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断陷盆地深凹带沉积朵体特征——以高邮凹陷邵伯次凹戴南组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冷春鹏 董桂玉 +2 位作者 张振国 仇永峰 毕天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2,29,共10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结合邵伯次凹区域地质背景,对戴南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此划分方案基础上对深凹带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剖析,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冲积扇、湖底&qu...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结合邵伯次凹区域地质背景,对戴南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此划分方案基础上对深凹带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剖析,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冲积扇、湖底"扇"和辫状河三角洲4种沉积朵体,并对各自的亚(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探讨演化规律,建立了深凹带沉积朵体的沉积模式,为研究区的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演化 戴南组 邵伯次凹
下载PDF
2011年春季上海市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及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焦艳 陶俊 +3 位作者 傅刚 张仁健 成天涛 冷春鹏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多种地面观测资料,研究2011年4月14—15日上海的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生消机制、污染物来源以及气溶胶垂直分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4、15日PM2.5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8.9、115.9μg/m3,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质量浓... 利用多种地面观测资料,研究2011年4月14—15日上海的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生消机制、污染物来源以及气溶胶垂直分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4、15日PM2.5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8.9、115.9μg/m3,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质量浓度的二级标准;污染过程形成于稳定天气形势下污染物的积累,结束于短时降水和冷空气南下的共同作用;污染物主要源于上海本地及其西南方的局地污染;污染天气对流层低层的消光系数远大于非污染天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气溶胶 垂直分布 消光系数
下载PDF
现代大洋铁盐投放实验对古海洋学研究的启示:白垩纪大洋红层产生的背景与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振国 段杏宽 +3 位作者 高莲凤 王春磊 冷春鹏 崔岳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9期1-8,共8页
白垩纪大洋红层代表典型的深水富氧沉积环境,笔者从现代海洋铁盐投放实验入手,探讨了大洋红层的产生机制,论述了铁元素在白垩纪大洋富氧环境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白垩纪剧烈的岩浆活动在海底产生大量的富含铁元素的基性和超基性岩石,在与... 白垩纪大洋红层代表典型的深水富氧沉积环境,笔者从现代海洋铁盐投放实验入手,探讨了大洋红层的产生机制,论述了铁元素在白垩纪大洋富氧环境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白垩纪剧烈的岩浆活动在海底产生大量的富含铁元素的基性和超基性岩石,在与海水发生反应时,岩石中的铁元素进入海水中。海水中的铁元素是海洋浮游植物宝贵的营养盐类,其含量的增加可激发浮游植物的爆发性繁盛,而这一生命过程可以吸收海水中大量的CO2,并且产生巨量的O2。伴随海水中溶解O2浓度的不断升高,以富含Fe3+的红色沉积物为特征的海洋富氧环境出现。中、晚白垩世大洋红层的产生是一个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涉及沉积学及生物—海洋地球化学作用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铁盐投放试验 白垩纪 大洋红层 富氧过程与机制
下载PDF
上海冬季PM_(2.5)及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焦艳 张仁健 +4 位作者 傅刚 武云飞 陶俊 成天涛 冷春鹏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5期1097-1103,共7页
本文利用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12日的连续观测资料,对上海市区冬季PM_(2.5)质量浓度和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区冬季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为54.4±43.0μg·m^(-3),观测期间最大值为185.9μg·m^(-... 本文利用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12日的连续观测资料,对上海市区冬季PM_(2.5)质量浓度和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区冬季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为54.4±43.0μg·m^(-3),观测期间最大值为185.9μg·m^(-3);气溶胶吸收系数(Ab)、散射系数(Sc)和单次散射反照率(SSA)的日均值分别为14.7±11.2 M·m^(-1)、276.8±185.3 M·m^(-1)和0.94±0.02,Ab、Sc与PM_(2.5)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2和0.98;从日间变化来看,PM_(2.5)浓度呈"双峰"结构,Ab高值出现在交通早高峰时段。同时分析了2011年12月11—14日和2012年2月6—7日期间的两次污染过程,认为其形成原因分别是稳定天气形势下局地污染物的积累和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两次污染过程中,Ab、Sc明显增大,Ab的最高值分别达到冬季平均值的11.0和2.5倍,Sc的最高值分别达到冬季平均值的5.0和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PM2.5 光学特性 污染过程
