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下段慢性骨髓炎X线误诊为骨囊肿 被引量:2
1
作者 凌大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5期346-347,共2页
关键词 胫骨下段 慢性骨髓炎 X线检查 误诊 骨囊肿
下载PDF
锁骨远端骨折克氏针张力带与钩钢板固定方法比较
2
作者 凌大伟 李光宪 白梅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7期686-687,共2页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克氏针 钩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续筋接骨膏治疗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2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恒 亓立祥 凌大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观察续筋接骨膏在治疗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研究。方法 228例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观察组采用院内制剂续筋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使用膏药外敷,观察两组局部疼痛、肿胀改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 目的观察续筋接骨膏在治疗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研究。方法 228例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观察组采用院内制剂续筋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使用膏药外敷,观察两组局部疼痛、肿胀改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及肿胀改善程度等症状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续筋接骨膏外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肢体肿胀程度,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续筋接骨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4
作者 凌大伟 俄立国 江红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9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平阴县中医医院诊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平阴县中医医院诊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为研究组实施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为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基本治疗概况(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能够自主下地活动时长)、生活质量、疼痛反应以及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对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及治疗有效率作出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能够自主下地活动时长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反应低于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取的治疗方式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的切口较小,能够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 切口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续筋接骨膏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亓立祥 郭恒 +1 位作者 凌大伟 张国栋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为观察续筋接骨膏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92例骨折患者,在求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院内制剂续筋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两组局部疼痛、肿胀及X线骨痂生长情况,并对疗效进行比较... 目的为观察续筋接骨膏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92例骨折患者,在求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院内制剂续筋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两组局部疼痛、肿胀及X线骨痂生长情况,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疼痛及肿胀减轻程度、X线骨痂生长情况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续筋接骨膏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并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肿胀,改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续筋接骨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郭恒 王芸 凌大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6月山东省平阴县中医医院收治且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胫骨平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行关节镜下手术)和对照...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6月山东省平阴县中医医院收治且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胫骨平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行关节镜下手术)和对照组(60例,行传统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优良率、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6个月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关节镜下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 关节镜 愈合时间 优良率
下载PDF
HIV-1疫苗prime-boost策略免疫间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舟 齐智 +7 位作者 刘颖 刘莹 凌大伟 康延申 陈仙子 张其程 李勋 邵一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的DNA、重组痘苗病毒、蛋白疫苗免疫间隔在HIV-1疫苗prime-boost策略中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为建立最佳免疫方案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小鼠进行3针DNA初免,之后分别间隔3周、6周、12周、16周免疫重组痘苗病毒VTKgpe;对小鼠或兔... 目的探索不同的DNA、重组痘苗病毒、蛋白疫苗免疫间隔在HIV-1疫苗prime-boost策略中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为建立最佳免疫方案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小鼠进行3针DNA初免,之后分别间隔3周、6周、12周、16周免疫重组痘苗病毒VTKgpe;对小鼠或兔子进行3针DNA初免,间隔16周免疫VTKgpe,之后分别间隔4周或8周免疫gp140蛋白。末次免疫后2周检测HIV-1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DNA初免-VTKgpe加强间隔16周效果最佳,诱导的HIV-1 Env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05,分泌IFN-γ的T细胞数为5 966.4/106细胞。DNA初免,间隔16周VTKgpe加强,之后间隔4周或8周gp140蛋白加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NA疫苗初免,16周后VTKgpe加强,4周后gp140蛋白加强可诱导较高的免疫应答,同时更为适宜临床试验及商业化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VTKgpe 痘苗病毒天坛株 免疫间隔
原文传递
IL-12对HIV痘病毒载体疫苗毒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美娟 刘颖 +6 位作者 马燕 刘铮 凌大伟 段丹丽 邬超 彭虹 邵一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653-655,683,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HIV痘病毒天坛株载体疫苗(vTKgpe)的免疫原性及细胞免疫反应。方法用同源重组方法在HIV痘病毒天坛株载体疫苗基因组中插入鼠白介素12(IL12)基因,获得重组病毒vTKgpe-IL12。首先经鼻腔免疫检测其毒力,然后以酶联免疫斑点实验... 目的探讨提高HIV痘病毒天坛株载体疫苗(vTKgpe)的免疫原性及细胞免疫反应。方法用同源重组方法在HIV痘病毒天坛株载体疫苗基因组中插入鼠白介素12(IL12)基因,获得重组病毒vTKgpe-IL12。首先经鼻腔免疫检测其毒力,然后以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和胞内因子染色(ICS)检测vTKgpe-IL12的细胞免疫反应,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体液免疫应答。结果重组病毒vTKgpe-IL12能正确表达mIL12和HIV抗原。mIL12对vTKgpe毒性和体液免疫应答无影响。相对vTKgpe而言,vTKgpe-IL12在末次免疫后10d,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强度没有影响;在末次免疫后30d,针对Env的细胞免疫应答有所提高,针对gag-pol的细胞免疫应答略有下降。vTKgpe-IL12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30d时比10d显著下降,尤其是针对gag-pol的细胞免疫应答显著降低。结论应用DNA初免-痘病毒加强免疫策略时,在痘病毒重组疫苗中加入IL12增强了对env的细胞免疫反应,而降低了对gag-pol的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痘病毒 HIV载体疫苗 鼠白介素12
原文传递
猪瘟病毒NS3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和抗体制备
9
作者 方改霞 温国元 +2 位作者 罗雪莲 凌大伟 潘兹书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3-706,共4页
以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全长cDNA克隆pT7SM为模板,PCR扩增CSFVns3基因N末端截短的cDNA片段.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BglⅡ和SalⅠ双酶切消化后,克隆到经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消化的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ΔNS3,转化E.coliBL21-c... 以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全长cDNA克隆pT7SM为模板,PCR扩增CSFVns3基因N末端截短的cDNA片段.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BglⅡ和SalⅠ双酶切消化后,克隆到经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消化的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ΔNS3,转化E.coliBL21-codonPlus(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分离纯化非结构蛋白3(NS3)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效价在1×105以上,能分别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NS3重组蛋白或CSFV感染细胞中表达的NS3天然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制备的NS3重组蛋白可用作建立NS3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包被抗原;NS3抗体可用于检测CSFV病毒感染和NS3功能研究中的蛋白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非结构蛋白3(NS3)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