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杂剧:版本与翻译 被引量:7
1
作者 伊维德 凌筱峤 《文化遗产》 CSSCI 2014年第4期46-56,157-158,共11页
本文首先考察臧懋循《元曲选》的特点和清代以后对该刻本的接受,随后介绍《元曲选》在欧洲、北美的元曲研究中所占领的主导地位,以及西方应不同时期的需要元曲译著的演变。《元曲选》的底本多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明朝宫廷,但是李开先《改... 本文首先考察臧懋循《元曲选》的特点和清代以后对该刻本的接受,随后介绍《元曲选》在欧洲、北美的元曲研究中所占领的主导地位,以及西方应不同时期的需要元曲译著的演变。《元曲选》的底本多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明朝宫廷,但是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中六部杂剧的发现使我们得以一窥元杂剧流传的另外一个渠道。一方面,宫廷本应内廷演出的要求常常减少曲词并大量增加科白。宫廷审查还响应禁止搬演帝王的禁令改写杂剧中的"驾"角、减少社会谴责的成分,并加强君主作为政治中心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李开先及其门人编纂的《改定元贤传奇》迎合阅读趣味,保留了十四世纪杂剧刊本中全部的曲词并添加了简短的科白,而现存的六部杂剧中四部都有皇帝一角的出现。李开先本与内府本在编辑方针上大相径庭,但却从两个不同的途径为我们提供了元杂剧在十六世纪经历大幅改写的案例。要研究元代的杂剧,则需要考察从十四世纪流传下来的本子,即所谓"元刊杂剧三十种"。本文结尾将考察对元刊杂剧和比《元曲选》更早的本子的日、英文译著。这些译本在近年的持续增加有助于海外读者了解杂剧从十三到十六世纪末期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选》
下载PDF
逍遥、证道与家园——丁耀亢《化人游》中之“化”与“游” 被引量:1
2
作者 凌筱峤 《励耘学刊》 2013年第1期65-84,共20页
一、引语丁耀亢(1599—1669)刊刻于1647年的十一出杂剧《化人游》讲述了一个"汗漫离奇狂游异变"的故事。何生(何皋,字野航)欲遍访海内异人,遂寻舟海上。东海琴仙成连派武陵渔人玄真子扮作舟子接引,使其"遍阅古今之美,穷... 一、引语丁耀亢(1599—1669)刊刻于1647年的十一出杂剧《化人游》讲述了一个"汗漫离奇狂游异变"的故事。何生(何皋,字野航)欲遍访海内异人,遂寻舟海上。东海琴仙成连派武陵渔人玄真子扮作舟子接引,使其"遍阅古今之美,穷极声色之乐,然后息其狂性,复返仙真"。于是以幻术点化相传的左慈与王阳邀来曹植、刘公干、李白、杜甫众诗人,以及西施、赵飞燕、张丽华、薛涛、卢莫愁、凌波、桃叶诸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耀亢 薛涛 化人 琴仙 仙真 诗歌传统 龚鼎 净扮 丁野鹤 戏剧人物
下载PDF
金聖歎批評《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傳承、創新與接受
3
作者 凌筱嶠 《人文中国学报》 2018年第1期49-84,共36页
本文擬將金聖歎評《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放置於古典文論以及朱熹《讀書法》脈絡中,考察金批《西廂》有關創作與閱讀體驗自成一體的理論建樹。金批《西廂》一反傳統的'發憤著書論'以及作者寄身翰墨以期不朽的文化心理,強調古人/... 本文擬將金聖歎評《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放置於古典文論以及朱熹《讀書法》脈絡中,考察金批《西廂》有關創作與閱讀體驗自成一體的理論建樹。金批《西廂》一反傳統的'發憤著書論'以及作者寄身翰墨以期不朽的文化心理,強調古人/作者之不可知,將文本生産與天才作者的英雄人格相剥離,轉而將創作、閱讀主體共同放置於茫茫天地間洶湧萬世的時間潮流中。妙文成爲'普天下萬世錦繡才子'構成的精英讀者群體與聖歎間通過儀式性的情感交流以及'平心斂氣'的身體體驗得以從天下萬世人人心中'偷取'出的公共之寶。如此立論,看似與二十世紀後結構主義的'作者已死'觀念相貫通,實際却植根於十七世紀文人藉木刻本爲公共平臺,對古典文論如陸機《文賦》中靈感生成論的有力補充。其中折射的明清之際文人審美趣味,既承接朱熹以《讀書法》強調身體力行的閱讀功夫以對抗商業印刷業影響下的閱讀功利性以及量化趨向,又展現出晚明醫藥話語和禪、儒合一的專業性知識體系。有趣的是,金批《西廂》中針對閱讀體驗完整的理論體系,在清代的接受史中不敵刻書家、戲曲家對'才子'概念的慣性理解。追溯《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對前人的選擇性繼承以及對後人的影響,呈現出閱讀接受史中種種吊詭與概念挪用。傳承、創新與接受因此而成爲富含張力與生命力的動態過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聖歎 才子書 《西廂記》 靈感論 讀書法 接受史
下载PDF
元杂剧——版本与翻译 被引量:1
4
作者 伊维德 凌筱峤 《曲学》 2014年第1期403-419,共17页
一我们通常读元杂剧都从臧懋循(?—1621)刊刻于1615到1616年间的《元曲选》入手。这一选本自问世以来就备受欢迎,在清初已经取代其他版本,其影响力直到20世纪都经久不衰。虽然其他早期刊本也日趋普遍,但是臧本依旧会是读元杂剧的首选。... 一我们通常读元杂剧都从臧懋循(?—1621)刊刻于1615到1616年间的《元曲选》入手。这一选本自问世以来就备受欢迎,在清初已经取代其他版本,其影响力直到20世纪都经久不衰。虽然其他早期刊本也日趋普遍,但是臧本依旧会是读元杂剧的首选。臧懋循的刊刻背景大家都很熟悉。16世纪,晚明,日本、拉丁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直接促进了中国、特别是江南地区的繁荣。而受益的不仅仅是商人,士绅家族也在不同的领域投入资产。科举制度使得他们在税收方面享有特权,并积累起大量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 元杂剧 税收 大量 中国 刊刻 版本 科举制度
下载PDF
重构戏曲与文学史——伊维德教授的学术研究
5
作者 凌筱峤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311-319,共9页
伊维德(Wilt L.Idema),荷兰人,生于1944年,著名西方汉学家及翻译家。1974年于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中国语言与文化系获得博士学位,1976-1999年任中国文学教授。2000-2013年担任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与... 伊维德(Wilt L.Idema),荷兰人,生于1944年,著名西方汉学家及翻译家。1974年于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中国语言与文化系获得博士学位,1976-1999年任中国文学教授。2000-2013年担任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中国文学教授。数十年来,将中国古典文学系统性地翻译介绍给欧美读者,并出版学术专著多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授 维德 西方汉学家 东亚语言 HARVARD 学术研究 元刊本 荷兰人 荷兰莱顿大学 《元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