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交通标识识别的自动巡线小车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鹏飞 周燕云 +1 位作者 刁鹏程 夏乐天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交通标识识别的自动巡线智能车,通过搭建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模型和车载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路径上的交通标识和路径信息,得出识别的结果并做出相应控制。详细介绍了智能车的系统硬件组成、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所需...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交通标识识别的自动巡线智能车,通过搭建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模型和车载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路径上的交通标识和路径信息,得出识别的结果并做出相应控制。详细介绍了智能车的系统硬件组成、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所需数据的采集方法以及模型训练的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能够满足小车自动巡线过程中的交通标识识别,并满足了便携性、准确性、快速性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交通标识识别 树莓派 自动巡线
下载PDF
冷端温度及解冻条件对原状海相软土冻融前后物理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平 刁鹏程 +1 位作者 张婷 杨国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4,共9页
海相软土冻融前后物理特性差异是研究人工冻结法工后融沉的关键,本文以宁波典型海相软黏土为研究对象,冷端温度(−5℃、−10℃、−15℃)和解冻条件(强制解冻、自然解冻)为影响因素,在室内模拟软黏土人工冻融过程,定量分析冻融前后物理性质... 海相软土冻融前后物理特性差异是研究人工冻结法工后融沉的关键,本文以宁波典型海相软黏土为研究对象,冷端温度(−5℃、−10℃、−15℃)和解冻条件(强制解冻、自然解冻)为影响因素,在室内模拟软黏土人工冻融过程,定量分析冻融前后物理性质差异,并揭示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冻融作用导致海相软黏土的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渗透性等物理参数沿冻结梯度方向发生重新分布;随冷端温度每降低1℃,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变化程度减小4%~8%;采用强制解冻方式,土体含水率变化程度减小约23%,干密度和孔隙比的变化程度减小约50%;但究其本质,不同冻融条件影响物理参数变化各异的实质为不同条件下水分迁移与相变量不同,探究水分迁移并揭示对物理参数值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海相软土冻融前后物理参数变化与冷端温度及解冻方式密切相关,其变化程度易直接影响工后融沉,在进行海相软土冻结法设计与施工时,应选择合理的冻融方式,减小物理特性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冻融软土 物理特性 冷端温度 水分迁移 解冻条件
下载PDF
液氮冻结二次加固在富水软弱地层小盾构接收中的应用与实测 被引量:24
3
作者 刁鹏程 杨平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4-1051,共8页
为研究富水软弱地层盾构工程单独使用水泥土加固难以解决涌水涌砂的问题,以秦淮—滨南220 k V线路盾构隧道"K4"井盾构接收工程为背景,对已有化学加固的盾构端头采用液氮垂直局部冻结进行二次加固封水,提出盾构接收时冻结实测... 为研究富水软弱地层盾构工程单独使用水泥土加固难以解决涌水涌砂的问题,以秦淮—滨南220 k V线路盾构隧道"K4"井盾构接收工程为背景,对已有化学加固的盾构端头采用液氮垂直局部冻结进行二次加固封水,提出盾构接收时冻结实测应满足的条件,进行冻结实测及温度发展规律分析。实测表明:1)水化热影响下,冻结壁平均发展速度为81.9 mm/d,为正常液氮冻结速度的55%~68%,为常规盐水冻结速度的3.2倍;2)液氮冻结的冻结壁平均温度为常规盐水冻结的3倍;3)液氮冻结工期为常规盐水冻结的1/3~1/2;4)维护冻结期间液氮消耗量为积极冻结期间的1/3便可维持冻结壁温度。利用液氮快速冻结进行二次加固封堵涌水能有效保证工期,避免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接收 土体加固 液氮垂直冻结 温度实测 水化热
下载PDF
上覆荷载对重塑粉质黏土补水冻胀特性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平 王岩梓 刁鹏程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89,共7页
在冻胀融沉预测与控制问题中,外荷载特别是较大荷载抑制冻胀的作用及冻胀变形规律是预测与控制冻胀变形的关键。通过补水条件下荷载对重塑粉质黏土冻胀试验,研究不同荷载水平对重塑粉质黏土冻胀特性的影响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荷... 在冻胀融沉预测与控制问题中,外荷载特别是较大荷载抑制冻胀的作用及冻胀变形规律是预测与控制冻胀变形的关键。通过补水条件下荷载对重塑粉质黏土冻胀试验,研究不同荷载水平对重塑粉质黏土冻胀特性的影响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荷载作用试样降温规律类似,主要分为恒温、温度迅速下降、温度缓慢降低和温度稳定4个阶段,总体表现为荷载越大,温度下降速度越快;不同荷载作用下冻结锋面随时间变化的发展曲线均呈对数增长趋势,随荷载增大,冻结前期冻结锋面发展速度加快,中后期锋面发展速度减慢,锋面位置高度随荷载增大而降低;随荷载增大,起始冻胀量出现的时间延后,冻胀量发展达到稳定的时间缩短,冻胀量发展速率减小,且冻胀量减小,无荷载作用下土样最终冻胀量为200 kPa下的6.4倍;冻胀率随上覆荷载的增大呈指数规律递减,无荷载作用下土样最终冻胀率为200 kPa下的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作用 补水环境 单向冻结 水分迁移 冻胀特性
下载PDF
砂层注浆浆液扩散模式与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潘荣凯 杨平 +1 位作者 吴小松 刁鹏程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注浆工程因其隐蔽性和浆液扩散随机性成为控制施工效果的难点,采用模型试验研究可为设计注浆施工工艺提供依据。针对砂层注浆试验中试验结果处理方法和水泥浆液扩散及分布规律开展研究,提出了改进的EDTA二钠滴定法测定水泥含量,利用注... 注浆工程因其隐蔽性和浆液扩散随机性成为控制施工效果的难点,采用模型试验研究可为设计注浆施工工艺提供依据。针对砂层注浆试验中试验结果处理方法和水泥浆液扩散及分布规律开展研究,提出了改进的EDTA二钠滴定法测定水泥含量,利用注浆模型试验装置,改变注浆参数、浆液色彩和开挖方式进行5次模型试验。通过分析注浆后结石体形状,并将试样分块滴定,结合图像变换法处理注浆体研究浆液扩散形态。结果表明:注浆结石体主要由浆液富集区和沿优势路径扩散区组成;分块滴定检测处理显示浆液由注浆口向外总体呈线性扩散,浆液最大扩散范围随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水灰比增大而增大,扩散体积与注浆量比值在7.04~8.74之间,可注性随注浆压力和水灰比增大而增大,随注浆量增大而减小;图像处理显示劈裂作用、潜蚀作用、浆液富集和优势路径等常见浆液扩散模式,并与分块处理相互验证。研究表明所述处理方法在试验中应用效果良好,实际工程中需通过优化注浆工艺避免产生单向大型劈裂通道和潜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试验 浆液扩散 分布规律 分块处理 图像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