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蒙两族人群MTHFR基因热敏感性多态性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裴丽君 朱慧萍 +3 位作者 沈婉英 赵如冰 刀京晶 李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9-371,共3页
为比较中国蒙汉两族人群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获得该位点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 ,本研究应用PCR扩增技术 ,其扩增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fI消化后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析蒙汉族人群中MTHFR基因第67... 为比较中国蒙汉两族人群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获得该位点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 ,本研究应用PCR扩增技术 ,其扩增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fI消化后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析蒙汉族人群中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基因型 (野生型、杂合型和突变纯合型 )的分布频率。结果表明 ,蒙族人群基因型构成以野生型为主 ,占45.6 % ,突变杂合型占39.2 % ,突变纯合型仅占15.2 % ,汉族人群基因型构成以突变杂合型为主 ,占55.7 % ,野生型仅占17.9 % ,突变纯合型占26.4 % ,明显高于蒙族人群。经 χ2 检验 ,两组基因型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1) ;蒙族人群MTHFR677T等位基因频率为34.8 %,经u检验显著低于汉族人群 (54.2 % )的频率。据此认为 ,中国蒙族人群MTHFR热敏感性基因突变频率显著低于汉族人群 ,提示该基因多态性分布在中国不同民族人群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感性 多态性 汉族 蒙族 MTHFR基因 PCR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核心家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勇 成君 +4 位作者 朱文丽 刀京晶 闫丽盈 李孟忆 李书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 :了解MTHFRC6 77T、MSA2 75 6G、MTHFDG195 8A和CBS 84 4ins6 8bp位点在中国北方正常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 ,并评价单一或复合位点基因变异与叶酸、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及先天性心胖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辽宁省 ... 目的 :了解MTHFRC6 77T、MSA2 75 6G、MTHFDG195 8A和CBS 84 4ins6 8bp位点在中国北方正常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 ,并评价单一或复合位点基因变异与叶酸、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及先天性心胖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辽宁省 192例CHD患者及其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4名正常人及其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PCR RFLP方法检测其基因型 ,放射免疫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12 和Hcy水平 ,比较两组差异。 结果 :中国北方正常人群中 ,这四个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MTHFR5 1.18% ,MS 7.5 8% ,MTHFD 2 4 .32 % ,CBS插入频率 2 .36 % ;CBS 84 4ins6 8bp位点杂合型频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子代为 12 .5 7%和 2 .97% ,父亲为 10 .88%和 3.0 9% ,母亲为 11.5 4 %和 1.0 2 % ) ,子代的OR值为 4 .70(95 %CI 1.34~ 2 5 .15 ) ,父亲的OR值为 3.83(95 %CI 1.0 5~ 2 0 .98) ,母亲的OR值为 12 .6 5 (95 %CI 1.92~5 32 .4 7) ,其他三个位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THFR、CBS和MTHFD三个位点联合基因变异的母亲、MTHFR和CBS两个位点联合基因变异的母亲 (OR =8.4 4 ,95 %CI:1.2 3~ 36 2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高半胱氨酸 多态现象 系谱 叶酸
下载PDF
CBS基因变异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文丽 宋晓明 +3 位作者 李孟忆 刀京晶 李书琴 李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家庭胱硫脒β-合酶(CBS)基因变异与子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CHDs)的关系。方法选择辽宁省234名CHDs患者(男116人,女118人)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病例组;选取同地区无出生缺陷病史及家族史的136名正常人(男78人,女58人)及其生物... 目的探讨核心家庭胱硫脒β-合酶(CBS)基因变异与子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CHDs)的关系。方法选择辽宁省234名CHDs患者(男116人,女118人)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病例组;选取同地区无出生缺陷病史及家族史的136名正常人(男78人,女58人)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样,提取血凝块DNA,分别以PCR和PCR-ARMS方法检测CBS基因844ins68和G919A位点基因型;对部分家庭的母亲和子代以荧光免疫偏振法检测血清tHcy水平。结果各组人群CBS基因844ins68和G919A位点基因型分布已达到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CBS 844ins68位点分析表明,与纯合野生型(DD)相比,母亲、父亲、子代杂合子(DI)的比值比[ORs(95%CI)]值分别为14.19(2.21,591.52)、4.37(1.24,23.47)和4.77(1.38,25.37)。CBS基因G919A位点分析表明,与GG基因型相比,杂合子GA和纯合子AA的ORs(95%CI)值分别为0.45(0.23,0.87)和0.34(0.11,1.01);母亲GA、父亲GA和AA基因型携带者其子代罹患先心病的危险性均明显降低,ORs(95%CI)值分别为0.44(0.23,0.84)、0.54(0.29,1.00)和0.24(0.08,0.71)。基因型联合分析表明,与无危险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组合(0组)相比,母亲、父亲、子代携带2个危险等位基因者(组2)的ORs(95%CI)值分别为4.32(1.07,20.66)、3.43(0.88,13.71)和8.62(1.69,82.72),且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别血清tHcy水平比较表明,病理组与对照组tHcy水平无明显差异,CBS不同基因型间tHcy水平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CBS基因844ins68位点杂合子(DI)以及G919A位点突变等位基因(A)与先心病高危险性有关,但对血清tHcy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胱硫醚Β-合酶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变异
