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曝气充氧对城市污染河道内源铵态氮释放的控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凌芬 刘波 +3 位作者 王国祥 许宽 周锋 杜旭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0,共8页
以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和上覆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不同曝气充氧方式(水曝气EW、底泥曝气ES)对污染河道內源铵态氮(NH4+-N)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从间隙水和沉积物中NH4+-N的削减效果来看,底泥曝气均要优于水曝气;实验... 以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和上覆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不同曝气充氧方式(水曝气EW、底泥曝气ES)对污染河道內源铵态氮(NH4+-N)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从间隙水和沉积物中NH4+-N的削减效果来看,底泥曝气均要优于水曝气;实验结束后,底泥曝气组沉积物与间隙水中NH4+-N含量分别减少63.39%和43.33%,水曝气组分别减少了7.54%和13.98%;从沉积物-水界面NH4+-N的扩散通量变化来看,水曝气组界面通量高于对照组,其变化规律与对照组相似;底泥曝气组沉积物-水界面NH4+-N扩散通量变化过程完全不同于其它两组,在整个试验周期内(除第5 d以外),底泥曝气组的通量低于水曝气组,在第15 d最低,为13.73 mg/(m2.d),仅为水曝气组和对照组的14.68%和19.93%,表明底泥曝气组沉积物NH4+-N的释放潜力低于水曝气组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曝气方式 内源 铵态氮释放
下载PDF
多元“触媒”视角的未来社区建设模式探索——以杭州万家星城社区为例
2
作者 邱小丽 凌芬 +1 位作者 方楚楠 单宇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未来社区是浙江省近年来提出的建设行动模式,融合了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生活圈和完整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现如今已迈向全域推广的普及阶段。文章以万家星城未来社区创建为例,提出共享空间触媒、社群融合触媒和共治联盟触媒三大策略;重点... 未来社区是浙江省近年来提出的建设行动模式,融合了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生活圈和完整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现如今已迈向全域推广的普及阶段。文章以万家星城未来社区创建为例,提出共享空间触媒、社群融合触媒和共治联盟触媒三大策略;重点讨论未来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多元化“触媒”模式;通过“空间触媒”,实现共融、共享和共治。文章旨在为其他地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或社区建设,在更好地挖潜与激活存量空间资源、实现社区共同体建设、提升社区自治水平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媒 未来社区 建设模式 万家星城社区
下载PDF
曝气充氧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硝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凌芬 王国祥 +3 位作者 刘波 许宽 周锋 杜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403-7406,共4页
[目的]研究曝气充氧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硝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曝气条件(水曝气EW、底泥曝气ES)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对照组EC(无曝气措施)底泥硝化进程缓慢,2种曝气条件均促进了硝化过... [目的]研究曝气充氧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硝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曝气条件(水曝气EW、底泥曝气ES)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对照组EC(无曝气措施)底泥硝化进程缓慢,2种曝气条件均促进了硝化过程启动,EW和ES组硝态氮的峰值分别是对照组的5.15和3.83倍;EW和ES组上覆水中均出现了NO2--N的累积现象,累积天数分别为10、14 d,峰值分别为11.41和7.41 mg/L;2组曝气工况硝化过程进程不一致,EW组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大于ES组;曝气停止后,反硝化过程明显,试验结束时EW和ES组上覆水中硝态氮浓度分别为1.26、2.82 mg/L。[结论]该研究为城市污染河道水体修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条件 硝化过程 硝态氮 亚硝酸盐累积 城市污染河道
下载PDF
沉积物氮形态与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波 周锋 +4 位作者 王国祥 许宽 杜旭 凌芬 夏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947-6958,共12页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沉积物中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学效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现有关于氮赋存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氮和无机氮方面,还不能深入阐明沉积物氮的生物和生态学机制。分析了沉积物和土壤...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沉积物中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学效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现有关于氮赋存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氮和无机氮方面,还不能深入阐明沉积物氮的生物和生态学机制。分析了沉积物和土壤氮赋存形态划分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沉积物氮的形态划分与测定方法基本上还是借鉴了土壤氮的研究方法;无机态氮的研究多集中在可交换态氮方面,对固定铵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可交换态氮提取方法上并没有针对沉积物与土壤的差异进行必要的论证和改进,沉积物中可溶态氮对可交换态氮测定的影响还不明确;有机氮的测定方法基本上是经验方法,目前还无针对有机氮生态学效应的分类及测定方法;连续分级浸提方法从生态学效应的角度对沉积物氮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深入揭示氮的生态学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此类方法目前还集中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测定方法 可交换态氮 有机氮 可溶态氮
