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鼓室给药临床实践指南
1
作者 蔡沁明 柴人杰 +18 位作者 陈钢钢 陈阳 冯宁宇 冷杨名 刘宇鹏 陆玲 任冬冬 汪照炎 王国鹏 王巍 吴学文 夏明 熊浩 徐磊 张宏征 张杰 张天虹 赵宇 孙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鼓室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耳科局部给药方式,指通过将药物递送入中耳,经圆窗膜或卵圆窗扩散分布到内耳从而达到治疗或诊断效果。近年来,鼓室给药技术在耳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分泌性中耳炎和自身免疫性... 鼓室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耳科局部给药方式,指通过将药物递送入中耳,经圆窗膜或卵圆窗扩散分布到内耳从而达到治疗或诊断效果。近年来,鼓室给药技术在耳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分泌性中耳炎和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疾病的诊治。目前,国内外对鼓室给药的操作规范、适应证,尤其是给药时机及治疗方案尚未有统一标准。为了促进鼓室给药技术规范化,我们特组织了国内在鼓室给药领域经验丰富,有卓越建树中青年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鼓室给药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从鼓室给药操作规范出发,系统总结了糖皮质激素鼓室给药、庆大霉素鼓室给药、鼓室内注射造影剂膜迷路MRI成像及其他药物鼓室给药四个方面,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鼓室给药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给药 糖皮质激素 庆大霉素 钆造影 临床实践指南
下载PDF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6
2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吴子明 +12 位作者 王武庆 毕竞韬 戴晴晴 冷杨名 李文妍 刘鹏 任丽丽 施天明 王乐 徐雪 张红鸭 赵秀丽 赵雪柠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591-3598,共8页
为规范眩晕症的科学用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特成立专家小组,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反复讨论后形成《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组胺类药物的药理基础以及甲磺... 为规范眩晕症的科学用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特成立专家小组,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反复讨论后形成《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组胺类药物的药理基础以及甲磺酸倍他司汀在常见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中的用药推荐等级、剂量、疗程、复查方法、特殊人群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旨在帮助医生提升临床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病 前庭神经元炎 倍他司汀 临床用药
下载PDF
静态直立时足位对眩晕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波 孔维佳 冷杨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足位对眩晕患者静态直立时的姿势平衡影响,探讨足位在平衡控制和姿势描记中的作用。方法:眩晕组79例患者和正常组92例健康者进行如下静态直立试验:①标准Romberg试验,双足并拢站立;②双脚分开平行直立试验;③强化Romberg试... 目的:分析不同足位对眩晕患者静态直立时的姿势平衡影响,探讨足位在平衡控制和姿势描记中的作用。方法:眩晕组79例患者和正常组92例健康者进行如下静态直立试验:①标准Romberg试验,双足并拢站立;②双脚分开平行直立试验;③强化Romberg试验(踵趾位站立);④单足直立试验。每种测试条件下分别睁眼和闭眼站立,用秒表记录①—④试验中维持平衡的时间,同时用SPG记录①、②条件下的人体足底压力中心的晃动速度(swayvelocity,SV)。结果:①维持平衡时间:眩晕组采取踵趾位和单足站立时,维持平衡时间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②SV:采用标准Romberg位和双脚分开站立,眩晕组和正常组相比,睁眼时两组S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闭眼时,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对于眩晕组和正常组,无论睁眼或闭眼,采用双脚分开站立时,SV较标准Romberg位时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④除眩晕组闭眼踵趾位下计时平衡试验结果与其睁眼时标准Romberg足位下的SV呈负相关性外(r=-0.244,P=0.03),其他计时平衡测试结果与各足位下的SV均未发现有相关性。结论:静态直立时不同足位可影响人体平衡控制能力,踵趾位和单足直立测试是对姿势描记的补充,可结合应用于临床评价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 平衡 足位 前庭疾病 姿势描记仪
下载PDF
单侧外周前庭病变患者亚急性期的半规管轻瘫程度与静态姿势平衡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波 孔维佳 +2 位作者 赖嫦芹 冷杨名 周延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单侧外周前庭病变患者(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disorder,uPVD)亚急性期的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CP)程度与静态姿势描记(static posturography,SPG)的关系,探讨眩晕患者在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眼动反射和前庭脊髓... 目的分析单侧外周前庭病变患者(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disorder,uPVD)亚急性期的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CP)程度与静态姿势描记(static posturography,SPG)的关系,探讨眩晕患者在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眼动反射和前庭脊髓反射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患者组有36例处于亚急性期的uPVD患者,均进行冷热试验及SPG,以CP值为冷热试验参数,同时以人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晃动平均速度(sway velocity,SV)为SPG参数。对照组有36例年龄、性别配对的健康人,以其SPG检查结果作为对照。