下载PDF
父母MTHFR基因型对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慧萍 李竹 +2 位作者 刀京晶 赵欣荣 赵如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5-287,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双方MTHFR基因型与其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风险性的关系。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案,用纸片法采集病例和对照外周血标本,用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C677T)。结果显示,分别比较两组父亲或母亲基因型频率时,...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双方MTHFR基因型与其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风险性的关系。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案,用纸片法采集病例和对照外周血标本,用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C677T)。结果显示,分别比较两组父亲或母亲基因型频率时,差别不显著;将父母基因型联合起来分析则发现,病例组父母等位突变基因频率(T)高于对照组父母,提示后代是纯合突变(TT)概率越大,发生NTD的风险性也越大。结论是,父母双方的基因型对后代发生NTD的风险性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父母双方传递给胎儿的一对突变等位基因(T/T)是NTD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 神经管畸形 基因型 风险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文丽 刀京晶 +2 位作者 成君 李书琴 李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0-743,共4页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及其父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水平与CHD发生的关系。方法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设计,在辽宁省选择CHD患者151人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地区无出生缺陷病史及家族史的98名正常人...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及其父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水平与CHD发生的关系。方法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设计,在辽宁省选择CHD患者151人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地区无出生缺陷病史及家族史的98名正常人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相应对照。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检测部分子代及其母亲的血清总Hcy(t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全部对象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VB12)水平。结果CHD患者及其母亲血清t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血清叶酸水平及叶酸缺乏率(<7nmolL)差异亦无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CHD患者血清VB12水平明显较高(315.36pmolL和185.34pmolL,P<0.05),VB12缺乏率(<150pmolL)明显较低,CHD组父亲血清VB12缺乏率也低于相应对照。分类型分析显示室间隔缺损患者血清t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动脉导管未闭组父母血清叶酸水平均高于相应对照(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亲代叶酸、VB12水平与子代呈明显正相关;病例组母亲tHcy水平与子代tHcy正相关,子代tHcy与叶酸水平负相关;对照组子代tHcy与VB12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叶酸及VB12是影响血清Hcy水平的重要因素,呈明显负相关;本研究尚不能得出叶酸及Hcy与CHD相关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胱硫脒β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如冰 朱慧萍 +1 位作者 刀京晶 李竹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为确定神经管畸形发生是否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利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m plificationrefractory m utation system ,ARMS)法对40例神经管畸形(NTDs)儿母亲和36例正常儿母亲的胱硫脒β合酶(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CBS)的2个常见突... 为确定神经管畸形发生是否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利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m plificationrefractory m utation system ,ARMS)法对40例神经管畸形(NTDs)儿母亲和36例正常儿母亲的胱硫脒β合酶(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CBS)的2个常见突变位点(第919位及第833位)核苷酸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NTDs组和对照组G919A的纯合突变率分别为35% 和33%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 0.05);T833C的纯合突变率分别为20% 和8% ,二者差异亦无显著性(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同型半胱氨酸 胱硫脒β合酶
下载PDF
转HCY-2基因对鸡胚神经管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勇 李竹 +4 位作者 陈星 孟昭亨 刀京晶 刘虹 赵智榕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0-352,共3页