下载PDF
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可提取态氮的提取方式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许宽 刘波 +3 位作者 王国祥 周锋 凌芬 杜旭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1-545,共5页
以城市污染河道——南京仙林大学城九乡河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沉积物常用提取剂(1 mol/L KCl、2 mol/L KCl、4 mol/L KCl和0.01 mol/L CaCl2)在不同液土比(5∶1、10∶1、50∶1和100∶1)条件下,对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可提取态氮(NH4... 以城市污染河道——南京仙林大学城九乡河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沉积物常用提取剂(1 mol/L KCl、2 mol/L KCl、4 mol/L KCl和0.01 mol/L CaCl2)在不同液土比(5∶1、10∶1、50∶1和100∶1)条件下,对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可提取态氮(NH4+-N、NO3--N)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KCl的提取效果要优于CaCl2,二者NH4+-N提取量分别为312.17~479.23、177.52~339.31 mg/kg,NO3--N提取量分别为4.49~21.56、4.25~8.53 mg/kg;可提取态氮提取量随液土比增高而增大,其中1 mol/L KCl组,液土比100∶1时NH4+-N和NO3--N提取量分别比液土比5∶1时增加41.97%和187.08%;NH4+-N提取量随提取剂浓度增高而增大,NO3--N随提取剂浓度增高而降低;采用1 mol/L KCl提取剂、液土比100∶1的组合联合提取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中的NH4+-N、NO3--N,提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河道 沉积物 可提取态氮 提取方式
下载PDF
曝气充氧条件下污染河道氨挥发特性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波 王文林 +5 位作者 凌芬 王国祥 杜旭 周锋 许宽 夏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270-7279,共10页
以污染河道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污染河道在曝气充氧(底泥曝气,ES组;水曝气,EW组)条件下氨挥发的特性,探讨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研究表明,污染河道水体具有一定氨挥发潜力,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氨挥发速率平均为2.51mg.m-2.h-1,相当... 以污染河道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污染河道在曝气充氧(底泥曝气,ES组;水曝气,EW组)条件下氨挥发的特性,探讨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研究表明,污染河道水体具有一定氨挥发潜力,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氨挥发速率平均为2.51mg.m-2.h-1,相当于0.50 kgN.hm-.2d-1;曝气污染河道水体的氨挥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EC组)氨挥发速率和累积氨挥发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曝气方式对氨挥发过程影响不同,氨挥发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至实验结束,EW组的累积挥发量为2809.76 mg/m2,分别是ES组和EC组的1.17和2.25倍;各实验组的氨挥发累积量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根据模型可以预测氨挥发量;同一温度条件下,pH值、铵氮浓度和通气频率是影响氨挥发的主要因素;曝气可以通过增加通气频率和提高水体pH值来促进氨挥发进行;在曝气作用下随着硝化过程的进行对氨挥发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曝气条件下,氨挥发作用在硝化过程启动阶段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曝气方式 PH 硝化作用 污染河道
下载PDF
仿生植物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波 杜旭 +5 位作者 王国祥 张利民 凌芬 周锋 许宽 严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9,共4页
选择成本相对低廉的3种不同材料构建仿生植物,研究不同材料构建的仿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筛选出性价比较好的仿生植物材料,并分别进行原位挂膜培养和专有菌株挂膜培养。结果表明,原位培养的生物膜对COD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为... 选择成本相对低廉的3种不同材料构建仿生植物,研究不同材料构建的仿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筛选出性价比较好的仿生植物材料,并分别进行原位挂膜培养和专有菌株挂膜培养。结果表明,原位培养的生物膜对COD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为76.92%;专有菌株培养的生物膜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1.47%;2种挂膜方式对TP的去除率较为接近,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04%和7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植物 生物膜 城市生活污水
下载PDF
让语文作业从“要我做好”走向“我要做好”——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和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凌芬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7年第5期43-43,共1页
从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现状分析,机械性较大,学生普遍有一种应付的心理,只要将布置的作业完成即可,只求做完,不求做好。如何改变这种应付的心态,变"要我做好"为"我要做好",提高学生的作业正确率,我尝试从改变作业形... 从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现状分析,机械性较大,学生普遍有一种应付的心理,只要将布置的作业完成即可,只求做完,不求做好。如何改变这种应付的心态,变"要我做好"为"我要做好",提高学生的作业正确率,我尝试从改变作业形式和改变作业评价方法入手,进行实践研究,做一回顾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率 作业形式 作业评价 实践
