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T技术研究重力稳定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21
1
作者 冷振鹏 吕伟峰 +3 位作者 马德胜 刘庆杰 严守国 李彤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0-345,共6页
重力稳定注气(GAGD)已被证明是一种低成本且能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笔者以80~200目石英砂混填制作的填砂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CT扫描测量三相流体饱和度技术,开展了高含水后期重力稳定注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驱... 重力稳定注气(GAGD)已被证明是一种低成本且能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笔者以80~200目石英砂混填制作的填砂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CT扫描测量三相流体饱和度技术,开展了高含水后期重力稳定注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采用顶部垂直注气方式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7.45%以上。通过CT扫描测量流体饱和度方法可以观察到,由于气液之间的重力差异,注入气驱扫区域内的液体持续向下运移,致使之前水驱形成的残余油"聚并"而形成"富集带",随着注入气逐渐向底部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稳定注气 CT扫描 三相流体饱和度 提高采收率 油墙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冷振鹏 吴静 +4 位作者 卢金生 王萍 华扬 李铎 李建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92-1594,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炎后门静脉高压症的多重介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 2 2例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和 12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资料。结果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 目的 探讨肝炎后门静脉高压症的多重介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 2 2例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和 12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资料。结果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脾静脉、门静脉管径缩小 (P <0 .0 5 ) ,门静脉、脾静脉流速流量明显增加 ,呈高动力状态。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脾静脉、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 (P <0 .0 5 ) ,血流量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若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联合运用可缓解门脉系循环高动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部分脾静脉栓塞术 门静脉 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测定低渗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冷振鹏 吕伟峰 +2 位作者 张祖波 马德胜 刘庆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1,157,共4页
中国低渗透油藏多采用水驱开采,而作为水驱开采核心参数的相对渗透率数据却难以通过传统的实验手段准确获得。为此,运用CT扫描方法,提出了基于CT扫描测定低渗透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稳态实验法和非稳态实验法。在稳态法中,针对低渗岩心... 中国低渗透油藏多采用水驱开采,而作为水驱开采核心参数的相对渗透率数据却难以通过传统的实验手段准确获得。为此,运用CT扫描方法,提出了基于CT扫描测定低渗透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稳态实验法和非稳态实验法。在稳态法中,针对低渗岩心难以达到绝对稳定的问题,给出了基于CT扫描数据的稳定评判依据。采用1种校正方法,克服了射线硬化的影响,提高了CT测量流体饱和度的精度。对2块低渗岩心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T扫描 相对渗透率 高精度 稳态实验 非稳态实验
下载PDF
CT扫描技术在水敏伤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冷振鹏 马德胜 +2 位作者 吕伟峰 刘庆杰 贾宁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3,155-156,共4页
常规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发生伤害的具体区域,同时也缺少对敏感性伤害程度的定量评价。以2块采自老君庙油田同一层位的岩心为例,利用CT扫描技术开展储层水敏伤害评价实验研究,分别开展水驱和"设计"水驱实验,同时基于CT扫... 常规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发生伤害的具体区域,同时也缺少对敏感性伤害程度的定量评价。以2块采自老君庙油田同一层位的岩心为例,利用CT扫描技术开展储层水敏伤害评价实验研究,分别开展水驱和"设计"水驱实验,同时基于CT扫描原理建立相应的水敏伤害评价方法。水驱实验中注入压力和CT值的变化表明,实验用水与岩心接触时存在很强的水敏伤害。在"设计"水驱实验中,分析CT扫描孔隙度分布可确定水敏伤害主要发生在注入端附近,并可估算出平均孔隙度降低10%~15%;同时通过对比水敏伤害切片孔隙度图像前后变化,可准确反映出岩心中发生水敏伤害的具体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敏 CT扫描 频率分布曲线 微观机理 水驱油实验
下载PDF
致密油孔隙结构表征方法——以川中致密油储层岩心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冷振鹏 杨胜建 +3 位作者 吕伟峰 马德胜 刘庆杰 贾宁洪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5,共5页