为探讨新基因HCY-2与神经管畸形表型的关系及明确其是否具有基因毒性作用,应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构建的含有全长HCY-2 cDNA(2014bp)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新生鸡受精卵,培养3.5天后观察其对神经管闭合... 为探讨新基因HCY-2与神经管畸形表型的关系及明确其是否具有基因毒性作用,应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构建的含有全长HCY-2 cDNA(2014bp)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新生鸡受精卵,培养3.5天后观察其对神经管闭合时期胚胎的整体分子生物学效应,利用Western 印迹和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在整体环境下HCY-2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转HCY-2基因(5~20μg)可诱导早期鸡胚发生神经管畸变,而空载质粒组胚胎发育正常;Western 印迹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有HCY-2蛋白大量表达,主要分布于胚脑组织中,显著高于空载质粒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转HCY-2基因后,胚脑细胞超微结构受损和出现呈弥散分布的凋亡细胞。结论是HCY-2基因对神经管闭合时期的胚胎神经系统发育具有明显基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2基因 神经管畸形 胚胎 发育 鸡胚
下载PDF
蛋氨酸合酶基因变异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文丽 刀京晶 +4 位作者 成君 赵如冰 闫丽颖 李书琴 李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蛋氨酸合酶 (MS)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 ,旨在了解其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186名多种类型CHD患者 (0~ 31岁 ,性别比约为 1∶1)作为病例组 ,以同地区且年龄、性别匹配的 10 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 ,进行MS基... 目的 蛋氨酸合酶 (MS)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 ,旨在了解其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186名多种类型CHD患者 (0~ 31岁 ,性别比约为 1∶1)作为病例组 ,以同地区且年龄、性别匹配的 10 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 ,进行MS基因A2 75 6G位点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法 )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 (VB12 )水平的测定 (放射免疫法 )。结果 显示本研究人群中存在MS基因A2 75 6G位点杂合突变 (+ - ) ,但未检出纯合突变 (+ +)基因型 ;其中对照组 (+ - )基因型和 (+)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 10 7%和 5 3% ,低于报道的白种人及日本人变异频率 ;病例组 (+ - )基因型和 (+)等位基因的频率为 9 1%和 4 6 % ,与对照组相比其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 ;(+ - )基因型罹患CHD的比值比 (OR)为 0 84 (95 %可信区间 ,0 35~ 2 0 1) ;不同类型CHD与对照组的基因型构成亦无明显差异 ;此外病例组血清VB12 水平低于对照组 (336 6 6pmol L和 4 6 5 72pmol L)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的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 ;病例组不同基因型叶酸、VB12 水平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MS基因A2 75 6G位点变异与CHD及血清叶酸、VB12 水平无明显关联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合酶 基因变异 先天性心脏病 MS基因A2756G位点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纸血片标本叶酸检测方法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郝玲 陈星 +3 位作者 齐佩文 刀京晶 唐仪 李竹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纸血片标本用于叶酸营养状况评价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对纸血片标本叶酸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中叶酸洗脱效率、重复性、贮存条件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纸血片标本叶酸稳定性较好,4℃下贮存3周约有10%叶酸失活;室温下... 目的:纸血片标本用于叶酸营养状况评价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对纸血片标本叶酸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中叶酸洗脱效率、重复性、贮存条件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纸血片标本叶酸稳定性较好,4℃下贮存3周约有10%叶酸失活;室温下贮存4周叶酸保存率仍在60%以上,避光贮存可降低叶酸损失率;反复冻融对叶酸无明显影响;该检测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及批间差异分别<5%,<9%。74名健康非孕妇女叶酸检测结果与放免法红细胞叶酸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79,P<0.001)。结论:该方法较适用于人群叶酸营养状况的描述性研究及叶酸增补剂服药依从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血片 血红蛋白 叶酸检测 叶酸缺乏 诊断
下载PDF
亲代蛋氨酸合酶基因变异对子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文丽 刀京晶 +4 位作者 成君 赵如冰 闫丽颖 李书琴 李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 :初步探讨亲代蛋氨酸合酶 (MS)基因变异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 (CHD)表型的关系。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登记卡选择辽宁省 192名CHD患者 (其中男 93人 ,女 99人 )及其生物学父母 (核心家庭 )作为病例组 ,另选取同地区无出生缺陷病史及家... 目的 :初步探讨亲代蛋氨酸合酶 (MS)基因变异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 (CHD)表型的关系。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登记卡选择辽宁省 192名CHD患者 (其中男 93人 ,女 99人 )及其生物学父母 (核心家庭 )作为病例组 ,另选取同地区无出生缺陷病史及家族史的 10 4名正常人 (男 6 0人 ,女 4 4人 )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对照组 ,进行MS基因A2 75 6G位点多态性检测 (PCR RFLP法 ) ,比较两组间亲代基因变异差异及病例组核心家庭内等位基因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母亲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病例组父亲 (+)等位基因频率 (5 .0 % )低于对照组 (9.1% ,P =0 .0 6 0 ) ,其子代罹患CHD的比值比 (OR)为 0 .5 3(95 %CI为 0 .2 5~ 1.0 9) ;两组父母基因型组合差异无显著性 ;不同类型CHD组与对照组父母A2 75 6G位点基因型构成比差异亦无显著性 ;等位基因传递不平衡分析显示 ,突变等位基因 (+)在CHD核心家庭中存在传递不平衡现象 ,即父母将等位基因 (+)传给CHD患者的比例低于 (- ) ,其OR值为 0 .2 6 (95 %CI为 0 .11~ 0 .6 0 )。结论 :亲代MS基因A2 75 6G位点变异与子代CHD的发生相关 ,其突变等位基因 (+)可能降低子代CHD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代蛋氨酸合酶 基因变异 子代 先天性心脏病 生物学 心脏缺损