下载PDF
藏南林西剖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序地层分析
5
作者 崔岳 高莲凤 +3 位作者 冷春鹏 蒋正军 李坤 李宗峰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89-93,共5页
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通过实测浪卡子县林西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并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3个层序。林西剖面主要由维美组、桑秀组和甲不拉组地层构成。晚侏罗世维美组可识别出... 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通过实测浪卡子县林西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并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3个层序。林西剖面主要由维美组、桑秀组和甲不拉组地层构成。晚侏罗世维美组可识别出1个层序,属于低水位体系域的滨浅海沉积。早白垩世桑秀组可以识别出1个层序,为Ⅱ型层序,桑秀组底部为次深海沉积,属海侵体系域;中部为滨浅海沉积,为低水位体系域;上部为火山陆隆,为深海体系域。甲不拉组的石英砂岩属于新层序的开始,为海侵位体系域。晚侏罗世层序地层总体上表现为海退的进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持续收缩和海平面下降的过程;早白垩世层序地层总体表现为海进的退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洋壳的扩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西剖面 侏罗世—白垩世 层序地层 西藏南部
下载PDF
金湖凹陷阜宁组二段混合沉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霍少川 董桂玉 +5 位作者 王兵杰 张振国 刘金华 刘建宁 曹玉鹏 冷春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金湖凹陷是苏北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凹陷,阜宁组二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结合研究区内岩芯、录井、测井等资料对金湖凹陷阜二段的混合沉积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金湖凹陷阜二段沉积时期,混合沉积微观上表现为... 金湖凹陷是苏北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凹陷,阜宁组二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结合研究区内岩芯、录井、测井等资料对金湖凹陷阜二段的混合沉积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金湖凹陷阜二段沉积时期,混合沉积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形成混积岩,宏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层系、陆源碎屑岩—混积岩层系、碳酸盐岩—混积岩层系和混积岩层系;混积类型主要发育渐变式和复合式混合沉积,少量发育突变式混合沉积。通过对比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建立了阜二段混合沉积相模式。对研究区的混合沉积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其主控因素为阜二段沉积时期的海侵作用,同时构造作用、气候条件、湖平面变化、物源等也对研究区混合沉积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沉积 金湖凹陷 阜宁组
下载PDF
藏南贡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海相地层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海洋环境演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高莲凤 周巍 +5 位作者 张盈 冷春鹏 张振国 姚纪明 崔岳 万晓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西藏南部有出露良好的海相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本研究针对采自藏南贡嘎东拉剖面的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探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海洋沉积环境的演化。Fe_2O_3+MgO与TiO_2、Al_2O_3/SiO_2关系判别图显示,从晚侏罗世维美... 西藏南部有出露良好的海相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本研究针对采自藏南贡嘎东拉剖面的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探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海洋沉积环境的演化。Fe_2O_3+MgO与TiO_2、Al_2O_3/SiO_2关系判别图显示,从晚侏罗世维美组到早白垩世桑秀组,研究区经历了从大陆岛弧到大洋岛弧的构造演化。Mn、Fe、V、Co、Ni、REE等指标元素,和U/Th、V/Cr、Sr/Ba、Lan/Ybn、V/(V+Ni)等比值结合显示:沉积条件也从维美组浅海富氧、低盐、高沉积速率的环境演化为早白垩世桑秀组深海、水体分层、盐度升高、沉积速率降低,具有明显深海沉积特征的环境。地化数据分析结果总体上与岩性成因分析相一致,即维美组砂岩所指示的浅海相沉积,桑秀组从下部的粉砂岩到上部钙质泥岩,经历了水体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 地球化学特征 古海洋环境 西藏南部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震积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建宁 董桂玉 +5 位作者 王兵杰 张琳婷 霍少川 曹玉鹏 彭凯 冷春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7-1276,共10页
