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冷昆鹏 孟钰童 +2 位作者 单磊 刘洋 周君琳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观察外侧、前外侧和后侧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3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入路... 目的观察外侧、前外侧和后侧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3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外侧、前外侧和后侧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临床疗效观察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Mayo肘关节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并发症等。结果共23例患者,平均年龄(48.9±17.0)岁,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5.1±2.0)d,平均随访时间(18.4±5.4)个月。三组患者的受伤原因和骨折改良Dubberley分型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前、前臂旋后、MEPS和VAS评分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截骨组与外侧组在出血量、切口长度、肘关节屈曲、伸直和活动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截骨组患者切口较长、手术出血量较多、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较差,截骨组和前外侧组、外侧组和前外侧组在这几项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前外侧和后侧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具有不同的适应证,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入路,适合截骨入路的骨折更复杂,功能锻炼应更加关注肘关节屈伸活动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手术入路 内固定治疗 肘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尺骨远端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冷昆鹏 孟钰童 +2 位作者 刘洋 尹博 周君琳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尺骨远端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31例不稳定尺骨远端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疗效评估包括患者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快速臂...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尺骨远端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31例不稳定尺骨远端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疗效评估包括患者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快速臂肩手障碍评分(quick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Q-DASH)和Mayo腕关节评分,通过术后X线评估桡骨高度、尺骨变异、掌倾角、尺偏角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共3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6±9)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5±3)个月。最终随访时,腕关节活动度平均掌屈为(49±7)°、背伸(45±6)°、旋前(81±4)°、旋后(79±5)°,握力为(19±6)kg。临床评分为良好至优秀,平均Q-DASH评分为(14±9)分,Mayo腕关节评分为(87±7)分。结论钩钢板是不稳定尺骨远端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理想选择,通过早期康复锻炼可以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尺骨远端骨折 钩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冷昆鹏 王艳华 +3 位作者 陈建海 付中国 张殿英 姜保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建立肱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模拟生理状态下肱骨近端受力情况,分析应力分布特征. 方法 对1名正常成年男性肩关节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连续断层影像,使用Dicom数据和Mimics17.0软件生成肱骨近端三维几何模...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建立肱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模拟生理状态下肱骨近端受力情况,分析应力分布特征. 方法 对1名正常成年男性肩关节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连续断层影像,使用Dicom数据和Mimics17.0软件生成肱骨近端三维几何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进行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赋值生成有限元模型,约束边界条件,模拟生理状态下肱骨近端受力情况,分析肱骨近端有限元模型上的应力分布特征. 结果 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在三维空间内任意旋转,便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单元类型均为4节点,其中皮质骨单元数为9 346,松质骨单元数为25 732,总单元数为35 078,总节点数为6 819.模拟肩关节外展90°生理状态条件,对肱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600 N的轴向载荷,肱骨近端的受力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加,至肱骨干外侧达应力的峰值,此处最大应力值为9.8 MPa.此外,肱骨近端外科颈内下侧皮质区应力分布较集中,此区域应力最大值为5.2 MPa. 结论 本实验建立肱骨近端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快速、简便.通过模型的建立和生物力学分析,明确了肱骨距和肱骨干外侧为应力集中区域,提示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应注意在保证肱骨干张力侧支持的条件下,注重外科颈内下侧皮质完整的重要性,恢复肱骨距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维新分型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尹博 周君琳 +5 位作者 何远铭 田庆显 单磊 郭蒙 冷昆鹏 赵彦瑞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股骨转子间传统骨折分型与三维新分型的一致性,探讨新分型的可靠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的1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的X线片和CT影像资料,6名骨科医生作为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股骨转子间传统骨折分型与三维新分型的一致性,探讨新分型的可靠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的1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的X线片和CT影像资料,6名骨科医生作为观察者对上述患者分别采用Evans分型、Jensen分型、AO分型和新分型进行分型。1个月后将原有的18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重新编号,再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型。比较基于X线片和CT不同分型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卡帕(Kappa)系统。结果Evans分型、Jensen分型、AO分型、新分型X线片的观察者间卡帕(Kappa)值分别为0.54±0.03、0.53±0.03、0.45±0.03、0.63±0.02,CT的观察者间Kappa值分别为0.49±0.03、0.49±0.03、0.44±0.04、0.63±0.03。X线片的观察者内Kappa值分别为0.53±0.02、0.54±0.03、0.44±0.04、0.65±0.02,CT的观察者内Kappa值分别为0.52±0.03、0.52±0.03、0.41±0.02、0.64±0.03。基于X线片和CT,新分型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Kappa值均高于Evans分型、Jensen分型和AO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相比,新分型可靠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折 可重复性 结果 骨折分型
原文传递