分析(1)处于亚急性期uPVD患者的姿势稳定性;(2)处于亚急性期uPVD患者CP值与SV间的相关性;(3)分别以冷热试验中的CP值15%和30%进行分组,分析以不同CP值为单侧前庭功能障碍标准划分时,uPVD亚急性期患者SPG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两组间SV比较,睁眼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813,P=0.422),闭眼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2.847,P=0.007);(2)患者组的CP值与闭眼时SV值无相关性(r=0.043,P=0.802);(3)以CP值为15%划分时,≥15%者有25例[SV=(39.100±12.647)mm/s],<15%者有11例[SV=(25.053±9.411)mm/s],两者SV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44,P=0.001)。以CP值为30%划分时,≥30%者有10例[SV=(36.541±10.254)mm/s],<30%者有26例[SV=(30.714±12.497)mm/s],两者SV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743,P=0.092)。结论处于亚急性期的uPVD患者姿势平衡性较健康人群低,提示这部分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未完全代偿;以不同CP值作为划分单侧前庭功能障碍程度时,其所反映的VSR功能存在不同临床意义,表明在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眼动反射和前庭脊髓反射间存在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病变 冷热试验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并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波 孔维佳 冷杨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发于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之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SD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58~71岁。所有病例均于无明显诱因突发感...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发于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之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SD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58~71岁。所有病例均于无明显诱因突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后出现了与头位运动有关的短暂眩晕发作(少于60 s),经Dix-Hallpike试验或滚转试验诊断为并发于SD的BPPV。所有病例按照BPPV类型,进行了Epley手法复位或Barbecue翻滚手法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本组病例中,SD发病至BPPV发生的间隔在1周内4例,1周至1月间10例,1月至2月间3例。②本组BPPV均发生于与SD同侧耳,其中左耳11例,右耳6例。经Dix-Hallpike试验或滚转试验证实为后半规管BPPV 16例(94.12%),外半规管BPPV 1例(5.88%)。③本组患者经1次体位治疗治愈者10例(58.82%),经2~3次治疗治愈者6例(35.29%),有1例(5.88%)经4次治疗治愈。结论BPPV可并发于SD,其中大部分类型为后半规管BPPV。变位试验是诊断并发性BPPV的依据,耳石复位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突发性聋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常规MRI内淋巴囊与前庭水管影像指征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雷萍 刘颖钊 +3 位作者 冷杨名 李静 夏开军 刘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梅尼埃病(Ménière s disease,MD)患者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内淋巴囊与前庭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VA)的影像指征,探讨MD患者解剖因素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单侧MD患者(MD组)和健康者(对照组)各80例进行三维可... 目的分析单侧梅尼埃病(Ménière s disease,MD)患者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内淋巴囊与前庭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VA)的影像指征,探讨MD患者解剖因素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单侧MD患者(MD组)和健康者(对照组)各80例进行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imensional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3D-SPACE)MRI,测量后半规管(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垂直部至后颅窝(posterior fossa)距离(以“MRI-PP距离”表示),间接表示岩骨内淋巴囊大小,分析其与MRI影像中前庭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VA)可视性(MRI-VA可视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MD组患侧与健侧相比,MRI-PP距离(Z=-0.135,P=0.893)和MRI-VA可视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344);对照组耳间MRI-PP距离(t=-0.403,P=0.688)和MRI-VA可视性亦无显著性差异(P=0.302);②对于MRI-PP距离而言,MD组患侧[1.61(1.03,2.63)mm]及健侧[1.73(0.97,2.49)mm]均小于对照组右侧[2.20(1.79,3.19)mm]及左侧(2.49±1.26 mm);③对于MRI-VA可视性而言,MD组患侧(16.25%)及健侧(21.25%)均与对照组右侧(36.25%)及左侧(30%)无统计学差异。④合并分析两组数据,或单独分析MD组或对照组,均未发现MRI-PP距离对MRI-VA可视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单侧MD患者3D-SPACE序列MRI中PP距离与VA的可视性不具有相关性,提示这两个参数可独立应用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淋巴囊 前庭水管 磁共振
下载PDF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临床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13