高邮凹陷戴南组沉积时期,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古地震活动强烈,岩层中发育了一系列与古地震有关的准同生变形构造。诸如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枕状层、环状层理及震褶层等液化挤压变形构造;又可见阶梯状断层、震裂岩、自碎角... 高邮凹陷戴南组沉积时期,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古地震活动强烈,岩层中发育了一系列与古地震有关的准同生变形构造。诸如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枕状层、环状层理及震褶层等液化挤压变形构造;又可见阶梯状断层、震裂岩、自碎角砾岩、内碎屑副角砾等脆性变形构造。另外,在岩芯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地震作用变形构造层往往与地震作用下的重力流沉积岩层相伴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区域联井和单井序列,刻画出了研究区震积岩的垂向序列。结合研究区油气成藏特征,从油气运移、储集和封堵三个方面对地震事件的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提供了一个新的勘探方向,打破以往"环凹找油"的勘探思路,认为深凹带砂体也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事件 隐蔽油气藏 戴南组 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下载PDF
地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对白垩纪大洋缺氧与富氧过程的制约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振国 霍少川 +3 位作者 冷春鹏 高莲凤 张盈 付海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721,共15页
白垩纪诸多地质事件中,以黑色页岩为特征的大洋缺氧事件和以红层为特征的大洋富氧环境尤其引人关注。本文探讨了白垩纪大洋从缺氧到富氧转化的过程与机制,认为上述沉积事件是地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白垩纪岩石圈剧烈的岩浆活动,... 白垩纪诸多地质事件中,以黑色页岩为特征的大洋缺氧事件和以红层为特征的大洋富氧环境尤其引人关注。本文探讨了白垩纪大洋从缺氧到富氧转化的过程与机制,认为上述沉积事件是地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白垩纪岩石圈剧烈的岩浆活动,是缺氧、富氧事件发生的源动力,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共同作用是沉积事件发生的结果。具体过程为:白垩纪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改变了海陆面积的对比,并引起地球内部大量热能释放和大气中CO_2气体浓度的升高,最终导致大气温度的升高。海水温度的升高和CO_2浓度的增加导致海洋环境中溶解O_2的降低,缺氧事件随之而产生。同时,海底岩浆喷发在海底产生大量的富含铁元素的基性和超基性岩石,通过海底风化和热液活动,铁元素从岩石圈进入水圈。海水中的铁元素是海洋浮游植物宝贵的营养盐类,其含量的增加可激发浮游植物的大规模繁盛,而这一生命过程可以吸收海水中大量的CO_2,并且产生等量的O_2。随着海水中O_2浓度的不断升高,以富含Fe3+的红色沉积物为特征的海洋富氧环境出现。藏南和深海钻探、大洋钻探典型剖面的数据证实大洋缺氧和富氧发生的韵律性,即缺氧事件之后往往伴随富氧环境的出现。研究认为,白垩纪大洋缺氧和富氧事件是同一原因导致的不同结果,地球圈层相互作用是其根本制约因素。由岩浆活动引起的缺氧事件和同样由其造成的富氧环境,其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以物理、化学过程为主,后者除此之外还演绎了更为复杂的生物-海洋地球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缺氧 与富氧事件地球圈层相互作用
下载PDF
藏南江孜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古海洋环境分析
10
作者 高莲凤 李璞壮 +10 位作者 张振国 万晓樵 夏世强 董桂玉 王兆生 冷春鹏 张盈 姚纪明 张琳婷 于江涛 殷世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2-281,共10页
为了探讨西藏南部江孜一带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海洋沉积环境的变化,本研究对采自藏南江孜甲不拉沟剖面的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Fe2O3+MgO与TiO2、Al2O3/SiO2关系判别图显示,从晚侏罗世维美组到早白垩世甲不拉组,研究... 为了探讨西藏南部江孜一带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海洋沉积环境的变化,本研究对采自藏南江孜甲不拉沟剖面的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Fe2O3+MgO与TiO2、Al2O3/SiO2关系判别图显示,从晚侏罗世维美组到早白垩世甲不拉组,研究区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基本上以大洋岛弧的构造演化为主,继承性明显。Mn、Fe、V、Co、Ni、REE等指标元素和U/Th、V/Cr、Sr/Ba、Lan/Ybn、V/(V+Ni)等比值结合显示,沉积条件从维美组浅海富氧、高盐、高沉积速率的环境演化为早白垩世甲不拉组深海、水体分层、沉积速率降低、具有明显深海沉积特征的环境。地化数据分析结果总体上与岩性成因分析相一致,即从维美组砂岩的浅海相沉积到甲不拉组下部的粉砂岩和上部的钙质泥岩、黑色页岩,水体经历了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地球化学特征 古海洋环境 江孜 西藏南部
下载PDF
曲流河废弃河道的识别方法研究——以大港油田港西一区明Ⅱ_7-1小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正军 董桂玉 +6 位作者 高莲凤 马文静 冷春鹏 李坤 李宗峰 常永杰 付海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9期174-178,共5页
