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观察
1
作者 冯敏 蔺洁 +1 位作者 刁立君 刘向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 目的:观察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使用切除缝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瘢痕美学效果[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SCAR)]。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美学效果,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小针刀 皮下剥离 痤疮 萎缩性瘢痕 美学效果
下载PDF
CO2超脉冲激光联合离子束plasma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
2
作者 冯敏 刁立君 +1 位作者 周秀贤 陈静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5-0018,共4页
观察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实施CO2超脉冲激光联合离子束plasma。方法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共计74例(2022年8月份至2023年12月份),随机分组为对照组(CO2超脉冲激光治疗法)和观察组(CO2超脉冲激光联合离子束plasma治疗法)。结果... 观察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实施CO2超脉冲激光联合离子束plasma。方法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共计74例(2022年8月份至2023年12月份),随机分组为对照组(CO2超脉冲激光治疗法)和观察组(CO2超脉冲激光联合离子束plasma治疗法)。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VSS评分及VAS评分、TEWL及油脂评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皮肤含水量、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疾病治疗中实施CO2超脉冲激光联合离子束plasma治疗法,可预防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 CO2超脉冲激光 离子束plasma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扩大的耳廓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7
3
作者 刁立君 刘文礼 +1 位作者 李建放 郭文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扩大的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患者病理确诊后实施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依据缺损范围,采用单侧或双侧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切... 目的:探讨应用扩大的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患者病理确诊后实施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依据缺损范围,采用单侧或双侧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切除癌组织,病理证实切缘(-),将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楔形植入鼻部缺损区,适度加压包扎固定,术后2周拆线.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外形满意.修复创面面积约2.0~ 2.5cm,随访患者3~6个月,移植初期创面组织高出鼻部周缘,后期均发生不同程度回缩,与周缘组织融合自然,外形基本满意.结论:通过病理学证实肿物性质,确保周缘阴性,形成扩大创面,选用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通过对移植组织块精细缝合和适度加压固定技术,使创面得以修复,外形自然,供区隐蔽.本术式是较理想修复鼻部较大创面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鼻部皮肤缺损 耳廓复合组织瓣 游离移植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刁立君 刘文礼 郭文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100例(107只眼),根据上睑提肌肌力、上睑下垂程度采取不同术式。应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23例(26只眼),额肌加强缝合固定矫正术治疗35例(36只眼),上睑提...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100例(107只眼),根据上睑提肌肌力、上睑下垂程度采取不同术式。应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23例(26只眼),额肌加强缝合固定矫正术治疗35例(36只眼),上睑提肌腱膜折叠术治疗42例(45眼)。观察比较各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总效率为99.39%,手术效果I级(良好)97眼(90.65%),Ⅱ级(尚可)7眼(6.54%),Ⅲ级治愈3眼(2.80%)。其中额肌瓣悬吊术I级占84.61%,Ⅱ级治愈4眼(15.38%),Ⅲ级治愈0眼(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睑提肌腱膜折叠术Ⅰ级治愈37眼(82.2%),Ⅱ级治愈7眼(16.7%),Ⅲ级治愈1眼(2.38%),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术式的Ⅰ级治愈率93.42%。结论:对于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应依据患者上睑提肌肌力、上睑下垂程度、术前检查以及术者经验,选择适当术式,从而达到最佳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下垂/外科学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辅助黄金微针射频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冯敏 刁立君 周静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2-0075,共4页
探讨面部痤疮瘢痕的最佳诊疗方案。方法 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筛选部分病例资料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入选对象,样本数量为80例,均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同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开展临床分组工作,具体分... 探讨面部痤疮瘢痕的最佳诊疗方案。方法 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筛选部分病例资料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入选对象,样本数量为80例,均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同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开展临床分组工作,具体分组为对照组40例(黄金微针射频治疗)与联合组40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辅助黄金微针射频治疗),通过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创面基底组织胶原含量、TGF-β1、TAK与VEGF含量、干预前后的痤疮瘢痕评分、预后情况五项临床数据分析最佳的诊疗方案。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同时在经过治疗后,其痤疮瘢痕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其他各项临床数据均较对照组显著优化(P<0.001)。结论 在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治疗中,通过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与黄金微针射频治疗技术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黄金微针射频 面部痤疮瘢痕
下载PDF