7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8 位作者 刘博 吴子明 傅新星 王武庆 刘波 区永康 张小莉 冷杨名 刘兴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共6页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是一项用于客观评价前庭耳石器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的检测技术。相对于比较成熟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而言,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刺激类型、电极导联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达成共识的关键环节。为促进国内...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是一项用于客观评价前庭耳石器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的检测技术。相对于比较成熟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而言,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刺激类型、电极导联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达成共识的关键环节。为促进国内规范的实验室检查标准,实现标准化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记录和结果分析,特制订本检查记录和结果判读的临床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其内容主要包括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基本概念、刺激和记录参数、观测指标以及结果判读和临床应用等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临床检测技术
下载PDF
病程及年龄对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听-前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玥 周任红 +1 位作者 冷杨名 刘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病程及年龄是否影响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的听-前庭功能,进一步了解听-前庭功能在MD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单侧M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时间等,所有患者均进行纯音听阈(并按照临床指南进... 目的探讨病程及年龄是否影响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的听-前庭功能,进一步了解听-前庭功能在MD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单侧M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时间等,所有患者均进行纯音听阈(并按照临床指南进行分期)、声导抗、冷热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部分患者完善耳蜗电图、甘油实验检查。分析年龄和病程对患者听-前庭功能的影响。结果(1)病程对单侧MD患者的临床分期(F=2.845,P=0.042)和冷热试验异常程度(F=11.438,P<0.05)有影响,而对耳蜗电图(t=0.968,P=0.356)、甘油实验(t=0.79,P=0.435)、以及vHIT结果无影响(Z=-1.61,P=0.107);(2)年龄对单侧MD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影响(H=16.289,P=0.001),而对耳蜗电图(Z=-0.796,P=0.426)、甘油实验(Z=-0.294,P=0.769)、冷热实验异常程度(H=1.044,P=0.593)以及vHIT结果(Z=-0.883,P=0.377)无影响。结论病程和年龄对单侧MD患者的听-前庭功能可造成持续影响。除控制眩晕症状外,临床上还应关注梅尼埃病患者的听力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病程 听力 冷热试验 耳蜗电图 甘油实验 头脉冲试验
下载PDF
Modified Titration Intratympanic Gentamicin Injection for Unilateral Intractable Ménière's Disease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波 冷杨名 +5 位作者 师洪 周任红 刘晶晶 张文娟 张甦琳 孔维佳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5期747-751,共5页
This study looked into the efficacy of a modified titration protocol of intratympanic gentamicin injection(ITG) in the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intractable Ménière's disease(MD). Modified titration prot... This study looked into the efficacy of a modified titration protocol of intratympanic gentamicin injection(ITG) in the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intractable Ménière's disease(MD). Modified titration protocol of ITG at a low dose(20 mg/m L) was administered to 10 patients with definite unilateral intractable MD. After initial first two fixed ITGs on weekly basis,the patients might or might not be given any more injections,depending on the appearance of unilateral vestibular loss(UVL). ITG was terminated if the patients satisfied the criteria of UVL.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at least two years. The effects of ITG on the vertigo attack,functional level scores and postural balance were evaluated. Of the 10 cases,8 showed the sign of UVL after receiving initial two ITGs and were not given any more intratympanic injections,and the other 2 patients were administered three ITGs. A two-year follow-up revealed that complete and substantial vertigo control was achieved in 9 cases,and limited vertigo control in 1 patient. Hearing level was lowered in 2 patients. The posture stability and functional level scores were improved.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titration protocol of ITG at a low dose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vertigo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intractable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go intractable vestibular unilateral hearing ni re's Disease titration appearance auditory