下载PDF
SREBP-2基因1784G>C位点多态性与血清脂质水平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雪英 朱文丽 +2 位作者 刀京晶 李勇 肖颖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为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基因1784G>C位点多态性与高胆固醇血症人群膳食干预效果的关系。方法:从北京市西城区8个社区居民中筛出110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所在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64人)和对照组(46人),对两组人... 目的:为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基因1784G>C位点多态性与高胆固醇血症人群膳食干预效果的关系。方法:从北京市西城区8个社区居民中筛出110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所在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64人)和对照组(46人),对两组人群进行血脂谱水平检测、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SREBP-2基因1784G>C位点多态性检测(PCR-RFLP方法),并对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膳食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膳食结构趋向合理,血清TC、LDL-C和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SREBP-2基因1784G>C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TC和LDL-C水平降低幅度大于GC/CC基因型。结论:本研究初步得出SREBP-2基因1784G>C位点多态性可部分解释高胆固醇血症人群膳食干预易感性的差异,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基因多态性 高胆固醇血症 膳食干预
下载PDF
中国汉族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雪英 朱文丽 +4 位作者 尹喜玲 刀京晶 张震涛 李勇 肖颖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6,320,共4页
目的 了解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2 (SREBP 2 )基因 1784G >C位点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 32 2名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 ,同时选择16 4名血脂正常者作为对照组 ,对所有对... 目的 了解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2 (SREBP 2 )基因 1784G >C位点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 32 2名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 ,同时选择16 4名血脂正常者作为对照组 ,对所有对象均进行血脂谱项目测定及SREBP 2基因 1784G >C位点多态性检测 (PCR RFLP方法 )。结果 高脂血症组和正常对照组 1784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19 6 %和 2 0 1% ,差异无显著性 ,GG、GC和CC三种基因型构成两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GG基因型和GC CC基因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按血清TC和TG水平将高脂血症分为高TC血症、高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三个亚组后比较不同基因型血脂水平时发现 ,高TC血症组 1784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TC和LDL C水平明显高于无 1784C等位基因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提示SREBP 2基因 1784G>C位点多态性可能主要影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TC和LDL C水平 ,与血清TG无关 ;C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基因多态性 高脂血症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人群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小毅 段雪英 +3 位作者 刀京晶 朱文丽 李勇 肖颖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了解SREBP -1a基因-3 6del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厂桥社区人群筛检出的、未经药物治疗的3 2 2例高脂血症患者、5 1例临界高脂血症患者及164名血脂正常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了解SREBP -1a基因-3 6del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厂桥社区人群筛检出的、未经药物治疗的3 2 2例高脂血症患者、5 1例临界高脂血症患者及164名血脂正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检测SREBP -1a基因-3 6delG位点多态性。结果 SREBP -1a基因-3 6delG等位基因频率在血脂正常组、临界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中分别为9 5 .%、11. 8%和10 . 3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 0 5 )。血脂正常组和临界高脂血症患者中血清TC、LDL -C、HDL -C、TG、ApoAI和ApoB水平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脂血症患者中,女性-3 6delG携带者血清TC水平低于G + /G +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 0 5 ) ,而其余血脂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SREBP -1a的G + /G +基因型可能与女性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C水平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社区人群 基因多态性 血脂水平 高脂血症患者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不同基因型 中国汉族人群 北京市西城区 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频率 血清TC 位点多态性 LDL-C HDL-C ApoAⅠ 统计学 A基因 分布情况 药物治疗 研究对象 血脂指标 正常组