致密油孔隙结构表征是该类储层评价的核心,直接制约其规模开发。由于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文中运用医用CT、场发射扫描电镜、微米CT和纳米CT 4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毫米级、微米级和纳米级3个尺度综合描述致密油孔隙结构。以川中致密油岩... 致密油孔隙结构表征是该类储层评价的核心,直接制约其规模开发。由于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文中运用医用CT、场发射扫描电镜、微米CT和纳米CT 4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毫米级、微米级和纳米级3个尺度综合描述致密油孔隙结构。以川中致密油岩心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中致密油储层具有多尺度多类型孔隙连续分布的特征。基于医用CT扫描分析,储层连通性较差,孔隙空间分布也极度分散,其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在0.5%以下;在SEM图像上,观察到大量的微米级粒间残余孔道和纳米级粒内溶蚀孔道,但孔隙网络重建表明,基质孔道在微纳尺度的连通性都很差;除基质孔道外,在渗透率较高的岩心SEM图像中观察到粒间缝和方解石颗粒解理缝2类微裂缝,其存在能较好地改善储层连通性。实验分析认为,在孔隙结构表征中,开展微米级孔道和微裂缝的基础研究是致密油规模勘探开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孔隙度频率分布 孔隙网络 微裂缝
下载PDF
介入性超声在乳腺病灶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冷振鹏 王萍 +1 位作者 海涛 康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696-697,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超声特征将160例191个乳腺病灶分为恶性倾向组和良性倾向组。一组78例超声引导下采用16G活检针经皮穿刺活检(US-CNB),另一组82例超声引导下用11G Mammotome切除活检(US-...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超声特征将160例191个乳腺病灶分为恶性倾向组和良性倾向组。一组78例超声引导下采用16G活检针经皮穿刺活检(US-CNB),另一组82例超声引导下用11G Mammotome切除活检(US-MEB)。所有获取组织送病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US-CNB86个结节,每个取材2~3次,取材满意率为98.8%;US-MEB共105个结节,取材满意率为100%。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乳腺病灶通过适当分类,进行介入性超声诊治,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得到较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乳腺病灶 活组织检查 麦默通
下载PDF
超声在预测胆囊结石易感人群方面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冷振鹏 纪伟光 +3 位作者 吴静 陈述 张倩 王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形态异常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检测2694例健康体检者胆囊结石发病率及异常胆囊形态,分析低龄组胆囊结石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20岁以上人群中胆石症患病率为10.8%.其中20~39岁年龄组中胆囊结... 目的探讨胆囊形态异常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检测2694例健康体检者胆囊结石发病率及异常胆囊形态,分析低龄组胆囊结石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20岁以上人群中胆石症患病率为10.8%.其中20~39岁年龄组中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囊形态异常为75%,并伴多种不良习惯,与其他年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低龄组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中,胆囊形态异常在胆囊结石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胆结石 胆囊畸形
下载PDF
诊断超声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冷振鹏 华扬 +2 位作者 马慧娟 梁阔 康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8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在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术,术后判断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前超声和术后病例资料。超声测量肿瘤最大直径,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大小、体积、血流的变化。超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在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术,术后判断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前超声和术后病例资料。超声测量肿瘤最大直径,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大小、体积、血流的变化。超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腋窝清扫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测量病灶最大径与病理实体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1;超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4.8%(28/33);超声观察部分病灶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其长径、体积及多普勒血流发生明显变化(P<0.01)。结论诊断超声在乳腺癌保乳术前筛查、新辅助化疗效果观察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保乳术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的超声评价
9
作者 冷振鹏 吴静 +4 位作者 纪伟光 王萍 卢金生 李铎 康骅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例行TIPSS并GCVE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及腹水情况的跟踪观察。结果13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1...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例行TIPSS并GCVE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及腹水情况的跟踪观察。结果13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14.0±1.5)个月,13例首次置管全部成功,1例7个月后因分流道狭窄、上消化道出血再次入院,分流道通畅率92.31%(12/13)。结论TIPSS并GCVE联合运用能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治疗 门脉高压症 超声评价 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应用CT扫描技术研究低渗透岩心水驱油机理 被引量:36
10
