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山彝族婚礼 被引量:1
1
作者 冷登亿 《中国西部》 1997年第4期38-41,共4页
传统的凉山彝族婚礼有一整套相沿相袭的程式。这套程式一是有媒人说合,彝家称为“夫嘎”的媒人,绝大多数由男性充当,一般由男方聘请,以了解对方的门第、家境、人品等情况;二是择吉日男方到女家、女方到男家举行订婚仪式,以刚宰杀的猪脾... 传统的凉山彝族婚礼有一整套相沿相袭的程式。这套程式一是有媒人说合,彝家称为“夫嘎”的媒人,绝大多数由男性充当,一般由男方聘请,以了解对方的门第、家境、人品等情况;二是择吉日男方到女家、女方到男家举行订婚仪式,以刚宰杀的猪脾卜测婚事吉凶,平展为吉,曲翘为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婚礼 新娘 程式 传统 人品 猪脾 仪式 男性 门第
下载PDF
多彩多姿的彝族服饰 被引量:1
2
作者 冷登亿 《中国西部》 1997年第4期32-37,共6页
凉山彝族服饰古朴、大方、多彩多姿。其款式、色彩、纹样不仅能反映出着装人的性别、年龄、婚育状况,而且服装的差别、穿戴的不同竟成为凉山三个土语区的标志。凉山彝族“依诺”土语区,主要分布于自治州东北部,约占凉山彝族总人口的20%... 凉山彝族服饰古朴、大方、多彩多姿。其款式、色彩、纹样不仅能反映出着装人的性别、年龄、婚育状况,而且服装的差别、穿戴的不同竟成为凉山三个土语区的标志。凉山彝族“依诺”土语区,主要分布于自治州东北部,约占凉山彝族总人口的20%,标准男裤裤脚宽五尺六寸,若裙若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服饰 凉山彝族 婚育状况 传统服装 土语 裤脚 纹样 多彩 自治州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四川西部的璀灿明珠——攀西
3
作者 张戎 冷登亿 《中国西部》 1999年第2期56-64,共9页
没去攀西,就听过攀西的朋友讲攀西,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到人文特点,从产业分布自然资源,讲得头头是道,绘声绘色。那时听了,
关键词 攀西 凉山 地理环境 四川西部 水能资源 观光旅游 螺髻山 农业资源 传说 产业分布
下载PDF
凉山彝族火把节
4
作者 王达军 冷登亿 《中国西部》 1997年第4期26-31,共6页
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自从世上有了火,人类便不断繁衍发展,对火的依恋亦越来越强烈。生活在大、小凉山的彝族人,更把火视为生命和灵魂,作为崇拜的图腾。每逢农历6月24日左右,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群众。
关键词 火把节 凉山彝族 彝族自治州 人类文明 大凉山 农历 崇拜 庄稼 群众 图腾
下载PDF
攀西明珠——邛海
5
作者 唐学深 冷登亿 《中国西部》 1997年第4期44-47,共4页
高原上的湖泊,往往被称为“海”或“海子”,这大抵反映了高原人对大海的向往。这些“海子”和大海一样,都有阔大浩淼、一碧万顷的水面,都有朝阳下的浮光耀金、月光下的安祥宁静;一样有着丰富的蕴藏、无私的给予,
关键词 高原 海子 攀西 湖泊 大海 水面 邛海 宁静 气候 朝阳
下载PDF
黄联土林奇观
6
作者 黄海鸥 冷登亿 《中国西部》 1997年第4期50-51,共2页
西昌市黄联关镇有一奇异的土林景观,面积约370多亩,状若云南路南石林,质地却是含钙质的黄土。据说在四川省是首次发现,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土林是一种自然造型,黄土和砂岩的胶结层经地表水冲刷与风化而不断下切,形成柱体,久而久之... 西昌市黄联关镇有一奇异的土林景观,面积约370多亩,状若云南路南石林,质地却是含钙质的黄土。据说在四川省是首次发现,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土林是一种自然造型,黄土和砂岩的胶结层经地表水冲刷与风化而不断下切,形成柱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土林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林 首次发现 西昌市 路南石林 旅游者 奇观 地表水 黄土 四川省 胶结层
下载PDF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7
作者 柯宁 冷登亿 《中国西部》 1997年第4期42-43,共2页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座落在西昌城北60公里的峡谷中。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76米高的发射塔架和300多米高的避雷塔,巍峨地耸立于峡谷的底端。
关键词 发射中心 指挥控制 卫星发射 西昌 跟踪测量 发射塔 大系统 峡谷 避雷塔 水平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