下载PDF
半规管阻塞术
10
作者 蔡沁明 冷杨名 孙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半规管阻塞术(semicircular canal occlusion,SCO)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眩晕相关疾病的手术术式,主要用于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迷路瘘管与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等。本综述旨在全面总结SCO的发展演变,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半规管阻塞术(semicircular canal occlusion,SCO)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眩晕相关疾病的手术术式,主要用于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迷路瘘管与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等。本综述旨在全面总结SCO的发展演变,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内镜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探讨其在眩晕外科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阻塞术 眩晕 梅尼埃病 耳内镜手术
原文传递
我国梅尼埃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解读 被引量:84
11
作者 孔维佳 刘波 +1 位作者 冷杨名 张甦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8-189,共12页
《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以下简称《指南》)已于本期发表。上述两个常见耳源性眩晕疾病诊疗指南的制定工作历时数年,由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组起草,... 《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以下简称《指南》)已于本期发表。上述两个常见耳源性眩晕疾病诊疗指南的制定工作历时数年,由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组起草,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组织下,征集汇总了全国各地数十位专家意见,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参考借鉴国内2006年贵阳标准以及国外相关文献对指南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讨论,最终形成2017版《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治疗指南 梅尼埃病 诊断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医学会 解读 编辑委员会
原文传递
把握诊疗新势态 谱写眩晕医学新篇章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维佳 刘波 +1 位作者 张甦琳 冷杨名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5-709,共5页
近年来,国内耳源性眩晕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相关的临床工作、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对眩晕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更多的患者亦得以正确诊断与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耳源性眩... 近年来,国内耳源性眩晕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相关的临床工作、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对眩晕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更多的患者亦得以正确诊断与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突发性聋伴眩晕等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新进展.本期重点报道了该领域内我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疗工作 眩晕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 医学 临床工作 学术交流 临床医师
原文传递
应用诊疗新指南 再创眩晕医学新辉煌 被引量:3
13
作者 孔维佳 刘波 +1 位作者 张甦琳 冷杨名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6,共6页
2007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发表了“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7--2017年是国内眩晕医学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毋庸置疑,这两个“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在这一进程中发挥... 2007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发表了“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7--2017年是国内眩晕医学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毋庸置疑,这两个“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医学发展 应用 新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诊疗 疗效评估 梅尼埃病
原文传递
