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推源与溯流的研究方法--以“渣滓义”为例
1
作者 冷瑞婧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6-30,共5页
汉语词源研究过程中应注重设点、连线、铺面。针对研究的字词进行定点分析,考求该字形音义来源,连接与该字字形相关或音义相关的同源字,探究字形衍化和同源义素的来源,对具有同一来源的同源字进行平面化系联。同时,采用立体化研究方法,... 汉语词源研究过程中应注重设点、连线、铺面。针对研究的字词进行定点分析,考求该字形音义来源,连接与该字字形相关或音义相关的同源字,探究字形衍化和同源义素的来源,对具有同一来源的同源字进行平面化系联。同时,采用立体化研究方法,对具有相同源义素的字形、字义进行共时与历时的综合分析,总结同源字字形与意义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滓义 声符系联 部件类化 元音高化 同源义素
下载PDF
陸宗達同源字研究述論——以《〈説文解字〉同源字新證》
2
作者 冷瑞婧 《文献语言学》 2022年第1期220-232,239,240,共15页
《〈説文解字〉同源字新證》作爲研究章黄詞源學的第一手資料,以音爲先導,以義爲主旨,以形爲綫索,系聯《説文》十四卷各部首同源字。《新證》以源義素系聯同源字,查考本字、分化字、異體字、俗字、古今字、同源通用字與被釋字之間的音... 《〈説文解字〉同源字新證》作爲研究章黄詞源學的第一手資料,以音爲先導,以義爲主旨,以形爲綫索,系聯《説文》十四卷各部首同源字。《新證》以源義素系聯同源字,查考本字、分化字、異體字、俗字、古今字、同源通用字與被釋字之間的音轉、語義關聯。運用同源系聯方法闡釋了《説文》疑難字,糾正了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中的注解謬誤,開闢了同源字詞研究新方法,對當下詞源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説文解字》 同源字 源義素 聲轉
下载PDF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之“沮”义辨
3
作者 冷瑞婧 曾昭聪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庄子·逍遥游》“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之“沮”应训为“止”。当下学者多承袭唐代成玄英所疏,释为“沮丧”,然此义鲜见于先秦其他文献。先秦文献“沮”“劝”对举或“劝沮”“沮劝”连用时,“沮”皆释为“止”。“沮”本有“止”... 《庄子·逍遥游》“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之“沮”应训为“止”。当下学者多承袭唐代成玄英所疏,释为“沮丧”,然此义鲜见于先秦其他文献。先秦文献“沮”“劝”对举或“劝沮”“沮劝”连用时,“沮”皆释为“止”。“沮”本有“止”义,其与“阻”“柤”作为音同义近的同源词常相互通用。魏晋时,“沮”由“坏、止”义引申出“沮丧”义,在同义类同引申作用下,晋时“阻”亦产生“沮丧”义。故“沮”之“沮丧”义最早见于魏晋,其在《庄子·逍遥游》中当释为退却、止步。字词释义应充分结合文本语境以及词义发展的时代背景,切忌以今律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沮丧 同源通用 类同引申
原文传递
“诞”有“生育”义探因
4
作者 冷瑞婧 《汉字文化》 2017年第4期72-75,共4页
"诞"的本义为"说大话"。随着其意义的逐渐虚化,"诞"成为语助词,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庄重的感情色彩。因常放在"生育类动词"前面,受"生育类动词"感染,"诞"便产生了生育义。至... "诞"的本义为"说大话"。随着其意义的逐渐虚化,"诞"成为语助词,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庄重的感情色彩。因常放在"生育类动词"前面,受"生育类动词"感染,"诞"便产生了生育义。至晚在南朝时期,"诞"可单独表示生育义,表示生育义的"诞"还可作为核心语素再次参与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 词义感染
原文传递
中国彩笺文化初探
5
作者 冷瑞婧 《三江高教》 2019年第2期76-80,共5页
彩笺至迟从中唐'薛涛笺'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从文人逸兴遄飞的诗词曲赋用纸到文房清玩,彩笺由中唐'薛涛'色到宋谢公十色笺直至明清饾版拱花,制作不断完善,趋于精美。本文即从彩笺的来源、书画内容入手,探讨在彩... 彩笺至迟从中唐'薛涛笺'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从文人逸兴遄飞的诗词曲赋用纸到文房清玩,彩笺由中唐'薛涛'色到宋谢公十色笺直至明清饾版拱花,制作不断完善,趋于精美。本文即从彩笺的来源、书画内容入手,探讨在彩笺上显现出来的中国祥瑞文化、典故文化以及文人价值取向,并对中国传统书画同源的写意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笺 祥瑞 典故 写意
原文传递
“丁”之“人口”义探因
6
作者 冷瑞婧 《三江高教》 2019年第3期76-80,共5页
"丁"为"钉"之古字,在上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个义位:①天干的第四位,古代用以纪日;②与地支相配纪年、月、日;③壮盛、强壮。因常作为形容词修饰核心语素"人"而感染了"人"的义素,魏晋时期可表... "丁"为"钉"之古字,在上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个义位:①天干的第四位,古代用以纪日;②与地支相配纪年、月、日;③壮盛、强壮。因常作为形容词修饰核心语素"人"而感染了"人"的义素,魏晋时期可表达"强壮的人"之义,南北朝时可引申指"到了服役年龄的人"或"兵丁"。唐时卢仝给儿子起名"添丁",后"添丁"便引申指生男孩,至南宋"丁"可指称普遍的"人口"义。现代汉语中,"丁"淡去了强壮、壮盛的义位而主要表达人口义。本文即运用语法学和词彙学理论知识分析"丁"之"人口"义演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词义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