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而不断 不断而断──前代笔记的标点问题
1
作者 凌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68-71,共4页
断而不断不断而断──前代笔记的标点问题凌乙古人著述,原无标点;今代排印,点句标号,读者称便。但有时会反而感到索解为难,废书不观既不甘心,于是就只得假定这种地方未加标点,揣度其意而重新点句。虽然费时,却也别有收获,读书... 断而不断不断而断──前代笔记的标点问题凌乙古人著述,原无标点;今代排印,点句标号,读者称便。但有时会反而感到索解为难,废书不观既不甘心,于是就只得假定这种地方未加标点,揣度其意而重新点句。虽然费时,却也别有收获,读书致疑而终于得释,亦快事也。当然,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本 张之洞 承前省略 典章制度 《金瓶梅》 施事者 都察院 酒精中毒 主语 走门路
下载PDF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记者专栏报道——中国出版雄狮发威
2
作者 凌乙 《出版参考》 1998年第23期3-3,共1页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董成瑜不久前曾来北京进行采访,并在该报连续发表几篇报道,对祖国大陆近几年来出版业的发展变化,发出惊叹:中国出版业何时吸纳了这么多年轻而有为的专业人才,又何时变得这么具有国际视野、这么具有战斗力?
关键词 中国出版业 台湾出版 国际视野 雄狮 祖国大陆 专业人才 工作室 发展变化 新华书店总店 对外合作
下载PDF
应辨“上”“下”
3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1999年第9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照片 港币 谦敬 读者 装修 应用文 汉语习惯 河北省 摘出 文汇报
原文传递
并列时段构成的成语
4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1997年第6期43-43,共1页
有一条体育新闻,报道某队主教练是否继续执教,主标题作"沈教练一时半载说不清"。(见1996年12月5日新民晚报)所用"一时半载"以两个数目字各带量词共同表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本来是应该大致相仿的,但"一时"... 有一条体育新闻,报道某队主教练是否继续执教,主标题作"沈教练一时半载说不清"。(见1996年12月5日新民晚报)所用"一时半载"以两个数目字各带量词共同表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本来是应该大致相仿的,但"一时"与"半载"相差太远:半载"就是半年,"一时"则言其为时甚短,未必长于"片刻";如果"一时"说不清,难道要历时"半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段 成语 体育新闻 时间词 并列 新民晚报 主标题 主教练 量词 相差
原文传递
成不成
5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1996年第5期46-46,共1页
在同一报纸副刊上,前后三次读到使用联系动词"成了"的句子,却三度产生了"成不成"之想。空谈无益,今先录原句,然后再陈鄙见。不依原刊日期为序,只不过出于行文方便而已。原句如下:句①:……把它(白兰)摘下,枕头边、... 在同一报纸副刊上,前后三次读到使用联系动词"成了"的句子,却三度产生了"成不成"之想。空谈无益,今先录原句,然后再陈鄙见。不依原刊日期为序,只不过出于行文方便而已。原句如下:句①:……把它(白兰)摘下,枕头边、口袋中、抽屉里倒成了它生命的最好停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峰体验 报纸副刊 联系动词 句子 解放日报 抽屉 枕头 呼叫声 下意识 白兰
原文传递
应当避免歧义
6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1995年第10期42-43,共2页
有的句子,读起来很顺畅,却经不起推敲。且看如下例子:①……由副队长李树昆带领,连夜直奔镇江凶犯的姐姐家,追捕郑灿康……(1988年12月20日解放日报)②上海二医大涌现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1989年5月8日文汇报)③七名大力士服兴奋剂被... 有的句子,读起来很顺畅,却经不起推敲。且看如下例子:①……由副队长李树昆带领,连夜直奔镇江凶犯的姐姐家,追捕郑灿康……(1988年12月20日解放日报)②上海二医大涌现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1989年5月8日文汇报)③七名大力士服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赛。(1988年9月15日文汇报)例①乍看一无问题,稍作思考便有所疑:所要追捕的凶犯郑灿康与"镇江罪犯"是什么关系?同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 年轻学科带头人 兴奋剂 镇江 文汇报 解放日报 上海 大力士 上下文 句子
原文传递
“美国进口”=“美国出口”?
