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荆挥发油的组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凌玮玮 张正竹 +1 位作者 凌铁军 张应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5-79,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牡荆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牡荆挥发油及挥发油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肠杆菌、四联球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牡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牡荆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牡荆挥发油及挥发油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肠杆菌、四联球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牡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43·12%)、β-榄香烯(4·03%)和桧烯(3·82%),且石竹烯和β-榄香烯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牡荆挥发油的重要抑菌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 挥发性成分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麻花头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凌铁军 宛晓春 +2 位作者 魏孝义 凌玮玮 魏志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2,共7页
麻花头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植物蜕皮甾体类为主,另外也有类黄酮、倍半萜等其他类型的化合物。该属植物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表现在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方面。作者综述近50年来国内外对于麻花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相关... 麻花头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植物蜕皮甾体类为主,另外也有类黄酮、倍半萜等其他类型的化合物。该属植物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表现在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方面。作者综述近50年来国内外对于麻花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植物蜕皮甾体类成分的结构进行总结,另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推动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头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植物蜕皮甾体类
下载PDF
桃仁中苯甲醛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雪玲 凌玮玮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从桃仁中提取苯甲醛进而研究其作为食品防腐剂的效果。从桃仁中提取的苦杏仁苷水解为苯甲醛的条件,并通过气态防腐试验初步研究了苯甲醛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苦杏仁苷水解的条件为:在0.5mol/L的硫酸,80℃温度条件下水解80m in;提取的... 从桃仁中提取苯甲醛进而研究其作为食品防腐剂的效果。从桃仁中提取的苦杏仁苷水解为苯甲醛的条件,并通过气态防腐试验初步研究了苯甲醛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苦杏仁苷水解的条件为:在0.5mol/L的硫酸,80℃温度条件下水解80m in;提取的天然苯甲醛对霉菌和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苦杏仁苷 苯甲醛 抑菌防腐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中氰化氢测定连续流动分析法不确定度评价
4
作者 凌玮玮 王杰 高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267-270,共4页
[目的]评定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氰化氢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试验分析了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试验得出,连续流动分析法测... [目的]评定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氰化氢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试验分析了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试验得出,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氰化氢含量的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7.00μg/支,其中标准溶液校准及稀释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结论]为保证该测定方法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应定期对定量移液器校准,严格按规定配制工作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氰化氢 不确定度 卷烟烟气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接骨草中9种核苷类物质的影响
5
作者 张子恒 凌玮玮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核苷类物质含量及比较提取工艺对核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150 mm),流动相A相为甲醇,流动相B相为纯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DAD检测波长为262 nm,柱温... 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核苷类物质含量及比较提取工艺对核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150 mm),流动相A相为甲醇,流动相B相为纯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DAD检测波长为262 nm,柱温为30℃。检测方法显示:9种核苷类物质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2~250 mg/L;检出限(S/N=3)在0.003~0.035 mg/kg之间;加标回收率(N=6)在85.38%~102.45%之间,检测方法灵敏有效。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接骨草中叶尿嘧啶、胞苷、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次黄嘌呤核苷、鸟苷、胸苷和腺苷9种接骨草核苷类物质的总含量以亚临界萃取最高,亚临界萃取过程没有加热处理,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接骨草核苷类物质;结果表明,从接骨草核苷类物质的含量及物质特性保留的角度考虑,选择接骨草的提取工艺以亚临界萃取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物质 接骨草 尿嘧啶 胞苷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