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刁立君 仇树林 +2 位作者 郭文哲 刘文礼 张凤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观察皮瓣缺血再灌注(i schemi a reperf usi on,IR)损伤后细胞凋亡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标记技术(TUNEL)法,在大鼠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观察皮瓣缺血再灌注(i schemi a reperf usi on,IR)损伤后细胞凋亡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标记技术(TUNEL)法,在大鼠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观测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光镜下观测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皮瓣组织中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实验组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TUNEL细胞数量急剧增多,对照组各时间段TUNEL细胞表达显示呈递增趋势,但较实验组递增速度缓慢。两组经SPSS11.5统计学检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等损伤因素可加速细胞的凋亡,有望为皮瓣从基因分子水平的保护探讨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型皮瓣 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 TUNEL法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刁立君 仇树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240-1243,共4页
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修复组织缺损和器官再造的重要手段。应用游离皮瓣或轴形皮瓣进行组织移植和器官再造时,最常遇见的问题是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导致的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确切发... 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修复组织缺损和器官再造的重要手段。应用游离皮瓣或轴形皮瓣进行组织移植和器官再造时,最常遇见的问题是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导致的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确切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是多细胞参与、多种介质共同发挥作用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其中细胞凋亡是造成皮瓣坏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病理生理过程 器官再造 皮瓣坏死 组织缺损 整形外科 皮瓣移植
下载PDF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经弧形额肌筋膜瓣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刁立君 刘文礼 郭文哲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弧形额肌筋膜瓣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142侧)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侧22例,双侧60例,随机分为筋膜瓣组(单侧11例,双侧30例)以及缩短组(单侧11例,双侧30例),其中筋膜瓣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弧形额肌筋膜瓣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142侧)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侧22例,双侧60例,随机分为筋膜瓣组(单侧11例,双侧30例)以及缩短组(单侧11例,双侧30例),其中筋膜瓣组患者给予弧形额肌筋膜瓣术式治疗,而缩短组患者给予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上睑下垂矫治疗效和术后重睑形态以及随访1年的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筋膜瓣组的上睑下垂矫治疗效明显优于缩短组,同时术后重睑形态也显著优于缩短组;随访1年,缩短组的上睑下垂复发情况、欠矫、过矫等情况的发生例数显著高于筋膜瓣组患者;同时筋膜瓣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缩短组(均P<0.05)。结论弧形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适应性广,能够有效的保护额神经的功能,额肌功能健在,同时术后早期的并发症较少,远期的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弧形额肌筋膜瓣 提上睑肌缩短术 疗效
下载PDF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 被引量:5
9
作者 刁立君 蔺洁 冯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对痤疮萎缩性瘢痕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进行... 目的:分析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对痤疮萎缩性瘢痕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自体脂肪移植进行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痂时间、结痂脱落时间、愈合时间、皮肤生理指标[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loss,TEWL)、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角质层含水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5%(41/43) vs 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结痂脱落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EWL、EI明显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对痤疮萎缩性瘢痕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改善皮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萎缩性瘢痕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自体脂肪移植
下载PDF
上睑提肌腱膜瓣联合宽大额肌瓣融合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被引量:1
10
作者 刁立君 刘文礼 +1 位作者 李燕 周伯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腱膜瓣联合宽大额肌瓣融合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27例(36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上睑提肌腱膜联合宽大额肌瓣融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矫治良好25例,基本矫正2例,无过矫及欠矫者。结...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腱膜瓣联合宽大额肌瓣融合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27例(36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上睑提肌腱膜联合宽大额肌瓣融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矫治良好25例,基本矫正2例,无过矫及欠矫者。结论:上睑提肌腱膜瓣联合宽大额肌瓣融合矫治手术,符合生理解剖的特点,可充分利用无功能提上睑肌腱膜,具备功能矫正效果,手术后外形满意,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腱膜瓣 宽大额肌瓣 悬吊 融合术
下载PDF
几丁糖对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文哲 仇树林 +4 位作者 闫焱 刁立君 杨永丰 褚国华 李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19-1821,共3页