下载PDF
父母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基因型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成君 朱文丽 +2 位作者 刀京晶 李书琴 李勇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3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 探讨父母亚甲基四氢叶酸 (CMTHFD)基因型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 (CHD)的影响。 方法 选择辽宁省 192例CHD患者的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4名正常人的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PCR RFLP方法检测其MTHFDG195 8... 目的 探讨父母亚甲基四氢叶酸 (CMTHFD)基因型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 (CHD)的影响。 方法 选择辽宁省 192例CHD患者的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4名正常人的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PCR RFLP方法检测其MTHFDG195 8A位点基因多态性 ,比较 2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 ,并计算 2组父母生育纯合突变后代的概率的比值。 结果 CHD父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房间隔缺损母亲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 10 87% ,明显低于对照组 2 8 15 % (P <0 0 5 ) ,OR =0 31(95 %CI:0 0 9~ 0 84 ) ;房间隔缺损患者父母至少携带一个突变等位基因的比例为 4 3 4 8% ,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6 9 6 4 % (P <0 0 5 ) ,OR =0 34(95 %CI:0 12~ 0 92 ) ;病例组和对照组父母可能生育的纯合突变胎儿占总胎儿数的比例分别为 5 17%和 7 0 4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亲代 (尤其是母亲 )MTHFDG195 8A位点基因突变可降低后代房间隔缺损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基因型 先天性心脏病 PCR—RFLP方法 检测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如冰 刀京晶 +4 位作者 朱文丽 闫丽盈 李书琴 苏力 李勇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 MTHFR基因热敏感性多态性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NSCL / P)发病以及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方法检测 MTH-FR热敏感性基因型 ;对 2 9个 NSCL / P核心家庭进行以父母为... 目的 探讨 MTHFR基因热敏感性多态性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NSCL / P)发病以及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方法检测 MTH-FR热敏感性基因型 ;对 2 9个 NSCL / P核心家庭进行以父母为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 ,计算 TDT和HHRR;另外对该 2 9例 NSCL / P患儿及其父母和 5 8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了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分别计算 MTHFR热敏感性纯合突变对 NSCL / P的比值比。结果 核心家庭分析显示 TDT(χ2 ) =3.5 6 ,P >0 .0 5 ,HHRR(成组χ2 ) =1.6 9,P >0 .0 5 ;患儿及其母亲、父亲 MTHFR热敏感性纯合突变对 NSCL / P的相对危险度 OR值分别为 0 .72、1.11和 0 .75 ,P >0 .0 5。结论  MTHFR基因热敏感性多态性可能不是 NSC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遗传学 疾病易感性 MTHFR基因 基因多态性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NSCL/P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26
16
作者 朱慧萍 赵如冰 +3 位作者 刀京晶 李竹 金丽 高谦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2000年第2期51-53,共3页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3个少数民族人群中MTHFR和CBS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获得MTHFR C677T和A1298 C 以及CBS T833C和G919A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应用PCR-RFLP,PCR-ARMS技术分别调查了吉林延边朝鲜族、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和回族新...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3个少数民族人群中MTHFR和CBS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获得MTHFR C677T和A1298 C 以及CBS T833C和G919A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应用PCR-RFLP,PCR-ARMS技术分别调查了吉林延边朝鲜族、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和回族新生儿的基因型分布。结果 回族和朝鲜族MTHFR677纯合突变频率为16.7%和20.9%,与中国北方人群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而维吾尔族人群纯合突变频率(5.3%)低于其它民族,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朝鲜族人群CBS基因T833 C纯合突变频率(7%)低于其它两个民族(15.8%~16.7%)。结论 CBS T833 C位点多态性也可能存在群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 基因多态民生 MTHER CBS
下载PDF