摇头刺激对健康青年人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波 孔维佳 +2 位作者 赖嫦芹 吴媛媛 冷杨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摇头后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初步探讨摇头刺激对人体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健康青年人进行静止头位和摇头后的静态姿势描记,计有4种测试条件:①头部直立,睁眼(T1);②头部直立,闭眼(T2);③摇头后,睁...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摇头后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初步探讨摇头刺激对人体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健康青年人进行静止头位和摇头后的静态姿势描记,计有4种测试条件:①头部直立,睁眼(T1);②头部直立,闭眼(T2);③摇头后,睁眼(T3);④摇头后,睁眼(T4),每种测试条件均静态直立30s。摇头的方法为:头部向下倾30°,以左右方向30°做水平面摇头20 s,频率2 Hz。摇头结束后,头置于正中水平位,分别记录睁眼和闭眼的姿势稳定性。静态姿势描记仪记录不同测试条件下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晃动的平均速度(sway 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未在摇头后发生倾倒。①分析摇头刺激对姿势平衡的影响:睁眼时摇头前后,即T3与T1比较SV增加了(4.60±6.36)%;而闭眼时摇头前后,即T4与T2比较SV增加了(8.86±8.27)%,这两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P<0.01)。②分析视觉在静态和动态头位下维持平衡中的作用:静止头位下,T2与T1比较SV增加了(9.83±5.10)%;摇头后,即T4与T3比较SV增加了(14.05±6.89)%,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P<0.01)。结论:摇头刺激可干扰前庭觉信息传入,影响健康人体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导致静态姿势平衡功能降低,且当视觉同时受到干扰时对姿势平衡的影响更为显著。人体为维持摇头后直立平衡,存在对感觉信息的重新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 平衡 摇头 前庭脊髓反射 健康人
原文传递
偏头痛患者平衡问题的纵向研究
15
作者 张甦琳 冷杨名 孔维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51-654,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组偏头痛患者及其对照的纵向研究,探讨偏头痛患者在平衡仪上表现出的平衡失调是否呈现进行性加重。方法:19例偏头痛患者和1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接受了平衡仪测试。在测试难度逐渐增加的条件下进行改良的感觉整合临床试... 目的:通过对一组偏头痛患者及其对照的纵向研究,探讨偏头痛患者在平衡仪上表现出的平衡失调是否呈现进行性加重。方法:19例偏头痛患者和1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接受了平衡仪测试。在测试难度逐渐增加的条件下进行改良的感觉整合临床试验、稳定极限试验、踵趾步态试验并测量身体摆动情况。所有受试者一年前均曾接受过测试。结果:1年后,偏头痛患者的平衡功能有轻度恶化,尤其在①在闭眼、头后仰站于海绵垫时的姿势摆动;②反应时间;③稳定极限试验中压力中心的最大位移距离;④踵趾步态试验中步速和步宽等方面,且上述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平衡仪测量偏头痛患者的平衡功能,发现即使没有前庭症状,随病程进展一年左右,偏头痛患者的平衡功能在难度大的测试条件下有轻微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平衡仪 姿势摆动
原文传递
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站立平衡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任红 刘波 +4 位作者 张甦琳 刘东冬 刘晶晶 冷杨名 孔维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966-1969,共4页
目的:研究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动态站立平衡功能及静态站立平衡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感觉整合试验(SOT)评估41例后半规管BPPV(PC-BPPV)患者、11例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患者以及44例健康对照受试者的动态站立平衡功能,基... 目的:研究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动态站立平衡功能及静态站立平衡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感觉整合试验(SOT)评估41例后半规管BPPV(PC-BPPV)患者、11例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患者以及44例健康对照受试者的动态站立平衡功能,基于受试者在20s测试过程中晃动的角度计算平衡得分,根据平衡得分给出平衡三联的感觉分析。通过感觉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改良临床试验(mCTSIB)测试3组受试者即条件平均重心(COG)晃动速度,评估其静态站立平衡功能。分析PC-BPPV及HC-BPPV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的特点,探索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在姿势控制中的作用。结果:PC-BPPV组患者在SOT试验中的SOT4(73.69±10.20)、SOT5(57.28±14.19)和SOT6(54.78±13.10)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1.91±9.27、67.16±9.53、63.11±12.47,均P<0.01)。PC-BPPV组患者视觉(0.78±0.11)和前庭觉(0.60±0.15)得分与对照组(0.86±0.09、0.71±0.10,均P<0.01)相比有显著降低。mCTSIB试验中,PC-BPPV组患者在海绵垫上睁眼(0.88±0.26)和闭眼状态时的晃动速度(2.45±1.03)明显高于对照组(0.74±0.31、1.74±0.48,P<0.05)。HC-BPPV患者组在SOT和mCTSIB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未检测到姿势控制异常。HC-BPPV组跟对照组比较,本体觉、视觉、前庭觉、视优势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BPPV患者的姿势稳定性下降,而HC-BPPV姿势控制不受影响。SOT和mCTSIB都可以检测出由于后半规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姿势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站立平衡 姿势控制
原文传递
抗焦虑药减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管石复位成功后的残余头晕感 被引量:18
17
作者 HAHN JIN JUNG JA-WON KOO +5 位作者 CHONG SUN KIM JI SOO KIM JAE-JIN SONG 张甦琳 冷杨名 孔维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9-263,共5页