河流相储层的废弃河道微相,在侧向上对流体起隔挡作用,因此正确识别废弃河道对于进一步分析储层内部构型以及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以大港油田港西一区明Ⅱ17小层为例,首先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确定复合曲流带的分布范围;... 河流相储层的废弃河道微相,在侧向上对流体起隔挡作用,因此正确识别废弃河道对于进一步分析储层内部构型以及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以大港油田港西一区明Ⅱ17小层为例,首先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确定复合曲流带的分布范围;然后在复合曲流带内确定单一河道边界;其次在单一河道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废弃(末期)的鉴别标志和沉积微相特征,依据高弯曲河道砂体沉积规律,确定废弃河道和末期河道的发育位置。识别废弃河道并进行精细刻画不仅对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和剩余油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后期开发方案编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废弃河道 单一河道 末期河道 港西一区
下载PDF
迁西板桥东沟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
12
作者 赵鹏飞 张振国 +3 位作者 冷春鹏 李坤 李宗峰 蒋正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12期142-144,147,共4页
依据矿床勘查,通过详细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厘定并深化了对铁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条件的认识,认为板桥东沟铁矿矿体围岩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混合... 依据矿床勘查,通过详细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厘定并深化了对铁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条件的认识,认为板桥东沟铁矿矿体围岩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次之,矿体的主要矿石为磁铁石英岩,矿石结构主要以粒状变晶结构、条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片麻状构造为主,矿石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含少量黄铁矿和极少量黄铜矿,矿石元素以Fe、Si、O为主,少量Al、Mg、Ca,矿体夹石主要由混合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少量角闪斜长片麻岩、含铁片麻岩。认为板桥东沟铁矿铁矿床为碱长片麻岩—麻粒岩—磁铁石英岩含矿建造,属于区域变质的麻粒岩相,岩石多数是中-基性火山岩等变质的产物,板桥东沟铁矿铁矿床类型属于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为今后类似铁矿的勘查及矿床开发提供技术依据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西 板桥东沟铁矿 矿床地质 成矿模式
下载PDF
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特点及任务的链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盈 冷春鹏 +1 位作者 宋土顺 沈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4-89,共6页
新工科建设已在全国高校全面展开,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特点及所承担的任务需要给予重视。通过研究发现其特点呈现链状关系,基础性决定了区域性,区域性导致了后发性。同时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任务也呈现出了链状关系,课程系统... 新工科建设已在全国高校全面展开,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特点及所承担的任务需要给予重视。通过研究发现其特点呈现链状关系,基础性决定了区域性,区域性导致了后发性。同时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任务也呈现出了链状关系,课程系统、教师系统和学生能力三者从最初的单链关系到改革中期的单双链共存状态,再到改革后期的完全双链状态,这种双链状态又影响到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特点的反向链状发展,后发性使其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从而突破了区域限制,保障了其基础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工科 作用 任务 链状研究
下载PDF
湘中坳陷上泥盆统锡矿山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资源量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琳婷 孟宁宁 冷春鹏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在野外地质露头观察和样品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湘中坳陷上泥盆统暗色泥页岩的厚度与区域分布、有机质丰度、成熟度以及储层矿物学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等页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该区由北向南依次发育三角洲相... 在野外地质露头观察和样品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湘中坳陷上泥盆统暗色泥页岩的厚度与区域分布、有机质丰度、成熟度以及储层矿物学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等页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该区由北向南依次发育三角洲相、碎屑岩潮坪相及潟湖相等沉积相带;暗色泥页岩的厚度较大且区域分布广泛,呈现北厚南薄的趋势;页岩总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以高成熟与过成熟为主,储层物性好,脆性矿物含量高,游离气含量高,烃源岩正处于高热演化期;应用体积法预测出湘中坳陷泥盆统锡矿山组总资源量为(0.219~0.420)×10^(12)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坳陷 上泥盆统 锡矿山组 页岩气 成藏条件 资源量预测
下载PDF
蠡县斜坡沙一段混合沉积控制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宁 冷春鹏 +4 位作者 李坤 霍少川 彭凯 曹玉鹏 赵炜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37-41,共5页