7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1995年第1期39-39,共1页
辛冠东先生对拙作《广告乱弹》表示关注,写了《也谈"美国进口"》(见《语文学习》1994年第7期),这是很可感谢的。只是他所说的"‘美国进口’中的‘美国’就是‘从美国’的意思。……‘美国进口’要比‘从美国进口’简捷&q... 辛冠东先生对拙作《广告乱弹》表示关注,写了《也谈"美国进口"》(见《语文学习》1994年第7期),这是很可感谢的。只是他所说的"‘美国进口’中的‘美国’就是‘从美国’的意思。……‘美国进口’要比‘从美国进口’简捷",包含了如下的等式:美国进口=从美国进口=美国出口。于是,就有着如本文题目所示的那种以不等式为等式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语文学习 美国 不等式 词作 状语 广告 题目 包含
原文传递
广告乱弹
8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1994年第3期48-48,共1页
(一)进口与出口进、出,还不简单吗?有什么可说的呢?简单尽管简单,但是指"出"为"进",以"进"代"出"的情形,屡有所见,有篇谈广告语言的文章,说:"不少广告在创意上千篇一律、互相抄袭。如…... (一)进口与出口进、出,还不简单吗?有什么可说的呢?简单尽管简单,但是指"出"为"进",以"进"代"出"的情形,屡有所见,有篇谈广告语言的文章,说:"不少广告在创意上千篇一律、互相抄袭。如……电器广告,必然用‘美国进口’、‘日本原装’来标榜身价。"如果袭用而能通顺,犹有可说,不幸的是抄也挑错的抄,错就错在"进""出"错乱上。在我们这边市场上出售的外国货,只能说是"中国进口",不能说是某个外国进口。如果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原装 报刊发行 读者角度 报刊订阅 动作行为 一身而二任 施事者 天然矿物质 招聘工作 招聘者
原文传递
广告语乱弹
9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1994年第12期40-41,共2页
一、"免费"的幽默看广告未尝乏味。所能获得的"味",自然不尽相同,其中似乎也有幽默味,可以启人之思。某公司的开业广告说,凡购买他们一件商品,该公司就"免费赠送小礼品,送完为止"。既曰"赠送"... 一、"免费"的幽默看广告未尝乏味。所能获得的"味",自然不尽相同,其中似乎也有幽默味,可以启人之思。某公司的开业广告说,凡购买他们一件商品,该公司就"免费赠送小礼品,送完为止"。既曰"赠送",总该是"免费"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屋 怡情 何来 二字 现代汉语词典 一仍其旧 营业执照 以昭 西方国家 之乐
原文传递
说“清客”
10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11年第2期73-74,共2页
《红楼梦》第17回写“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说贾政带了一干人到大观园.要为园内诸景初拟匾额、对联。今人作评述时有云:“贾政带了当时作家协会的著名作家去品题。”——潘知常先生在上海电视台2010年9月1日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中作... 《红楼梦》第17回写“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说贾政带了一干人到大观园.要为园内诸景初拟匾额、对联。今人作评述时有云:“贾政带了当时作家协会的著名作家去品题。”——潘知常先生在上海电视台2010年9月1日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中作如是比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2010年 上海电视台 著名作家 作家协会 文化中国 大观园 潘知常
原文传递
“一则”犹“一条”
11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1994年第12期9-9,共1页
《辞海》为"则"所列义项中,相关的一义是:"犹言‘条’。如:新闻两则;笔记一则."没有说明何以称"条"为"则"。《辞源》的释文是:"量词。如事文一条、一节叫一则。宋·洪迈《容斋随笔》... 《辞海》为"则"所列义项中,相关的一义是:"犹言‘条’。如:新闻两则;笔记一则."没有说明何以称"条"为"则"。《辞源》的释文是:"量词。如事文一条、一节叫一则。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有事文二十九则。"有书证,仍无原因的推究。近读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见到了词源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葵生 客话 容斋随笔 犹言 小学语文教师 景庐 绳祖 用之