下载PDF
浅谈小学高年级阶段古诗词的整合教学
9
作者 凌芬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5年第10期93-,共1页
在学生与时俱进、面向国际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古典经书。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古诗词资源,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接受古诗词的熏陶?可以在学生已学习一定古诗... 在学生与时俱进、面向国际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古典经书。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古诗词资源,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接受古诗词的熏陶?可以在学生已学习一定古诗词的基础上,尝试古诗词的整合教学,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丰厚的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古诗词 对比 整合 有效
下载PDF
老爸杀毒
10
作者 黄贤昊 凌芬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06年第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 杀毒软件 病毒 诺顿 提示 硬盘 下载 操作 发现 长时间
下载PDF
需求层次视角的城镇特色意象整治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以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一洲 章天成 +1 位作者 凌芬 倪雪玲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64-72,共9页
城镇特色风貌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外在物质表现,也是地域文化和特征的核心空间载体。本文从需求层次视角探究浙江省小城镇特色意象环境综合整治绩效,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为目标,弓I入城市意象理论,从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五个维... 城镇特色风貌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外在物质表现,也是地域文化和特征的核心空间载体。本文从需求层次视角探究浙江省小城镇特色意象环境综合整治绩效,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为目标,弓I入城市意象理论,从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五个维度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浙江省典型的小城镇整治项目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营造地域特色的入□景观和特色标志物、整治优化道路系统和改善区域风貌等方面绩效显著,而边界维护方面相对不足。基于国际案例对比,提出小城镇特色意象整治优化策略:深入挖掘自然与人文特色,并进行空间化、具象化和故事化;综合多维度评估小镇发展条件,力求整治定位特色化、精准化;特色风貌构建要融入产业内涵,经济特色显化于空间景观形态;整治行动量力而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科学把握整治力度和效果。最终得到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小城镇整治的启示: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首先要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即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然后,再考虑更高的章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进一步从五态(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和社态)融合的角度进行提升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特色 需求层次 城市意象 评价体系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浙江省
下载PDF
精彩,就在这里绽放
12
作者 凌芬 《江苏教育》 2005年第10B期40-40,共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练习5的“学用字词句”一题中,有一道题是这么要求的:用“识字8”的方法拼一拼,学一组字,并读一读用这一组词语编写的小儿歌。在这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早就作了预习,因此学习文本的知识个人以为不需要花很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练习5的“学用字词句”一题中,有一道题是这么要求的:用“识字8”的方法拼一拼,学一组字,并读一读用这一组词语编写的小儿歌。在这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早就作了预习,因此学习文本的知识个人以为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课上,我用游戏的形式请小朋友进行拼字,并学习了四个词语,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儿歌,体会其中的意境,并鼓励孩子们试着画一画儿歌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总共花了20来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学生 语文第三册 感情朗读 苏教版 儿歌 小朋友 词语 学习 练习
下载PDF
9招护关节
13
作者 凌芬 《中国保健营养》 2008年第7期96-97,共2页
婴幼儿能把自己的脚搁在脑后.这就是人体关节的能耐。自然界演化使我们人类需要爬高下低,需要在球场上迅速突破中后卫。为此,它慷慨地赐给我们关节,让我们能以数不清的方式活动肢体。
关键词 人体关节 婴幼儿 自然界
下载PDF
爸爸夸我创意好
14
作者 黄贤昊 凌芬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05年第3期15-16,共2页
2004年10月31日晴今天下午,爸爸在筛(shai)沙子,筛好后的沙堆仿佛是一座金字塔,上面尖,下面宽。我用手轻轻一拍,哈哈,尖顶就变成了平顶。我在沙堆的正前面摁(en)了两个孔。
关键词 今天下午 金字塔 沙堆 平顶 面宽 沙子 指导老师 江苏省 艺术品 吴江市
下载PDF
不同曝气方式对城市重污染河道水体氮素迁移与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刘波 王国祥 +3 位作者 王风贺 杜旭 凌芬 夏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71-2978,共8页