蠡县斜坡具有多物源、近物源和多沉积体系的沉积特点,油源条件优越,沙河街组是其勘探主要目的层,而长期被忽视的混合沉积研究正逐渐成为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岩心观察发现,研究区的沙一段沉积岩层中普遍发育混积岩,在前... 蠡县斜坡具有多物源、近物源和多沉积体系的沉积特点,油源条件优越,沙河街组是其勘探主要目的层,而长期被忽视的混合沉积研究正逐渐成为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岩心观察发现,研究区的沙一段沉积岩层中普遍发育混积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沉积相分析,对研究区沙一段混合沉积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并认为以构造活动和气候条件为主,其他影响因素如湖平面升降、物源和水动力条件都受前两者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县斜坡 沙一段 混合沉积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乌恰康苏河剖面上部沉积特征及其古海洋环境
16
作者 刘娜 张振国 +4 位作者 高莲凤 劳海港 常国民 董桂玉 冷春鹏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1年第7期971-983,共13页
乌恰康苏河剖面位于我国油气勘探重点的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晚白垩世初期新特提斯洋海侵造成该区域发育大面积的海相沉积。本文以康苏河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依据岩石学和样品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 乌恰康苏河剖面位于我国油气勘探重点的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晚白垩世初期新特提斯洋海侵造成该区域发育大面积的海相沉积。本文以康苏河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依据岩石学和样品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物源供应充分,母岩以沉积岩–花岗岩为主,伴有玄武岩,沉积环境为气候温暖、湿润、风化强烈、沉积速率较高、古生产力增加的浅海环境;应用TiO2-(Fe2O3 + MgO)、La-Th-Sc沉积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得出,构造环境相对复杂,为大陆边缘沉积特征,且源岩类型主要为花岗岩与沉积岩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盆地 元素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物源分析
下载PDF
构造—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以L工区古近系沙三段为例
17
作者 付海丰 剧永涛 +1 位作者 张振国 冷春鹏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10期-,共3页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和录井资料,恢复了L工区沙三段的构造—古地貌,并分析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沙三段沉积时期,同沉积断裂较少,且规模较小,差异沉降相对较弱,受不同走向断层的控制,总体上其构造—古地貌可划分为14个构...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和录井资料,恢复了L工区沙三段的构造—古地貌,并分析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沙三段沉积时期,同沉积断裂较少,且规模较小,差异沉降相对较弱,受不同走向断层的控制,总体上其构造—古地貌可划分为14个构造—古地貌单元,3个凸起带、西北部1个稳定剥蚀带、西南部1个深洼带、3个浅洼带、3个斜坡带、2个水下低凸起带及分散在斜坡带上的沟谷(如图2)。受构造—古地貌控制,在斜坡带及浅洼带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混合滩、滨浅湖钙质滩坝及滨浅湖砂质滩坝,在靠近控凹断层的深洼带识别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砂质滩坝砂岩丰富,可形成地层—岩性圈闭,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古地貌 沉积体系 沙三段 L工区
下载PDF
耐高温混杂纤维混凝土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18
作者 董昊松 冷春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年第1期11-13,共3页
当今社会,隧道工程日趋成熟,在方方面面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产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因为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其对密闭性的要求较高,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历史数据表明,隧... 当今社会,隧道工程日趋成熟,在方方面面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产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因为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其对密闭性的要求较高,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历史数据表明,隧道工程发生的火灾事故会造成隧道工程的质量大幅降低,主要原因高温会降低隧道混凝土的优良品质,使隧道工程各个方面的性能,尤其是安全性,达不到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由于隧道工程一经完成,即使发生了重大事故,其改造或者拆除工程也极难开展,因此,隧道工程建造的原材料选取需要慎之又慎,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性能以保证后期质量,其中,耐高温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因为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工程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文章针对隧道工程的火灾隐患问题,对耐高温混杂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其性能优势等因素,通过与传统原材料的对比,就其产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效应为今后的隧道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为隧道工程的安全发展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混凝土 耐高温