作者 吕伟峰 冷振鹏 +4 位作者 张祖波 马德胜 刘庆杰 吴康云 李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0,117,共4页
通过CT扫描技术在线获得不同时刻岩心内流体饱和度的沿程分布信息,探索了低渗透岩心水驱油机理,并讨论了驱替速度(毛管数)、束缚水存在状况和非均质性对微观孔隙介质中流体渗流分布特征及微观驱油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驱替速度... 通过CT扫描技术在线获得不同时刻岩心内流体饱和度的沿程分布信息,探索了低渗透岩心水驱油机理,并讨论了驱替速度(毛管数)、束缚水存在状况和非均质性对微观孔隙介质中流体渗流分布特征及微观驱油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驱替速度较高时,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呈现对流式的直进形态,此时微观驱油机理以活塞式推进为主;当驱替速度较低时,毛管压力开始起作用,使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范围拓宽,在很小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下出口端即会见水,此时微观驱油机理以卡断或爬行为主。另外,与无束缚水时相比,束缚水的存在使得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推进前缘变得更加平缓,这是因为预先存在于小孔隙中的水很容易被注入水补充聚集,在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推进前缘到达前有充足的时间形成稳定的隔断阻塞孔喉,因此束缚水的存在促进了卡断现象的发生。在强非均质性岩心中,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前缘的推进更加分散、均匀,这是因为孔隙介质的微观非均质性使得驱替产生的毛管阻力具有较大差异,使得指进和绕流成为主要的微观驱油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心 饱和度沿程分布 非均质性 微观驱油机理 毛管数
下载PDF
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实验测定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伟峰 刘庆杰 +3 位作者 张祖波 马德胜 吴康云 冷振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3-719,共7页
建立CT双能同步扫描实验方法,结合稳态物理模拟方法对油湿和水湿露头砂岩的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进行实验测定,同时考察不同饱和历程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CT双能同步扫描法可准确获取三相流体饱和度并消除末端效应的影响,将实验测... 建立CT双能同步扫描实验方法,结合稳态物理模拟方法对油湿和水湿露头砂岩的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进行实验测定,同时考察不同饱和历程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CT双能同步扫描法可准确获取三相流体饱和度并消除末端效应的影响,将实验测得相关数据代入达西公式可算得不同饱和度下各相的相对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对水湿岩心,水的等渗线为一系列直线,表明水相相对渗透率只与含水饱和度有关;油的等渗线为一系列凹向含油饱和度顶点的曲线,气的等渗线为一系列凸向含气饱和度顶点的曲线,表明油相和气相的相对渗透率与三相饱和度都有关;而在油湿岩心中,油气水三相的等渗线都是一系列凸向各自饱和度顶点的曲线,表明油气水的相对渗透率与三相流体饱和度都有关。不同饱和历程对润湿相的等渗线影响不大,但对非润湿相的等渗线有影响,两种饱和历程下非润湿相等渗线形态基本相同但位置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相对渗透率 润湿性 饱和历程 CT双能同步扫描法
下载PDF
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远滨 张京 +3 位作者 冷振鹏 张倩 陈昕 肖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1-644,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肌肉检查技术观察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结构参数(MAP)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在痉挛评价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接受口服抗痉挛药物、抗痉挛体位摆放、痉挛肌牵伸训练和拮抗肌主动收缩训练等抗痉挛治疗的6... 目的利用超声肌肉检查技术观察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结构参数(MAP)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在痉挛评价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接受口服抗痉挛药物、抗痉挛体位摆放、痉挛肌牵伸训练和拮抗肌主动收缩训练等抗痉挛治疗的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腓肠肌外侧头肌肉纤维作为研究靶肌肉,分别对健、患侧肢体进行评定和超声MAP测量。测量内容包括: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评定;MAP中的肌肉羽状角度(PA)、肌纤维长度(FL)和肌纤维厚度(MT)。分析抗痉挛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MAS和MAP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脑卒中患者随着抗痉挛治疗时间的增加,MAS评分、PA和MT出现下降趋势,FL出现上升趋势。其中MA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4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MAP参数中:FL不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4周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A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T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评定肌纤维肌张力的显著性变化时,MAS与MAP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结合应用MAS和MAP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评定肌张力的细微变化,从而更好地评定临床抗痉挛治疗效果,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肌肉结构参数 脑卒中 痉挛 评价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系统在乳腺病变中应用的体会 被引量:27
13
