿[1]。肥胖的发生除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及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也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肥胖和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与学习、记忆和执行功能缺陷以及潜在的脑萎缩相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风险 脑萎缩 超重和肥胖 心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高脂饮食 实验证据 糖尿病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冷慧层 尹榕 +3 位作者 刘璇 马丹丹 但美伶 张英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是由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类炎症分子,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并参与炎性反应。研究发现ICAM-1可影响血脑屏障功能,并与认知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动... 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是由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类炎症分子,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并参与炎性反应。研究发现ICAM-1可影响血脑屏障功能,并与认知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对认知有一定联系。本研究就近来关于ICAM-1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望能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认知障碍 炎症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循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英杰 赵波 +2 位作者 刘璇 冷慧层 尹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血脂循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12—2021-05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345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血脂循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12—2021-05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345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IS组(216例)和非急性期IS组(129例),再根据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病因分型分为4个亚组,即急性期Ⅰ型IS和Ⅲ型IS组、非急性期Ⅰ型IS和Ⅲ型IS组,比较急性期IS组和非急性期IS组及各亚组间临床资料,分析急性期IS与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相关性。结果在急性期IS和非急性期IS组、急性期Ⅰ型IS和非急性期Ⅰ型IS组、急性期Ⅲ型IS和非急性期Ⅲ型IS组中,Hcy和LDL-C的循环水平在急性期IS组、急性期Ⅰ型IS组和急性期Ⅲ型IS组中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急性期IS与Hcy(r=0.278)、LDL-C(r=0.227)呈正相关(P<0.01),急性期Ⅰ型IS与Hcy(r=0.218)、LDL-C(r=0.296)呈正相关(P<0.05),急性期Ⅲ型IS与Hcy(r=0.293)、LDL-C(r=0.219)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Hcy和LDL-C循环水平在TOAST病因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Ⅰ型)和(或)小动脉闭塞型(Ⅲ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IS的急性期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关性
下载PDF
内皮功能障碍在脑白质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璇 冷慧层 尹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7期99-103,共5页
脑白质病变(WML)又称脑白质疏松(WMH)或脑白质高信号(WMHs),最初是由加拿大神经学家Hachinski等[1]提出的一个影像学名词。影像学上表现为磁共振T2加权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的高信号[2]。WML是脑小血管的缺血性改变,表现为... 脑白质病变(WML)又称脑白质疏松(WMH)或脑白质高信号(WMHs),最初是由加拿大神经学家Hachinski等[1]提出的一个影像学名词。影像学上表现为磁共振T2加权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的高信号[2]。WML是脑小血管的缺血性改变,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少突胶质细胞损伤以及髓鞘丢失[3]。因其发病隐匿,早期大多无法察觉。随着疾病进展,会引起精神、记忆、运动功能、认知障碍以及大脑皮层萎缩。WML的严重程度可能代表了小血管的整体病变范围,从而影响脑梗死的预后[4],引起血管性认知障碍(V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缺血性改变 内皮功能障碍 脑白质疏松 疾病进展 脑白质高信号 病变范围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血清β_(2)微球蛋白升高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损害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璇 冷慧层 +5 位作者 张英杰 仇慧慧 张志英 郭爱斌 马丹丹 尹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2-617,共6页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头颅MRI主要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的脑小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使用Fazekas量表和改良Scheltens量表对纳入患者头颅核磁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两量表评估结果一致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并按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22例患者,其中轻度组112例(50.45%),中重度组110例(49.55%)。中重度组患者年龄、高血压、β_(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8,95%CI:1.05~1.127)、高血压(OR=2.576,95%CI:1.116~5.946)、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37,95%CI:1.005~1.07)、β_(2)微球蛋白(OR=1.685,95%CI:1.04~2.731)、D-二聚体(OR=3.587,95%CI:1.219~10.55)是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β_(2)微球蛋白对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此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年龄、高血压也是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严重程度 β_(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下载PDF
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但美伶 张英杰 +3 位作者 刘璇 冷慧层 马丹丹 尹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确诊并住院的37例J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JE临床分型及是否出现呼吸衰竭,分为JE1组(n=21)和JE2组(n=16),分析JE的临床...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确诊并住院的37例J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JE临床分型及是否出现呼吸衰竭,分为JE1组(n=21)和JE2组(n=16),分析JE的临床特征。结果 3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0.9±17.2)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00%)、脑膜刺激征阳性(83.8%)、意识障碍(78.4%)、头痛(70.3%)及精神症状(62.2%)。与JE1组相比,JE2组肢体瘫痪、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此外血白细胞计数、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血尿素水平、血二氧化碳分压、颅内压、CSF葡萄糖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而GCS评分、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氯化物、血氧分压、氧合指数、CSF氯化物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头颅MRI示JE患者病变主要累及丘脑和基底节区,EEG多为慢波,JE2组EEG异常比例显著多于JE1组(P<0.05)。37例患者中死亡5例(13.5%),均来自JE2组;幸存者中25例(78.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结论发病后合并呼吸衰竭的JE患者临床症候更重,合并感染更多,住院时间更长,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特征 认知障碍 预后
下载PDF
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影像学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但美伶 张英杰 +3 位作者 刘璇 冷慧层 李蓉 尹榕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61-2266,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JE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以头颅影像学结果为依据将37例分为影像阳性组(n=21)和影像阴性组(n=16),分析其特征;以GCS≤8分及mRS≥2分分别作为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依据,将...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JE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以头颅影像学结果为依据将37例分为影像阳性组(n=21)和影像阴性组(n=16),分析其特征;以GCS≤8分及mRS≥2分分别作为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依据,将影像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像特征是否可预测JE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 37例患者中完善头颅CT者9例,完善头颅MRI者35例。头颅CT的阳性检出率为22.2%(2/9),头颅MRI为60%(21/35);JE病变在MRI上主要表现为长T_(1)、长T_(2)、FLAIR高信号,ADC及DWI呈高或低或等信号;病变可累及丘脑(35.1%)、基底节区(35.1%)、海马(16.2%)、中脑(13.5%)、脑叶(8.1%)、脑膜(8.1%)、侧脑室周围(5.4%)、胼胝体(5.4%)、桥脑(2.7%)等多个区域,其中双侧丘脑对称性病变占27%。在JE的各个临床证候中,影像阳性组精神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影像阴性组[16/21(76.2%) vs 7/16(43.8%),P=0.047]。结论成人感染JE病毒后MRI显示丘脑和基底节区为主要受累部位,但影像阳性率低于儿童;成人JE的影像学特征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成人 影像学特征
原文传递
内皮细胞炎症标志物与脑微出血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璇 尹榕 +3 位作者 冷慧层 但美伶 马丹丹 张英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697-700,共4页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影像学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血管内皮损伤在CMB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致的血脑屏障破坏以及炎症反应可能促进了CMBs的发生和发展。同时,CMBs...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影像学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血管内皮损伤在CMB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致的血脑屏障破坏以及炎症反应可能促进了CMBs的发生和发展。同时,CMBs病灶周围含铁血黄素的沉积也可能触发炎症反应。不过,相关的机制以及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文章对与CMBs相关的血管内皮炎性因子及其在CMB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内皮 血管 炎症 炎症介导素类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