父母胱硫醚β合酶基因多态性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晓明 朱文丽 +1 位作者 刀京晶 李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32-335,共4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父母胱硫醚β合酶基因(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多态性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根据辽宁省出生缺陷登记卡选择127名CHD患者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病例组。在同一地... 背景与目的:探讨父母胱硫醚β合酶基因(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多态性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根据辽宁省出生缺陷登记卡选择127名CHD患者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病例组。在同一地区选取129名正常人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对照组。采用PCR_RFLP方法检测CBSG919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父母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野生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较,突变杂合和突变纯合基因型携带者的子代罹患CHD的OR值为0.46(95%CI:0.31~0.69)。按照不同类型CHD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母亲、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母亲、父亲以及其它类型CHD患者的母亲和父亲组中,基因型的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传递不平衡分析未能发现在CHD核心家庭中存在突变位点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论:父母CBS基因G919A位点的突变可能能够降低后代发生CHD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多态现象(遗传学) 胱硫醚β合酶基因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G1958A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成君 朱文丽 +2 位作者 刀京晶 李书琴 李勇 《疾病控制杂志》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探讨 MTHFD基因多态性在先天性心脏病 (CHD)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辽宁省 179例 CHD患者及其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2名正常人及其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 PCR- RFL P方法检测其 MTHFD基因型 ,放射... 目的 探讨 MTHFD基因多态性在先天性心脏病 (CHD)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辽宁省 179例 CHD患者及其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2名正常人及其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 PCR- RFL P方法检测其 MTHFD基因型 ,放射免疫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 ,比较两组差异 ,并进行 CHD核心家庭分析。结果 中国北方正常人群中 ,存在着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 ,GG、GA和 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 7.98%、35 .5 7%和6 .4 5 % ,A等位基因频率为 2 4 .2 3% ,与西方人群有差异 ;CHD患者总体和分类型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遗传失衡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MTHFD G195 8A位点在CHD核心家庭中不存在传递失衡现象 ;CHD患者血清叶酸水平高于对照组 ,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THFD G195 8A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G1958A 基因多态性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易感性 遗传学
下载PDF
父母MTHFR基因型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闫丽盈 李书琴 +4 位作者 赵汉杰 赵如冰 刀京晶 朱文丽 李勇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父母双方 MTHFR基因型对子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辽宁省十余个市县 ,收集其肘静脉血液 ,用 PCR- RFL P方法确定MTHFR基因型。结果 两组父、母亲单独比较其基因型构成、等位基... 目的 探讨父母双方 MTHFR基因型对子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辽宁省十余个市县 ,收集其肘静脉血液 ,用 PCR- RFL P方法确定MTHFR基因型。结果 两组父、母亲单独比较其基因型构成、等位基因频率 ,其差异无显著性 ;父母各种基因型组合两两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将父母的等位基因合在一起 ,则病例组的 T等位基因频率 (5 7.94 % )高于对照组 (5 1.0 3% ) ,P <0 .0 5 ,OR值 1.32 ;父母双方均是纯合突变会增加后代患 CHD的危险 ,χ2 =6 .2 6 ,P <0 .0 5 ,OR值为 4 .33(95 % CI :1.18~ 18.77) ;通过计算后代纯合突变的概率 ,发现后代纯合突变的概率越大 ,患 CHD的风险性越大。结论 父母双方 MTH-FR6 77TT基因型与后代 CHD的发生有关 ,后代 TT基因型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遗传学 MTHFR基因型
下载PDF
类固醇5-α还原酶样基因Srd5α2l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
作者 陈祥贵 李勇 +3 位作者 张德礼 成君 朱文丽 刀京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4-899,共6页
采用表达序列标签 (EST)介导的基因克隆和表达谱分析 ,从小鼠心脏克隆了一个cDNA为 2 3 4 8bp ,主要在心脏表达的新基因Srd5α2l2 (GenBankAccNo .AF5483 65) .该基因由 12个外显子组成 ,3′非翻译区富含ATTTA序列 ,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 采用表达序列标签 (EST)介导的基因克隆和表达谱分析 ,从小鼠心脏克隆了一个cDNA为 2 3 4 8bp ,主要在心脏表达的新基因Srd5α2l2 (GenBankAccNo .AF5483 65) .该基因由 12个外显子组成 ,3′非翻译区富含ATTTA序列 ,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 3 61个氨基酸组成的假定蛋白 ,该蛋白质C端含有类固醇 5 α还原酶的保守结构域 (3 oxo 5 alpha steroid 4 dehydrogenase ,STEROID_DH )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人cDNA克隆DKFZp3 13D0 82 9(AL83 3 10 8)是Srd5α2l2的人同源基因 .经同源性检索 ,支持Srd5α2l2的全部 41条EST中 2 5条来自小鼠心脏组织 .RT PCR检测初步证实 ,该基因主要在心脏中表达 ,而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弱表达 .综合考虑Srd5α2l2的序列特征和表达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5-α还原酶 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