作者 康骅 海涛 冷振鹏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 总结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系统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收集2002年11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行乳腺病变诊治6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病变患者63例,共计93处... 目的 总结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系统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收集2002年11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行乳腺病变诊治6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病变患者63例,共计93处乳腺肿块,大小为0.5~2.5cm,每个肿块平均旋切次数为15次(6~33次),旋切时间平均22分钟(10~55分钟)。术中B超检查证实肿块完全切除。除1例出现乳房内血肿和2例局部皮下淤血外,无其他并发症。乳房皮肤表面仅留下3-5mm微小创口。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病变4例(6,3%,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例,导管内癌1例),其余为良性病变(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纤维腺瘤5例,乳腺腺病或乳腺增生症53例)。术后临床和超声检查随访未发现肿块复发。结论麦默通旋切活检系统是一项微创、安全、准确的乳腺病变活检方法。另外,对小的乳腺纤维腺瘤(小于2.5cm)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但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麦默通
下载PDF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14
作者 常莹 杨敬春 冷振鹏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能够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建立以声像图特征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1月~2...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能够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建立以声像图特征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36例女性乳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乳腺结节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建立回归模型。比较进入方程中的变量的优势比(OR),评价各变量尤其是弹性成像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个超声特征,筛选出毛刺征、微钙化、血流分级及弹性评分4个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其中弹性评分的OR值高于其他自变量。结论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对乳腺结节病理性质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特征变量,超声弹性成像较其他超声特征更有优势,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二维声像图特征对于乳腺结节的确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结节 LOGISTIC模型 弹性成像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常莹 杨敬春 +1 位作者 冷振鹏 王萍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2期1797-1801,共5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23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肿块大小、纵横比、边缘特征(毛刺...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23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肿块大小、纵横比、边缘特征(毛刺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类型、最高流速、阻力系数及腋窝淋巴结状况,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3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115例、未转移12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原发灶最大径>3cm[比值比(OR)=10.767,P=0.000]、乳晕区及多发病灶(OR=4.092,P=0.004)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超声变量中原发灶毛刺征(OR=2.122,P=0.006)、Ⅲ级血流(OR=4.030,P=0.007)、穿入血流类型(OR=3.051,D=0.008)和腋窝淋巴结数目(OR=2.687,P=0.001)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数目、位置高度相关.超声检查乳腺癌原发灶位置、毛刺征、血流分级、血流类型及腋窝淋巴结数目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图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静 王钟音 +2 位作者 郑浩 冷振鹏 王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图像特点,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非均匀性脂肪肝的患者35例,根据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型,与CT结果相比较。指导确诊患者调整饮食及适当的体育锻炼,6个月复查超声图像。对超声(6例)和C... 目的通过分析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图像特点,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非均匀性脂肪肝的患者35例,根据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型,与CT结果相比较。指导确诊患者调整饮食及适当的体育锻炼,6个月复查超声图像。对超声(6例)和CT(2例)检查疑有占位/肿瘤病变患者进一步作MRI及同位素肿瘤指标检查,将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6个月后复查,脂肪肝程度均有所减轻,有5例基本消失。疑有占位病变者中仅1例确诊为肝癌,另有3例为血管瘤。结论非均匀性脂肪肝为可逆性病变,疑有占位病变者应结合相关检查以提高其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脂肪肝 非均匀性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超声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慧娟 冷振鹏 +2 位作者 陈莉 郑浩 王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免疫组化方法测量原发灶ER、PR、CerbB-2表达。