目的:管石复位治疗(CRP)能有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但许多患者在CRP治疗成功后仍有持续的头晕感。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对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感的疗效。方法:2011-01-2011-03期间73例BPPV患者接受CRP... 目的:管石复位治疗(CRP)能有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但许多患者在CRP治疗成功后仍有持续的头晕感。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对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感的疗效。方法:2011-01-2011-03期间73例BPPV患者接受CRP治疗成功,并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患者服用低剂量的依替唑仑2周,对照组患者不用药。所有患者在进行主观垂直视觉检查后2周复诊,采用头晕残障量表(DHI)和特定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价CRP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DHI得分均显著升高,但药物组患者在DHI功能和情绪的分量表分数以及总分上的下降更加显著。结论:本研究表明,抗焦虑药物可能对接受了CRP的BPPV的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头晕 眩晕 抗焦虑药物
原文传递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患者前庭性晕厥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冷杨名 周任红 +3 位作者 刘晶晶 王洪昌 陈健 刘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分析伴前庭性晕厥(vestibular syncope,VS)的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VS症状的临床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DEH病例,其中3例为跌倒发作伴VS(VS组),6例为无跌倒发作并... 目的分析伴前庭性晕厥(vestibular syncope,VS)的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VS症状的临床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DEH病例,其中3例为跌倒发作伴VS(VS组),6例为无跌倒发作并VS(对照组)。分析两组的病史、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及治疗后的随访结果。结果(1)VS组中有3例同侧型DEH患者,对照组中有6例同侧型患者;两组中各有1例具有偏头痛既往史。(2)前庭功能检查,VS组冷热试验、vHIT、颈肌VEMP、眼肌VEMP的异常率分别为3/3、1/3、2/2和2/2,而对照组的异常率分别是3/6、0/3、1/6和4/6;2组中各2例进行了耳蜗电图检查,患侧均未引出可识别波形,健侧的总和电位/动作电位(-SP/AP)比值小于0.4。(3)2组患者均先行药物保守治疗,VS组中2例后续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随访时间超过1年,无跌倒发作及VS再发作。所有患者随访期间眩晕症状控制良好。结论DEH患者可伴有VS症状,对耳源性眩晕患者晕厥症状的鉴别诊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 意外跌倒 晕厥
原文传递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
19
作者 李明 冷杨名 刘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762,共5页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临床常见的遗传性听力障碍疾病。近年来,有关该病前庭障碍的报道逐渐增多,目前已知该病的前庭症状具有多样性。新型前庭功能检查技术,如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视频头脉冲试...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临床常见的遗传性听力障碍疾病。近年来,有关该病前庭障碍的报道逐渐增多,目前已知该病的前庭症状具有多样性。新型前庭功能检查技术,如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视频头脉冲试验的开展,使得临床上可以深入了解LVAS的前庭病理生理机制。如LVAS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具有低阈值、高幅值的特点,这符合“内耳第三窗”疾病的特点;而且,其冷热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的分离性与“内淋巴积水”疾病相一致。随着LVAS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开展,与之相关的前庭症状及前庭功能改变也见诸报道。因此,回顾LVAS相关的前庭评估(症状与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探寻其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在进行临床决策时,除听力外兼顾患者的前庭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机制 前庭功能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冷热试验 前庭症状 临床决策 内淋巴积水
原文传递
特发性双侧前庭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波 冷杨名 +2 位作者 周任红 刘晶晶 王洪昌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06-91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特发性双侧前庭病(IBV)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明确诊断的双侧前庭病患者,排除有明确原发因素者,纳入原因不明的双侧前庭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及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有3例符合IBV诊断。... 目的:回顾性分析特发性双侧前庭病(IBV)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明确诊断的双侧前庭病患者,排除有明确原发因素者,纳入原因不明的双侧前庭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及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有3例符合IBV诊断。临床表现为活动时平衡功能下降、振动幻视,听力均正常,上述症状不能由其他疾病解释。患者前庭功能检查表现为冷热试验中双侧反应低下,视频头脉冲试验示双侧阳性(增益降低及出现回复性扫视),平衡功能降低;通过前庭康复治疗症状改善。结论:IBV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前庭功能检查提示存在双侧前庭功能低下,诊断时需排除其他疾病,前庭康复是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疾病 眩晕 失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