原文传递
“孩提”与“女孩”、“男孩”
12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09年第11期45-45,共1页
如今常可见到的三个年龄词,在使用时都把实际年纪减小了。一个是“孩提”。比如有文章说,“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十分喜爱观赏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惊险电影……在看电影之前就已从影片说明书中知道了那些离奇命案的凶手是谁,隐藏极深... 如今常可见到的三个年龄词,在使用时都把实际年纪减小了。一个是“孩提”。比如有文章说,“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十分喜爱观赏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惊险电影……在看电影之前就已从影片说明书中知道了那些离奇命案的凶手是谁,隐藏极深的特务是谁”,却还是去买票。“孩提”,《辞海》释义引书证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孩 男孩 《辞海》 说明书 电影 文章 跌宕
原文传递
“非”、“是”强合 其言非是
13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09年第7期91-91,共1页
把“非”和“是”强为组合而成“非是”.如今屡有所见。姑举例略作说明。 (1)在现在的形势下,(房价升降因素)最重要的是开发商的态度,而非是地价的涨跌。(《文汇报》2009年5月7日载新华社电讯)
关键词 “非” “是” 《文汇报》 开发商 新华社 房价 地价
原文传递
“直面”非即“直接面对”
14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06年第3期58-58,共1页
“直面”这个词,鲁迅先生曾经使用过,在漫长的岁月里似乎很少有人继之驱遣到笔下。近些年(大概十来年吧)却热闹起来,出现的频率很高,可又未必尽皆合适,那就值得一议了。
关键词 “直面” “直接面对” 中学 语文 现代词汇 用法 例句
原文传递
“怎么说呢”
15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10年第5期29-29,共1页
“怎么说呢”如今似乎成了南北通行的口头禅。 我与外界的交往很少,上述观感是从电视上获得的。电视采访,被采访者常有夹杂着这句口头禅答问的,出于运动员之口者尤为多见。是体育圈内影响到圈外呢,还是外面社会的用语进入体育圈。... “怎么说呢”如今似乎成了南北通行的口头禅。 我与外界的交往很少,上述观感是从电视上获得的。电视采访,被采访者常有夹杂着这句口头禅答问的,出于运动员之口者尤为多见。是体育圈内影响到圈外呢,还是外面社会的用语进入体育圈。那可不得而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采访 被采访者 口头禅 体育圈 运动员 用语
原文传递
“启事”受逐于“启示”
16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11年第5期76-76,共1页
屡屡见到该用“启事”之处被写成“启示”。既然时有所见,也就见怪不怪了。可是仍有见怪更怪的时候。
关键词 "启事" "启示"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摩肩接踵何尝“贴面”
17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06年第11期28-28,共1页
“面贴着面”这个语句,说的是什么场合,指的是什么事象?倘若你以为有的舞客在舞厅里跳贴面舞,那就错了。请看它的“语源”:
关键词 “面贴着面” 语源 中学 语文 语用学
原文传递
“写真”并非新词
18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04年第10期8-8,共1页
关键词 “写真” 中学 语文 词语 词义
原文传递
“借问”未必构成问句
19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11年第7期114-114,共1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诗,相传为杜牧所作。全诗明白易懂,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然而问题还是有的。那就是“借问”。
关键词 问句 清明时节 唐诗 杜牧
原文传递
播于众口的“不见不散”
20
作者 凌乙 《语文学习》 2011年第1期75-75,共1页
“不见不散”.相约必须于某处见面之言,地点说定,而时间则可延长,出语示诚以明相约之坚也。
关键词 《播于众口的"不见不散"》 语文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