钩钢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骨折术后锁骨中段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一汉 周君琳 +2 位作者 田庆显 冷昆鹏 郭蒙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分析钩钢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骨折术后锁骨中段骨折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在2009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有294例患者使用了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并符合入选标准,其中279例术后未发生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对照组)、15例发生了术后锁... 目的分析钩钢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骨折术后锁骨中段骨折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在2009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有294例患者使用了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并符合入选标准,其中279例术后未发生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对照组)、15例发生了术后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并发症组)。本研究收集了患者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骨折患侧、体重指数、吸烟情况、最内侧螺钉的种类、是否由住院医师作为术者进行手术、术中钩钢板是否进行了塑型、钢板的孔数、钩的深度、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和发生时有无第二次创伤。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对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对照组和并发症组间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龄患者在使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后,更容易出现锁骨中段骨折(OR=3.478;95%CI:1.719~15.407;P=0.003)。结论患者高龄可以显著增加钩钢板固定后锁骨中段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固定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的现状 被引量:18
6
作者 冷昆鹏 张殿英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骨折的治疗基于对骨折形态学、生物学和损伤机制的理解,而骨折分型能够指导创伤骨科医生对骨折的理解及选择合理治疗方法[1]。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和分型较为复杂,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2],Bell 等[3]... 骨折的治疗基于对骨折形态学、生物学和损伤机制的理解,而骨折分型能够指导创伤骨科医生对骨折的理解及选择合理治疗方法[1]。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和分型较为复杂,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2],Bell 等[3]报道在1999~2005年,美国医疗保险人群肱骨近端骨折年发生率为250/10万人,其中女性占80%。Court-Brown 等[4]报道约87%的患者骨折由低能量损伤引发,可能与患者骨质疏松相关。Calvo 等[5]报道肱骨近端骨折是目前排在第三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目前文献中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方法较多,本文将介绍较常用的分型方法,并对各分型方法的优劣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分型方法 AST 三维重建 血供 小结节 骨折分型 肱骨头
原文传递
PHILOS钢板和Multiloc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冷昆鹏 孟钰童 周君琳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分析PHILOS钢板和Multiloc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别采用PHILOS钢板治疗(45例)和Multiloc髓内钉治疗(37例)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 目的分析PHILOS钢板和Multiloc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别采用PHILOS钢板治疗(45例)和Multiloc髓内钉治疗(37例)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对患者围手术期失血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PHILOS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41.78±36.18)min,总失血量674.68(592.87,979.65)ml,显性失血量320.00(220.00,430.00)ml;Multiloc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102.70±22.10)min,总失血量589.23(430.80,714.82)ml,显性失血量100.00(100.00,125.00)m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为383.55(253.17,575.48)ml和460.98(309.87,610.2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占总失血量56.85%和78.23%。结论与PHILOS钢板比较,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总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少。两种内固定治疗方式的隐性失血量无明显差异,但隐性失血量在总失血量中所占比重较大,临床上应该时刻重视,积极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PHILOS钢板 Multiloc髓内钉 围手术期失血
原文传递
肱骨干中段骨折前外侧和后侧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比较
8
作者 李一汉 周君琳 +2 位作者 冷昆鹏 郭蒙 范伯元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目的采用双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比较前外侧与后侧手术入路在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科两家医院诊断为... 目的采用双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比较前外侧与后侧手术入路在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科两家医院诊断为肱骨干中段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77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每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片以进行评估。在术后第12个月随访时,我们用Constant评分系统、关节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每例患者的受累肢体进行了临床评估。结果86例A型(Ⅱ组,n=51)和B型或C型(Ⅳ组,n=35)肱骨中段骨折患者接受了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91例A型(Ⅰ组,n=45)和B或C型(Ⅲ组,n=46)肱骨中段骨折患者接受了后侧手术入路治疗。Ⅰ组和Ⅱ组之间以及Ⅲ组和Ⅳ组之间,在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数据、Constant评分、关节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而Ⅰ组和Ⅱ组之间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在治疗简单肱骨干中段骨折时,前外侧手术入路显著优于后侧手术入路。然而,前外侧手术入路和后侧手术入路在治疗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中,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 骨折 前外侧入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
9
作者 冷昆鹏 李海峰 《汽车世界》 2020年第10期105-105,共1页
近年来,很多地区的公路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因此,应重视路桥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以供参考,旨在提升路面质量。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施工管理养护 加固维修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