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几丁糖干预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观察应用前后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及扩张后皮瓣回缩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几丁糖对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2006年以来,对每位患者同时应用二个扩张器修复病变部位... 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几丁糖干预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观察应用前后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及扩张后皮瓣回缩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几丁糖对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2006年以来,对每位患者同时应用二个扩张器修复病变部位,共对24例患者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每个患者均在病变周围两侧(选取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时,同一区域适于同时应用二个100lm扩张器修复病变的患者24例),两侧各埋置1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枚;均将其中一侧设为治疗组,另一侧设为对照组(并做标记),取材进行Masson染色后,随机选取光镜100倍Masson染色切片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个视野,应用捷达病理图像彩色分析系统测量平均灰度。对两组间平均灰度进行比较。了解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4例,全部取材成功。治疗组纤维包膜组织平均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69.935±16.015,156.945±13.546,P<0.05。结论:应用几丁糖干预扩张器置入后纤维薄膜形成的过程中,几丁糖可以使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中的胶原纤维含量降低,从而降低扩张后皮瓣的收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几丁糖 组织扩张器 胶原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创面愈合敷料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敏 张维娜 +2 位作者 刁立君 张丹 王岩军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研究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创面愈合敷料治疗方案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76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试验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创面愈合敷料治疗,... 目的研究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创面愈合敷料治疗方案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76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试验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创面愈合敷料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创面愈合敷料治疗。采用瘢痕祛除权重评分表(ECCA)评价,统计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瘢痕EC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5);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应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创面愈合敷料治疗方案后能够有效改善瘢痕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适合临床实施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创面愈合敷料 痤疮萎缩性瘢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变化规律的研究
13
作者 刁立君 仇树林 +1 位作者 郭文哲 王悦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基因Bax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在以大鼠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的细胞数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定量测定皮瓣组织中... 目的观察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基因Bax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在以大鼠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的细胞数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定量测定皮瓣组织中细胞凋亡基因蛋白表达数值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实验组中,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Bax蛋白表达急剧增多,至再灌注后6h达到高峰,之后开始缓慢下降,但尚未观察到恢复正常时的时间段;在对照组中,Bax蛋白表达随时问的延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对照组较实验组各时间段的Bax蛋白表达降低。两组经SPSS11.5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等损伤因素可加速细胞的凋亡,本研究为从基因分子水平保护皮瓣组织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临床实践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缺血再灌注 免疫组化 凋亡基因 BAX protein
原文传递
几丁糖对扩张皮瓣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文哲 仇树林 +4 位作者 刁立君 褚国华 闫焱 张淑香 刘彦雪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将几丁糖应用于临床,观察应用前后扩张皮瓣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的变化,探讨几丁糖对扩张皮瓣血运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选取24例适宜患者,即病损面积约为5em×10cm,且其周围可同时放置... 目的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将几丁糖应用于临床,观察应用前后扩张皮瓣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的变化,探讨几丁糖对扩张皮瓣血运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选取24例适宜患者,即病损面积约为5em×10cm,且其周围可同时放置2个100ml的扩张器。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时,在邻近病损部位两侧正常皮肤处的皮下浅筋膜深层剥离足够大的腔隙后,埋置1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各1个。将应用几丁糖的一侧设为实验组,另一侧设为对照组,并做标记。取材制作CD34染色切片后,每组随机选取15个视野于100倍的光镜下观察,计数毛细血管的数量。结果实验组毛细血管数量平均每视野为(8.200±2.150)个,对照组为(7.900±1.729)个,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几丁糖干预扩张皮瓣中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时,不会减少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的数量,因此,不会影响扩张皮瓣的血供与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扩张皮瓣 纤维包膜 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