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的辐射剂量监测及防护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晓 蔡越飞 +5 位作者 马燕华 冼重杨 简燕 谭小明 王有枝 钟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监测肺恶性肿瘤行CT引导下^(125)1711QB01310粒子植入治疗后的辐射剂量,探讨相关防护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肺恶性肿瘤20例,行CT引导下^(125)1711QB01310粒子植入治疗,用γ射线监测仪在术后即时、2个月、4... 目的监测肺恶性肿瘤行CT引导下^(125)1711QB01310粒子植入治疗后的辐射剂量,探讨相关防护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肺恶性肿瘤20例,行CT引导下^(125)1711QB01310粒子植入治疗,用γ射线监测仪在术后即时、2个月、4个月、6个月对^(125)1711QB01310放射性粒子辐射剂量率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室内天然本底剂量率进行比较。结果辐射剂量率随与放射源距离的增大而迅速衰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减,术后6个月时监测到的辐射剂量率与室内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率基本接近。结论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术后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并注意屏蔽防护、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在严格执行放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125)1711QB01310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对医护人员及患者密切接触人群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辐射剂量 辐射监测
下载PDF
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蔡越飞 冼重杨 +1 位作者 简燕 朱刚明 《现代医院》 2019年第6期895-898,共4页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筛选30例有消融治疗适应证的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射频消融组及冷冻消融组,每组15例。分别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筛选30例有消融治疗适应证的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射频消融组及冷冻消融组,每组15例。分别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术后7天、1个月、3个月分别行MR弥散功能成像对患者的局部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在术后7天、1个月、3个月行MR弥散功能成像,局部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并发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冷冻消融的并发症率更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冷冻消融 非小细胞肺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AFP和MKP-1对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经TACE术治疗的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蔡越飞 王凯 +2 位作者 冼重杨 马燕华 柴克斌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27-432,共6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对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东莞东华医院介...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对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东莞东华医院介入科首次接受TACE治疗的197例无法切除的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MKP-1基因表达情况和AFP水平进行分组,采用LSD-t检验或χ^(2)检验分别比较MKP-1阳性组与MKP-1阴性组及AFP≥400 ng/mL组与AFP<400 ng/mL组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别比较MKP-1阳性组与MKP-1阴性组及AFP≥400 ng/mL组与AFP<400 ng/mL组在TACE术后1年的PFS和OS,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术前MKP-1基因表达状态和AFP水平对无法切除的HCC患者经TACE术治疗后1年的PFS和OS的影响。结果MKP-1阳性组与MKP-1阴性组、AFP≥400 ng/mL组与AFP<400 ng/mL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KP-1阴性组在TACE术后6、9、12个月的PFS和OS均显著低于MKP-1阳性组(80.6%、51.4%、42.3%比100.0%、85.6%、71.6%,90.7%、68.5%、52.9%比100.0%、100.0%、78.7%,P均<0.05)。AFP≥400 ng/mL组在TACE术后6、9、12个月的PFS和OS均显著低于AFP<400 ng/mL组(84.6%、57.6%、31.5%比100.0%、90.8%、58.4%,80.1%、52.7%、44.1%比100.0%、93.8%、81.9%,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和MKP-1基因表达均为HCC患者TACE术后1年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AFP≥400 ng/mL、MKP-1基因表达阴性均预示无法切除的HCC患者经TACE术治疗后1年的PFS和OS较低,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 无进展生存率 总生存率 MKP-1基因表达 AFP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早期评估射频消融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冼重杨 蔡越飞 +4 位作者 朱刚明 简燕 李贺 钟胜 王有枝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0年第4期568-569,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消融治疗后肿瘤残余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2个病灶)。在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行MR平扫+增强扫描、MR-DWI检查,测量并...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消融治疗后肿瘤残余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2个病灶)。在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行MR平扫+增强扫描、MR-DWI检查,测量并比较术前肿瘤组织、术后残余组织、坏死组织的ADC值。评价各检查方法对肿瘤残余情况的鉴别能力。