以南京仙林大学城的重污染河道水体为对象,利用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曝气方式(底泥曝气、水曝气)对水体氮素迁移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和温度升高条件下,底泥氮素主要以NH 4+-N形式向上覆水释放;上覆水NH 4+-N的最大累积量表现为:水... 以南京仙林大学城的重污染河道水体为对象,利用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曝气方式(底泥曝气、水曝气)对水体氮素迁移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和温度升高条件下,底泥氮素主要以NH 4+-N形式向上覆水释放;上覆水NH 4+-N的最大累积量表现为:水曝气<底泥曝气<对照,3种工况下上覆水中NH 4+-N的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9.40、11.24、19.30 mg.L-1;曝气通过2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消减系统中的氮素,一是通过氨挥发作用,二是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从上覆水、间隙水和底泥中氮素的消减效果来看,底泥曝气均要优于水曝气;实验结束后底泥曝气组间隙水中NH 4+-N的浓度和底泥中NH 4+-N的含量分别减少了64.36%和58.73%,水曝气组分别减少了39.53%和38.78%;从上覆水的氮素转化过程来看,曝气工况下的硝化作用启动比较缓慢,水曝气经历了9 d,底泥曝气经历了16 d;在曝气工况下,上覆水中均出现了NO 2--N累积现象,水曝气和底泥曝气的NO 2--N累积持续时间分别为17 d和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方式 氮释放 氨挥发 底泥 硝化作用
原文传递
底泥曝气对城市污染河道内源氮变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宽 刘波 +3 位作者 王国祥 周锋 凌芬 杜旭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35-2942,共8页
以城市重污染河道上覆水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底泥曝气对城市污染河道内源氮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曝气促进内源氮去除和有机质分解,泥水系统氮素去除率比对照组高出5%,对照组有机质升高35.1%,而底泥曝气... 以城市重污染河道上覆水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底泥曝气对城市污染河道内源氮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曝气促进内源氮去除和有机质分解,泥水系统氮素去除率比对照组高出5%,对照组有机质升高35.1%,而底泥曝气组有机质却基本维持不变;底泥曝气促进氨氮的迁移与转化,曝气阶段上覆水、表层底泥间隙水和吸附态氨氮浓度分别降低了99.5%、94.4%和75.6%;底泥曝气时有机质分解促使有机氮浓度升高,曝气结束后有机氮的矿化作用与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共同影响内源无机氮的含量;底泥曝气直接改变了底泥的理化性质,继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底泥氮素的赋存情况,含水率与表层间隙水和底泥的有机氮、无机氮均呈显著相关,表层无机氮与亚铁显著相关,内源氮变化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曝气 河道 内源氮 有机氮 无机氮 变化过程
原文传递
曝气和pH对城市污染河道底泥氮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宽 刘波 +3 位作者 王国祥 杜旭 凌芬 周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53-3558,共6页
以城市重污染河道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曝气方式(水曝气和泥曝气)、上覆水初始pH(自然状态pH=7和pH=11)对城市污染河道底泥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曝气+pH11方式对城市重污染河道上覆水、间隙水中... 以城市重污染河道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曝气方式(水曝气和泥曝气)、上覆水初始pH(自然状态pH=7和pH=11)对城市污染河道底泥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曝气+pH11方式对城市重污染河道上覆水、间隙水中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0.03%和44.66%;泥曝气+pH7方式对上覆水、间隙水、底泥中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4.31%、84.07%和68.29%;底泥pH与上覆水总氮浓度呈正相关(p<0.05);泥曝气+pH11方式使底泥含水率、烧失率明显升高,继而影响各形态氮在泥水系统中的赋存,其中底泥吸附态氨氮含量与底泥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间隙水可溶态氨氮浓度与底泥烧失率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曝气 泥曝气 PH 底泥 氮形态
原文传递
曝气深度对城市河道沉积物氮释放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旭 王国祥 +3 位作者 刘波 王风贺 凌芬 刘诗慧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5-120,共6页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曝气深度(分别为泥水界面上方5 cm和下方0、5、10和15 cm处,依次记为A+5、A0、A-5、A-10和A-15)对城市河道沉积物中氮的释放及上覆水中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对照组(不曝气)的沉积物始终在向上...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曝气深度(分别为泥水界面上方5 cm和下方0、5、10和15 cm处,依次记为A+5、A0、A-5、A-10和A-15)对城市河道沉积物中氮的释放及上覆水中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对照组(不曝气)的沉积物始终在向上覆水中释放NH+4-N并形成累积;对水体曝气可抑制沉积物中NH+4-N的释放,并促进上覆水中的NH+4-N向硝态氮转化;对沉积物曝气时,上覆水中的NH+4-N浓度在第3天达到最大,并且A-15>A-10>A-5>A0,大量释放的NH+4-N在硝化作用下转化成硝态氮;曝气组在曝气阶段均出现了NO-2-N的累积现象,并随着曝气深度的增加,上覆水中的NO-2-N累积量亦增加,累积时间也越长;深层曝气(泥水界面以下5 cm)对沉积物扰动剧烈,使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大量释放,满足了系统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停止曝气后系统静置分层,反而影响了反硝化速率;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在相同曝气条件下处理污染河道,对沉积物曝气比对水体曝气可以更好地抑制沉积物中氮素的释放,并且沉积物曝气深度越深,处理效果就越好,第60天试验结束时,A-15中上覆水的NH+4-N浓度为1.2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深度 氮形态 氮释放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