下载PDF
基于双金属有机骨架的Cu/Cu_(2)O/C制备及其在对乙酰氨基酚测定中的应用
19
作者 任冬梅 王星稳 +2 位作者 冷春鹏 韩超 孟伟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4-1149,共6页
以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Zn-MOF为前驱体,热解法制备了铜/氧化亚铜复合碳材料(Cu/Cu_(2)O/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Cu/Cu_(2)O/C保持了前驱体Cu-Zn-MOF的八面体形貌,颗粒发生皱缩且... 以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Zn-MOF为前驱体,热解法制备了铜/氧化亚铜复合碳材料(Cu/Cu_(2)O/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Cu/Cu_(2)O/C保持了前驱体Cu-Zn-MOF的八面体形貌,颗粒发生皱缩且表面疏松多孔。Cu/Cu_(2)O/C修饰玻碳电极(Cu/Cu_(2)O/C/GCE)对对乙酰氨基酚(AC)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A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u/Cu_(2)O/C/GCE的电流响应值与AC浓度分别在2~20μmol/L和20~1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为7.21μA·L/(μmol·cm^(2))和2.26μA·L/(μmol·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电化学传感器 Cu-Zn-MOF Cu/Cu_(2)O/C
原文传递
Evolution of Aerosol Vertical Distribution During Particulate Pollution Events in Shanghai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云伟 张群 +5 位作者 冷春鹏 张德芹 成天涛 陶俊 张仁健 贺千山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385-399,共15页
A set of micro pulse lidar (MPL) systems operating at 532 nm was used for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of aerosols in Shanghai in 2011. Three typical particulate pollution events (e.g., haze)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 A set of micro pulse lidar (MPL) systems operating at 532 nm was used for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of aerosols in Shanghai in 2011. Three typical particulate pollution events (e.g., haze)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the evolution of aerosol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BL) during these pollution episodes. The aerosol vertical extinction coefficient (VEC) at any given measured altitude was prominently larger during haze periods than that before or after the associated event. Aerosols originating from various source regions exerted forcing to some extent on aerosol loading and vertical layering, leading to different aerosol vertical distribution structures. Aerosol VECs were always maximized near the surface owing to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local pollutant emissions. Several peaks in aerosol VECs were found at altitudes above 1 km during the dust- and bioburningoinfluenced haze events. Aerosol VEC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during the local-polluted haze event, with a single maximum in the surface atmosphere. PM2.5 increased slowly while PBL and visibility decreased gradually in the early stages of haze events; subsequently, PM2.5 accumulated and was exacerbated until serious pollution bursts occurr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erosol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mpact aerosol vertical distributions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BL and pollutant loading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 vertical distribution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HAZ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