结果术前肿瘤组织ADC值为(1.150±0.165),术后坏死组织ADC值为(2.531±0.273),术后残余组织ADC值为(1.253±0.171),残余组织与坏死组织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平扫+增强扫描准确鉴别出42个(67.7%)残余肿瘤组织和坏死组织,MR-DWI准确鉴别出54个(87.1%),而通过MR平扫+增强扫描联合MR-DWI则可准确鉴别出56个(90.3%),明显高于单个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平扫+增强扫描联合MR-DWI用于早期鉴别非小细胞肺癌消融治疗后的肿瘤残余情况具有较高价值,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非小细胞肺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与经皮门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蔡越飞 马燕华 +3 位作者 谭小明 钟胜 王有枝 冼重杨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有炎症性、肿瘤性、凝血功能障碍性、腹腔手术后,外伤性及原因不明性等[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nosystemic shunt,TIPS)作为治疗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有炎症性、肿瘤性、凝血功能障碍性、腹腔手术后,外伤性及原因不明性等[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nosystemic shunt,TIPS)作为治疗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2-4]。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肝硬化导致肝脏明显变形、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闭塞、门静脉海绵样变等,经颈静脉入路的常规TIPS在穿刺门静脉时难度大、风险高,甚至无法完成。对此类患者建立肝内门体静脉分流道需要对常规TIPS术进行改良[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对比研究 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原文传递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蔡越飞 钟胜 +2 位作者 冼重杨 谭小明 马燕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8期33-36,共4页
目的评价 ^125Ⅰ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骨转移瘤患者共21个病灶,根据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进行 ^125Ⅰ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 目的评价 ^125Ⅰ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骨转移瘤患者共21个病灶,根据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进行 ^125Ⅰ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将x线片和CT扫描图像输入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质量验证。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和局部病灶的影像学变化。2个月后,行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按甲基丙烯酸树脂多聚体/液态甲基丙烯酸树脂单体/造影剂3:2:1比例配制。胸腰骶椎区均采用经椎弓根或椎体后外侧穿刺,在确定穿刺到位并无椎管内渗漏后,将骨水泥快速灌注至椎体内。结果。^125Ⅰ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其中8例为显效,6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治疗后疼痛分级明显降低。术后2个月CT复查显示,21个转移病灶中,局部控制7个,无变化12个,进展2个,病变控制率为90.5%(19/2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Ⅰ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椎体成形术能够强化靶区硬度,且止痛效果迅速。^125Ⅰ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可以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同位素 椎体转移瘤 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PET/CT对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蔡越飞 钟胜 +3 位作者 冼重杨 谭小明 贾志斌 高中山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PET/CT在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31个病变,肿瘤最大径为1.0—12.5cm。其中15例为初治病例,6例为肝癌手术后复发。经过TACE联合RFA治疗... 目的探讨PET/CT在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31个病变,肿瘤最大径为1.0—12.5cm。其中15例为初治病例,6例为肝癌手术后复发。经过TACE联合RFA治疗后3周,对比CT和PET/CT检查的结果。如发现有肿瘤残留,在1周内对其再次行RFA治疗。结果21例患者经一次TACE联合一次RFA治疗3周,经病变区域活检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发现19例有部分肿瘤残留,肿瘤残留最大径为0.5—3.5cm。CT增强扫描检查检出10例,检出率为52.6%;PET/CT检出有17例残留,检出率为89.5%。根据PET/CT检查结果,在1周内再次行RFA治疗,PET/CT检查发现16例患者肿瘤无残留,1例患者3周后复查PET/CT发现肝内病变未完全控制,行第3次RFA。结论原发性肝癌经TACE联合RFA治疗后,PET/CT对判断肿瘤残留以及指导进一步RFA治疗较CT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 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 PET CT
原文传递
经TIPS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 被引量:2
8
作者 蔡越飞 钟胜 +3 位作者 冼重杨 谭小明 梁俊生 马燕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0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1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中8例门静脉主干完全堵塞,5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有不同程度栓塞。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成功行T...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1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中8例门静脉主干完全堵塞,5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有不同程度栓塞。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成功行TIPS治疗,1例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2.3%,平均门脉压力从术前42cmH2O降至24cmH2O,平均降低18cmH2O,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减少或消失,症状缓解。结论经TIPS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有技术可行性,且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等优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又无外科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考虑选用本项技术,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通过该方法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近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介入治疗 门静脉系统血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