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原发灶的最大径、血流分级...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免疫组化方法测量原发灶ER、PR、CerbB-2表达。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原发灶的最大径、血流分级、腋窝可探及淋巴结个数,以及CerbB-2表达与腋窝LNM转移密切相关(P〈0.05),ROC曲线示原发灶最大径的截断值是2.05cm。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超声表现,结合CerbB-2表达,能较准确的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超声特征在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研究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莹 杨敬春 +2 位作者 杜岚 冷振鹏 王维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中BethesdaⅢ类结节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诊断科进行甲状腺FNA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细胞学诊断学结果及超声特征,选取细胞学结果为Bethe...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中BethesdaⅢ类结节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诊断科进行甲状腺FNA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细胞学诊断学结果及超声特征,选取细胞学结果为BethesdaⅢ类结节146例,行手术者33例,记录手术者的年龄、性别,结节位置、直径、形态、结构、钙化、纵横比(横切面)、血流分布等超声特征及病理结果,评估结节恶性特征及与恶性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33例细胞学诊断为意义不明的滤泡性病变/不典型性病变(AUS/FLUS)并行手术的患者,单发结节10例(30.3%)、多发结节23例(69.7%),结节最大直径10.3±7.1mm,恶性15例(45.5%),良性18例(54.5%)。Logistic单因素研究,年龄、纵横比、结构、边缘是甲状腺恶性病变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年龄、边缘则为该疾病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存在危险因素特征的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有助于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从而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 Bethesda分类
下载PDF
利用CT技术研究砾岩驱油机理 被引量:28
19
作者 邓世冠 吕伟峰 +7 位作者 刘庆杰 冷振鹏 李彤 刘红现 顾鸿君 许长福 张旭辉 鲁晓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5,共6页
以新疆油田天然砾岩岩心为研究对象,应用CT扫描技术分析砾岩孔隙度分布特征;通过对砾岩水驱及聚合物驱过程的在线CT扫描监测,得到驱替过程中岩心含油饱和度沿程分布信息和CT重构切面图像,根据驱替过程新表征参数"含油饱和度频率分... 以新疆油田天然砾岩岩心为研究对象,应用CT扫描技术分析砾岩孔隙度分布特征;通过对砾岩水驱及聚合物驱过程的在线CT扫描监测,得到驱替过程中岩心含油饱和度沿程分布信息和CT重构切面图像,根据驱替过程新表征参数"含油饱和度频率分布"分析砾岩驱油机理。研究表明:砾岩具有强非均质性,在水驱过程中形成"优势通道",引起无效水循环,降低水驱采收率,且水驱过程中首先动用高含油饱和度区域的油;聚合物驱时高—中饱和度区间的油都能够动用,而低饱和度区间的油仍然难以动用;后续水驱时仍然主要动用高饱和度区间的油。针对砾岩油藏,前期水驱应该尽量达到最高含水率,以加强聚合物的段塞效果;同时应减少聚合物的注入量,利用后续水驱推动聚合物段塞达到驱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 CT扫描 水驱 聚合物驱 含油饱和度 沿程分布 频率分布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慢性肾脏病早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嘉铭 冷振鹏 +3 位作者 杨敬春 刘华 常莹 王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6期143-146,155,共5页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慢性肾脏病(CKD)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年8月~2019年10月行肾脏超声造影的51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CKD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分期分组,其中组1(CKD 1期)17例、组2(CKD 2期)1...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慢性肾脏病(CKD)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年8月~2019年10月行肾脏超声造影的51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CKD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分期分组,其中组1(CKD 1期)17例、组2(CKD 2期)17例、组3(CKD 3~5期)17例.比较三组肾脏大小,肾段动脉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超声造影参数如到达时间(AT)、曲线上升支斜率(A)、达峰时间(TTP)、达峰强度(DPI)、曲线下降支斜率α(α)、曲线下面积(AUC))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组1、组2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低于组3(P<0.05);组1与组2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组2皮质厚度、肾段动脉PSV高于组3(均P<0.05);组1与组2皮质厚度、肾段动脉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 DPI、AUC值低于组2,组2 DPI、AUC值高于组3(均P<0.05);组1与组3 DPI、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超声造影定量评价技术可以对肾皮质血流灌注进行实时监测,可为评估CKD患者肾功能提供客观指标,尤其在CKD早期阶段,其变化早于实验室常用指标血肌酐、尿素氮,更加敏感,有助于临床对CKD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脏超声造影 肾皮质厚度 肾段动脉峰值流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